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上課前有教案課件是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而現(xiàn)在又到了寫課件的時候了。教學質(zhì)量和教案的質(zhì)量密切相關兩者相輔相成,如何寫優(yōu)質(zhì)課的教案?經(jīng)過精心篩選編輯向大家推薦了名為“雨鈴霖課件”的文章,請仔細閱讀本文同時將其珍藏于書簽中!
《雨霖鈴》是我國詩人柳永的作品,其作品把那種離別之情渲染的淋漓致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雨霖鈴粵教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雨霖鈴》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人在作品中抒發(fā)的感情。
2、鑒賞詞融情于景、虛實相濟手法。
3、體會詞纏綿婉約的風格。
教學重點:
1、理解詩人在作品中表達的感情。
2、鑒賞詞融情于景、虛實相濟手法。
教學難點:
1、鑒賞本詩融情于景、虛實相濟手法。
2、對“今朝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賞析。
具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俄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說:“詩人是用形象和圖畫說話的,大凡一首好的詩或詞,都是詩中有畫,具有自己獨特的意境、風格?!苯裉煳覀円獙W習的詞作《雨霖鈴》就是一幅優(yōu)美的畫?,F(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雨霖鈴》的世界,請同學們和我一起,用耳朵去聽,用心去感受這首詞吧!
二、一進感覺:初步感受。
(一)聽錄音
(二)全班齊讀
(三)初步感受:
剛才我們第一次共同走進這首詞,聽了錄音,自己也讀了一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對這首詞的第一感覺,你們覺得這首詞美嗎?
——學生發(fā)言,言之成理即可。
我的感受這首詞很美,它是一種凄美,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
(三)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是誰創(chuàng)作了這樣一首凄美的詞?
——柳永
柳永:(約987--約1053年),北宋詞人婉約詞派創(chuàng)始人。原名三變,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排行第七,又稱柳七。他少年時代到汴京應試,屢試不中,后流連于秦樓楚館,常為歌伎填詞作曲,和她們生活在一起,放蕩不羈。最后,他在飽受世態(tài)炎涼,“怪膽狂情”逐漸消退時,才改名柳永,47歲考取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柳郎中。柳永死之日,家無余財,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門外。
寫作這首詞的時候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壓抑,決定離開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從此將不能跟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愛的慰藉,更覺得痛苦萬狀。這首詞就集中地反映了他這種復雜的心情。
(四)明確基調(diào):
通過我對柳永生平以及這首詞創(chuàng)作背景的介紹,結(jié)合同學們對這首詞的第一感覺,我們朗讀這首詞,應該如何正確把握呢?換句話說,這首詞的基調(diào)應該是 ?請幾位同學談一談,讀一讀。
——基調(diào):低沉、哀婉、悲傷、凄清。
三、二進文字:整體把握。
下面請同學們以這樣的基調(diào)自己誦讀這首詞,再次共同走進這首詞的世界。如果說第一次是走進這首詞的第一感覺的話,這一次我們要走進這首詞的文字,請同學們結(jié)合注釋,疏通這首詞的文字,理解詞的字面意思,有疑問舉手,并且思考詞的上下闋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同桌討論,回答)
——上片寫詞人和他心愛的人分別的情景;
下片是詞人想像別后羈旅生活的情狀。
四、三進意境:體會情感。
到底詞人和心愛的人是如何分別,他想象的別后生活到底是何種情狀,讓我們第三次走進這首詞,去感受詞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齊讀)
設問,串講:
(一)“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1、我相信同學們的頭腦中已經(jīng)有了一幅愛人離別之圖,那么你們頭腦中的這個圖景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
——時間:傍晚
地點:長亭(古人送別的地方)
2、怎樣的一個傍晚?
——陣雨初停的傍晚
3、你們是從哪里獲取這些信息的?
——第一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4、這里不能忽視一個小東西——寒蟬,這蟬鳴助添了悲涼,“凄切”一詞一開始就為這個畫面乃至這首詞定了調(diào)子,展開了一個凄切的氛圍。時當秋季,景已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后,繼之以寒蟬凄切: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此句雖明寫景,卻暗含情,環(huán)境氛圍多悲戚之意。
(二)“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p>
1、這樣的情境下,叫人如何能夠忍受這離別的痛苦!戀人在都門外長亭擺下酒宴給他送別,雖然有酒相送,但是也無心飲用,因為心中有百般留戀,依依不舍,難舍難分。但是人要留,船卻要開了“蘭舟催發(fā)”。 “留戀處、蘭舟催發(fā)”這七個字以精煉之筆刻畫了典型環(huán)境與典型心理:一邊是留戀情濃,一邊是蘭舟催發(fā),這樣的矛盾沖突何其尖銳。如何是好呢?
2、正因為如此,后面迸發(fā)出:“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边@時應有千言萬語,為何卻無言了呢?
——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當?shù)侵鄯謩e之際,兩個人手拉著手兒,含淚相視著,大約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進記憶中去吧。此時此地,他們心里該有多少話啊,然而卻只是默默相對,誰也說不出一個字來,而他們相互真摯深沉的愛和內(nèi)心極度的痛苦卻正是通過這彼此極力抑制著的無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一個“竟”字,突出地強調(diào)了這種極為矛盾復雜的感情表達方式?!按藭r無聲勝有聲,一切盡在不言中?!惫磐駚響偃穗x別都是一樣的。
有人說這兩句“當屬離別之情的高潮”。
這里通過“蘭舟催發(fā)”這個場景,抒發(fā)了作者不舍之情。
(三)“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p>
1、除了寒蟬、長亭、驟雨、蘭舟,上闋里還有哪些景物?
——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2、三種景物與詞人離別的愁緒有何聯(lián)系?
——浩渺無際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與詞人心頭長時間難以排解的愁腸相似;
傍晚云霧濃重的特點與詞人心情的沉重壓抑相似;
楚地天空的空闊遼遠與愁緒的無邊無際相似。
詞人用比喻的修辭方法選取了三種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現(xiàn)了離別的愁緒:如千里煙波般的綿長,如沉沉暮靄般的濃重,如楚地天空一樣無邊無際。
全句寫景,又全句寫情,詩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將越走越遠,離心愛的人越來越遠,心越來越苦,愁思也越來越深。
通過上闋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詞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請女同學帶著這樣的情感誦讀上闋。
(四)“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下面我們就要進入詞人想象的別后情景了。請男生一起誦讀下闋,讓我們感受一下別后的生活。
離別總是令人神傷。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冷落凄涼的秋天,這離愁哪能經(jīng)受得了!下片緊承上片的“念”字推展開去,泛論離愁別恨,“傷離別”點明這首詞的主旨。再用“更那堪”翻進一層,突出當秋而悲,甚于常情。離愁別緒不斷涌上心頭,只能借酒消愁,但是酒醒之后又會是何種景象呢?
(五)“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北幻鞔~評家賀賞稱這一句是“千古俊句”,那么這句俊在哪里呢?(四人一組討論,品讀)提示:切入點:什么時候看到的景象?哪些景象?
——俊在:
(1)“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個典型意象組合在一起,引起讀者無盡的想象和遐思。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意在言外?!皸盍?、“風”、“月”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義,從《詩經(jīng)》開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就首開了詠柳寄情借柳傷別的先河。天下千樹萬樹,“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劉禹錫《楊柳枝詞》),“楊柳”成了送別的象征,古人往往于黎明時分踏上征程,送別也是在這個時候,韋莊就有“惆悵曉鶯殘月”(《荷葉杯》)的詩句,因而“曉風殘月”更見依依惜別之情。作者把楊柳、風、殘月這三件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成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樣一幅凄清的畫面會使離人勾起對往事的回憶,深感眼前的孤寂、落寞,并渴望再次團聚,言外之意無窮。
(2)這幅畫面又是出現(xiàn)在一個特定時刻里——“酒醒”之后。句中的“醒”字,更提醒了兩個世界的存在——一個過去沉醉的熟悉;一個醒后對面的陌生。離人飲酒,為的是消愁,然而“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詩句),更何況是在“酒醒”之后!試想,柳永此時不過是他離開心愛的人的第二天早晨,“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圖景依然鮮明地留在心上,面對著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煙波”,他還要繼續(xù)前行,離自己心愛的人更遠,真是“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詞句)啊!
(六)連綿不斷的愁包圍著詞人,詞人日后的生活將是“此去經(jīng)年,應試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边@兩句歷來被評為“余恨無窮,余味不盡”,你有沒有體會到這不盡的余味?請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談感受。
(1) 作者設想了以后什么樣的情景?
——推想到離別之后慘不成歡的情景。
(2) 為什么會是這樣一幅圖景呢?
——因為詞人深沉地感到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賞流連,可也等于“虛設”,而千種情、萬種意又能向誰傾訴呢?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詩,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無窮的哀怨。
五、歸納寫作特色:
1、融情于景的寫法:
2、虛實相濟
六、課堂小結(jié):
經(jīng)過一堂課的學習,我們對這首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讓我們和著錄音一起誦讀,去品味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欣賞這幅美麗的畫。
七、布置作業(yè):
1、完成《贏在課堂》中《雨霖鈴》的內(nèi)容。
2、準備字詞默寫
3、準備全詞默寫
4、預習《聲聲慢》
八、拓展:(時間允許的話)
讀完這首詞,讓我想到了當代人寫的一首歌——黃磊的《背影》。這首歌的意境與《雨霖鈴》有幾分相似。讓我們在歌曲中,去體會去品味吧。
《雨霖鈴》練習測試
1.《揚州慢》一詞押韻的字有哪些?按順序?qū)懗霾⒆⒚髟撟值淖x音。
例:程(chéng)
2.詩句填空:
A 《雨霖鈴》中表現(xiàn)主題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
B 《雨霖鈴》中描寫月色的著名詞句“_________________”
C 明寫眼前景,暗寫離別情。
D 《揚州慢》中,與杜牧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相關的著名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出下面對詩句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
A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B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C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D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答:( )
4.根據(jù)提示填空:
A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設一短亭,每十里設一長亭,供行人休息,人們常在___________亭送別。
B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一句中,“杜郎”指 朝著名詩人______________,我們還學過他的詩作《___________》,他與______朝另一位著名詩人__________被后人合稱為“______________”。
C 古人在方位上以___________為左,以___________為右。揚州在淮水東面,故稱為“淮左名都”。
D “___________”是指木蘭木制造的船,文字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對船的美稱。
答案
1.青(qīng) 兵(bīng) 城(chéng)
驚(jīng) 情(qíng) 聲(shēng)
生(shēng)
2.A“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
B“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C“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3.C。
4.A在長亭送別。
B唐朝詩人杜牧,詩作《江南春絕句》,與唐朝李商隱合稱為“小李杜”。
C以東為左,西為右。
D“蘭舟”。
《雨霖鈴》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單元教學目標
本單元選取的是四位著名詞人的作品。四人中蘇軾和辛棄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詞人,四人在詞壇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教材編者可謂用心良苦,編選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詞來學習,通過比較,使學生了解完全不同的兩種詞風,進一步體會四位詞人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
本單元教學課上努力做到學生、教師、編者和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在學生理解詞的內(nèi)容后,教給鑒賞詞的方法。通過鑒賞,體味詞中表達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傳情達意的,進一步了解詞的特點和寫法(情景交融、點染、白描、疊字等),讓學生在學習后對詞的鑒賞建立一個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因為必修五模塊已沒有古典詩詞的學習內(nèi)容,所以本單元的學習還應引導學生對鑒賞古典詩詞的一般方法進行總結(jié),為以后進行詩歌與散文系列模塊的選修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文特點
這首詞是宋代婉約派的代表作。這首詞寫的是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濟的柳永離開都城汴京(現(xiàn)在河南開封)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的別離情景。以“離情”為線索,用白描、鋪敘、點染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情人話別時留戀難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悶心情,景中見情,以情帶景,是柳永的代表作。其中的“楊柳岸曉風殘月”被譽為千古名句。
《教學大綱》要求“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根據(jù)教材特點及《大綱》要求,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1、了解婉約派的主要特征;2、了解柳永及“雨霖鈴”詞牌。
能力目標:1、初步掌握鑒賞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2、理解“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shù)特色;3、理解虛實結(jié)合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及純正的文學趣味。
教學重點為:1、“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shù)特色;2、理解虛實結(jié)合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為:名句的鑒賞方法。
二、學情介紹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對詞這種體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時已有接觸,必修一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感受了詞的語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較淺的層面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苯處煈朴趩l(fā),相機誘導,教學才能獲得成功?,F(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苯虒W本身就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據(jù)此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啟發(fā)誘導式教學法;2、學生討論與教師點撥相結(jié)合的方法。
葉圣陶說:“‘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苯虒W活動中,教師既要“授之于魚”,更要“授之于漁”。據(jù)此,學習這篇課文,教會學生1種學習方法:學習名句鑒賞法——易詞造意法。
此外還靈活運用提問法、討論法、練習法和板書圖示法。
四、學法指導
整體把握察內(nèi)容,再現(xiàn)意境體詩情,易詞造意賞名句,熟讀背誦多識記。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宋詞作為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詞,不能不提到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鈴》。這是一首飽含了千種風情的別離詩,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自古以來,分別都是痛苦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形形色色的分別,無不貫穿著一個主題:分別痛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柳永的“雨霖鈴”又是怎樣寫“別”的呢?
