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一則讀后感。
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您搜羅了“論語一則讀后感”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啟示。讀書可以開拓我們每個人的眼界,作品這一本書,給了我許多回味,讓我嘆服作者的神奇。?讀后感是一次思想碰撞的過程。相信我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您一定不想錯過!
在中國5000年悠久歷史中,有一門學問代代相傳儒學,有一本經典人人皆知《論語》。這兩樣東西在春秋時期完美結合,鑄就了一個直至現在仍在討論的話題。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編寫而成,記錄了他們的師傅先人孔子的言行,許多名句箴言,直到今天還十分適用,真是一朵奇葩!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要屬學而篇了。它是《論語》的首篇,由16個對話組成。對話中,有判斷君子的忠告,也有做人的要求;有交朋友的告誡,也有學習知識的過程。五花八門,彰顯了大儒風范!
放眼整本書,我感悟最大的是那句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認為:花言巧語,一昧討好你的人,就像豆腐嘴刀子心,笑里藏刀,一定沒有多少仁德!我想,在現代生活中,騙子不就是那個討好你的人,在你被贊揚得如醉如癡時,給你當頭澆上一盆冷水,拿上他的戰(zhàn)利品――從你錢包中溜出的錢財,逃之夭夭。留下你一人站在原地,暗自懊悔不已!
經典從來不會褪色,只會越來越鮮艷。讓我們細細品味這部經典中的經典吧!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文學家,我讀了他的《論語》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孔子誨人不倦、才高八斗的智慧。
這本書的道理非常的多,每一個都讓你受益匪淺。比如子鉤而不綱,弋不射宿,這句話教育我們對小生靈要有仁愛之心。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告訴我們在任何條件時間下都不能違背仁德。而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又讓我們知道了只有顧及眼前,又考慮長遠,才能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系子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無止境,要再想再踏上一個臺階,不知要花多少的心血,踏上臺階后,還要為鞏固付出代價,否則就會復失,在生活中的我也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
記得有一次,我在一次課外比賽中我考了個不錯的成績,我自以為考得好,回家后樣樣吹牛,從那以后,我每天驕傲自滿,對自己放松了要求,對于學習總是不夠熱情,終于在一次比賽中我失利了,讓我非常難過。一旁的媽媽對我說:緣緣,現在知道了吧,學習是永無止境的,你應該每天積累,每天學習,讓自己能上更高的臺階,而不是有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就開始自以為是了。我心里非常的慚愧,對自己的要求太低了,對于學習應該目標遠大,好學的人是永不滿足的,好學的人應該花更多的心血在其中。
《論語》這本書內容豐富,猶如一座復合性富礦,讓你時有意外收獲,驚喜不已。我們也要慢慢體會,吸取精髓,真正實踐起來。
《論語》是一部千古流傳的著作,是記錄孔子與他的**們言行生活的點點滴滴,里面有深奧的理論。 宋代趙普用“半部《論語》治天下”名揚古今,千百年來,風雨洗滌,仍然經久不衰,依然璀璨若星。
從那以后,我便開始接觸《論語》,到今天雖然我連半部都還沒學到,卻已是受益淺匪。
現在,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說:“人類在世紀要獲得生存發(fā)展,就得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故鄉(xiāng)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笨鬃泳褪怯羞@樣的魅力,讓人們世世代代銘記。
動畫片《孔子》中**了魯國的王室權力被季氏奪走,魯國國君被迫趕往齊國,孔子與國君告別時,國君都后悔為什么當時沒有啟用孔子呢。
論語教給了我學***法。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意思是:
經常學習不是件快樂的事嗎?我每次學到新的知識,使我的學有了很大的長進,并經?;仡^復***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學***課英語之后,都要經常讀讀每課的課文及單詞,時間長了,課文和單詞就自然而然地記住了,考試也就“下筆如有神”了,這樣就能考出好成績了,考出好成績我就開心啦!
