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老師都需要在課前準備好自己的教案課件,本學期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教案是教師成功的關鍵。小編認為“圓的面積課件”是一個值得一讀的好文章,為了方便使用還請您收藏本網(wǎng)頁的鏈接!
教材分析:
圓是小學數(shù)學平面圖形教學中唯一的曲線圖形。本課是在學生了解和掌握了圓的特征、學會計算圓周長的計算以及學習過直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將理解“化曲為直”的轉化思想貫穿在活動之中。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將新的數(shù)學思想納入到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從而完成新知的`建構過程。學好這節(jié)課的知識,對今后進一步探究“圓柱圓錐”的體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目標】
1、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經(jīng)歷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
2、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圓的面積,并能運用圓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圓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探索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體會“化曲為直”思想。
【教具準備】
投影儀,多煤體課件,圓形紙片。
【學具準備】
圓形紙片。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投影出示p16中草坪噴水插圖)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求噴水頭轉動一周澆灌的面積有多大。(板書:圓的面積)
二、探究思考。解決問題
1、估計圓面積大小
師:請大家估計半徑為5米的圓面積大約是多大?(讓同學們充分發(fā)揮自己感官,估計草坪面積大小)——————
2、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求圓面積大小
①投影出示p16方格圖,讓同學們看懂圖意后估算圓的面積,學生可以討論交流。
②指明反饋估算結果,并說明估算方法及依據(jù)。
1、根據(jù)圓里面的正方形來估計
2、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來估計。
三、探索規(guī)律
1、由舊知引入新知
師:大家還記得我們以前學習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分別是由哪些圖形的面積來的嗎?(學生回答,教師訂正。那么圓形的面積可由什么圖形面積得來呢。
2、探索圓面積公式
師:拿出我們剪好的圖形拼一拼,看看能成為一個什么圖形?并考慮你拼成的圖形與原來的圓形有什么關系?(同學們開始操作,教師巡視)
指名匯報(學生在說的同時教師注意板書)
請大家來觀察一下剛才拼成的哪個圖形更接近長方形呢?[等分為32份的更接近長方形。]
想象一下,如果把一個圓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什么圖形呢?[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就越接近長方形。]
觀察黑板上的板書,你能否由平行四邊形或者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到圓形面積公式呢?并說出你的理由。(生說,教師板書)
因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也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高就是圓形的半徑。而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那么圓形面積公式=圓周長的1/2×半徑即可。
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長也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就是圓形的半徑。而長方形面積=長×寬,那么那么圓形面積=圓周長的1/2×半徑即可。
用字母怎么表示圓面積公式呢?
s=∏rr還可以寫作s=∏r2
師:這說明求圓的面積只需要知道半徑即可,那我只告訴你們圓的直徑又如何求出圓的面積呢,請大家自己把這個公式寫出來。教師板書。
3、應用圓面積公式
根據(jù)下面的條件,求圓的面積。
r=6厘米d=0、8厘米r=1、5分米
師:現(xiàn)在請大家用圓面積公式計算噴水頭轉動一周可以澆灌多大面積的農(nóng)田。(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
四:拓展應用
習題設計:
1、填空:
(1)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為( ),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為( )。
(2)一個圓的半徑是3厘米,求它的周長,列式( ),求它的面積,列式( )。
(3)一個圓的周長是18.84分米,這個圓的直徑是( )分米,面積是( )平方分米。
2、判斷:
(1)半徑是2厘米的圓,周長和面積相等( )[讓孩子知道得數(shù)雖然相同,但計量單位不同,不能進行比較。]
(2)一個圓形紐扣的半徑是1.5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列式:3.14x1.52=3.14x3=9.42平方厘米。( )。[此題在計算1.52的時候把1.52看作1.5x2,而1.52=1.5x1.5]
(3)直徑相等的兩個圓,面積不一定相等。( )
(4)一個圓的半徑擴大3倍,面積也擴大3倍。( )
(5)兩個不一樣大的圓,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
3、實際應用:一塊圓形鐵板的半徑是3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4、要求一張圓形紙片的面積,需測量哪些有關數(shù)據(jù)?比比看誰先做完,誰想的辦法多?