(二)、介紹柳永及寫作背景
作者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濟,早年屢試不第,生活窮困潦倒,處世抱著一種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更多的時日跟歌伎們一起,過著浪蕩自由、淺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這些歌伎們的生活,深切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們在一起的悲歡離合。《雨霖鈴》便是其中為世人傳誦的一首。這首詞寫的是他離開都城汴京城(現(xiàn)在河南開封)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別離情景。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詞的內(nèi)容和感情
1.播放配樂朗讀磁帶。
2.誦讀點評。
3.學生放聲朗讀,自行品味。要求:讀準字音,熟悉內(nèi)容,把握感情,注意語調(diào)、節(jié)奏,熟讀成誦。
4.指名誦讀,感受本詞的情感氛圍。
(四)、探究賞析
教師點撥名句,深化學生理解:(視學生掌握情況決定詳略分析)
例一:“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寒蟬凄涼急促第叫著,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的時候,急雨剛剛停歇。
分析:起筆用融情入景、以景襯情的手法不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點,寫出所見、所聞、所感,而且醞釀出足以出動離愁別恨的氣氛和情調(diào)。試想:在樹上寒蟬凄切的叫聲里,在暮色蒼茫而又冷清的景象中,送別時面對長亭,該是多么動人愁思的境界啊!就在這個時候,陣陣驟雨,剛剛收住了雨腳,好朋友啊,就要走了!這時節(jié),動人的愁思將怎樣地抒發(fā)出來呢?
例二:“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問1、情人的離別,照我們當下的情形,一般采取怎樣的方式?為什么作者在這里用“執(zhí)手”?為什么不用“吻別”“擁別”“話別”或是“揮手告別”甚至是“揮著手絹”等方式。
學生可能只會注意到作者當時沒有現(xiàn)在開放,不可能“吻別”“擁別”。但這種理解是淺層次的,教師要誘導從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角度去理解,“執(zhí)子之手,與君偕老”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牽手”,此處“執(zhí)手”一方面寫出其“不舍”,另一方面,“執(zhí)手”這一動作大膽直接,充分體現(xiàn)了柳詞“俗”與“直”的一面。
此處用人物的動作表情來揭示內(nèi)心活動,大膽率直,語言通俗而感情深摯,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例三:“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問1、將“去去”改為“此去”如何?
問2、“千里煙波”改為“千里波濤”如何?
問3、既然是“沉沉的暮靄”為什么“楚天”卻會“闊”呢?這不矛盾嗎?
采用討論的方式,可由學生先提出可供置換的意象或詞語,再進行比較,品評。
此詞不是簡單的寫離情別意,而更多的滲透了作者的“前途黯淡,歸期渺茫,命運難測”的身世之感。這一點是學生最容易忽視的。
學習下闋,重點鑒賞典型詩歌意象。
典型意象:酒、柳、風、月“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問1:明代詞評家賀裳稱,柳永此詞中有一“千古俊句”,是哪一句呢?
問2:看似尋常的兩句詞,何以冠以“千古俊句”?改為“今宵酒醒何外,芳草地曉風殘月”如何?
問3:改為“楊柳岸,凄風冷月”如何?
問4:改為“今霄夢醒何處”如何?
如學生有困難可稍作解釋“名句”的特征,可用流行歌曲中的名句類比。
此環(huán)節(jié)需要相機點拔,學生很有可能出現(xiàn)“有所感卻說不出”的情況。要通過誘導讓其品出名句的魅力所在。
(五)、再次誦讀本文,爭取背誦
總結(jié)上下片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各用了哪些意象?
明確:上片:離別情景,以實寫為主;下片:想象別后情景,以虛寫為主。
建議由學生討論,找意象。學生對意象的分析只要扣住主旨,言之有理即可。對學生未分析的意象,教師可適當提示補充。
(六)、小結(jié)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長亭送別,執(zhí)手相看,柴門扶杖,汽笛聲催,生命總在演繹著悲歡離合的故事,而當我們輕輕敲開古典詩詞的門扉,不經(jīng)意間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個凄婉纏綿的動人故事,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柳永的詞《雨霖鈴》,感受作者了筆下哀婉動人的感情,想必也會有某種特別的感受,寫下來吧。
(七)、作業(yè)(任選一題)
1、將此詞改寫成現(xiàn)代詩。
2、比較《雨霖鈴》與《念奴嬌?赤壁懷古》,體會兩首詞的不同風格。
3、描寫“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眻鼍?不少于100字
教學目標:
1、欣賞本詞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虛實結(jié)合的藝術(shù)特色。
2、積累古人用來描寫離情別緒的詩歌意象。
3、體會宋詞婉約的風格。
教學重點:教學目標1。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縱觀我國文學的發(fā)展,歷來有先秦散文、漢魏辭賦、南北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之分。確實,一朝一代都有其見長的文學樣式,這對豐富和發(fā)展我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文學發(fā)展到宋代,文人致力于詞的創(chuàng)作,改變了詩歌的樣式,拓寬了詩歌的境界,使詞成為文學史上一朵奇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鈴》。
二、作者簡介。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少年時去汴京應試,經(jīng)常跟歌伎們一道生活,狂放不羈。仁宗皇帝聞其名,說:“此人任從風前月下淺斟低唱,豈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蘇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個時期。景佑元年,方進士及第。曾任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卒于襄陽,死之日,家無余財,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門外。
三、學生集體朗讀,正字正音。
四、學生聽配樂朗誦,體會這首詞的感情基調(diào)。朗誦結(jié)束后,學生談感受。
明確:這是一首離別詞,詞作者自始至終都沉浸在凄涼哀婉的感情中。(補充:作者由于仕途失意,決定到外地去,但是一想到從此將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失去了愛的慰藉,更覺痛苦萬狀,這首詞就是反映了他這種復雜的心情。)
五、學生概括上下闋的意思。
明確:上闋寫戀人相別,依依不舍,有深深離愁;下闋寫別后想象,孤獨痛苦,有無限傷情。
六、作者這種凄涼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引導學生了解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找出本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文字)
明確 直接抒情:都門帳飲無緒;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間接抒情: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七、賞析。
1、學生體會文中直接抒情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態(tài)和心境。
2、欣賞文中寫景的文字(教師引導學生認真體會寫景句子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補充說明)一切身外景皆為作者心中情。作者可以觸景生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因情設景;可以實寫,也可以虛寫。總之,作者把自己或喜或憂、或興或悲、或樂或哀、或輕松或沉悶、或高亢或低回等感情傾注在所寫之景上,使此景含有此情或用此景襯托此情。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既交代節(jié)氣、時間、地點,也為分別渲染了環(huán)境。暮色蒼茫、秋雨初過,涼氣襲人,寒蟬悲鳴,長亭分別之人頓感悲切。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作者想象千里之外之景,虛實結(jié)合?!俺扉煛币钥臻煹奶炜諡楸尘埃瑢懗隽巳说墓陋?;“沉沉”不僅的暮靄的樣子了,更是作者抑郁的心理表現(xiàn);而千里之外,愁就更深了,“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皸盍睔v來為送別詩的意象,“昔我往者,楊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等都是如此,“柳”者,“留”也,有不舍之義;“曉風”清冷,讓人心生涼意,而“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中的風又有了依戀的意思,此處曉風兩義兼有;“月”是“團圓”的象征,而“殘月”不僅含有“不團圓”的意思,也為此時的詞人心情鋪了一層涼意。這里的景純?yōu)榍樵O,虛寫,營造了濃烈的愁思,有“愁”則需“銷”,借酒吧,可此時是酒醒時分,因而“愁更愁”了。
八、學生自由朗讀,背誦。
注意:詞中一些重要詞語如“帳飲”“無緒”“竟”“凝噎”“念”“去去”“堪”“經(jīng)年”“便”“縱”等可以隨機講解。
教學目標:
1、掌握《雨霖鈴》這首詞鑒賞的方法。(教學重點)
2、深入體會作者的離愁別恨及對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誦讀,感受《雨霖鈴》的音樂美。
1、介紹作者及詞的風格流派及有關文化常識。
豪放派,壯美。 ? ? 婉約派,優(yōu)美。
2、老師范讀全詞并稍作朗讀指導。學生齊讀全詞。
老師朗讀指導:
A 、讀時要注意重音、節(jié)奏,語速要慢些,讀出感情。腦中要有畫面。
① 寒蟬凄切——要拖音(“切”字為韻腳,韻腳一般要讀得鮮明;尾音讀長更能讀出詞的凄切情感)
②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也可以一字一頓,表示悲痛氣塞。
③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何處”要讀出疑問語氣,“楊柳岸曉風殘月”應一景一頓,聲斷氣不斷。
B、 要有節(jié)奏,詩句中要有短暫的停頓。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便/縱有/千種/風情。
3、學生初步把握文章基調(diào)及主題。
二、賞析,理解《雨霖鈴》的語言美。
(一)上闋:上片寫離別時的情景,實寫為主。
1、學生個別讀。
2、同座討論:
①找意象,說作用。(幻燈片上逐一展示有關意象的詞及其表達的感情。)
明確:寒蟬 ?晚 ?長亭 ? 驟雨 ? 蘭舟 ?煙波(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 ?暮靄 ?楚天
作用:渲染惆悵傷感之情(全詞基調(diào)是:婉約哀怨)
作者一開頭就點明了季節(jié)。什么季節(jié)?秋季。
寒蟬,是蟬的一種。《禮記》中說:“孟秋之月,寒蟬鳴?!睍r間大約是農(nóng)歷七月,寒蟬的叫聲低微。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蟬叫聲未必凄切,但因詞人本就懷著一種傷心的情愫,聽到了蟬叫聲就產(chǎn)生了凄楚之感。
②“都門”一句是什么意思?(齊答)
③學生看情人惜別圖,體會“執(zhí)手相看淚眼“一句的情感。
師問:這句怎樣表現(xiàn)復雜細膩的情感?