論語教給了我孝敬父母的道理。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父母,能竭其力”意思是:侍奉父母,能盡力而為。我做到了。
通常,我有時間會幫父母做家務。
論語教給了我誠信做人的道理。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講信用。我沒有做到。
在學校里,我答應給朋友什么東西,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時間,最后干脆說我沒說過算了,對于這個毛病,今后我一定改正。
通過學習《論語》,讓我知道了應該怎樣為人處事,讓我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還讓我了解了一位全球聞名的圣人—孔子。
更重要的是,讀《論語》能享受到快樂。國學大師于丹說出了我的心里話,她說:《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它教會我們在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幸福,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的坐標。
愿《論語》能成為每個人的好朋友。
論語一則讀后感(二)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ⅰ懊舳脤W,不恥下問?!边@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依然睿智而有意義。“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边@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
能者為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需要聯系的人很多,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勢,值得我們學習,也可以做我們的導師。就說我們班上的吧。
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里,有籃球將軍、畫家、書法家和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R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一則讀后感(三)
讀了《論語》一書,我感觸很深,不但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還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華。
所謂《論語》,即孔子及其**編纂的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它是我國一部最早的語錄體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判家,還是我國第一個系統闡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深遠影響。
《論語》一書是孔子學說的體現,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這是孔子認為的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品質。
其中幾則令我印象頗深。
第一則當然就是開篇第一章的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
學***以后,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遠道而來真不快樂!別人不理解我。我沒有生氣。我也是一個道德修養(yǎng)很高的人!
什么勤奮的人,什么樂觀的人,什么寬宏大量的人,誰不是紳士?這值得我們學習。學后復習,不僅會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會從舊的知識中領悟到新的東西,就是“溫故而知新”,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而來,大家在一起討論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學習,真的是很快樂。別人不理解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世界上有這么多人,每個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們沒有必要去為此惱恨、惱怒,應該用寬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別人,去原諒別人,這樣的人才可以被稱得“君子”。
孔子不僅僅是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里,勤奮學***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謙虛了,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所說所做有很多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如此重要的偉人,還說出如此自謙的話,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還認為“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養(yǎng)仁德,就可以消除惡。的確,品德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決定著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會使一個人丑陋、惡毒,甚至會讓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會讓一個人美麗、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可見,培養(yǎng)仁德是很重要的。
《論語》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書,不僅僅是現在,甚至是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后,它都會激勵著人們不斷的積極進取,在各個領域,都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論語》是一部千古流傳的著作,是記錄孔子與他的弟子們言行生活的點點滴滴,里面有深奧的理論。 宋代趙普用半部《論語》治天下名揚古今,千百年來,風雨洗滌,仍然經久不衰,依然璀璨若星。
從那以后,我便開始接觸《論語》,到今天雖然我連半部都還沒學到,卻已是受益淺匪。
現在,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說:人類在世紀要獲得生存發(fā)展,就得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故鄉(xiāng)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讓人們世世代代銘記。動畫片《孔子》中播放了魯國的王室權力被季氏奪走,魯國國君被迫趕往齊國,孔子與國君告別時,國君都后悔為什么當時沒有啟用孔子呢。
論語教給了我學習的方法。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意思是:學習后要經常復習,難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我每次學到新的知識,使我的學有了很大的長進,并經?;仡^復習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學習完每課英語之后,都要經常讀讀每課的課文及單詞,時間長了,課文和單詞就自然而然地記住了,考試也就下筆如有神了,這樣就能考出好成績了,考出好成績我就開心啦!
論語教給了我孝敬父母的道理。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父母,能竭其力意思是:侍奉父母,能盡力而為。我做到了。平時,我有空都會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論語教給了我誠信做人的道理。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講信用。我沒有做到。在學校里,我答應給朋友什么東西,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時間,最后干脆說我沒說過算了,對于這個毛病,今后我一定改正。
通過學習《論語》,讓我知道了應該怎樣為人處事,讓我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還讓我了解了一位全球聞名的圣人孔子。
更重要的是,讀《論語》能享受到快樂。國學大師于丹說出了我的心里話,她說:《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就是教給我們在生活中獲得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愿《論語》能成為每個人的好朋友。
小編推薦
學生族和上班族都很希望可以有條不紊地寫出文檔,大家對范文的搜索越來越頻繁。在范文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寫出更精彩的文檔。下面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為大家整理的“論語八則讀后感受”,相信您能從本文找到幫助!
