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失落的一角說課

發(fā)布時間:2020-01-18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作為幼兒園教師,說課稿我們每個老師需要學會準備的東西,對每一個學生都學會課堂上的知識點,我們都會選擇提前準備一份有趣的說課稿,說課稿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如何才能將幼兒園說課稿的計劃寫得清晰而有條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失落的一角說課”,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大班社會活動《失落的一角》說課

一、說教材: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在說課前,我想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個繪本故事《失落的一角》(播放視頻),相信看到這里,大家都會有所感悟。在這個故事里,缺角的圓一直想要尋找自己失落的一角,歷盡千辛萬苦,但是恰恰在這個過程中他感受到了生命中的快樂!終于他找到了失落的一角,彌補了自己的缺陷,但滿足于擁有,他就再也享受不到從前的快樂,所以,他終于放棄了已經(jīng)擁有的“完整”,從容的繼續(xù)前進,去體會追尋的快樂!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繪本故事時,我就深深地被吸引,簡單的線條、簡單的文字讓我感受一份不簡單,那么,它的不簡單表現(xiàn)在哪里呢?人都在追求完美,但真正的完美并不存在,我們總是在一次次的追尋中不斷接近完美,而這個追尋的過程中有酸甜苦樂,我們更愜意于追尋這個過程,品嘗著其中的樂趣。《綱要》中指出,教師應當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我想對于大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讓孩子來聽一聽,讀一讀,感受一下這個故事的寓意,對他的一生都是會有幫助的。 但這個故事較長,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繪本做了一些刪減,使繪本的主題更加突出、脈絡更加清晰化。

(一)說活動目標:

基于這樣的考慮,根據(jù)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出發(fā),確定本次活動目標為:

1. 在看看、說說、想想中,體悟故事豐富的寓意,體會“追尋的過程有得有失,只要努力,必有所獲”的道理。

2.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在交往過程中,體驗追尋的過程,體會追尋的快樂。

(二)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的活動目標服務的,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的內(nèi)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繪制的簡筆畫圖片一套,配合故事講述時演示,能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nèi)容。

2.跟故事內(nèi)容相匹配的輕音樂,在故事講述中,能幫助幼兒更好的置身于故事情境,更好的體會追尋中的酸甜苦樂。

3.缺角的圓和失落的角共20份,讓幼兒在實際的情景對話中,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重點、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猜測討論法、語言示范法、游戲情感體驗法。

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觀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于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以看圖片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采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fā)幼兒積極思維。

猜測討論法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運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話的過程:(說清目的)

活動過程是實施活動的具體操作部分,是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與材料交互作用的過程,是幼兒主動建構知識,主動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在活動中我充分考慮到幼兒的主體地位,自始至終將孩子放在首位,做到心中有人??偟脑O計思路是:繪本閱讀——情景對話——體會寓意。

第一環(huán)節(jié)是繪本閱讀,初步體會人生要有追求。

引起動機是學習活動的起點,這個起點能引發(fā)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過程能夠順利地深入進行?;顒右婚_始,我就直接出示缺角的圓,讓幼兒看看,猜猜這是什么?

然后配合輕音樂直接導入到繪本閱讀的前半部分:他缺了一角,他很不快樂。于是他動身去尋找失落的一角。他因為缺了一角,不能滾得很快,所以有時侯會停下來跟小蟲說說話;有時侯聞聞花香;有時侯和甲蟲賽賽跑,一會兒他超過了甲蟲,一會兒甲蟲也超過了他,最愉快的,就是這樣的時刻。

邊講述繪本邊出示相關的圖片。我采用以下提問,讓幼兒感受缺角的圓在尋找過程中的快樂心情。

缺角的圓找到失落的一角了嗎?

那他快樂嗎?為什么?

接著順著幼兒的回答,我繼續(xù)提問:在尋找的路上,當然也有不順心的時候,那他會遇到哪些不順心的事?引導幼兒猜測缺角的圓在尋找過程中遇到的不順心的事。

最后小結(jié):有時候,他要忍受暴曬;有時候冰雪把他凍僵了;有時候飄洋過海;有時候翻越高山;有時候穿過沼澤和叢林。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情景對話,與人交往,體會追尋的快樂。

新《綱要》在總則里非常明確地重申:“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庇螒蚴羌ぐl(fā)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滿足幼兒身心需要。游戲過程能激發(fā)幼兒一直以積極、輕松、愉快、自覺的心情主動參與活動。鑒于此,我接下來根據(jù)繪本情景設計了一個情景對話游戲:缺角的圓和失落的一角,讓幼兒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會追尋的快樂。

我是這樣導入的:缺角的圓碰到了這么多不順心的事,好辛苦,那你們猜,他會放棄嗎?

缺角的圓繼續(xù)前進,走遍天涯和海角,歷經(jīng)千辛萬苦。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班?,你是我那失落的一角嗎?”“哦,太小了!”“對不起,打擾了!”偶然,又碰到了一角(出示一個大一點的角),猜猜他們會怎么說?引導幼兒分角色進行有禮貌地對話。接下來引導全體幼兒分組找失落的一角,找到了兩個朋友坐在一起。

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欲望,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對話,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會追尋的快樂,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

第三環(huán)節(jié)是繪本閱讀,體悟豐富寓意“在追尋的過程中有得、有失,只要努力,就好?!?/p>

教師繼續(xù)講述繪本:缺角的圓終于找到了他那失落的一角。他向前滾動,因為不再缺少什么,所以越滾越快,從來沒有滾過這么快??斓猛2幌聛恚荒芨∠x說說話。也不能聞聞花香,快得蝴蝶不能在他身上落腳。“我懂了。”他想。“這里頭有點道理?!?他停了下來。輕輕地把那一角放下,從容地走開。

接著引導幼兒體會繪本豐富寓意。我是這樣設計提問的:有什么問題需要問嗎?讓幼兒有個思考的空間,接著提問:缺角的圓走遍天涯和海角,歷經(jīng)千辛萬苦,總算找到他那失落的一角,為什么又放棄了呢?如果你是缺角的圓,你會不會放棄?為什么?

我們自己就像缺角的圓一樣,在尋找的過程中可能會得到很多,也可能會失去很多。知道嗎?老師也一直在努力地尋找我那失落的一角,知道老師追尋的“一角”是什么嗎?我一直在追尋如何讓我們每一小朋友都變得很能干,來,說說你正追尋的“一角”是什么?有目標,真好!在追尋的路上,會有開心的事,當然也會有不順心的事發(fā)生,你準備怎么做?不管結(jié)果怎樣,只要你努力了,你就是最棒的!