④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虛寫,想象,借景抒情)
問1:“去去”應該怎樣讀才好,為什么?
問2:用自己的話想象描述這個畫面,并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問3:既然是“沉沉的暮靄”為什么“楚天”卻會“闊”呢?
(二)下闋:
①學生齊讀下闋。概括大意:設想別離后的凄清,是虛寫。
②學生逐句品讀下闋。
1、“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秉c明了主旨“傷離別”。
2、從“今宵”開始到詞的結(jié)束,按什么順序?qū)?,分幾層?(按時間順序,分兩層)
3、討論: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哀景寫哀情的寫法。)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比體會名句的美。
4、“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點明與上文的呼應關系,寫法:呼應,虛寫,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
聽錄音小聲讀。學生然后大聲齊讀。
(三)師生共同歸結(jié)小結(jié):
這首詞,句句、層層寫的都是離情別緒,但手法多樣,章法謹嚴,毫無拖沓、重復之處。就手法來說,有時借景抒情,有時敘事寓情,有時直抒胸臆。即使同是寫景,但有的景與情合,以哀景寫哀;有的景與情違,以樂景寫哀,卻都把抒情主人公的別情曲曲傳出,使人有蕩氣回腸之感。就章法來說,全詞委婉鋪敘,既有實寫,又有虛擬,既有時間的順序,又有適當?shù)募舨?,前后呼應,層層深入,?gòu)思完密,使人有天衣無縫之感。
柳永曾長期過著羈旅生活,和歌女樂工們在一起。他對有些歌妓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他抒寫愛情的作品中,有一些是有色情傾向的,消極頹廢的色彩較濃,但這首詞的思想感情還是很健康的,雖比較傷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會青年男女真實的感情。
(四)小組交流討論:
你認為寫得最好、感受最深的是哪句, 并且說出好在哪里。
三、遷移,評析《雨霖鈴》的特色美。
1,運用本節(jié)學到的知識鑒賞張先的《江南柳》,并與本課學的《雨霖鈴》相比較,說說它們的異同。
江南柳 ? ?張先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樓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確:同:都寫別情,都描寫了別時的典型環(huán)境。
都寫了別后,都是情景相生。都是婉約詞。
異:柳詞想象別后遠行的情景,虛實相生。
張詞著重寫送行者別后情景,而未寫別時情事。
2,學生齊讀課文。
四、課后作業(yè):
1 、背誦《雨霖鈴》。
2、用細膩形象的語言描寫你所經(jīng)歷的一段愁,可寫成詩。
教學反思:
這堂課,我按照教學目標,通過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較好地感受到了《雨霖鈴》的音樂美、語言美、特色美。
在誦讀指導上,我指出韻腳要讀得鮮明,尾音讀長能抒情,注意拖音、詞句中短暫的'停頓,從重音、節(jié)奏、語速、感情方面讀《雨霖鈴》,指導得較細致,學生能較好地讀出這首詞婉約哀怨的情感。當然,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安排兩分鐘。
在對《雨霖鈴》語言美的理解方面,我運用了講解、問答、聯(lián)想、想象、討論探究、朗讀等方法,學生扣住了字、詞、句,能品嘗到詞中飽含的離愁別恨,與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
采用對比閱讀的方法,學生進一步掌握了《雨霖鈴》細膩含蓄、婉麗多姿、纏綿哀怨的風格。
學科專家、教師的點評意見(上完公開課后科組老師評價):
陳頌:分析的語言很優(yōu)美,朗讀示范很到位。
李秋霞:語言很優(yōu)美,有才華,古詩名句能信手拈來,文學常識歸納很精簡,上課示范朗讀很好。
李春季:知識廣、用詞優(yōu)美,指導學生鑒賞詩歌的方法很到位,課堂容量很大,從課內(nèi)到課外。
魏星:老師有文采,用詞很符合文本的內(nèi)容,語言有深度。課堂容量大,是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課件的畫面很美,有意境。
余世寬:招聘老師的標準:專業(yè)水平,教學方式,思維敏捷,表情。從陳春輝老師的課來看,優(yōu)點是比較全面的。但討論應放到前面比較好,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
郭輝:課程自然流暢,語言富有詩情,師生的互動比較好。但配樂朗讀學生的想像還不夠。
【組織教學】(1分鐘)
師生互致問好,檢查學生出勤情況。
【復習提問】(3分鐘)
回憶學過的詞,并說說詞的特點
【導入新課】(3分鐘)
1、聽樂曲說出曲名《送別》
2、導入別離之情詩詞中歷寫不衰的主題,如我們學過的李白的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今天來學習一首關于離別的詞《雨霖鈴》(板書
【講授新課】(72分鐘)
一、走近作者
1、學生介紹柳永概況。
2、教師補充: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他對北宋的發(fā)展有重要的貢獻與影響,第一他制作了大量慢詞長調(diào),對宋代慢詞的發(fā)展頗有影響;第二他發(fā)展了詞的表現(xiàn)手法,善于鋪敘、寫景、抒情密切結(jié)合,語言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美。柳詞在宋代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凡有井水處,既能歌柳詞?!?/p>
二、背景資料
柳永雖然才情卓著,但一生任途坎坷。這首詞寫的就是他任途失意心情壓抑,決定離開京城到外地去,但又不得不和心愛的人痛苦分離的思想感情。
三、重難點解決過程
(一)齊誦《雨霖鈴》
(二)聽課文錄音、注意節(jié)奏和語調(diào)(悲凄低沉)
(三)學生隨錄音帶自由讀全詞理解詞義,在音樂中進入詞所描繪的情境,并使詞的意境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來,從而把握詞的景與情領悟意境。
(四)賞析詞的意境
1、讓學生把上下篇內(nèi)容生動地描述出來。
2、教師示范:一個秋天的傍晚,一場暴雨剛剛停歇,蟬凄切地鳴叫不已,詞人面對著長亭,心情更覺悲涼。京城門外,長亭邊,一個臨時搭建的蓬帳里他的心愛之人為他送行,兩人面對美酒佳肴卻毫無心情,正在戀戀不舍之際,船夫催促著“開船嘍——開船嘍——?!眱扇穗p手緊握,淚眼相對,有千言萬語要說卻哽咽著說不出一句話來。詞人想在即將踏上的旅途中只有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霾,空曠的天空。
小結(jié):上篇寫的是一個秋天的傍晚,詞人和他心愛的人在長亭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篇緊承上篇:是詞人想象別后的情狀,小船臨岸,詞人酒醒只見習習曉風吹拂楊柳,一彎殘月掛在天空。詞人現(xiàn)在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總結(jié):全詞凄涼的意境讓我們感覺的濃濃的別離之情。
過度:我們的生活里也有別離的苦痛,如何把它用文字表達出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雨霖鈴》的寫法。
(五)鑒賞要點(先讀后賞,在探討)
1、融情入景的寫法
(1)“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寒蟬”“長亭”“驟雨”詞人一開頭就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來渲染氣氛,“寒蟬”透著秋意,而蟬的叫聲更讓人感覺的悲涼,驟雨過后天氣陡然變涼,更使人感到凄切冷落,所以這首詞不僅交代了離別的時間、地點、更是在寫心情。
(2)“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念”字表明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虛構(gòu)的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空闊的楚天這些景物在南方是很平常的。可是這些平常的景物注入深沉的情感之后就變得不平常不了。那浩渺的煙波,另人惆悵;沉沉的暮靄讓人壓抑憂傷,那空闊的楚天與愁緒的無邊無際相似。詞人對景物的描寫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3)“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p>
這一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有人拿它代表柳詞。這沒有一個字寫情,而沒有一個字不寫情。李白詩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自灞橋折柳的故事產(chǎn)生后,楊柳和離別就似乎有必然的聯(lián)系了。借楊柳抒離情成了常用的手法。如白居易“楊葉比愁眉,愁長比柳絲。”因為有這種習俗的存在,所以離別的人一看楊柳就會涌起離愁別緒,因而“楊柳岸”三個字明寫前景,暗寫別時情,顯得含蓄而有韻味。詞中“曉風殘月”也是最能觸動人的感情的事物,溫庭筠在一首送別詞里曾寫過:“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辈苤惨苍鴮戇^“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秋月的風是涼的,秋日的早晨的風更涼;月光是清冷的,殘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殘月就顯得特別凄涼。所以曉風殘月給人一種特別濃重的凄涼冷落之感。
這樣在短短的兩句詞里,作者集中寫了一件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成為一幅鮮明的畫面,而這幅凄清的畫面又出現(xiàn)在一個特定時刻里——酒醒之后,離人飲酒為的是消愁,然而“舉杯消愁愁更愁,”更何況是在酒醒之后。
酒醒之后的惆悵和眼前最能觸動離愁的景象交融在一起,這情景是多么的凄涼難耐的啊!
2、虛實相濟(簡單介紹)
詞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已經(jīng)淋漓盡致地寫出了詞人和他心愛的人不忍分別而又不得不分別的心情;下片對別后生活的設想,則是虛寫了。虛寫中所著意描寫的是詞人孤單寂寞的心情,連良宵好景也排遣痛苦。讀完下片回過頭來看上片,便會懂得詞人和他心愛的人之間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的確是難舍難分啊!
(六)再次齊背《雨霖鈴》
四、板書設計
寒蟬長亭驟雨實
煙波暮靄楚天虛
楊柳曉風殘月虛
【課后作業(yè)】(1分鐘)
預習現(xiàn)代詩二首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柳永的《雨霖鈴》。柳永的一生仕途坎坷。他兩次進京趕考,均以失敗而告終,所以他厭棄了官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詞的創(chuàng)作上,“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成為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柳永的作品以言情為特色,語言柔婉,道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一年秋天,柳永離開汴京南下,時值傍晚,黃葉飄零,寒蟬低吟,驟雨初停,一對情深意長的朋友在長亭送別。下面請一位同學來讀這首詞。
生3:我覺得他讀得不夠好,沒有把悲的味道讀出來。
師:哦。我們讀一首詞不是看誰讀得輕誰讀得重,而是看誰更好地讀出了詞的感情。為什么要讀得悲?先看,這首詞主要抒發(fā)了哪一種思想感情?