(1)可測圓的半徑,根據(jù)s=πr2求出面積。
(2)可測圓的直徑,根據(jù)s=π(d/2)2求出面積。
(3)可測圓的周長,根據(jù)s=π·(c/2π)2求出面積。
實踐練習:
圓形的物體生活中隨處可見,公園的露天廣場是個圓形,怎樣才能計算廣場的面積呢?[讓學生討論,你有哪些方案?并留給學生課后去實踐。這樣,使學生意猶未盡,感到課雖盡,但疑未了,為下一課已知周長求面積埋下伏筆。]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7174頁
教學具準備: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單位
教學過程:
一、建立面積概念
1、物體表面的大小
(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誰能摸一摸他們的面在哪?
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們都是本的面。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個大?你怎么知道?
(2)(出示兩片葉子)誰能摸摸他們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葉子的面比較大?你怎么比的?
(板書觀察、重疊)
(3)請同學們摸摸自己課桌的面。課桌與剛才那些面比,誰的面的?誰的面小?
(4)課桌面、作業(yè)本面、樹葉面這些都是物體的表面。誰還能舉例說說那是物體的表面?
(5)物體表面有的有小,物體表面比較大就說他的面積比較大,物體表面比較小就說他的面積比較小。
2、平面圖形的大小
(1)(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這些都是平面封閉圖形,他們的大小指的是他們的那部分?
(指名學生摸)
(2)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閉圖形的面積。
3、概括面積意義
誰能說說什么是面積?閱讀課本概念。(板書課題:面積)
二、認識面積單位
1、設疑
(1)出示兩個長寬各異的長方形(面積相同),讓學生體會用觀察、重疊的方法難以比較他們的大小。
(2)數(shù)格比較大小(將兩個長方形背面展示出來,他們的背面畫有相同的方格數(shù))
誰的面積大?為什么?
(3)同一格子標準(指名三生,發(fā)給每人一個畫好各自的長方形,讓他們各自背著同學數(shù)出格子數(shù),并告訴大家格子個數(shù))
誰手里的長方形面積大?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圖形)
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國際上規(guī)定好的方塊叫做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4)認識面積單位
帶著問題自學課本
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②說說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
(5)匯報學習收獲,得出三個常用面積單位的規(guī)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個手指甲的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劃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紙,估計一下能站上多少個同學?
④找一找,在我們周圍那些物體的表面大約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哪些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
四、鞏固
1、完成課本第74頁做一做
2、完成課本練習十八第1、2題
3、設計比賽(回家完成)
你還能拼擺出更多、更新穎有趣的圖形嗎?
要求:(1)圖案面積都是5平方厘米。
(2)給自己設計的圖案起個名字。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觀念。
3、學習選用觀察、重疊、數(shù)面積單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學重、難點:
形成正確的面積單位概念。
教材分析:
平均數(shù)是統(tǒng)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學平均數(shù)的概念時,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平均數(shù)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視讓學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谶@一認識,我在設計中突出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為什么要學平均數(shù),注重引導學生在統(tǒng)計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在比較、觀察中把握平均數(shù)的特征,進而運用平均數(shù)解決問題,了解它的價值。
教學目標:
1.知道平均數(shù)的含義和求法。
2.加強學生對平均數(shù)在統(tǒng)計學上意義的理解。
3.運用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決生活中有關平均數(shù)的問題,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數(shù)的實際意義,掌握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教學難點:
1. 整理自己家里的書架,怎么使每層書架上的數(shù)一樣多?
2.2人1個小組比賽跳繩,并記下每個人跳的次數(shù),和另一個小組比,說說哪個小組贏?
師:昨天,蒙老師給大家布置了課前小研究,請各小組拿出來,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1.談話引入:(出示幻燈教師家的書櫥)現(xiàn)在我的書架上上層有12本書,下層有10本書,我想請同學幫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層書架上的書一樣多。
(1)學生思考,想象移的過程。
(2)教師操作并問:現(xiàn)在每層都有11本書了,這個11是它們的什么數(shù)?