這一部分由他人到自己、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生活經(jīng)驗相關的結(jié)論,并使幼兒有了行動的愿望,促進幼兒發(fā)散思維的發(fā)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各位老師,這節(jié)課的設計還并不成熟,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我真誠地希望大家多提建議和意見,讓我們像《失落的一角》的主人公一樣,勇往直前,永不止步,享受追求的過程,尋找我們的“失落的一角”。在此我感謝所有給予我?guī)椭念I導、同事,他們給我指點迷津,給我在追求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謝謝!

Yjs21.coM更多幼兒園說課稿延伸讀

丟失的一角評課稿


關于《丟失的一角》的評課

一、有感于教師對活動素材的選擇與加工

《丟失的一角》是一個十分有名的幼兒閱讀繪本內(nèi)容,它用簡筆畫的形式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高度概括又簡單明了,故事內(nèi)容非常有趣和有利于孩子觀察和辨析的,比較貼近大班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經(jīng)驗。但是,這個繪本故事原著的情節(jié)比較長,演繹的是一個小精靈尋找“丟失的一角”的經(jīng)歷和感悟,詮釋的是缺失與完美的深刻含義,故事本身更多地帶有人文主義的情感色彩。這樣的寓意和意境,對于大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在理解上是有難度的,也是無法領會和駕馭的。因此,在今天的教學活動中楊教師就對繪本故事的內(nèi)容進行了選擇和裁剪,賦予了繪本教材獨特的演繹和表現(xiàn)方式,精心選擇的故事內(nèi)容更多的是為孩子的有意記憶、合作學習、語言表達提供一個背景、一條線索。我們也看到了楊老師在本次活動中突破了傳統(tǒng)繪本的教學方法,結(jié)合故事內(nèi)容進行的大膽設計和改編,通過第一環(huán)節(jié)“幼兒理解圖片內(nèi)容”——第二環(huán)節(jié)“為圖片排序”——第三環(huán)節(jié)“添畫故事內(nèi)容再排序”——最后“欣賞故事動畫”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展開,為我們的孩子創(chuàng)設了一個個觀察和辨析的機會,而教師對活動素材這一系列獨特的選擇和加工,對幼兒掌握學習和思維的方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有感于活動在優(yōu)化教與學方式上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

我們知道:讓孩子“會學”遠比就會讓孩子“學會”重要得多,對孩子將來的發(fā)展也會受益無窮。因此,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站位比較合理,用富有童趣的情境、人物角色來發(fā)起活動、用直觀、動態(tài)的畫面、動畫來呈現(xiàn)情節(jié)、交代任務,用易于操作、便于檢測的操作材料來支持孩子的小組合作學習?;顒又?,老師提供的圖片內(nèi)容很重要,為幼兒觀察學習提供了線索,如:圓精靈外出尋找丟失的一角時遇到了炎熱的太陽,幼兒接著添畫下雨;遇到了高高的山,幼兒添畫滾下山坡等。

在這過程中,孩子的學習方法也是多樣性。如:有教師引導下的自我學習(第一部分對于故事圖片內(nèi)容的討論和理解),同伴間的互動學習(第二部分給故事圖片內(nèi)容的排序),小組合作的交流分享學習(第三部分的添畫故事情節(jié)再排序),充分激發(fā)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的精心準備和組織下,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孩子有意注意、傾聽能力的提升,孩子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建構了協(xié)商、合作、分享、表達的經(jīng)驗和能力。

同時,活動中,幼兒商量討論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時(故事內(nèi)容添畫和排序)的小組合作的方式,又給了幼兒充分合作交流的機會,孩子在整個活動中學著觀察、辨析、運用,如:第二次添畫和排序時對幼兒第一次圖片排序經(jīng)驗的遷移和鞏固。幼兒在分享同伴經(jīng)驗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在自我檢查和自我調(diào)整中學習,給了幼兒充分的學習自由。

在這樣主動有效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孩子的有意記憶,實現(xiàn)了孩子的有效學習。孩子理清了思路,邏輯思維也得到了發(fā)展。

三、教師自身的教學魅力

在整個活動中,我們看到了楊老師清新自然、極富感染力的教學風格,她講述故事時的娓娓道來,啟發(fā)引導時的及時點撥,和孩子互動時的投入和忘情,都給我們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孩子的發(fā)展

今天的活動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是有難度的。但在整個活動中我們看到孩子的表現(xiàn)還是可圈可點的。大膽的交流和表達,良好的協(xié)商討論氛圍,連貫的語言,積極主動地思維習慣……都是值得肯定的。

五、由活動引發(fā)的相關思考:

1、每一個經(jīng)典的繪本故事都有其獨特的個性風格(包括色彩運用、畫面布局)然后故事本身也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充滿了濃濃的人文精神,傳遞著作者的美好愿望。如何讓大班的孩子在喜歡閱讀、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透過畫面、故事情節(jié)回憶相似的生活經(jīng)歷、引發(fā)內(nèi)心的感動和向往,那或許是會心一笑、或許是感慨萬千,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對所選用的素材有深入細微的了解,愛上閱讀、品味人生,與孩子一起讀出精彩、傳遞美好情感。

就拿今天的活動來說,如何讓大班的孩子了解故事的寓意,引導孩子建立一種豁達、開朗、自信快樂的心態(tài),理解堅持不懈的意義,是值得我們在以后的活動中去進一步思索和考慮的,我想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的建立是孩子后續(xù)學習與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2、楊老師在活動組織過程中與孩子之間距離很近,但就如何與孩子建立充分高效的互動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青年教師,這是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須思考的問題。

以上是我就本次活動一點不成熟的想法,不當之處,還望得到各位領導、專家和同行姐妹的批評指正。謝謝!

大班社會活動:安全標志(說課)


活動來源

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于他們?nèi)鄙偕罱?jīng)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fā)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fā)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愿望。正逢目前的主題活動《規(guī)則與標志》,產(chǎn)生了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社會活動:“安全標志”。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應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志和文字符號的興趣”。標志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并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的內(nèi)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鞍踩珶o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yǎng)。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了安全、富有啟發(fā)性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從眾多的安全標志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志符號,通過游戲方式輕松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

目標分析

本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對幾種常見安全標志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對安全標志進行分類,了解禁止標志、警告標志和指令標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能結(jié)合自己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志。對目標的分析: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它著重于孩子的發(fā)展。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xiàn)?;诖苏J識,我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作為目標制訂前提條件。在以上《安全標志》教學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nèi)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于力圖通過強調(diào)社會規(guī)則與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培養(yǎng)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志,按照標志的要求來規(guī)范自身行為或影響成人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創(chuàng)建“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的社會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隱性之處在于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的統(tǒng)一其中,同時指向于幼兒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