師:因為這句話直接道破了全詞的主題,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
師:既然這首詞抒發(fā)的是離別之情,那么讀詞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樣呢?
師:知道了詞的感情基調(diào),下面請同學們用悲切低緩的語調(diào)來讀詞,盡可能讀出詞的感情來。
可以讀給同桌聽,討論商量怎樣才能把這首詞讀好。下面開始讀。
生5:讀得很有情感,把悲的感情讀出來了。他的聲音很好聽。
生6:我覺得他讀這首詞的時候一直是比較低的一個語調(diào)。我覺得如果讀得有一點點起伏,會更好。其它,節(jié)奏方面還可以。
師(小結(jié)):我們的同學具有一雙聰耳,非常靈敏的耳朵,評得不錯。讀詞不但要正確把握詞的感情基調(diào),還要讀出詞的起伏感,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有變化的,我們要學習用輕重緩急的語音語調(diào)把感情讀出來,也就是說讀出詞的起伏感。
師:聽了剛才同學的讀,加上自己對這首詞的感悟,請思考“你覺得最能打動你的是哪一句話?為什么?你是怎樣來讀好這一句的?為什么這樣讀?”我們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四人一小組,待會兒小組代表發(fā)言。
生7:我們小組討論的結(jié)果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比較打動人。因為這句話寫出了寧靜、凄涼的意境,使人想起離人的思念,感覺眼前的孤單,情景交融。它抒發(fā)的是作者在酒醒之后,伊人不見,又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的悲傷。這句話讓人覺得非常悲。
師:那你怎樣來讀好這句話?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7讀詞。
生7:因為它寫的是悲的感情,所以用悲的語調(diào)來讀。
師:好。這句話寫的是想像之景,寫出的是酒后的心境,運用了點染的手法,“今宵酒醒何處”點明了離別之情,“楊柳岸曉風殘月”用寫景渲染了人的離別后的思念之情,融情于景,又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極致。因為這里用寫景渲染出作者的離別之情,所以盡可能用悲的主調(diào)去讀,前半句可讀得稍重,后半句可讀得稍輕,這里的輕讀,也是對“離愁”的一種強調(diào)。
生8:我們小組討論的是“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句話最打動人。在詞人眼前的“良辰好景”,因為沒有朋友共同享受,所以是“虛設”的。他心中的“千種風情”,因為沒有朋友可訴說,所以離愁更深。這句話表達的是一種對朋友的牽掛之情。
師:請你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8讀詞。
生8:讀的時候,“良辰好景”“千種風情”要揚上去,“虛設”和“更與何人說”可讀得低一點。因為這樣讀可讀出詞人的心傷。
師:輕重處理很不錯。這句寫的是想像之景,是一種虛景?!傲汲胶镁啊北緛頎I造的是一種歡樂愉快的氛圍,但是隨后而來的“虛設”二字頃刻間就將這種歡樂沖淡得無影無蹤,所以,良辰好景無人共賞。再退一步,面對良辰好景,即使產(chǎn)生了一些感想,又無人可以訴說,萬千情感無人共語,這不是更加讓人覺得傷感嗎?它把傷感之意刻畫得淋漓盡致。我們在讀的時候,首先要處理好停頓,“應是”“便”后面停一停,“更與何人說”這句語速要減慢,讀出愁味來。
生9:我們小組討論的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因為這句話寫出了悲涼,集中抒發(fā)了作者的悲涼心情。
師:好,那請你來讀一讀,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9讀。
生9:因為要讀出悲味,所以前面讀得重一點,后面的讀得輕一點。
師:剛才有同學在小聲發(fā)笑,可能是剛才同學的停頓稍顯生硬,如果能柔婉一點,那會更好。他對輕重的處理,前輕后重,這也是可以的。這句話中的“自古”二字拓開一筆,把自己的感情賦予普遍的意義,意思是說,自古以來,多情的人都會因離別而傷心,可我的這次離別,又與一般人不同。一方面仕途失意,另一方面和朋友分別,這是雙重的痛苦,再看到秋季的凄涼之景,所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一句強調(diào)自己的痛苦比常人、古人更多。
生10:我們小組最喜歡的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句話的意境很好。因為它選取了很多意象。比如“酒”“柳”“風”“月”。酒在古代大多和“愁”相關,柳的諧音是“留”,寫出了柳樹還在,朋友難留的無奈。用“曉風”寫出天氣很冷。而“殘月”則寫出了人的“不團圓”。這句話給人很有意境的感覺。
師:離別是件很傷心的事,我們同學用微笑著來讀這句,感情把握得不對。你再試著讀讀看。
生11:我們小組最喜歡的是詞的第一句。因為第一句話寫的景是秋天之景,秋天之景給人的印象比較悲,而作者選取這么悲的意象是為了抒發(fā)自己悲的情感,景物起到烘托的作用,借景抒情。
生11讀詞“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生11:這么讀的理由是:風景本身就比較悲了,再加上作者心情的悲,整首詞的基調(diào)也悲,所以要讀得這么悲。
師:言之有理。這句話主要在渲染一種悲涼的氛圍?!昂s”“長亭”“驟雨”這些景象是為了抒發(fā)作者的凄涼心情作準備的。再看中間一句,“對長亭晚”不是二二結(jié)構(gòu),而是一二一結(jié)構(gòu),這種結(jié)構(gòu)特別能盡頓挫之致。
師(小結(jié)):剛才幾個小組已經(jīng)說了各自的看法,現(xiàn)在大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再讀這首詞。
學生讀詞。
師:好?,F(xiàn)在我也來說說最打動我的一句。我們知道這次離別的時間背景是秋季傍晚,有一處白描寫得很傳神。大家說,是哪一句?
師:對了,是“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句話刻畫的是一對朋友難舍難分的情形。再看前面,“留戀處,蘭舟催發(fā)”,一邊是依依不舍,一邊是陣陣催促,不想分別卻又不得不別。一對朋友,只好緊握雙手,淚眼相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時候的“無語”恰恰是體現(xiàn)了離人心中難以言傳的痛苦??!
師:聽了剛才同學們的朗讀,我也想來讀一讀這首詞,等下請同學來評點。
生12:老師把悲的感情讀得很好。我有一處疑問,不知道老師為什么將“何人說”三個字分開讀。
師:我先回答你的問題。把“何人說”三字分開讀,這是一種拖音的讀法,每個字的讀音延長一會兒,這是一種強調(diào),強調(diào)詞的言盡而意不盡,這樣讀可以給聽的人以回味。
生13:老師讀出了悲的味道,有些句子讀出了顫抖、哽咽之感,很感人。
師:我們讀詞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確定好詞的感情基調(diào);第二步,要讀出詞的輕重緩急;最后,就是要讀出詞的神韻來。(板書:神韻)
因為詞人在寫詞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感情內(nèi)化在作品的語言之中。如果作為一個朗讀者,能把詞的感情讀出來,能激發(fā)自己和聽者的想像,達到遐思的狀態(tài),這是很不錯的。當然,這個境界有一寫難度,希望我們的同學在以后的朗讀中學習和嘗試,讀出詞的美感,讀出作品的神韻來。
師:聽了同學的讀,老師的讀,還有自己的讀,相信大家對這首詞一定有了新的感悟,請大家?guī)е碌母形蛟僮x這首詞,多讀幾次,最好能熟讀成誦。
生讀詞。
師:下面我們試著來背誦這首詞。先想像一下,秋天郊外的長亭、兩個人依依送別。雨霖鈴,柳永,開始……
在讀詞的過程中,我們領略了詞中和諧的韻律,雋永的語言,還有凄美的意境,我們被傷懷懷的離愁別緒感染。其實,除了《雨霖鈴》,柳永還創(chuàng)作了很多的慢詞。我從柳永的詞中挑出了四首,請大家把預習資料拿出來。從“柳永詞四首”中任選一首,根據(jù)剛才的方法讀出詞的感情來。
生15讀詞:我讀《蝶戀花》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師:那好,現(xiàn)在我來布置作業(yè)。在“柳永詞四首”中,任選一首,以“如何讀出《 》的詞味”為題目,寫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讓我們在《雨霖鈴》歌聲中和柳永作別。這首歌是由今人鄧麗君演唱的。下課。
《雨霖鈴》教案《雨霖鈴》教案梁赤州發(fā)國雨霖鈴柳永寒蟬凄切,對于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生。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美好景況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一、教材柳永的這篇《雨霖鈴》擺設在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第二單位第8課,與第一單位一起內(nèi)容全是中國古典詩詞,為高中以來學生首屆接觸。第8課包孕了七首詞,選錄了五代成就無上的填詞家李煜和宋代的6個名家的詞代表作,氣勢氣魄兼括了婉約派和豪宕派,典型性突出,為學生對于詞尤其是宋詞孕育發(fā)生感性認識有簡練而精心的示范引導作用。二、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領略古典詩詞的魅力,讓他們感受詞中哀婉闊大的意象,體會填詞家將要分別時藕斷絲連的心情,讓學生孕育發(fā)生情感共鳴,從而達到文學化人的熏陶效果。2.讓學生了解柳永《雨霖鈴》所用的表現(xiàn)手法:白描、虛實結(jié)合、語意多轉(zhuǎn)、緣情設景等,及柳詞的主要氣勢氣魄。3.對于詞這類文體有開端了解,并測驗考試填詞,要求可先不必太高。4.高考《考試申明》對于詩歌鑒賞的具體劃定是這樣的:①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抒發(fā)技巧②評價文章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立場。在已經(jīng)學習其他詩詞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于這首詞的學習,進一步靠近高考要求。三、教學手段多媒體(主要用于播放音頻)和傳統(tǒng)板書四、導入“黯然銷魂者,唯別罷了矣!”(江淹《別賦》)“人有悲歡聚散,月有陰晴圓缺?!?蘇軾)自古以來,親人、朋友間的相聚、離別,老是導致人的很多感慨。想必大家也多幾多少體驗過離別之情,比如放假了與好朋友暫別,有些同學來自屯子或外地開學了要和家人告別。提出疑難題目:同學們還能想出咱們古人說過哪一些有關離另外詩或詩句?回憶增補高中之前或同學本身課外閱讀到的.有關離另外詩或詩句:(來由略)無為在歧路,后代共沾巾。少小離家老大回,家鄉(xiāng)的口音無改鬢毛衰。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伴著歌曲聲。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山脈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同是天涯沉溺墮落人,邂逅何須曾了解!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五、標題疑難題目、作者和創(chuàng)作配景。(知人論世)雨霖鈴,曲牌名,又作“雨淋鈴”,據(jù)王灼《碧雞漫志》解釋源于唐玄宗入蜀時為悼念楊貴妃而作,曲聲恨怨。