(3)師:像這樣把幾個不同的數(shù),通過移多補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數(shù),就是這幾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平均數(shù)”這個新朋友,好嗎?
1.理解含義,探求方法。
提出問題:小組合作按要求疊圓片,第一排疊2個,第二排疊7個;第三排疊3個。
師:是個好問題!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來研究怎樣才能使三排圓片同樣多。先動手活動,再互相說說法。
小組活動討論。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的熱情。
】
匯報交流。
生1:我們先從7個里拿出1個給3個,再從7個里拿出2個給2個,這樣每排的圓片就同樣多了。
生2:我們是以最少的一排2為標準。從7個里拿出5個,再從3個里拿出5個,然后把這6個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個,和原來2個合起來,每排都是4個,也同樣多。
小結:像這樣,在總數(shù)不變的前提下,幾個不相同的數(shù)通過移多補少變得同樣多,同樣多的那個數(shù)就是原來這幾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
【設計意圖:“平均數(shù)”與“平均分得的結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結果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量,而平均數(shù)只是一個表示中間狀態(tài)的抽象數(shù)量,這里又一次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數(shù)”的實際意義。
】
2.初步應用,內(nèi)化拓展。
師:剛才同學們用各種方法示出了平均數(shù),請你選擇最喜歡的方法,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數(shù)是多少?)
生1:我是這樣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數(shù)是5,我在加的時候還用了湊十法。
生2:我是從7拿出2給3;6拿出1給4,通過移多補少得出7,3,6,4的平均數(shù)是5。
先估計一下平均身高大約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較一下估計準不準,誰先算好自己上來寫到黑板上。
生1:我是這樣想的,152拿出3個給146,151拿出2個給147,那么這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就是149。
生2:我是這樣想的,這列數(shù)從146到153,里面少148與150,148與150的中間數(shù)是149,所以這些平均數(shù)是149。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主動進行觀察、估計、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及時內(nèi)化了各種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鼓勵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1.應用一。
小組活動:拿出準備好的調(diào)查表,先用計算器求出平均數(shù),再互相交流看法與觀點。(調(diào)查表有小組成員的體重,身高,家里近幾個月的電話費、電費,上周的氣溫情況等)
交流反饋。
2.應用二。
請用計算器幫這位小選手算算最后得分。
生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6=84(分)。(大部分學生表示贊同)
生2:我不同意,我認為應該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最后得分(84+88+82+86)÷4=85(分),這樣才公平、合理。
師:這種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你有沒有在哪里見過?(奧運會、電視比賽等)為了使比賽更公平,通常在比賽中采用這種方法求平均數(shù)。
3.應用三。
師:星期天,小麗高高興興去學游泳。她碰到一個難題,原來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麗身高134厘米,她在這個游泳池中學游泳會有危險嗎?