過程分析

總述:整個教學過程、時間大約需要30-35分鐘。基本流程:以“棋”導題→標志分類思考→小組按要求重點討論一類標志→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并掌握標志特征、名稱、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幼兒制作標志讓學習內(nèi)容生活化→玩“棋”結(jié)題教學方法有: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個體操作、分組游戲等教學重點: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能根據(jù)標志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了解安全標志的符號、名稱和意義。初步感知三類不同標志的特征與含義。教學難點:一類標志的規(guī)范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如:指令標志、警告標志、禁止標志等。整個活動過程首尾呼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思路清晰明確,上一環(huán)節(jié)是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感知基礎,下一環(huán)節(jié)是上一環(huán)節(jié)的鞏固提高。我通過這種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并在此過程中致力于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fā)展。教學中,我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并把目標達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兒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作為衡量本活動成功與否的標準。

分述:第一環(huán)節(jié)為活動的起始部分(大約需要2分鐘)。我以“棋”的有關問題性情景,導出學習內(nèi)容:安全標志。在活動的開始我設計了大部分幼兒都接觸過的“棋類”問題引出一張嵌有各類安全標志的棋盤,繼而通過“要想下這盤安全標志棋,首先要認識棋盤上的一些安全標志”為要求,提出今天學習的任務,這樣就能讓幼兒很有興趣的進入學習活動。第二環(huán)節(jié)為活動的主要部分(大約需要25分鐘)。這部分含量較大,分量較重,是解決教學重點、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部分,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出示12個安全標志,讓幼兒先思考,如果請你把這些標志分成三類,你想怎么分?之后一組小朋友操作分類,感知三類標志的色彩、形狀及圖案等特征,初步建立類概念,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第二層:采用小組討論方式,圍繞四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

(1)這些標志有什么特征?

(2)在哪里見到過這些標志?

(3)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不能說出這些標志的名稱?請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各選擇一類標志進行研究、討論、相互交談。這個層面的安排主要是啟發(fā)幼兒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進行回憶,并借助于孩子社會見識資源及能力發(fā)展差異來實施“生生互動”型學習。第三層:本過程采用組間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集體性學習,分別由三組選派1至多名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向小朋友介紹自己小組探究的把類標志的符號及圖案所表示的含義、標志名稱、在生活中的作用。期間,我一是隨機地結(jié)合幼兒交流進程穿插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如:當心火災(應怎么辦?)、當心觸電標志(應該怎么做?)、必須戴安全帽(在哪兒見過?)、必須戴防護手套(什么地方,什么人需要戴手套?)希望幼兒通過生活經(jīng)驗圖景在幼兒腦海中的再現(xiàn)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安全標志。二是引導幼兒去尋找發(fā)現(xiàn)一類標志的共同特征,即顏色、圖案、符號、形狀等,學習并記憶一類標志的規(guī)范名稱并初步理解一類標志的概念如:這類藍色圓形,圖案是白色的標志,都是指令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它們叫做指令標志。這些黃色的、黑色三角形邊框,圖案為黑色的標志,都是提醒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這一類警告人們的標志叫警告標志。這類紅色圓環(huán)、中間有一斜杠,底色為白色,圖案為黑色的標志,都是禁止我們做的事情的標志,那這一類禁止的標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禁止標志。禁止標志上的事情都是我們千萬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因勢利導的進行社會規(guī)則及安全意識的教育,通過問與答適時地讓幼兒明確:安全標志規(guī)范著人們的行為,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應該怎樣去做。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安全標志上規(guī)定的去做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我們大家才能健康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這個層面主要用來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第一及第二個活動目標,我認為應在這個層面的教學中體現(xiàn)如何把握《綱要》中所提出的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理念,為此我在幼兒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了作為一個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第四層:采用操作活動法,讓幼兒遷移學習經(jīng)驗,聯(lián)系周生活中的人、事、物,嘗試設計并制作一些安全標志。在幼兒設計制作標志的操作活動中,我根據(jù)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能力弱的可以繼續(xù)完成他的設計活動,能力強的可引導他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志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尋找老師幫助,而教師則是把這個“包”推給了能力強的幼兒,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肮膭钣變捍竽懙乇磉_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xiàn)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綱要.藝術》)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xiàn)代兒童學習方式(《綱要.幼兒的學習方式》)這個層面也是完成活動的第三個目標的主要手段。第三環(huán)節(jié)為活動的結(jié)束部分(大約需要5分鐘)采用游戲法讓幼兒分組玩“安全標志棋”,對所學的安全標志的內(nèi)容進行鞏固性練習。簡單介紹玩棋的規(guī)則、方法后,要求幼兒5人一組自行結(jié)合分成四組,推選小組裁判并分成黑白兩隊開始下棋,這環(huán)節(jié)的一安排,主要引導幼兒通過“玩中學、玩中記”,復習鞏固本課所學的安全標志的知識,并與起始部分相前后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

中班社會活動神奇的筷子說課材料


一.選材來源:

此活動的選材來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一種餐具,他們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進食是我國的一大特點。

常言道,心靈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細協(xié)調(diào)動作。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jié)也要同時參與。從大腦各區(qū)分工情況來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動的區(qū)域要比其它肌肉運動區(qū)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于大腦的發(fā)育??梢?,及早進行手的活動功能訓練一方面可以讓幼兒享受用筷子進餐的樂趣,另一方面對幼兒的智力發(fā)育也有好處。中班幼兒的小肌肉不斷的發(fā)展,可以掌握多種動作技能,而且會比較協(xié)調(diào)。但班里大部分幼兒不會使用筷子吃飯。因此,我選擇此教材讓幼兒在游戲練習中學會使用筷子,并體驗其中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依據(jù),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

3.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根據(jù)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定位于: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為此,我作了以下的準備: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每組一只托盤,內(nèi)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賣湯圓》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三.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痹诒敬位顒又校疫€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動作要領,通過教師準確的示范動作讓幼兒掌握學習內(nèi)容和基本動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練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此時不必強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勢,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有個逐漸改進的過程,學會主要動作要領就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會越來越準確。第二次操作是實踐活動,通過品嘗食物進一步練習和鞏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嘗試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并體驗其中的樂趣。

3.游戲法:中班幼兒處于游戲的高峰時期,好動是他們這一年齡段的突出特點。因此,我設計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游戲,讓幼兒充分體驗筷子帶來的樂趣。

說學法:

1.操作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動中我就引導幼兒練習筷子的使用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對教師示范的觀察進行練習,他們不一定會使用的很正確,那也不要緊,在第二次的實踐活動中,幼兒通過品嘗,強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師適時的個別指導,就鞏固了練習方法。在嘗試筷子進行各種活動時,孩子們通過使用筷子打擊節(jié)奏、搭建游戲等活動中,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得到了發(fā)展。

四.教學過程:我采用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導入活動——學習筷子使用方法——練習筷子的實踐活動——筷子游戲