柳永這首表達描寫離別之情,也有這個獨特的地方。這首詞是他離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時所作,抒發(fā)了跟情人藕斷絲連的感情,同時也含有對于本身生平不幸遭遇的感慨。柳永(約987-約1053),字耆清,原名三變。因排行第七,故也稱為柳七。曾因在詞中有表示寧愿填詞而不在意功名意思的句子,(:“忍把讕言,換了淺斟低唱”,)宋仁宗于是批他“且去填詞”,柳永就真的離開京城汴京流浪江南,并以惡作劇的立場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從這搭可以看出柳永年少輕狂,有很強烈的個性。一直至厥后他才改名成此刻的柳永去考進士,后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1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樂章集》是他的詞集。柳永大量便宜新曲,鼎力大舉創(chuàng)作長而節(jié)奏緩慢的詞,代表作《雨霖鈴》就屬于長而節(jié)奏緩慢的詞。柳永還被認為是兩大詞派之一的婉約派的開創(chuàng)者,成就很高,對于后世填詞家有深廣的影響。曾傳“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曾引用一西夏官員的話)6、課程實施(一)聽與讀1.學生先齊讀,本身開端體會詞的節(jié)拍和所抒發(fā)的感情。2.對于學生首屆閱讀中出現(xiàn)的字音錯誤舉行正音,尤其注重“噎”“那”等易讀錯字。3.放《雨霖鈴》朗讀或吟誦音頻,讓學生注重聽,摹仿其字音、停頓、感情等。4.教員領頭,結(jié)合音頻及課后練習第一題的誦讀提醒,學生全體再齊讀一遍。(二)講與思I解釋詞語,疏通文意。1.長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設一短亭,十里設一長亭,供行人休息,人們常在長亭送別。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保骸昂翁幨菤w途?長亭更短亭?!?.帳飲:此處指設帳餞別。3.蘭舟:相傳魯班刻木蘭樹為舟。后用為船的贊美的稱呼。(文學常識介紹)類似寫法比如蘇軾《前赤壁賦》中的歌詞:“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凝噎:因為沖動,嗓子被氣憋住,說不出話。5.楚天:古時長江中下游一代地區(qū)屬楚國,(加上課文所給解釋,趁便向?qū)W生介紹相關古代地理汗青常識)泛指南邊的天空。6.無緒:沒有心情。7.經(jīng)年:經(jīng)過一年或若干年。II課文細講上闋寫了送另外時間、地點和分別時種種難分難舍的情景。1.“寒蟬”寫當遠景物,點名譽節(jié)操令,直貫下闋“清秋節(jié)”。“長亭”點出行將分別。歌曲《長亭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本來柳永與情人已要離別,但來了驟雨,可以借以再稍作停留,但此時已經(jīng)“初歇”,不得不走了?!帮嫛倍盁o緒”,“留戀”卻“催生”,這類種主客觀的矛盾,寫盡了離別時的盤曲、復雜。臨行餞別,卻無心喝酒,因為吃也不香,飲也不順暢。本身不硬心腸做離去,“蘭舟”卻已“催生”,正見語意多轉(zhuǎn)。3.“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兩句,寫出了情人分別時細潤的情狀,雖則是白描,卻讓人感同深受,這大概就是因為感情竭誠的緣故原由吧!“竟無語凝噎”,劉若英有一首歌,此中一句歌詞寫到:“千言萬語只能無語”??磥?人類所有的基本感情古今還是想通的。4.去去,用了疊字,聯(lián)想所學過的《迢迢牛郎星》,詩中的疊字可謂用得出神入化。但那首中的疊字都是形容詞,而“去去”是動詞的重疊。課文注解說“去去”是: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去了去了”。同學們不妨還可以考慮這類解釋:走了又走,不克不及停止?!豆旁娛攀住返谝皇拙驼f:行行重行行。因為是“念”,所以柳永尚無真的動身,只是設想將來。接下來兩句“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也是有實有虛,虛實結(jié)合。此外,這寫景之句也結(jié)束了對于離另外正面描述。上闋極寫離別之情,下闋轉(zhuǎn)向放筆直寫。5.“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尷尬、冷落清秋節(jié)!”是直抒胸臆,但緊接著又轉(zhuǎn)入設想。今晚酒醒了我又會在哪里呢?咱們不得而知,柳永本身也不知。應該是那有著“曉風殘月”的“楊柳岸”吧!這搭遙接上闋“都門帳飲”,形成對于應。雖則帳飲無緒,但還是喝了,而且喝醉了。這讓人天然地想到買醉?!皸盍稌燥L殘月”,同學們想想,這類意象何等朦朧、何等凄婉!此處系純寫景,而不見人在何處。這好像使讀者不自覺地釀成了作者,用和一千多年前的柳永一樣的眼神兒迷離地注視著面前所見及各種各樣的感覺交集地設想著心中所想。6.由“今宵”想到“經(jīng)年”,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到“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都是對于照而更深一層,沈祖迸士謂之即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之意。7.“應是良辰美好景況虛設”,很多書都沒有做出解釋。我以為,這是說他走了,那末他曾經(jīng)生活過、也十分留戀的都城汴京的美景都看不到了,那末風景再美我又不克不及見,不是虛設嗎?這更體現(xiàn)出柳永那種離另外無限悵惘和掉意。詞雖寫離別的愁苦別情,但卻境界闊大,情深意摯,一唱三嘆,寫盡中情,不愧為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詞的優(yōu)秀作品。(三)思與練1.課后練習第二題第1題:《雨霖鈴》上片寫情人話別時的種種情態(tài),似乎已將離情說盡。先想想下片該怎么寫,再闡發(fā)填詞家這樣寫好在哪里。參考:轉(zhuǎn)筆鋪開,直抒胸臆;與上片的聯(lián)系,層層推進。2.選做(課后練習第四題)細讀下面文字,回答疑難題目。(東坡在玉堂(官署名,在學士院內(nèi))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于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笑得直不起身子)。---俞文豹《吹劍錄》1.這位幕士給柳詞和蘇詞選擇了不同的歌者和不同的伴奏樂器,象征著什么?2.幕士用”楊柳岸曉風殘月“”大江東去“分別代表柳詞和蘇詞,是否得當?參考:關于婉約詞和豪宕詞的氣勢氣魄差異疑難題目,幕士的評論基本得當。3.課后思考結(jié)合所學過的其他詞,教員可列出李煜的《虞美人》、蘇軾的《念奴嬌》和李清照的《聲聲慢》與柳永的這首《雨霖鈴》舉行氣勢氣魄上的相比較,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悟柳永詞對于五代詞的繼承和變創(chuàng),婉約詞和豪宕詞在氣勢氣魄上的區(qū)分。并讓學生會商,婉約詞和豪宕詞是否有孰優(yōu)孰劣的區(qū)分?對于你而言,你更喜歡婉約詞還是豪宕詞?不設定規(guī)范答案(現(xiàn)實也沒有規(guī)范備案),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婉約詞與豪宕詞只是氣勢氣魄上有區(qū)分,并要依據(jù)具體的汗青前提、作家個性、情感立場等因素舉行評價,它們不存在孰優(yōu)孰劣的區(qū)分。對于篤學覃思的學生,可進一步引導他們思考分別對于柳永詞和蘇軾詞的評價疑難題目。(四)創(chuàng)作實踐課后練習第五題。用學過的曲牌或其他曲牌填一首詞,詞題自定,平聲和仄聲可以無論,但要押韻。第8課最末有曲牌的詞譜范例,學生可資參照填詞。教員也可提供《雨霖鈴》或其他曲牌的詞譜。這看學生的興趣而來,不必上交。七、板書設計雨霖鈴柳永意象:寒蟬長亭驟雨都門帳上片蘭舟煙波暮靄楚天點明時間、地點感情:無緒留戀藕斷絲連”念去去,…“說盡離情感情深厚白描、緣情于景”多情…"放筆直寫,直抒胸臆下片意象:楊柳岸曉風殘月設想、虛實結(jié)合感情:傷心冷落參考資料:語文(第三冊),人平易近教育出版社中國文學史(第三冊),游國恩、王起、蕭滌非、季鎮(zhèn)淮、費振剛主編,人平易近文學出版社中國文學史(第三卷),袁行霈主編,莫礪鋒、黃天驥本卷主編,高檔教育出版社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編第二冊),朱東潤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第
《雨霖鈴》是我國詩人柳永的作品,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其作品把那種離別之情渲染的淋漓致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雨霖鈴高二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雨霖鈴》教案
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 借助多媒體和教師對作品的體驗,帶領學生以真摯的感情品讀作品,培養(yǎng)詩歌興趣和文學素養(yǎng)。
(二)知識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感知作品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
(3)鑒賞意象,掌握婉約派的特點。
(三)能力目標
通過課堂教學與網(wǎng)絡技術(shù)的整合,引導學生學會合理、充分使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自主式、探究式學習,開拓知識面,豐富教學內(nèi)容。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古典詩歌傳統(tǒng)意象在作品中傳情達意的效果。
教學方法:
(1)網(wǎng)絡環(huán)境與課堂教學整合
(2)美讀法
(3)討論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與設備
多媒體電腦平臺(配備寬帶上網(wǎng))、Frontpage網(wǎng)頁制作軟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深情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我們昨天學習了豪放派詞人蘇軾的代表作《念奴嬌 赤壁懷古》,感受了豪放派豪邁的詞風,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種截然相反的詞風——婉約派。而其中的代表詞人是柳永。大家在課文注釋上看到,這是一首離別詞。生離死別都是人間最傷心的事情,人們最不愿遇到的事情。下面,請大家欣賞配樂朗讀,感悟詞人的纏綿悱惻的離愁別緒。(點擊網(wǎng)頁“配樂朗誦”)
二、整體把握,感知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
1、點擊網(wǎng)頁“配樂朗讀”,讓學生沉浸在離愁別緒的傷感氛圍里。
2、學生概括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師板書:
感情:無奈、傷痛、眷戀
三、了解背景,學會“知人論世”。
1、教師設問:
有同學曾經(jīng)問我:《琵琶行》里琵琶女的悲慘遭遇告訴我們,在封建時代,歌伎是很沒有地位的,是受歧視、受迫害的社會底層市民。那么作為封建文人學士的柳永,一個上層的文化人,與歌伎混在一起——甚至談起戀愛來,豈不是自降身份,自我作賤?這好像有點不可思議。大家怎么看這個問題呢?