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仔細傾聽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覺曾經遙遠而枯燥的《論語》一下子變得豐富和溫暖起來。于丹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有許多獨到見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對《論語》的解讀能夠贏得民眾的掌聲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沒有把重點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論語的教導直接針對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講解的心靈之道、處事之道都是幫助人的內心需要,這就是當今許多現代中國人的實際需要。人們從于丹的講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論語》中的一些教導,以幫助自己求得心靈的平安,幫助自己為人處事、幫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當今忙忙碌碌、競爭激烈以及精神相對空虛的情況下,人們更有對內心平安的追求,當然孔子不能給當代中國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論語》中的一些內容的確能給人某種心靈安慰,也可以讓人從中學到一些處事之道。
于丹《論語心得》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學習于丹《論語心得》,感覺最深的是能啟發(fā)我們的心智,觸動我們的心靈,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guī)矩、道理,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樂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
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感到幸福,對現實是否感到滿足,主要取決于個人的心態(tài)。確實,在今天這么一個不斷改革與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顯得更為重要。面對眼前千變萬化的世界,調整好個人的心態(tài),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樂,是我們每個人在現實中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合,只有站在個人心理的坐標系上,建立務實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職業(yè)生涯中有所擔當,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最為重要。于丹教授把《論語》樸素、敦厚的哲理解讀后以現代人的理解方式傳遞到我們,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就工作而言,一個人的目標,不能好高騖遠,必須經過努力可以達到;同樣,目標不能太小,不經一定困難能夠實現的目標不可能帶來多大的勇氣,即便是實現了目
標也不可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快樂。同樣,對于一所學校目標的適切制訂,將會增強教職員工的團隊精神;遠大的理想,將激勵人們戰(zhàn)勝各種困難,勇往直前。
前一段時間于丹教授到日本講授論語心得,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她的想像。這說明日本對儒家文化的重視超過中國。但現代日本等許多國家的政體和經濟發(fā)展并非是靠儒家文化,靠的是現代制度創(chuàng)新與文化繼承兩者并行,不是全面拋棄,也不是全面保留。國家擁有現代政體,同時社會、家庭、個人也保留一些傳統的價值觀,這兩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輔相成。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制度與文化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論語》等傳統文化能幫助人得到一些內心平安以及一些處事之道。于丹論語心得的現象其實是向中國社會啟示如何繼承和保護傳統文化,并同時建立和維護民主、平等、法制的現代社會制度,可以大力提倡傳統文化中對個人價值觀和修養(yǎng)有益的教導。
于丹的心得讓我體會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諧,什么是無畏。在于丹對《論語》通俗化的解讀中,無論是“心靈之道”還是“處世之道”,無論是“君子之道”還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種大氣的胸懷,獨到的眼神,加以審視、領悟,并用輕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這就是于丹心得帶給人的美麗!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里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后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于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就應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fā)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于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于生命,用心爭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在暑假里,我一口氣讀了論語這本書,我覺得它里面所包含的道理實在太深厚了,而且不是一讀就懂,要你細細得去品味,去理解,去閱讀才能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比如: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币馑际牵嚎鬃诱f:“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的老師,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他的不好的方面,努力克制自己?!薄白尤眨骸桑d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币馑际牵嚎鬃诱f:“仲由我教導你的知識知道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tài)度就是明智的?!薄白尤眨骸曳巧?,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币馑际牵嚎鬃诱f:“我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獻,迅速而靈敏的學習?!弊尤眨骸疁毓识?,可以為師矣?!耙馑际牵嚎鬃诱f:“溫習學過的知識才能更好的領會和理解新的知識,就可以當老師了?!?/p>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著,鮮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孔子說"他(她)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見的;不喜歡冒犯長輩,而喜歡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孝順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卻沒有做到。我經常在飯后就拍拍屁股就走了,從來沒有考慮過父母要洗碗,要工作;我經常在父母叫我去買東西的時候,推推拉拉,不肯去買,從來沒想過父母會傷心;我經常在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從來沒考慮過父母掙錢很辛苦……。
自從讀了論語后,我開始理解父母為了我們,去打工掙錢供我們上學,我們是否應該去好好學習,以此來報答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呢?我們現在還小,爸爸媽媽不是要我們去養(yǎng)他們,只要我們聽話,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很安慰的了。
父母的用意,父母的偉大!雖然父母時候讓我干的活比較重,但是他們是為了讓我體會到勞動的收獲!雖然我犯錯時被他們批評了,但是我不怨恨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表面是在批評,但暗中卻是在教育著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一種愛,這種愛是別人感受不到的愛!