(1)把自己的想法與同桌交流。
(3)學生評價。
師:平均水深只是一個代表數(shù),他的實際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們在對待實際問題時就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分別對待。
推薦作業(yè):1、現(xiàn)在你對教師上課開始的問題“我們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能解決嗎?這一問題就留給大家課后去解決。
教學反思:
悟學理念提出,學習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指出“五感”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課堂設計應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感動、感覺、感知、感悟、感恩”。從本節(jié)課的教學可知,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儲備了“平均數(shù)” 的相關知識,因而我就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學生的課前小研究,讓學生借助各種資源——同學的互助等,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主動建構關于平均數(shù)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科學態(tài)度和理性精神,實現(xiàn)教學的發(fā)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質(zhì)功能。
悟學理念認為,要讓學生獲得知識經(jīng)驗和發(fā)展,就必須教他們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新課程改革也視學習為“做”的過程、“經(jīng)驗”的過程,凸現(xiàn)學生學習的實踐性特點。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不是把教材內(nèi)容的移植和照搬,而是進行了創(chuàng)造加工,將教材內(nèi)容變成學生自己去學習、去研究、去感悟的活動內(nèi)容,并把它納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組織,這才是我們在當前設計教學時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基本算法:
①求出總數(shù)量以及總份數(shù),利用基本公式①進行計算。
②基準數(shù)法:根據(jù)給出的數(shù)之間的關系,確定一個基準數(shù);一般選與所有數(shù)比較接近的數(shù)或者中間數(shù)為基準數(shù);以基準數(shù)為標準,求所有給出數(shù)與基準數(shù)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這些差的平均數(shù);最后求這個差的平均數(shù)和基準數(shù)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數(shù),具體關系見基本公式②。
放手讓學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學習經(jīng)驗,動手把梯形轉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并讓學生通過找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自主從不同的途徑探索出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十分注意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讓學生主動操作、討論,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礎上總結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達成了教學目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出現(xiàn)了多種操作方法,如:一部分學生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通過旋轉、平移轉化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一部分學生用一個梯形沿中位線剪開,翻轉180度,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推導出公式;還有一部分學生用一個梯形沿梯形的右上角到對腰的中點剪下,翻轉180度,拼成一個三角形,推導出面積公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實實在在地給了學生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時間和空間!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蘊含了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讓學生把陌生的知識自主地轉化為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體現(xiàn)了遷移、轉化思想。經(jīng)過課堂小結的點撥,使得這一教學效果尤其明顯。
反思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還是存在著問題:
這可以從課堂教學中的兩個地方看出來:一是在學生進行獨立探究時,學生基本上已經(jīng)有了將梯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這兩種轉化方法,但是小組代表上來向全班交流時卻只說了一種轉化方法(另一種是另外的同學補充的)。難道他們組就這一種?還是他只說了自己的方法,而沒有交流到本組其他同學的方法?第二點是在小組操作交流時,總有個別學生,自己玩自己的,不愿與人合作交流,可能是小組的分工不夠明確,學生合作的欲望未被調(diào)動起來。這么看來,顯然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的小組合作交流的成效性是相當不理想的!那么如何進行改進呢?我想主要在課堂上教師還是應該進行更多地巡視,更多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在學生思維停滯住時適時的加以點撥,鼓勵所有學生參與討論、參與探究。充分體現(xiàn)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
導學內(nèi)容
導學內(nèi)容(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32~36頁例1、例2、例3。
教學目標
1蹦芙岷鮮滴锘蚱矯嬙夾危理解面積的含義。
2蹦苡枚嘀址椒ū冉廈婊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蓖ü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
大小樹葉各一張,釘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張,兩段繩子,。
導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創(chuàng)新
教師出示春游時和學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
教師:同學們,這是前幾天我們班春游時老師和你們一起照的照片,這是一張珍貴的照片,猜一猜老師會把它怎樣?
學生可能回答:
學生1:把它放在鏡框里。
學生2:把它塑封。
教師:如果給這張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條?這求的是什么?(周長)
如果我要想給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這又是求的什么呢?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教師:等我們今天學習了面積的知識后,你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二、理解面積的意義
1比鮮段鍰宓拿婊
教師出示兩條線段,讓學生觀察這兩條線段有什么不一樣,再出示大小兩片樹葉,讓學生觀察又有什么不同?
教師:通過觀察我們知道,物體既有長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課桌、書本、樹葉、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體。教師出示文具盒,讓學生觀察:一眼看去,我們先看到的是什么?
學生:文具盒的表面。
教師:是的,許多物體都有它們的表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些物體的面?
學生:我看到了教室的地面、墻面,黑板面,課桌面,數(shù)學書的封面,文具盒面……讓學生閉上眼睛,摸一摸數(shù)學書和課桌的表面,說一說有什么感覺?
學生1:我摸到桌子的表面光光的、平平的。
學生2:我摸到數(shù)學書的面很小,很容易摸到邊沿;而桌子不容易摸到邊沿,面要大得多。
教師:大家的感覺都不錯,課桌的表面比較大,我們就說課桌表面的面積比較大;數(shù)學書的表面比較小,我們就說數(shù)學書表面的面積比較小。
教師:看來物體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體面大,有的物體面小,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面積(板書:面積)。比如數(shù)學書表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表面的面積。讓學生分小組相互說一說教室的地面、墻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積分別指的是什么?