說明:針對該生的問題引起學生興趣,點擊網(wǎng)頁介紹有關柳永的經(jīng)歷。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柳永的背景及與歌伎情深意切的關系,懂得借助背景,“知人論世”,鑒賞詩歌。
2、點擊網(wǎng)頁“關于柳永”,教師同時簡要點撥:
教師:柳永雖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屢試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窮困。經(jīng)常出入娼館酒樓,深深了解歌伎們的生活,深切同情她們的不幸遭遇。他同歌伎的交往并不像浪蕩公子,紈绔子弟之流的風花雪月,雖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樓酒館,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找到了發(fā)揮才華的地方。正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在他的很多佳作,很多取材于同歌伎們在一起的悲歡離合,。
這首詞就是描寫了作者要離開汴京(開封)去各地漂泊時和他心愛的歌伎難舍難分的痛苦心情。
四、點擊網(wǎng)頁“配樂朗讀”,學生朗讀一遍,加深對作品的整體認識。教師對學生的閱讀作簡要評價,并指導學生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五、分析上闋的情與景的關系,重點鑒賞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現(xiàn)手法。
1、教師:寫景抒情詩的最大特點是“情景交融”,俗話說“相見時難別亦難”,在作者筆下,一景一物,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飽含著離別的無奈和傷感。大家討論幾分鐘,試以上片為例,說說作者是如何通過寫景(選擇什么意象)來準確傳情的。同時,作者在人物形象上也進行了細膩的刻畫,試舉例說說。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板書:
上闋:
意象:蟬、長亭、雨、蘭舟、煙波、云氣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
烘托人物感情。
4、教師點撥名句,深化學生理解,重點從朗讀的角度分析:(視學生掌握情況決定詳略分析)
例一:“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p>
開首三句,簡單看,只是交代送別的時間、地點,然而細心留意,景物特點:“蟬”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蟬,秋有蕭索感愛,而蟬在凄涼急促地鳴叫,傍晚時分讓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帶涼意。再看詞人,一個“對”讓我們聯(lián)想到他的動作可能是“呆”對著長亭。這樣,這里的景已不是單純的景物。一陣驟雨過后,景色特別鮮明刺眼,周圍都是凄切的蟬聲,又正是暮色蒼茫時分,對著這送別的長亭,這是多么動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見這里著重的是在釀造一種足以觸動離情別緒的氣氛,先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礎,以增強下面抒寫情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這句要讀得凄涼、落寞。
例二: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p>
兩句是實寫不忍別離又不能不別的情況?!岸奸T”是指汴京門外。 “帳飲”是說搭起帳篷請行人吃酒,古人離別餞行離不開酒?!盁o緒”是當時心緒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現(xiàn)。這六個字明顯地寫出地點、動作和情緒,是高度壓縮的精練的寫法?!傲魬偬帲m舟催發(fā)”,是說正在留戀不舍的當兒,舟子已經(jīng)催促他出發(fā)了。從“催發(fā)”中可以看出他們多么依依不舍。從這種依依不舍的情況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無緒”是已經(jīng)達到了“黯然魂銷”的程度。這里要讀得淚眼朦朧,難以割舍,不忍放手。
例三: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p>
進一步刻畫兩人難舍難分的形象。在這時候,真是縱有千言萬語也給喉嚨噎住說不出口了。只有緊握著手,淚眼相對而已。這一形象的刻畫,看來似很簡單,實則是情感的集中表現(xiàn),是很真摯動人的。這句要讀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例四:“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p>
想到從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陰影。這句要讀出蒼茫、孤獨味來。
5、教師示范朗讀一遍,將所儲備的感情傳染給學生。
6、學生深情背誦上片。
六、學習下闋,重點鑒賞典型詩歌意象。
1、教師引入:下闋字字珠磯,句句含情,很多句子很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同樣是寫景但下闋詞人寫到了一些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風、月,這些意象給你什么樣的聯(lián)想呢?請同學們給合之前所學,討論3分鐘,談談看法。
2、學生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教師邊板書:
下片:
典型意象:酒、柳、風、月
3、教師點擊網(wǎng)頁有關詩歌意象部分,并點評學生發(fā)言,深化學生認識。
關于酒:
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惱拋諸腦后,依依惜別時,“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別。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現(xiàn)實也罷,“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喜時——杜甫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聞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時——曹操為功業(yè)人才而愁,發(fā)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钡母锌??!抖谈栊小?
愁時——李白失意官場,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蘇軾也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時,說:“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聲聲慢》)
王維送別元二,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關于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月是離合的象征,何況是殘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詞人的愁思。
《琵琶行》幾個地方寫到月: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關于風:
古語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別讓人傷感的季節(jié)。曉風輕拂,帶來的并不是快意,而是涼意,凄涼的感覺。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p>
總結(jié):柳有“留”意,殘月西掛,伊人不再,曉風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敖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弊髡呓M合了最能觸動離愁的景物入詞,釀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濃烈的氣氛,更能展現(xiàn)出微妙的心理活動,挑動讀者的心弦。
4、學生自主朗讀作品,鼓勵毛遂自薦,作示范朗讀。
5、學生作示范朗讀。
《雨霖鈴》原文和譯文
原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譯文: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凄涼悲切,面對著和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急雨剛住。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蓬里喝著酒,沒有好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人已催著出發(fā)。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冷落凄涼的秋天,這離愁哪能經(jīng)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就縱然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雨霖鈴》課堂實錄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宋詞婉約派代表詞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鈴》,使學生對宋詞有進一步的了解。在誦讀、賞析的同時,把握詩作的景與情,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并體會婉約的風格特色。
課前準備
一、每課一詩(詞)——《蝶戀花》(宋·晏殊);
二、焦點訪談點評——“心比花紅”;
三、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燈片若干,用于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每課一詩,由徐曉燕同學介紹宋代詞人晏殊的作品《蝶戀花》。教師稍加點撥,要求同學們熟讀成誦。(略)
二、焦點訪談點評,由倪舒含同學點評前一天的節(jié)目“心比花紅”。教師稍加總結(jié),同時提出自己對此節(jié)目的一些想法。(略)
三、《雨霖鈴》教學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首宋詞。下面,就請這篇課文的主持人李佳梁同學開始主持。
主: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很高興我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一起學習接下來的這篇課文。剛才,徐曉燕同學給大家介紹了宋代詞人晏殊膾炙人口的名作《蝶戀花》,下面我們要學的同樣是一首千古流傳的好詞。說到詞,它究竟是怎樣一種詩體呢?請大家看投影幕。
〔顯示〕詞,是詩歌的一種。古代的詞,都合樂歌唱,故唐、五代時多稱為曲、雜曲或曲子詞。詞體萌芽于隋唐之際,與燕樂的盛行有關(一說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長短不一,故也稱長短句。另有詩余(馀)、樂府、琴趣、樂章等別稱。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宋詞習慣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以寫閨情、離緒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對社會生活的種種感受皆可入詞,代表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
主:我們知道,宋詞與唐詩一樣,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后人習慣上把宋詞分為婉約和豪放這風格迥異的兩派,前者往往大氣磅礴,飄逸灑脫,而后者則以清麗柔婉見長。值得指出的是,這種劃分是針對作家創(chuàng)作風格的主要傾向而言的,并不絕對。歷史上的許多詞人就即有豪放的詞作,亦不乏婉約的作品。比如蘇軾,我們對他的“大江東去”相當熟悉,但他的作品中也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詩句。這是我們要在鑒賞過程中注意的一點。今天學習的這首詞的作者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柳永。
〔顯示〕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屬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對宋詞的發(fā)展有一定影響。《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但作品中時有頹廢思想和庸俗情趣。詩僅存數(shù)首,《煮海歌》描寫鹽民貧苦生活,甚痛切。有《樂章集》。
主:北宋詞人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稱他為“柳七”。后來他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也被稱作“柳屯田”。柳永年輕時到卞京應試,常常和歌妓們一起生活,為人狂放不羈。當時的皇帝宋仁宗聽到柳永這個人之后,說:“此人任從風前月下淺斟低唱,豈可令士宦!”所以柳永落地了。到了景佑元年,也就是柳永在47歲左右的時候,他才進士及第。柳永終生潦倒,據(jù)說在他死后,家中沒有多余的錢來安葬他,只能由幾個歌妓一起出錢葬在了南門外。柳永的詞作音律諧婉,詞意妥帖;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長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中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在當時流傳很廣,對宋詞的發(fā)展也有一定的影響。后人對柳詞的評價也較高。宋翔鳳在《樂府余論》提到:“柳詞曲折委婉,而中具渾淪之氣,雖多俚語,而高處足冠群流,倚聲家當尸而祝之。入竹垞所錄,皆精金粹玉,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東坡輩以余力為之也?!庇秩鐒⑽踺d的《藝概》中說道:“耆卿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敘事,有過前人,惟綺羅香澤之態(tài),所在多有,故覺風期未上耳。”但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時有頹廢思想和庸俗情趣,這是我們應當剔除的。
〔顯示〕雨霖鈴 宋·柳永
主:下面要學習的《雨霖鈴》這首詞,可以說是柳永婉約風格的集中體現(xiàn)。《雨霖鈴》這一詞調(diào),本來是唐代教坊大曲,一作“雨淋鈴”。相傳唐玄宗入蜀,到了斜口的時候,霖雨連日。他經(jīng)過秦嶺棧道,耳聞鈴聲,勾起了往事,于是創(chuàng)作此曲,悼念楊貴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見這一詞調(diào)悲愴低回、凄楚欲絕的情味。而當時的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壓抑,決定離開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從此將不能與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愛的慰藉,更是覺得痛苦萬狀。這首詞就反映了柳永當時的這種復雜心情。下面請大家聽一聽課文的朗讀。
〔播放課文錄音并顯示〕《雨霖鈴》全文
主:從剛才的錄音朗讀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首詞的基調(diào)格外低沉。作者運用了“切”、“歇”、“噎”、“闊”、“別”、“月”、“設”、“說”等十個入聲韻,不押韻的地方也多以仄聲來收句,如“緒”、“處”。大家都能感覺到,入聲字短促急迫,容易傳達悲切痛楚的情緒,加上又用了雙聲的齒音,如“凄切”,令人想象那種抽泣哽咽之聲。由于充分發(fā)揮了詞的音樂性能作用,作品形象的凄美和聲音凄涼相統(tǒng)一,增強了藝術(shù)效果。此外,我們在朗讀的時候還應注意保持樂句的完整性。下面就請大家一起朗讀《雨霖鈴》。
主持人領讀時不看書。
主:好的詩詞,要多讀多背。在誦讀的過程中,推敲字、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感情,這是十分重要的。有句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得很有道理。所以,下面我給大家4分鐘時間,熟讀這首詞,并在此基礎上,爭取把它背出來。4分鐘以后,我要以小組為單位,檢驗大家背誦的效果,同時也可以比較一下,那個小組中的成員強記的本領最強。大家現(xiàn)在可以開始背誦了。
大家各自輕聲朗讀,邊讀邊背。
主:好,時間到。讓我們先從第一小組開始,前一位同學在背誦時發(fā)生“卡殼”或錯背,就請坐下,由下一位同學接著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哪一組用最少的同學解決《雨霖鈴》的背誦。
隱去投影幕上的全文顯示,四個小組順次背誦。
主:從剛才各小組的背誦情況來看,大家都用心去讀了、背了這首詞?!队炅剽彙返淖置嬉馑疾⒉粡碗s,課文的注解也比較詳細,應該說大家在字面上的理解不會又太大的問題。接下來的幾分鐘時間,留給大家提問,不管是字面上的,還是詩作理解上的疑惑,都可以舉手發(fā)問,我們一起來討論解決。
〔顯示〕詞作全文。
生一:主持人剛才說,柳永是宋代詞人中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其詞作多曲折委婉?!队炅剽彙分杏小澳钊ト?,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一句,我覺得此句應當出現(xiàn)在豪放派的詞作當中,而現(xiàn)在出現(xiàn)在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作之中,是否有些矛盾呢?