《論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編錄的孔子的經典語錄,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論語》,對于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么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啟發(fā)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南宋光宗紹熙元年,當時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并匯集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guī)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fā)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大家別以為,孔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因為我想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墩撜Z》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品味人生,修身養(yǎng)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tài),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我從書中得知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他宣揚一宗剛整的人格: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已成仁??鬃拥乃枷胫械木枰殉蔀槲覀兠褡鍖氋F的精神財富,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也應學習古人的精神傳揚仁愛,不是嗎?
論語,是記錄圣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后,你能夠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僅教會人們就應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謹的規(guī)范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為圣人,就是因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讀了論語通譯,雖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譯成現代文,但是在注釋的幫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訴我們的。覺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時就能明白的這些道理,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還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而篇第一》了?!白釉唬翰换既酥患褐?,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是啊,現實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個個都渴望理解。人們視理解為溝通感情的紐帶和聯系心靈的橋梁。大家都期望人與人的相處就應多一點寬容和尊重,多一點容忍和諒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復雜。若時時都想得到別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為,人生沒有相同的路,每個人都不一樣,兩個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兩種價值取向相異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要彼此理解不是強人所難嗎?人不是從一個模子里造就出來的,你有另人頭痛的事,我也有。我們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別人,去苛求別人,于是我們之間有了“墻”,于是你苦惱,我也苦惱。但是,人們有沒有想過,許許多多的小事,為什么必須要他人明白,必須要他人理解?其實,應對種種的不理解,只要我們給他一個微笑,用寬闊的胸懷去應對,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變法,落得“五馬分尸”的結局;達爾文在說物種進化的時候被人們罵成瘋子;助人為樂的雷鋒經常被人嘲笑,他們這些舉動,又有誰能理解?如果他們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樣捍衛(wèi)真理?他們最初不被理解,是因為他們的追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最終名垂青史,是因為他們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這個東西。他們能夠追求別人的理解,以別人的議論為自己的主題,以別人的言談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以別人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甚至要去討好別人,為了所謂的理解,寫了一些優(yōu)柔寡斷毫無逐漸的可笑人生。他們真的明白理解嗎,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在理解別人,并換取別人的理解嗎,不是這樣的。
理解不僅僅僅只是你需要別人來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為什么要逼迫別人理解你,難道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同情和憐憫?這樣作難道不會太悲哀了嗎?于是,終日沉浸在觀察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之中,優(yōu)柔寡斷,碌碌無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卻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牽強的,是需要別人有和你相同的東西然后互相共鳴而產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關系,只要我們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別人,想必別人也必須能理解你的吧??鬃雍茉缇瓦@么說過了,不擔心別人呢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人不光為理解而活!