1.導入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顒右婚_始我就采用謎語引起幼兒對筷子的興趣,“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jīng)過,酸甜苦辣一起嘗?!边@個謎語形象的講述了筷子的外型特點和用途。在孩子們興趣勃勃的猜出謎語后,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fā)幼兒操作筷子的欲望,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并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標準,因此,我在幼兒第一次練習前,先示范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再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第二次的學習,我配上了音樂,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練習并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等動作。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huán)節(jié)里我為幼兒提供了豆類食品,讓他們通過品嘗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diào)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在音樂中,孩子們無拘無束的使用筷子,邊吃邊和同伴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后是小結(jié)使用筷子的好處。

4.游戲活動。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各領域的內(nèi)容要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币虼?,在幼兒使用筷子品嘗活動即將結(jié)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jié)奏,吸引幼兒一起來打擊節(jié)奏樂。這個游戲活動滲透了藝術活動,在幼兒跳完節(jié)奏舞后,教師提問:“筷子還可以怎么玩?”這個問題的設計為幼兒提供了創(chuàng)造發(fā)揮的空間,在這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游戲活動。

五.活動評價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筷子”來進行。本次活動,在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上體現(xiàn)了“整合”的設計思想,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使用筷子的樂趣。

小班社會活動反思性說課 穿衣服


小班社會活動:穿衣服課后反思說課

目前小班幼兒有初步的自理意識,但是自理能力還比較薄弱,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們就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特別是穿衣服,我們小朋友每天都要經(jīng)歷的。所以,我選擇了這個穿衣服的社會活動。

我的設計思路是這樣的:開始環(huán)節(jié)以情境導入,讓幼兒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品德,從而激發(fā)他們自己穿衣服的愿望,第二環(huán)節(jié)作為重點,通過實踐活動,運用兒歌的形象化語言與穿衣服的一些動作要領相融合,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是在孩子們學會了穿衣服的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利用比賽的形式大家比一比誰穿得又快又整齊。

穿衣服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要是真的做到一步一步地規(guī)范操作真的很難,因此,在學穿衣服的過程中,我融入了一首兒歌,兒歌的生動的語言配上老師生動地情境化表演,讓孩子們在欣賞兒歌的同時去掌握穿衣服的步驟與要領。其中最難把握的也是最容易忽視的動作就是小老鼠咬袖子,出洞子的動作了,在幼兒上前示范時也省去了這個咬袖子的動作,這也作為了重點環(huán)節(jié),但是在講解帶領幼兒操作時效果卻不如人意,也許是徒手跟著老師操作沒有那個真實的過程顯得那么實在,有的孩子對兒歌的理解與對穿衣服的動作其實并沒有聯(lián)系起來。

在活動中所用到的兩段音樂分別為《搖籃曲》與《鳥叫聲》,搖籃曲是孩子們午睡入睡時的音樂,孩子們聽到這個音樂會自然想到是要睡覺了,也呼應了情境的內(nèi)容需要;而鳥叫聲就是孩子們午睡起床的音樂,一聽到此音樂,孩子們第一個反映就是要起床了,所以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沒等我說完話,孩子們早就轉(zhuǎn)身去拿衣服了,最后連兒歌都忘記念了只是老師在一旁提醒。

最后以比賽的形式結(jié)束了本次活動,感覺略顯得倉促,有個別幼兒還不會穿,在比賽中顯得非常著急,這樣打擊了他的自信心,其實課后有的觀課老師也向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能否將比賽放到第二課時中去進行。在本次活動中讓幼兒學會了穿衣服的本領后是否可以最后請幼兒自己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作為能力的提升,本來整理衣服也是屬于穿衣服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通過本次相信孩子們對于自己在自理能力方面的不足也認識到了,在學會了新本領后就相當?shù)淖院?,雖然穿衣服大家每天都在穿,但是其中還有這么多的竅門呢。相信孩子們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能學以致用!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垃圾”回家


大班社會性活動:“垃圾”回家

一、說活動教材

“綱要”中指出,在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yǎng)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和行為。 “垃圾回家”是“綠色家園”主題活動中的一個內(nèi)容。

在生活中我們常??吹竭@樣的現(xiàn)象,美麗的花壇旁邊有人們丟棄的果皮,隨手亂扔紙巾。這種現(xiàn)象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幼兒期的生活還處在他律的階段,他們并不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別人這樣做,他們也會這樣做。作為老師應該讓幼兒或得正確的情感體驗,要讓幼兒明白不文明行為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關心、愛護周圍的環(huán)境,關注自身的生存空間,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愛清潔、愛護環(huán)境的好習慣,使他們在內(nèi)化的過程中成為良好行為習慣的宣傳者、執(zhí)行者,并將良好的習慣泛化到周圍人身上,從中找到快樂。選擇“垃圾回家”作為教材,使幼兒了解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以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讓幼兒在丟棄時能做到分類投放,真正做到讓垃圾“回家”,萌發(fā)幼兒愛護生存環(huán)境的情感,從小幫助幼兒樹立環(huán)保意識。

二、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fā)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幼兒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并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huán)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制訂以下活動目標:

① 幫助幼兒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并能區(qū)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② 養(yǎng)成不亂丟棄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③ 引導幼兒愿意為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活動重點:幫助幼兒區(qū)分垃圾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3、活動難點:是為環(huán)保宣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說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教學課件、教學錄象2段(整潔和臟亂的小區(qū)環(huán)境)

2、知識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qū)環(huán)境及周圍的環(huán)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的垃圾及相關圖片。

四、說活動流程

環(huán)節(jié)一:了解垃圾的來源。

采用播放錄像(整潔美麗的小區(qū),家園又臟又亂的小區(qū)的景象),提問討論

你們喜歡哪個小區(qū)?為什么?垃圾從哪里來?垃圾有什么危害?

環(huán)節(jié)二:了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

播放教學軟件:垃圾的分類與處理

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么做?

環(huán)節(jié)三:送垃圾回家游戲

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huán)保垃圾筒內(nèi)。

“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為什么他們有不同的顏色?“可回收是什么顏色?不可回收是什么顏色?有害垃圾是什么顏色?你們能將他們送回家嗎?

環(huán)節(jié)四:設計環(huán)保標志

結(jié)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huán)境,引出設計“環(huán)保標志”

“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我們該做些什么?”