主:我認為這句話在整首詞中并不矛盾。它表現(xiàn)了作者在離開京城、離開心愛的人之前,對今后的前途感到茫然,楚天遼闊卻不知路在何方的內(nèi)心感受,抒發(fā)了一種凄婉哀怨的情感——這是理由之一。第二,在介紹宋詞時,我提到過豪放派和婉約派的劃分是不絕對的,同一個詞人既可以有婉約的作品,也可以有豪放的作品,所以即使這句話被視為“豪放”,也并沒有產(chǎn)生矛盾。
師:我再補充一下: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豪放”也好,“婉約”也罷,都是后人評論的——是后人加上去的。這些詞人自己可沒有承認過自己是屬于哪一派的,更沒有想到自己今后會被歸作某一個派系,他們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創(chuàng)作的。所以我們在鑒賞宋詞時,需要體會和比較這兩種不同的風格,卻沒有必要拘泥于風格的劃分,作一個非此及彼的判斷。
生二:“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這句話什么意思?作者寫這句話,有什么用意?
主:“都門帳飲”意思是在京城門外設帳餞別,“無緒”指心情不好,“蘭舟”就是木蘭木造的船。整句話可以這樣理解:詩人和他的愛人在京城門外設帳餞行,彼此的心里都不好受,就在兩人依依不舍,相互留戀的時候,船夫卻不停催促詩人可以出發(fā)。我們不妨想象一下這樣的情景:好友在機場送別你,兩人“執(zhí)手相看淚眼”、相視無語、難舍難分的時候,機場的廣播里滾動傳出你乘坐的那次航班馬上就要起飛的信息,此時你也許會希望時間就在這一瞬間停下腳步,作者當時的體會與你的這種感受應當是相同。
生三:這首詞的開頭有“對長亭晚”一句,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在晚間乘船離開京城的。但據(jù)我所知,限于古代航行技術(shù)的落后,晚上一般不會開船。作者在這里是不是故意說成“晚”呢?
主:在古代晚間不能開船嗎?這我沒有聽說過。你認為這里作者有意把離別的時間定在晚上,這倒不見得。就我看來,兩人相對而坐,暢飲餞行,一直到日落西山,只好在夜間出發(fā),這也是順理成章的嘛。
生四:我記得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潯陽江頭夜送客”一句,可見在晚上開船并不足為奇。
師:能夠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課文和知識,并靈活的加以運用,這很好。
主:讀完全詞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感受良多。詞中也一定有一兩句你覺得相當精彩的句子,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就請大家說說自己覺得寫的最美的句子,并且一起來討論為什么這句話會給人這樣的感覺。
生五:我最喜歡的一句是“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千里煙波”讓人聯(lián)想到煙波縹緲的江面,想到江面上的一葉孤舟;黃昏已過,暮色沉沉,詩人正像在黑暗中前行,前途不定;空有望不到邊際的遼闊楚天,卻不知道下一步該走向哪里。詩人的這種憂傷、無望、彷徨的復雜心情,躍然紙上。
生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首先,我認為這句話生動地刻畫了離別時兩人戀戀不舍的情態(tài),很是傳神。另外,作者在這里“無語凝噎”的描寫極能打動人。試想,在這樣一個離別的時刻,“無語”明顯要比互道珍重的效果好得多。白居易有“此時無聲勝有聲”,蘇軾有“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和這一句堪稱異曲同工之妙。
生七:我覺得全詞的第一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很有味道。一個“寒”字點出了送別的季節(jié),凄切的蟬鳴使人想到離人的哽咽;長亭長久以來被視作離別的象征,作者一開篇就勾起了讀者陣陣離愁;驟雨初歇交待了送別時的天氣,烘托出深秋的寒意,也為后一句的“蘭舟催發(fā)”作鋪墊。全句之中,“凄切”一詞是關鍵,也是整首詞的重點所在,為全詞奠定了悲涼的基調(diào)。
主:前面幾位同學提到的,我都頗有同感。我個人以為,“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句十分精彩。我們知道,舉杯的目的在于澆愁,而結(jié)果往往卻只能是使愁更愁。無論今宵酒醒何處,離愁總是有的。如果掙開眼睛,只是佳人不再身旁,倒也罷了。但詩人睜開眼,卻偏偏目睹勾人離愁之物——深秋的晨風寒氣逼人,給人透骨的寒意,使得整個環(huán)境更顯凄楚;而這曉風中飄動的柳枝,讓人想起朋友間相互贈別時的折柳相送;空中的一輪殘月,更是叫人想到蘇軾在《水調(diào)歌頭》中的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陷入一種人世聚散離合的深深感嘆之中。此刻,詩人的離愁之感可謂是達到了頂點。兩情恩愛的凄涼回味,創(chuàng)造出《雨霖鈴》這首詞“凄美清麗”的境界和美感。一葉孤舟,夾岸楊柳,天邊殘月,這樣的一幅畫面,布置蕭疏錯落,顯現(xiàn)出煙水凄迷的陰柔之美,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出作者柳永婉約的風格特色。清初的著名詩人王士禎有詩云:“江鄉(xiāng)春事最堪憐,寒食清明欲禁煙。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由于柳永的墓地在真州城西的仙人掌,所以詩中有“仙掌路”三字;而“殘月曉風”則說明《雨霖鈴》、“楊柳岸曉分殘月”和詞人的名字,這三者已經(jīng)難以分拆了。下面讓我們站在鑒賞的角度,在講《雨霖鈴》齊讀一遍,注意要把作者的感情融入其中。
大家朗讀課文。
主:通過剛才的再次朗讀,相信大家對《雨霖鈴》這首詞更多了一份體會。詞,無論是虛寫、實寫,總離不開寫景、寫情。景是“清秋節(jié)”,情是“傷離別”,以清秋之蕭颯,寫離別之凄惻,即景抒情,融情于景,臻于情景交融的化境。這首《雨霖鈴》,乃是寫、抒情語敘事的統(tǒng)一,并寓含著說理成分。詞人于離別的場面、進程的展示中進行寫景、抒情,筆下自是由眼中景包羅了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作者別開生面的寫景、寫情,是柳永在詞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杰出創(chuàng)造。正如清代詞人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所說:“耆卿詞曲處能直,密處能疏,傲處能平,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雨霖鈴》這首詞的題材不很新穎,但在愛情描寫上,不僅深摯而且直率大膽,有市民文學的情味,所以能受到普通市民的歡迎。另一方面,又與某些過于淺露、俚俗語較多的柳詞有所區(qū)別,因而也能為上層文士所接受。柳永繼承前人善寫悲秋和傷別之情的語言藝術(shù),沒有因襲宋玉《九辯》和江淹《別賦》中的詞句,卻講“悲哉秋之為氣也”、“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的精神融進詞內(nèi),所以此詞又有文人辭賦的某些特色。全詞語言清新,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很適合于歌唱。在句法上,詞人也有創(chuàng)造。在柳永之前的詞人作品中,沿用近體詩常見句式者甚多,這首詞上一下三、上一下四的地方讀起來與近體式有全然不同的感受,如“留戀處”、“竟無語凝噎”。詞的味道很濃,凄斷之音很重。由于時間關系,我對《雨霖鈴》的介紹,大致就到此為止,大家還有什么問題,歡迎課后一起討論。
師:感謝李佳梁同學的主持,請大家課后完成《雨霖鈴》的背誦。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教學目標:
1.體味本詞的意境及情景交融.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
2.能夠背誦其中的句子。
教學重點:
體味本詞的意境及情景交融.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
教學難點:
1.體味意境
2.賞析名句。
教學設想:
充分貫穿誘思探究法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主攻。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遵循兩個貫穿要素和三個層次要素。通過閱讀想象完成教學重點,通過點撥討論完成教學難點。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意
一、課前播放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蜂秩練夥?。
二、導入
1.展示圖片
2.師生活動:
師:這些圖片展現(xiàn)的是什么場面?
生:送別的場面。
師:是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別離是一件常事,在詩詞中更是一種歷寫不衰的主題。請你說出寫送別的名句。
生:說名句。
師:展示名句。送別人與被送人之間是什么關系?
生:朋友。
師:請大家想象一下夫妻間.情人間離別的情景。
生:表述。
師:今天我們來欣賞柳永描寫的情人離別情景——《雨霖鈴》。
三、展示目標:(略)
認真觀察整體感知初步研讀
四、展示全詞
1.觀察該詞,回答以下問題:
⑴從段落上看,本詞是( )(答案:雙調(diào))
⑵從字數(shù)上看,本詞是( )(答案:長調(diào))
五、簡介作者
1.學生說出自己了解的柳永
2.展示作者簡介
六、了解寫作背景
1.讓學生從書中找
2.教師補充
七、研讀本詞
1.學生看書
2.做練習:選出對詞中部分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 )
A.驟雨:急雨。歇:停。
B.都門:京城門外。帳飲:“帳”通“暢”,痛快地喝。
C.無緒:沒有心思。風情:深情密意。
D.沉沉:深沉。經(jīng)年:一年。
(答案:B)
3.配樂范讀
積極探索活躍思維深入研讀
4.本詞描繪了哪幾幅畫面?請概括(學生答)這兩幅畫面都是實景嗎?
5.教師引導學生從畫面入手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體味意境。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體味意境,下面我們轉(zhuǎn)換一下角色,我是一名導演,你們是演員,我要選五名演員演一部巨作,希望你們抓住機會,積極表現(xiàn)。考題是進入柳永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一、要盡情感受。二、不要打擾主人公。三、要積極回答我的問題。)問題:①你現(xiàn)在進入了一個什么樣的環(huán)境:什么季節(jié)?什么時間?什么地點?②請描述一下周圍的環(huán)境。③主人公在干什么?他的情態(tài)怎樣?④第一幅畫面定格在主人公身上,他這時的情態(tài)怎樣?⑤第二幅畫面是作者想象的,你們要想方設法進入他的思想,看看他想了些什么?(考試結(jié)束,到底誰能被選上呢?請注意收聽明天的新聞播報。請回到現(xiàn)實中來。)
6.分別找出描寫景物和情感的詞句。
7.第一幅畫面無論寫景還是寫情,都是為了突出什么?第二幅呢?