“理解萬歲”?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讀完《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心態(tài),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的處世哲學,教會了我如何用平靜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如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快樂地生活,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關鍵詞:交友之道;處世之道;心靈之道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同大多數的青少年朋友一樣,認為傳統文化跟我們當代社會是沒有什么關系的,在科技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我們是不需要傳統文化的。假期曾經在家長的“逼迫下”,參加了一次關于傳統文化的講座,聽到許多關于傳統文化的感人事跡,了解了從事傳統文化的教師們博大的胸襟。因此,得以重新審視傳統文化。
而這次能夠重拾對論語的興趣,也多虧了于丹教授的引領。她將曾經遙遠而枯燥的《論語》變得溫暖而貼近人心。該書著眼于社會現實,針對當代社會激烈的競爭和人們的心靈空虛,用《論語》的現實意義,引導人們追求內心幸福。正如易中天所說:“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队诘ぁ凑撜Z〉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我從中學到了許多的為人處世之道:
心靈之道。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許許多多缺憾和不如意,無論大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心態(tài)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大家想想,為什么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我們的生活真的像差那么遠嗎?《于丹〈論語〉心得》告訴我們,生活中我們要有開闊的心胸,坦然的心境,內心足夠強大;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我們才會騰出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處世之道。如今競爭激烈,物質生活如此豐富,人與人的關系可以說是更近了,也可以說是更遠了。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我們怎樣處理好人際關系呢?于丹教授結合《論語》給出了幾點原則:1)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對一切。2)忠告而善道,不可則止,勿自辱焉,與朋友相處也要有個度,所謂“過猶不及”。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間留一點分寸,留一點余地。3)對待社會亦是如此:“不在其位,不謀其職”,修身養(yǎng)性,做好自我就是起點。
交友之道。朋友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的為人,這就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吧。但是朋友也有好壞之分,好的朋友是人生的財富,不好的朋友會給我們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那么我們應該交什么樣的朋友呢?如何做才能交到優(yōu)秀的朋友呢?首先我們的朋友應該是為人真誠,坦蕩,剛直不阿的,而且應該為人誠懇,與這樣的朋友交往內心是妥帖的、安穩(wěn)的,精神能夠得到一種凈化和升華。當然,見聞廣博的朋友更有利于你的進步。想要交上這種朋友,不僅要有辨別能力,還要有仁愛之心,愿意與人親近。于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fā)的。通過讀《于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生活,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快樂地生活!
近期,我翻閱了《于丹心得》一書,在幾個夜晚舒心的閱讀后,感觸良多。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其實就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它告訴大家的東西,都是最樸素、最簡單的。而于丹教授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yǎng),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yǎng)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fā)來解讀它,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成功地讓我們對《論語》有一種感知的認識。
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用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兩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們說過的最簡單的道理,并借用大量經典、智慧的故事來展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個故事都有一道點睛之筆,幫我們照亮人生的迷途,洗凈心靈的塵埃。例如佛像的故事,告訴我們內心的從容緩和是要經過千錘百煉的;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讓我們理解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讓我們明白如何做一個仁愛之人;網球明星和女孩買頭花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以開闊的心胸去面對生命中的缺憾;茶師為了最有尊嚴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讓我們看到
了心靈勇敢的力量等等,讓我們領略到的獨特智慧、正確心態(tài)和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的理性道德,也許會讓我們受益終身。
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的文風是和緩的,謙恭的,甚至是淺白的,讀她的書就像接受一場“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洗禮,渾身都有說不出的酣暢和愉快。她把枯燥難懂的論語演繹成了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這種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fā)的。讓我明白了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舍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等等,這樣,會使我們自己變得完美、強大,才會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會享受生活的美滿與幸福。
讀完一本《于丹論語心得》,所得又何止這些,那感覺猶如冬日里的一抹暖陽,讓人受用流連,讓我學會了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生活,并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tài)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快樂地生活!
大多數人都會有自己的朋友,而且他們中的大半樂于與人為友,俗語講:多個朋友多條路。可見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而且朋友的言行舉止也在影響著你。所以,交到一些益友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我們應該交些什么樣的朋友呢?