延伸活動: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qū)中,實現(xiàn)了空間、時間上的開放式教學,具體內(nèi)容如下:

五、說活動特色

1、生活理念的教育。此次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于生活,通過垃圾引出環(huán)保,從生活中小事體現(xiàn)環(huán)保這件大事,以小見大,激起幼兒關注生存的環(huán)境,樹立環(huán)保意識,并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獲得了無窮樂趣,也懂得環(huán)保從身邊點滴做起這個道理。

2、先進的視聽教育手段。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音、像為一體,形象、生動展現(xiàn)環(huán)境污染帶來的危害。

3、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引子。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huán)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體現(xiàn)了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讓我做你的……說課稿


大班社會活動《讓我做你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得到家庭、社會給予的關愛、照顧太多,而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意識卻淡薄了、“睡著了”,有的甚至嘲笑和歧視殘疾人……在我苦惱于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加強孩子這方面的教育,如何提升情感的表達時,省編教材(大班上冊)社會領域中《幫助別人真快樂》一下子點亮了我的思路。此次活動我扣住了教材中能明顯撞擊孩子們心靈的 “關愛、幫助殘疾人”這個點,引伸出一系列的“感受、認知、體驗、幫助以及情感的升華”,重在讓愛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田萌芽、開花;讓孩子們都能“心口一致”地大膽表達出“讓我做你的……”并從中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二、說目標的定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社會領域中指出:“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jié)果。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jīng)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注意通過環(huán)境影響、感染幼兒?!蔽腋鶕?jù)這一指導要點,結(jié)合大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存在的現(xiàn)象,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初步了解和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和困難。

2、激發(fā)幼兒尊重、愛護、幫助殘疾人的美好情感,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三、說重難點的把握:

一個活動當中最能體現(xiàn)課題目標的部分便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如果抓住重點就能使整個活動的進程有的放矢,并且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及順序。

因此,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體驗和幫助。

難點定為:感受和認知。

四、說活動的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①事先讓孩子們知道,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殘疾人”。

②事先讓孩子們學會手語《感恩的心》。

2、物質(zhì)材料準備:

①圖片課件一份;音樂課件《愛的奉獻》、《感恩的心》。

②日常生活用品:臉盆、毛巾、梳子、衣服、杯子以及桔子若干。

③眼罩人手一個、盲杖若干;白手套一副。

④錫紙小人三個;與影片對應的圖片若干;“愛心小天使”的標志若干。

五、說教法與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還精選了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移情訓練法”+“角色扮演法”——輕松引領師幼互動,學海無涯樂作舟。

1、移情訓練法:是通過情感換位,讓幼兒以自己的情緒去理解他人的情緒,以自己的情感體驗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在使用移情訓練法時自己也投入了真情。

2、角色扮演法:是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并在此過程中感受角色間的關系,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這有利于利他行為的產(chǎn)生。

教育方法的確定和選擇,是依據(jù)教育過程本身所具有的規(guī)律性,不是任意的,需要我們發(fā)揮教育機智,根據(jù)條件和需要,對教育方法進行藝術性的再創(chuàng)造,再加工,靈活地藝術地運用于教育實踐。

六、說活動的設計: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感受困難、觸碰心靈、愛的呼喚、愛的洗禮以及愛的延續(xù)。

(一)感受困難——這個環(huán)節(jié)初步讓幼兒了解和體驗盲人生活的困難。一開始我選取了幼兒相對比較了解的殘疾人之一——“盲人”作為引子展開活動,讓孩子們戴上眼罩,在最初的“游戲體驗”中,親身感受盲人行動的不便,從而初步了解和認識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二)觸碰心靈。觀看“殘疾人的生活世界”,了解殘疾人堅強的生活以及努力對社會所作的貢獻。真實而生動的圖片課件配上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感恩的心”當背景音樂,一下子把孩子們的心揪得緊緊的,一步步地把他們引入情感體驗中,孩子們的笑臉沒了,此時的表情和剛開始游戲時有點兒新奇和好玩的表情截然不同。

(三)“愛的呼喚”借著圖片、音樂與道具喚醒孩子們“沉睡的愛”,感受被別人幫助和關愛時的情感,并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紤]到孩子們需要一個直觀的、全面的視角來更好地認知殘疾人,于是我把圖片課件從大屏幕中“請出來,并用錫紙設計出“小小殘疾人”,讓孩子們走進殘疾人的世界,幼兒的情緒情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共鳴,紛紛做出愛的表達“讓我做你的拐杖,帶你到你想去的地方”、“讓我做你的醫(yī)生,把你的病醫(yī)好”、“讓我做你的好朋友”、“讓我做你的眼睛”……

借著孩子們情感的升華,進入又一游戲環(huán)節(jié)“讓我做你的……”,無聲地向他們發(fā)出“愛的呼喚” 。在游戲體驗中,讓幼兒體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后自己所得到的開心和自豪,同時感受到當自己有困難時也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進一步讓幼兒感受到:在“殘疾的世界”里有了互相的“幫扶”,世界便充滿了愛!

(四)愛的洗禮。引申安全教育,并在“感恩的心”的音樂聲中用“殘疾人的語言”將愛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此時的愛已滿滿,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又是一個高潮的迸發(fā)。引申的安全教育——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在孩子們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體驗、感受”的基礎上再來提出,孩子們最能入心入耳,也是提高安全意識最重要的時機。接著、以律動“感恩的心”將情感提升,用手語將愛傳遞……

(五)愛的延續(xù)。在社會活動教育過程中,愛心情感和關愛教育的培養(yǎng)不是一日一時的事,我設計了“愛的延續(xù)”這一環(huán)節(jié),請進家長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讓最親近的人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讓關愛特殊群體的教育在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下達到最佳的成效。讓愛無止境地蔓延……

七、反思:

活動結(jié)束后做了個深刻的反思。覺得自己在活動的組織中存在了許多的不足:1、“情感體驗”體驗不到位。環(huán)節(jié)的“預設與實施”存在著很多的差距,一開始的“感受困難”,確實困難重重。2、課堂的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語言的組織上還是需要多學些技巧。3、謝謝很多熱心的同事伸出援手,為“愛的呼喚”這一游戲環(huán)節(jié)增色不少,也為我的活動能夠流暢的進行,添磚加瓦。但每一次的活動都能夠有這么多的老師幫忙嗎?這也是我以后在環(huán)節(jié)的預設中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大膽地挑戰(zhàn)了這樣一個“感性”而又抽象的社會活動,在環(huán)節(jié)的編排中,我用了很多的心思,努力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入心入耳,并用自己的真情去碰撞孩子們的心靈,真真切切地希望通過學習以后,能夠喚醒孩子們“沉睡的愛”,體會“幫助別人真快樂”這一主題!

謝謝各位領導、老師給了我這個平臺,借著這樣的方式,讓我在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謝謝大家!