2比鮮鍍矯嬙夾蔚拿婊
教師:物體表面有大有小,那么這些平面圖形也有大小嗎?電腦顯示4個圖形,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些平面圖形中誰最大?誰最???
學生:三角形比圓形大。
教師:對,我們可以直接地比較出三角形比圓大。讓學生在紙上畫出一些平面圖形,用顏色涂出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師: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是平面圖形的什么呢?
教師: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讓學生指出黑板上的平面圖形的面積。
3憊檳擅婊的意義
讓學生把這兩方面起來說說什么叫面積。
學生: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
教師:物體表面的大小叫面積,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叫面積,所以說: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板書)
三、比較面積的大小
1幣導學生用觀察法、重疊法進行比較
教師:既然物體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圖形也
有大小,怎樣去比較它們的大小呢?讓學生看一看,教室里哪些物體的表面比較大?
學生1:課桌面比文具盒面大。
學生2:黑板面比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
……
小組討論:你是用哪些辦法來比較這些面的大小的?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教師:有的同學通過觀察,看出黑板的面積與課桌面的面積大小差別很明顯,說明黑板的面積比課桌面面積大;有的同學把文具盒面放在課桌面上重疊起來比較,發(fā)現(xiàn)文具盒面比課桌面的面積小。
2庇檬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各一張,面積大小相差無幾,讓學生猜一猜長方形面積大?還是正方形面積大?
學生通過觀察,是不容易看出長方形面積大還是正方形面積大的,可能有的學生會想到用重疊法進行比較,這時可讓學生拿出桌上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和正方形紙片,動手操作用重疊法試一試看能否比出誰大誰???學生通過操作發(fā)現(xiàn)用重疊法也不能比出誰大誰???怎樣才能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出示例2的教室內(nèi)兩面墻上貼瓷磚的圖。
教師:你能比較出這兩面墻貼瓷磚部分的大小嗎?
學生:由于每塊瓷磚的大小是相等的,我數(shù)一數(shù)哪面墻上的瓷磚塊數(shù)多,哪一面墻的面積就最大。
教師:現(xiàn)在你有辦法比較出你桌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哪個面積大嗎?(小組討論,抽學生匯報)
教師:對,我們可以把長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格子,再數(shù)一數(shù)格子的個數(shù)就知道哪個圖形的面積大還是小。讓學生先動手操作比較桌上兩片樹葉的大小,再抽學生匯報比較方法。
:要比較兩個平面或物體表面的面積大小,可以借助相等的格子數(shù)量的多少來進行比較。
3薄巴騁槐曜肌鋇鬧匾性
出示例3(沒有分成方格的)讓學生比較它們的大小。
讓學生先猜一猜,圖A與圖B哪個面積大?
顯示圖A有6個方格,圖B有24個方格,讓學生比較,哪個圖形面積大?
學生1:圖B面積大,因為圖B有24格,而圖A只有6格。
學生2:我不同意,兩個圖中格子的大小不一樣,我們單數(shù)格子的多少還不能確定哪個圖形的面積大。新|課|標|第|一|
通過把兩個圖切割后重合,使學生感受到圖A和圖B面積一樣大。
:從這次比較可以看出,如果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進行比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
較出結果。
四、課堂活動
(1)在釘子板上圍出你喜歡的圖形,并數(shù)出你圍的圖形的面積是多少格?
(2)在格子紙上畫3個面積等于9個方格的有趣圖形(面積相等,圖形的形狀一樣的)。
五、反思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現(xiàn)在你知道給相框裝上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嗎?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2.培養(yǎng)學生用面單位直接測量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類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
面積與周長、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同學們,劉燕最近特別高興,因為爸爸給她買了一張漂亮的書桌,她可喜歡了.為了使書桌更整潔美觀,劉燕想在書桌上鋪一塊桌布,那買桌布前我們需要知道什么呢?這個問題等我們學習了的知識后就知道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
2.教學面積單位.