8.體味意境美的方法(點撥:1.抓畫面;2.抓情感。)
9.歸納表現(xiàn)手法:1.情景交融;2.虛實結(jié)合。
10.找出主旨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11.名句賞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點撥:1.分析意像;2.聯(lián)系環(huán)境。)
12.體味婉約風格(點撥:1.從題材上看;2.從情感上看;3.從基調(diào)上看。)
運用遷移及時反饋促進同化
13.做練習:對《雨霖鈴》意境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起首三句寫別時之景,點明了時間.地點.環(huán)境。
B.“留戀處蘭舟催發(fā)”這七個字是虛實結(jié)合,刻畫了人物的語言和動作。
C.“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二句意思是說傷離惜別自古都這樣,更何況在這冷落凄涼的秋季。
D.“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二句是想象今晚旅途中的情景:一舟臨岸,詞人酒醒,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
(答案:B)
14.檢查背誦
15.教師小結(jié):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體味意境和情景交融.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其中體味意境也是教學難點,因而掌握體味意境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為大家提供的主要方法是一要抓畫面,二要抓情感。賞析名句也是教學難點,主要方法一要分析意象,二要聯(lián)系情景。但愿這些方法對你們以后鑒賞詩詞有所幫助。
八、布置作業(yè):請運用今天學習的賞析意境的方法欣賞下面這首詞。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九、繼續(xù)播放《梁?!?,在優(yōu)美的樂曲聲中結(jié)束。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柳永的《雨霖鈴》。柳永的一生仕途坎坷。他兩次進京趕考,均以失敗而告終,所以他厭棄了官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詞的創(chuàng)作上,“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成為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柳永的作品以言情為特色,語言柔婉,道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一年秋天,柳永離開汴京南下,時值傍晚,黃葉飄零,寒蟬低吟,驟雨初停,一對情深意長的朋友在長亭送別。下面請一位同學來讀這首詞。
二、學生初讀。
生1讀詞。
師:有請同桌來評點他讀得怎么樣。
生2:他沒有讀出詞的感情來,聲音太輕。
師:再請一位同學來補充。
生3:我覺得他讀得不夠好,沒有把悲的味道讀出來。
生(想了一想后)回答:離別之情。
師:這首詞直接指明作者情感的是哪一句話?
生(找了一找)齊答: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師:因為這句話直接道破了全詞的主題,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
生齊答:詞眼。
(師板書清秋節(jié)傷離別詞眼。)。
師:既然這首詞抒發(fā)的是離別之情,那么讀詞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樣呢?
生:悲切……。
三、學生再讀。
師:知道了詞的感情基調(diào),下面請同學們用悲切低緩的語調(diào)來讀詞,盡可能讀出詞的感情來。
可以讀給同桌聽,討論商量怎樣才能把這首詞讀好。下面開始讀。
全班學生讀詞。
師:下面請一位同學來讀詞。
生4讀詞。
師:請同桌來評點他的朗讀。
生5:讀得很有情感,把悲的感情讀出來了。他的聲音很好聽。
師:再請一位同學來補充。
生6:我覺得他讀這首詞的時候一直是比較低的一個語調(diào)。我覺得如果讀得有一點點起伏,會更好。其它,節(jié)奏方面還可以。
師(小結(jié)):我們的同學具有一雙聰耳,非常靈敏的耳朵,評得不錯。讀詞不但要正確把握詞的感情基調(diào),還要讀出詞的起伏感,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有變化的,我們要學習用輕重緩急的語音語調(diào)把感情讀出來,也就是說讀出詞的起伏感。
四、學生品讀。
師:聽了剛才同學的讀,加上自己對這首詞的感悟,請思考“你覺得最能打動你的是哪一句話?為什么?你是怎樣來讀好這一句的?為什么這樣讀?”我們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四人一小組,待會兒小組代表發(fā)言。
學生熱烈地討論。(時間為4分鐘。)。
師:好,現(xiàn)在小組代表發(fā)言。
生7:我們小組討論的結(jié)果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比較打動人。因為這句話寫出了寧靜、凄涼的意境,使人想起離人的思念,感覺眼前的孤單,情景交融。它抒發(fā)的是作者在酒醒之后,伊人不見,又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的悲傷。這句話讓人覺得非常悲。
師:那你怎樣來讀好這句話?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7讀詞。
生7:因為它寫的是悲的感情,所以用悲的語調(diào)來讀。
師:好。這句話寫的是想像之景,寫出的是酒后的心境,運用了點染的手法,“今宵酒醒何處”點明了離別之情,“楊柳岸曉風殘月”用寫景渲染了人的離別后的思念之情,融情于景,又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極致。因為這里用寫景渲染出作者的離別之情,所以盡可能用悲的主調(diào)去讀,前半句可讀得稍重,后半句可讀得稍輕,這里的輕讀,也是對“離愁”的一種強調(diào)。
師:好,下面,第二小組發(fā)言。
生8:我們小組討論的是“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句話最打動人。在詞人眼前的“良辰好景”,因為沒有朋友共同享受,所以是“虛設”的。他心中的“千種風情”,因為沒有朋友可訴說,所以離愁更深。這句話表達的是一種對朋友的牽掛之情。
師:請你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8讀詞。
生8:讀的時候,“良辰好景”“千種風情”要揚上去,“虛設”和“更與何人說”可讀得低一點。因為這樣讀可讀出詞人的心傷。
師:輕重處理很不錯。這句寫的是想像之景,是一種虛景?!傲汲胶镁啊北緛頎I造的是一種歡樂愉快的氛圍,但是隨后而來的“虛設”二字頃刻間就將這種歡樂沖淡得無影無蹤,所以,良辰好景無人共賞。再退一步,面對良辰好景,即使產(chǎn)生了一些感想,又無人可以訴說,萬千情感無人共語,這不是更加讓人覺得傷感嗎?它把傷感之意刻畫得淋漓盡致。我們在讀的時候,首先要處理好停頓,“應是”“便”后面停一停,“更與何人說”這句語速要減慢,讀出愁味來。
師:接下來,下面一個小組發(fā)言。
生9:我們小組討論的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因為這句話寫出了悲涼,集中抒發(fā)了作者的悲涼心情。
師:好,那請你來讀一讀,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9讀。
生9:因為要讀出悲味,所以前面讀得重一點,后面的讀得輕一點。
師:剛才有同學在小聲發(fā)笑,可能是剛才同學的停頓稍顯生硬,如果能柔婉一點,那會更好。他對輕重的處理,前輕后重,這也是可以的。這句話中的“自古”二字拓開一筆,把自己的感情賦予普遍的意義,意思是說,自古以來,多情的人都會因離別而傷心,可我的這次離別,又與一般人不同。一方面仕途失意,另一方面和朋友分別,這是雙重的痛苦,再看到秋季的凄涼之景,所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一句強調(diào)自己的痛苦比常人、古人更多。
師:下面,這邊的小組。
生10:我們小組最喜歡的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句話的意境很好。因為它選取了很多意象。比如“酒”“柳”“風”“月”。酒在古代大多和“愁”相關,柳的諧音是“留”,寫出了柳樹還在,朋友難留的無奈。用“曉風”寫出天氣很冷。而“殘月”則寫出了人的“不團圓”。這句話給人很有意境的感覺。
師:說得很有條理。你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10讀詞句。(他邊讀邊笑)。
師:離別是件很傷心的事,我們同學用微笑著來讀這句,感情把握得不對。你再試著讀讀看。
生10讀詞句。
師:這次好多了。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10:因為我這樣讀比較有意境。
師:好,下面的小組發(fā)言。
生11:我們小組最喜歡的是詞的第一句。因為第一句話寫的景是秋天之景,秋天之景給人的印象比較悲,而作者選取這么悲的意象是為了抒發(fā)自己悲的情感,景物起到烘托的作用,借景抒情。
生11讀詞“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生11:這么讀的理由是:風景本身就比較悲了,再加上作者心情的悲,整首詞的基調(diào)也悲,所以要讀得這么悲。
師:言之有理。這句話主要在渲染一種悲涼的氛圍?!昂s”“長亭”“驟雨”這些景象是為了抒發(fā)作者的凄涼心情作準備的。再看中間一句,“對長亭晚”不是二二結(jié)構(gòu),而是一二一結(jié)構(gòu),這種結(jié)構(gòu)特別能盡頓挫之致。
師(小結(jié)):剛才幾個小組已經(jīng)說了各自的看法,現(xiàn)在大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再讀這首詞。
學生讀詞。
生:“楊柳岸”“執(zhí)手相看”……。
師:對了,是“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句話刻畫的是一對朋友難舍難分的情形。再看前面,“留戀處,蘭舟催發(fā)”,一邊是依依不舍,一邊是陣陣催促,不想分別卻又不得不別。一對朋友,只好緊握雙手,淚眼相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時候的“無語”恰恰是體現(xiàn)了離人心中難以言傳的痛苦??!
五、教師范讀。
師:聽了剛才同學們的朗讀,我也想來讀一讀這首詞,等下請同學來評點。
師朗誦全詞。
師:下面請同學來說一說感受。
生12:老師把悲的感情讀得很好。我有一處疑問,不知道老師為什么將“何人說”三個字分開讀。
師:我先回答你的問題。把“何人說”三字分開讀,這是一種拖音的讀法,每個字的讀音延長一會兒,這是一種強調(diào),強調(diào)詞的言盡而意不盡,這樣讀可以給聽的人以回味。
生13:老師讀出了悲的味道,有些句子讀出了顫抖、哽咽之感,很感人。
生14:前面兩位同學都說過了,我沒有補充了。
師:我們讀詞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確定好詞的感情基調(diào);第二步,要讀出詞的輕重緩急;最后,就是要讀出詞的神韻來。(板書:神韻)。
因為詞人在寫詞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感情內(nèi)化在作品的語言之中。如果作為一個朗讀者,能把詞的感情讀出來,能激發(fā)自己和聽者的想像,達到遐思的狀態(tài),這是很不錯的。當然,這個境界有一寫難度,希望我們的同學在以后的朗讀中學習和嘗試,讀出詞的美感,讀出作品的神韻來。
六、熟讀成誦。
師:聽了同學的讀,老師的讀,還有自己的讀,相信大家對這首詞一定有了新的感悟,請大家?guī)е碌母形蛟僮x這首詞,多讀幾次,最好能熟讀成誦。
生讀詞。
生齊背。
七、讀的遷移。
在讀詞的過程中,我們領略了詞中和諧的韻律,雋永的語言,還有凄美的意境,我們被傷懷懷的離愁別緒感染。其實,除了《雨霖鈴》,柳永還創(chuàng)作了很多的慢詞。我從柳永的詞中挑出了四首,請大家把預習資料拿出來。從“柳永詞四首”中任選一首,根據(jù)剛才的方法讀出詞的感情來。
生讀詞。
師:好。下面請一位同學來讀詞。
生15讀詞:我讀《蝶戀花》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師:大家說她讀得怎么樣?
生:好。(都表示認可)。
師:來點掌聲。(教師帶頭鼓掌)。學生也鼓掌。
八、作業(yè)遷移。
師:那好,現(xiàn)在我來布置作業(yè)。在“柳永詞四首”中,任選一首,以“如何讀出《》的詞味”為題目,寫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讓我們在《雨霖鈴》歌聲中和柳永作別。這首歌是由今人鄧麗君演唱的。下課。
喜歡《雨鈴霖課件9篇》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兒園教案,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雨鈴霖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每個老師都需要在課前準備好自己的教案課件,本學期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是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給大家推薦一篇具有閱讀價值的文章題目為“雨霖鈴課件”,我相信這對你有所幫助!...
準備好教案課件是成功授課的關鍵,只要在上課前把教案課件做好就能輕松應對。了解學生個性特點是教師獲取反饋的重要途徑,如何撰寫令自己滿意的教案課件呢?閱讀欄目小編整理的雨霖鈴課件教案,或許對您會有所啟發(fā)!...
想要了解更多“雨鈴霖課件”的信息小編建議您閱讀這篇文章。老師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課件,寫好教案課件是每位老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教學重點必須寫進教案課件里,才有利于我們備課。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切勿轉(zhuǎn)載或抄襲他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