大班社會活動 一本關于顏色的黑書說課稿


大班社會活動《一本關于顏色的黑書》 說課稿

一、說教材

1 、教材的選擇

《 一本關于顏色的黑書》 ,它是一本摸上去凹凸不平比較特別的書,書中呈現(xiàn)的都是黑色,盲人男孩托馬斯通過凸起的線條,以奇妙的手指旅行,來感受色彩,在他的世界里,不僅可以看到,還能聞到、嘗到、聽到、觸摸到各種色彩。它所傳遞的信息也許就是現(xiàn)在孩子所缺失的一些東西一一對我們身邊的弱勢群體的關注。或許是因為成人的價值觀,又或許是因為固有的傳統(tǒng)觀念,對他們的看法難免會有些“俯視”、“異樣”的感覺。因此,我想借助這樣一本特別的書,讓孩子漸漸轉(zhuǎn)變自己的想法。

我將繪本定位于社會領域,是想借助于這個活動引起孩子對特殊群體的關注,讓孩子在活動中第一時間去和繪本作者在心理上產(chǎn)生對接和共鳴?;顒又型ㄟ^直觀形象、生活化的多媒體演示效果,調(diào)動大班幼兒對事物觀察的已有經(jīng)驗,獲得對盲人朋友的一種尊重和關愛之情。

2 、目標的定位

“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jié)果。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jīng)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注意通過環(huán)境影響、感染幼兒?!币虼?,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我把本次活動確立了以下三大目標:( 1 )了解盲人朋友認識世界的獨特方式,引發(fā)關注、了解盲人朋友的興趣。

( 2 )關注身邊的特殊人群,萌發(fā)尊重、關愛殘疾人的情感。

( 3 )能積極參與觀察、體驗和交流活動,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這三個目標蘊含了激發(fā)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和良好的社會情感,體現(xiàn)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3 、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 綱要》 中社會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幼兒的己有經(jīng)驗水平,我確定的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借助繪本內(nèi)容,了解盲人朋友認識世界的獨特方式,引發(fā)關注、了解盲人朋友的興趣?!彪y點是:“關注身邊的特殊人群,萌發(fā)尊重、關愛殘疾人的情感?!?。我通過提供繪本故事中特別之處以及各種盲人朋友的圖片、場景及設置啟發(fā)性提問,讓幼兒在生動的情境中主動發(fā)現(xiàn),形象直觀地了解盲人朋友的生活和他們了解世界的方法,從而使幼兒的體驗活動變得生動、有價值,使活動的難點得以有效地突破。

4 、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nèi)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 l )多媒體課件(繪本中選取的內(nèi)容、盲人朋友、盲人設施、國際盲人節(jié)等)

( 2 )操作畫板、紙、筆、眼罩

二、說教法

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是課堂的精髓所在。根據(jù)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運用了如下教學方法:

1 、多媒體課件演示法:活動中以多媒體課件再現(xiàn)盲人生活情境,調(diào)動孩子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幫助孩子生動地理解盲人生活的不同,引發(fā)關注、了解盲人朋友的興趣,幫助幼兒更有效地理解教學難點。

2 、啟發(fā)式提問法:我用啟發(fā)性的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盲人圖片或盲人的生活場景描述出來,獲得對盲人生活的認識和關注,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三、說學法

本著“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觀看、觸摸、講述、體驗、等多種方式的參與,在教師與幼兒的對答中,給幼兒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幼兒在積極對答教師的活動中,了解并關注盲人朋友。

1 、移情法: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在感受、體驗盲人生活的不便中,認識盲人、理解盲人,幫助幼兒注入溫暖的種子,從而去關心、愛護這些特別的人。

2 、多感官參與法:活動中采用了多種感官參與法,讓孩子們在觸摸繪本、觀看盲人的生活照片、講述盲人設施帶來的方便、親身體驗合作扮演盲人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和體驗了盲人朋友的生活,并且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動參與。

四、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流程分四部分進行:借助繪本了解盲人認識世界的方法― 了解盲人的生活、著名的盲人― 了解盲人的設施― 體驗盲人的生活,激發(fā)關愛盲人的情感。

活動流程

環(huán)節(jié)分析

一、閱讀繪本,了解盲人朋友認識世界的方法。1 、解讀書名,引發(fā)好奇之感:(課件展示繪本封面圖片)聽了書名,你有什么感覺奇怪的地方?

為什么書是黑的,書里會是什么樣子?

2 、自主閱讀,尋找特別之處:

說說書里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的手摸上去感覺怎么樣?(凹凸不平,有花紋)

3 、互動交流,分享有趣發(fā)現(xiàn):

( 1 )觀察、觸摸,了解盲文。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點子是什么?

(課件展示盲文圖:這些點子組合成不同的文字,就可以幫助盲人看書。)

通過從書名的矛盾性為介入點,以“顏色”和“黑色”之間的矛盾點引發(fā)孩子的認知沖突,讓孩子獲得好奇心。

一(2 )討論、猜測,感受盲人認識顏色的方法?!?(展示課件)你在書上看到了哪些畫面,它可能代表的一是什么顏色?

例:(追隨幼兒發(fā)現(xiàn),點擊相應盲圖)

① 猜一猜,這是什么?(再次點擊羽毛出示小雞)托馬斯有他的想法,黃色有時像小雞的羽毛,他用什么辦法知道?(觸摸)

② 托馬斯想讓草茍代表什么顏色呢?(再次點擊出現(xiàn)草驀)有時還像西瓜甜甜的,托馬斯是怎樣認識顏色的?(嘗)③ 這是什么?猜猜看落葉會什么顏色?(再次點擊出現(xiàn)落葉)這幅畫面是托馬斯介紹他認識棕色的方法。

小結(jié):(點擊課件)盲人朋友雖然眼睛看不見,不過他們會用手摸,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嘴巴嘗,還可以用他的身體去感覺、認識世界。

二、感受體驗,關注盲人的生活,認識了不起的盲人朋友。

1 、對比體驗,感受盲人做事的不便

( 1 )對比作畫(點擊課件)

讓幼兒在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情況下嘗試畫太陽,對比觀察作畫效果。

( 2 )體驗交流:眼睛看不見的時候是什么感覺?2 、播放課件,認識了不起的盲人

(點擊課件:倒水、調(diào)音、按摩的盲人)

他們在干什么?你覺得這三位盲人怎么樣?這些盲人是在工作、照顧自己,還有更厲害的盲人呢,我們來看看。(出示盲人中的著名人物視頻)

小結(jié):這些都是盲人中很厲害、很了不起的人,所以盲人朋友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他可以做很多非常值得我們尊敬的事情。一

在第一部分,教師借助繪本中特別之處,采用了開放式的設問,與關注點的追問,來發(fā)揮幼兒的聯(lián)想能力。多媒體課件使用的優(yōu)越性能簡潔而快速地追隨著幼兒的興趣點,以生活化的場景讓幼兒感知盲人認識世界的方法。

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解決策略:我用了直觀的3 幅盲人倒水、盲人調(diào)音師和盲人按摩師圖,從盲人的日常生活延伸到盲人冠軍、盲人鋼琴家、盲人書法家這些為國爭光的人,清晰的認識了不起的盲人。不斷激發(fā)孩子對盲人的情感,從“俯視”到平等的對待,最后可能有“仰視”的感覺,從而激發(fā)他們尊重盲人的想法。

三、關注盲人設施,激發(fā)關愛盲人的情感。

(出示三幅圖)

提問:

① 盲道:看看盲人走的這條路,叫什么?和邊上的路設

了解盲人的設施,從而激發(fā)關愛盲人的情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在這一環(huán)

計有什么不一樣?走在這條路上有什么感覺?