投影出示兩個同樣大小的平面圖形.
數(shù)一數(shù)每個圖形的方格數(shù).(投影覆蓋片)
師:說一說為什么同樣大小的兩個圖形,方格數(shù)卻不一樣呢?(方格的大小不同)
說明:要測量和計算面積,必須有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面積單位.
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請同學看書92頁下面兩行.
(1)平方厘米.
師:拿出自己準備的最小的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它的邊長,(1厘米)它的面積是 1平方厘米.
用自己準備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書上的1平方厘米上面比較一下是不是一樣大.
用自己準備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書上長方形里擺放,正好擺放6個小正方形,也就是6個1平方厘米,那么,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6平方厘米.
師:再請同學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自己左手大拇指指甲面上,比一比.然后閉上眼睛想一想,在我們的周圍哪些東西的面積的大小與1平方厘米的大小差不多?
(2)平方分米.
師: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課桌面的面積,方便嗎?(不方便)
那么要用到另一種面積單位.
請拿出自己準備的大正方形,量一量它的邊長(1分米),它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
同桌兩個同學用自己準備的大正方形(1平方分米)在一張課桌上擺放,看一看大約有多少平方分米.
看著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邊長,再摸一摸它的周長,再摸一摸它的面積.想一想在我們周圍哪些東西的面積大小與1平方分米差不多.再用手比劃比劃1平方分米的面積實際有多大,給同學看一看.
(3)平方米.
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學校操場的面,有困難嗎?
(要用到一個比較大的面積單位)
出示1平方米的紙板,請一個同學來量一量它的邊長.(1米)它的面積是1平方米.
比劃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用1平方米,量一量黑板大約有多少平方米.
師: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回憶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各有多大.
3.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認識了什么是面積,什么是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那么我們開始講的要給劉燕的書桌買一塊桌布,是要求什么?(面積)
三、鞏固反饋.
1.選擇適當?shù)膯挝幻Q.
(1)數(shù)學課本長20
(2)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3)鉛筆盒長19
(4)一個學校的面積是500
(5)課桌高70
2.判斷.正確舉,錯誤舉.
(1)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米.
(2)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是不同的計量單位.
(3)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周長是4分米,面積是1平方分米.
(4)1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圖.
(1)面積是8平方厘米的長方形.
(2)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四、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老師請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要測量學校操場的面積,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個一個地拼擺,這個方法可行嗎?(太麻煩了),我們要研究一種科學的計算方法,后面的課上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及它們的周長的計算基礎上教學的.在教案設計上考慮為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創(chuàng)設條件,使學生在原有認知結構基礎上能較好地完成建構過程,安排讓學生親自動手摸一摸物體表面,觀察平面圖形的大小,為面積概念的形成做好鋪墊.用投影覆蓋片,讓學生直觀看到,同樣大小的平面圖形,而方格的個數(shù)卻不同,使學生認識到,要測量和計算面積,必須有統(tǒng)一的標準,從而認識面積單位的作用.同時,在設計教案時,注意到在建立面積和面積單位過程中采用自學方法,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參與學習全過程,能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圍繞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安排鞏固反饋的練習內(nèi)容,可以達到鞏固對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概括、抽象能力的目的,最后安排思考題,可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探究活動
量一量
活動目的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各個面積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差異.
活動準備
1.在操場上畫若干個4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
2.準備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硬紙片若干張.
3.準備若干份記錄表(測量次數(shù)為紙片移動的次數(shù)).
測量次數(shù)
測得面積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活動過程
1.學生分組,教師給每組學生發(fā)一張1平方厘米的硬紙片和一份記錄表.
2.組內(nèi)學生輪流用硬紙片去測量正方形的面積,測量完后填寫記錄表.
3.教師給每組學生發(fā)一張1平方分米的硬紙片.