② 點菜單:是什么?有什么用?

③ 斜坡:斜坡和樓梯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jié):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盲人朋友可以幫助到他,關心到他的設施,我們以后在生活中再去慢慢用我們的小眼睛發(fā)現(xiàn)。

魚工解自人節(jié),進一步激發(fā)羨愛盲人的情感。(出示盲人節(jié)圖片)提問:每年的幾月幾日是國際盲人節(jié)?它提醒我們每年的10 月15 日別忘了盲人朋友,是不是只有這一天才要去關心盲人朋友呢?那應該怎么做?那我們能不能從今天開始?

四、活動結(jié)束,幼兒合作扮演盲人。

提問: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幫助盲人,那今天讓你們來試試,兩個孩子一組,一個孩子做盲人,另外一個孩子做幫助盲人的人,然后我們慢慢走到門口,想想看,你要怎么幫助他到達終點好嗎?

節(jié)中教師從盲人的設施中選取了3 種具有代表性的盲道、盲人點菜單、盲人斜坡,從3 個角度進行設問,有的讓幼兒觀察盲人走的路的不同、有的讓幼兒了解盲人點菜的不同,還有的讓幼兒觀察斜坡和樓梯的不同,從中獲得對盲人的更多的關注和萌發(fā)關愛盲人的情感。

親身體驗一回盲人的生活,也許不能讓孩子一下子就學會幫助盲人,卻能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關愛和被關愛的情感,在幼兒的心靈種下溫暖的種子。這只是關愛行動的開始。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我們都有愛


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我們都有愛》

一、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傾注了家人、老師、同伴以及社會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愛。來自父母的親情之愛本是天然而成,不需要回報的。子女愛父母也本應是與生俱來,天經(jīng)地義的。在集體生活中懂得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也應是每個幼兒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是社會和諧發(fā)展對人的基本要求。一場巨大自然災害——汶川大地震,造成了無數(shù)的孩子失去父母親人,他們需要我們每個人的愛。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要救國保民,必定從教訓小孩子愛人著手,小孩子今日能愛人,他年就能愛國了?!比说母星榛顒邮窍嗷サ?,人們在盡情享受愛與關懷的同時,也應無私地傾獻自己的熱情去溫暖和幫助別人。引導幼兒把自己的愛用自己的表達方式獻給災區(qū)的孩子以及身邊的人,是我設計這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二 說教材

《我們都有愛》這個活動名稱有兩層含義:我們都擁有別人的愛和別人也擁有我們的愛。愛是相互的,每個人都要擁有一顆愛心?!毒V要》中社會領域的一條重要目標就是:“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钡珢凼潜容^抽象的一個概念,有的孩子可能不知道應該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愛,也不懂得父母長輩,老師,同伴對自己的種種表現(xiàn)就是愛自己。如何引導幼兒愛自己周圍的一切,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里呢?我以幼兒熟悉和喜愛動物之間的“母愛”為支點,結(jié)合汶川大地震中愛的感人事件,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懂得:愛就是親親熱熱、愛是為了長大、愛是一起分享、愛是給予幫助,愛是無私的奉獻。

三、說目標,重難點

愛是社會領域的核心內(nèi)容,愛的表達方式是社會領域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引導幼兒感受和理解愛的不同方式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所以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兩點:

1.感受,理解愛的不同方式,并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體驗被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感受和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把愛的表達方式付諸與自己的行動,體驗愛別人的幸福。這也是活動的難點所在。俗話說“實踐出真知”,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提供一個用語言、動作、繪畫等方式來自由大膽的表達愛的環(huán)境,在看,聽,說,做的基礎上讓幼兒親自感受、體驗,去了解愛的真諦,從而更真切的萌發(fā)出愛的意愿。

四、說準備:

高爾基說:“學習的最大的動力,就是對所準備材料有興趣。把愛這個抽象的情感品質(zhì)通過內(nèi)容語言及生動形象的圖片表現(xiàn)出來,會給孩子一種具體、真實的體驗和感受,把真人真事運用到教學中更能夠引發(fā)幼兒的興趣?!苯Y(jié)合教學目標,我做了如下的準備:

1. 物質(zhì)準備:中間印有愛字的愛心卡,多媒體課件。

2. 經(jīng)驗準備:對汶川大地震中的事件有深刻的了解。

五, 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大班幼兒邏輯思維雖然已開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維方式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本次活動我將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通道,運用多媒體的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引導幼兒理解、感受愛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體驗愛的幸福與美好。為了在活動中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除了以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討論法:通過不同形式的討論方法——集體討論、自由結(jié)伴討論、個別講述等形式加深對愛的方式的理解。

2.情境教學法:我運用多媒體動畫片段,設置情境,為主題活動提供具體場景,發(fā)揮了傳統(tǒng)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

在本次活動中,我將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探索體驗愛的表達方式,主要運用了以下方法:

1、體驗法:我讓幼兒通過觀看電教、情境模擬等手段,通過孩子親身的體驗使其從中獲得教育。

2、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畫一畫等多種感官的參與,調(diào)動起幼兒學習與探索的積極性,從而輕松的完成教學目標。

六、說活動過程:

(一)出示“愛心卡”,引出主題。

提問:這是什么?(愛心卡)。這上面有什么?

幼兒發(fā)現(xiàn)卡上有字,順著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我及時地把問題轉(zhuǎn)到了卡上的字——“愛(love)”,接著自然地導入了我們的活動主題——愛(love)。

提問:什么是愛?

把這個沒有具體答案的問題拋給孩子,給孩子們一個自由的討論與講述的空間。讓孩子可以把所自己認為的愛隨意表達出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回答不可能千篇一律。這更能調(diào)動起幼兒探索的積極性,愛到底是什么呢?(3—5分鐘)

(二)感受、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1.過度語:剛才小朋友講了很多的愛,我這里也有一些愛的故事,請你們來看看,里面都有哪些愛?他們的愛是怎樣的愛?

用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并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圖。調(diào)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

2. 出示課件一,貓媽媽和小貓的愛心故事。

提問:誰來說說你在圖片里看到了什么樣的愛心故事?

貓媽媽和小貓在干什么?它們?yōu)槭裁幢г谝黄穑?/p>

這個提問給了孩子大膽想像的空間,充分講述的自由。從幼兒的回答中教師可以總結(jié)出貓媽媽和小貓是親熱的抱在一起,從而得到愛就是親親熱熱的答案。

提問;還有什么動作可以表示親親熱熱呢?

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親親熱熱,感受愛就是親親熱熱。讓幼兒運用肢體語言這種特殊的表現(xiàn)、交流方式來感受愛,不但增進了與同伴的友誼,而且?guī)椭變豪斫饬藧鄣谋磉_方式。

出示課件二,熊媽媽和小熊的愛心故事。

提問:小熊怎么了?熊媽媽怎么背對著小熊,不去救它呀?