4.組內(nèi)學生輪流用硬紙片去測量正方形的面積,測量完后填寫記錄表.
5.教師給每組學生發(fā)一張1平方米的硬紙片.
6.組內(nèi)學生輪流用硬紙片去測量正方形的面積,測量完后填寫記錄表.
7.全體學生討論:用哪種紙片測量最方便?為什么?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什么是面積”是北師大版版第六冊第四單元面積的第一課時,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們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學生掌握好這部分內(nèi)容,能為他們進一步學習長、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整個小學數(shù)學幾何知識的基礎內(nèi)容。對物體表面大小的認識,學生在生活中有較為豐富的經(jīng)驗和體會。因此教材在編排上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分二個層次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和體會。先安排圖色比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引入課題;接著進一步比較手掌、硬幣、數(shù)學課本與練習本等實物面積的大小,并說說生活中其他物體表面的面積大小,讓學生獲得初步的面積概念。第二層次讓學生用不同方法比較一個正方形與一個長方形圖形的面積,通過比較,既使學生進一步豐富對面積概念的理解,又使學生體會到計量面積最基本的方法,為后繼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這與老教材的編排有很大不同。
因此,教學中采用了觀察、操作、估計和直觀推理等活動,讓學生從活動中逐步感知,逐步體驗,通過師生、生生相互間的互動作用來完成。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和畫圖活動,理解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概念。
教學重點: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學關鍵:結合教材提供的實例,通過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及操作過程上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從而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1)情境教學法:課一開始,創(chuàng)設“涂色”比賽形式導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為學習新知作了較好的鋪墊。
(2)直觀教學法:充分利用實物、學具、教具,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愉快學習新知。
(3)認知沖突教學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低中年級操作隨意性大,對學生的操作必須適當指導啟發(fā),另外根據(jù)認知沖突論,教學中我不斷設置矛盾沖突,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學生主動探究。
探究、合作、操作學習法:切實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加強操作實踐活動,提供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通過觀察,比較、歸納理解概念。充分調(diào)動學生手、口、眼等多種器官參與探究學習活動。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
1、比賽活動:教師出示一個小正方形和一個大正方形,挑選男女生各一名,進行涂色比賽。
2、學生比賽。
3師問:你們覺得比賽公平嗎?
生:不公平,圖形一大一小,大圖形花的時間要多。
師:那么圖形的大小指的是圖形的什么呢?(生:面、面積)
4、引出課題
師: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物體的面積。(板書課題:面積)
(由學生感興趣的比賽活動情景引入,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很自然地引入新知)
(二)初步感知面積概念
1、說一說:你們生活中都見過哪些面呢?生: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冰箱的面、……
2、摸一摸:鉛筆盒的面、數(shù)學書封面、桌子的面
3、比一比:
①教師的手掌和學生的手掌。
讓一個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手掌,教師同時也展示自己的手掌,讓全班其他同學比一比兩個手掌表面的大小。
②1元硬幣和5角硬幣。
③數(shù)學課本的面和數(shù)學練習本的面。
師:我們在比它們的什么?(生:面的大?。?/p>
小結:通過觀察、操作與比較我們知道了物體表面怎樣?
生:面有大有小。
相信《圓的面積課件七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幼兒園教案,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面積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當中的一部分,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教案和課件的制作應該能夠體現(xiàn)出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和智慧,什么樣的教案課件才是好課件呢?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篇關于“圓的面積課件”的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和知識讓更多人受益!...
教案課件是我們老師的部分工作,因此每天老師都會按質(zhì)按時去寫好教案課件。教案是提高師生互動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特別選擇的“圓柱的表面積課件”一定值得您一試,提供有用建議是我的職責但終究決策權在您!...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為了給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學習效率,教案是個不錯的選擇,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關于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有請駐留一會,閱讀小編為你整理的圓的面積課件教案精選,請閱讀,或許對你有所幫助!一...
下面由小編幫大家編輯的《圓柱的表面積課件教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教案課件是老師在課堂上非常重要的課件,每個人都要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的使用有助于增強規(guī)劃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