幼兒不知道“小熊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會游泳的”這一知識。在缺乏這種經(jīng)驗的時候,他們都以為是小熊掉到河里了。可媽媽為什么不去救它呢?幼兒迫切的想知道答案,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了起來?!案嬖V你幼兒其實小熊是被它的媽媽故意推下水的。”

并提問:你們覺得熊媽媽愛小熊嗎?師生共同舉手表決“愛”與“不愛”。幫助幼兒理解“愛是為了長大”。

老師小結(jié):其實熊媽媽非常愛小熊,因為小熊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會游泳這項本領。它把小熊推下水是為了幫助小熊早一點學會游泳。為了熊寶寶快快長大。

幫助幼兒理解“愛是為了長大”:老師的引導給幼兒知識的點撥,孩子們了解到熊媽媽的這種愛其實是在鍛煉小熊,他們對熊媽媽的態(tài)度便有了一致的改變____熊媽媽是愛熊寶寶的.。進而讓幼兒懂得有時老師和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嚴厲和苛刻,正是愛的表現(xiàn)。

出示課件三:蜜蜂媽媽和小蜜蜂的愛心故事。

提問:蜜蜂媽媽是怎樣愛她的孩子的呢?

引導幼兒說出“愛是一起分享”

提問:你有了好東西時和別人一起分享嗎?幼兒互相交流分享的經(jīng)驗。

為了幫助幼兒理解”一起分享”的含義,讓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分享經(jīng)驗來說一說,為他們提供一個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愛心的平臺。

出示課件四:螞蟻媽媽和小螞蟻的愛心故事。

提問:螞蟻媽媽愛它的孩子嗎?它有時怎樣表達對孩子的愛的呢?

師小結(jié):螞蟻媽媽在小螞蟻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小螞蟻幫助。小螞蟻覺得愛就是給予他人幫助。(出示字卡——給予幫助。)

師:除了媽媽給了小螞蟻幫助,還有誰也幫助了小螞蟻?(小樹葉、小樹枝)

相互討論:平時你幫助過別人嗎?有沒有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幫助了別人心里覺得怎么樣?

再一次為幼兒提供相互討論的機會,在又一次的經(jīng)驗交流中,使他們體驗相互幫助帶來的快樂。

出示課件五;大地震中媽媽為救孩子而犧牲自己的圖片。

提問:這是在哪里?媽媽和孩子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看到這幅圖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

析: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運用了孩子們都知道的真人真事,讓孩子們更真實而深刻的感受到愛的偉大和無私,為了愛孩子,媽媽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15—20分鐘)

(三)引導幼兒體驗如何去愛別人

1.出示地震過后孩子們生活的照片,引導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樣去愛這些孩子們呢?

2.提問:當你幫助了災區(qū)的小朋友,把你的愛給了他們時,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析: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可以讓孩子們把自己剛剛了解的愛的表達方式運用到實際中,用這些真實的事件,讓孩子們更真切的領悟到愛別人也是一種幸福,體驗愛別人的快樂。(3—5分鐘)

(四)延伸活動

為每個幼兒準備一張愛心卡,引導幼兒把自己得到的愛以及對別人的愛畫在上面。把畫好的愛心卡掛到班里的愛心樹上。(2-3分鐘)

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并給每個孩子都當小老師的機會,綱要中提出:“為幼兒創(chuàng)設展現(xiàn)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及滿足他們交流成果的愿望?!币虼?,我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掛到愛心樹上,課后可以讓他們相互欣賞,付諸與行動,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并從與他人的交流中獲得有益的經(jīng)驗,讓位幼兒通過這種方式對得到別人的愛和你對別人的愛有一個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落實。把美術活動運用到社會領域中,還較好的體現(xiàn)了各領域內(nèi)容相互滲透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失落的一角說課》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兒園說課稿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大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失落的一角》 活動目標: 置身繪本情境,仔細觀察畫面,展開豐富想象,體會缺失一角的圓經(jīng)歷的艱苦與快樂。 初步理解繪本故事情節(jié)與發(fā)展,及所蘊含的寓意。 置身繪本情境,仔細觀察畫面,展開豐富想象,體會缺失一角的圓經(jīng)歷的...
    2021-12-31 閱讀全文
  • 大班下學期語言教案《失落的一角》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繪本故事情節(jié)與發(fā)展,及所蘊含的寓意。 2、置身繪本情境,仔細觀察畫面,展開豐富想象,體會缺失一角的圓經(jīng)歷的艱苦與快樂。 3、感受繪本簡約的色彩、線條,嘗試用繪畫形式擴編故事。...
    2021-10-02 閱讀全文
  • 丟失的一角評課稿 關于《丟失的一角》的評課 一、有感于教師對活動素材的選擇與加工 《丟失的一角》是一個十分有名的幼兒閱讀繪本內(nèi)容,它用簡筆畫的形式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高度概括又簡單明了,故事內(nèi)容非常有趣和有利于孩子觀察和辨析...
    2020-05-26 閱讀全文
  • 大班社會活動:安全標志(說課) 活動來源 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于他們?nèi)鄙偕罱?jīng)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
    2020-01-09 閱讀全文
  • 中班社會活動神奇的筷子說課材料 一.選材來源: 此活動的選材來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一種餐具,他們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進食是我國的一大特點。 常言道,心靈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細協(xié)調(diào)動作。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是5個手指...
    2020-02-0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置身繪本情境,仔細觀察畫面,展開豐富想象,體會缺失一角的圓經(jīng)歷的艱苦與快樂。 初步理解繪本故事情節(jié)與發(fā)展,及所蘊含的寓意。 置身繪本情境,仔細觀察畫面,展開豐富想象,體會缺失一角的圓經(jīng)歷的...

2021-12-3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繪本故事情節(jié)與發(fā)展,及所蘊含的寓意。 2、置身繪本情境,仔細觀察畫面,展開豐富想象,體會缺失一角的圓經(jīng)歷的艱苦與快樂。 3、感受繪本簡約的色彩、線條,嘗試用繪畫形式擴編故事。...

2021-10-02 閱讀全文

關于《丟失的一角》的評課 一、有感于教師對活動素材的選擇與加工 《丟失的一角》是一個十分有名的幼兒閱讀繪本內(nèi)容,它用簡筆畫的形式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高度概括又簡單明了,故事內(nèi)容非常有趣和有利于孩子觀察和辨析...

2020-05-26 閱讀全文

活動來源 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于他們?nèi)鄙偕罱?jīng)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

2020-01-09 閱讀全文

一.選材來源: 此活動的選材來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一種餐具,他們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進食是我國的一大特點。 常言道,心靈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細協(xié)調(diào)動作。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是5個手指...

2020-02-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