《論語》告訴我們:交友,要交正直之人為友;這種人剛正不阿,絕無諂媚之色,是益友。他的人格在影響著我們,在我們怯懦時給予我們勇氣,在我們踟躕不前時給予我們果決。
交友,要交誠信之人為友。這種人誠懇,不虛偽,不做作。時刻都給予我們正能量,讓我們有著腳踏實地之感,就能放眼未來,全力前進。
交友,要交知識面廣之人為友。這種人學識淵博,好比一位良師,但同時也是我們的益友,十分可貴!在他身上,我們可以學到非常多的知識,增長見識。我們在遭遇問題時他會給予我們一些幫助,不讓我們無所適從。
總之,交友,盡量交君子為友,即使我們篳路藍縷,也會在他們的幫助下立足于社會,獲得成就。交這樣的友,會讓我們受益匪淺。
在孔子看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21世紀評估各個國家人民生活得好與不好,已經不是過去簡簡單單gnp(國民生產總值)一個標準,還要看gnh,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指數。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tài)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么你可能會收獲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愿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與此相反,那么即使是有教無類的孔子,他也不見得會對牛彈琴。
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那么這個世界將是惡性循環(huán),無止無休。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幸福。
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么可惡的事,我怎么能原諒它呢?然后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
佛家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fā)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又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大家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tài)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從小就背的朗朗上口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碑敃r只是背誦,現在再來看,這一小段話蘊含著許多道理。虛心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對于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有,就注意改正,如果沒有,就要加以防備。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yǎng)性增長知識。
上學時,每天都會接受新的知識。不會復習的我每次都在考試中失利。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又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除了學會溫習之前的知識,還要知道怎么學。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爆F在學習知識,都是自滿的,自認為良好,事實上,并沒有學到許多知識。學知識要做到虛心求教,在學習上精益求精,不斷完善,全方位汲取營養(yǎng)。
生活中,在不同地方當不同的角色,就要做一些應當做的事。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痹诟改该媲熬托⒕锤改?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后,還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先知道孝敬父母,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是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文化學習在第二位。
講到孝,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說:“他父親在世時,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孝了?!备改付枷M优茸约簭?,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論語》是一部優(yōu)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行。此書也蘊含了許多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與方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是孔子對學習的看法,他認為只要自己感興趣,把所學得當作一種愛好,一種快樂,就一定能學好它。當然,在今天,我們依然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我們發(fā)自內心地喜歡,就能夠集中全身的精力,激發(fā)潛能,從而促使自己走向成功。
有了學習的興趣還不能夠走向成功,還需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態(tài)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是孔子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他認為對待知識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墒聦嵣希覀兒茈y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或者說人們很多時候不愿承認自己不知道,認為這樣很丟臉,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心理。我們應該保持謙卑的學習態(tài)度,切不可不懂裝懂。在有了良好學習態(tài)度的基礎上,我們再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笨鬃诱J為學習和思考應該結合起來,不能只顧一邊?,F在社會,中國學習就是屬于理論方面十分優(yōu)秀,但是動手實踐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就比較弱了。在這點上,我們應逐步提高學習中探究的能力。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但光有這點還不夠,有些人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這樣的學習也是不好的。所以,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是孔子提出的另一種學習方法。溫故以前學過的知識可以讓我們對此掌握得更加牢固,并且還可能發(fā)現一些新的知識。
有了這些,還需要一個“領導者”——夢想。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見周公?!边@是孔子在步入遲暮之年還未實現夢想時發(fā)出的感嘆,但他并沒就此放棄,而是心懷夢想,對生活充滿希望。夢想就像太陽,沒有夢想的人,生活中就如同失去了陽光,整日在黑暗中度過,怎么會對生活充滿希望呢?
夢想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動力,但也有人心懷夢想,卻止步不前。
這學期我讀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那就是: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輯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書》、《禮》、《易》、春秋。并稱“四書五經”。通行本共二十篇?!墩撜Z》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當中有我們時代流傳的名句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他的意思是:學習的時候經常復習,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難道不是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難道不是君子嗎?
孔子的思想中心就是仁,在論語中一共有109處寫到了仁。仁是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你居住在有仁德風俗的地方,就熏陶上仁德風俗。為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所以說“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論語是一部不錯的書籍,我們難道不需要讀它嗎?
大家每周總是離不開要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幫助我們平復心情,讓自己冷靜思考。因此寫作文前就需要我們多看、多練、多寫,那么怎樣才能寫好一篇作文呢?由此,有請你讀一下以下的“論語十則讀后感優(yōu)選”,建議你收藏并分享給其他需要的朋友!
當我看完《論語》后深受其中一句的啟發(fā),這個句子是: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tài)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實事求是。曾經有一個例子,說是有一位青年,對愛因斯坦稱自己是無知的而感到疑惑不解。于是他問愛因斯坦為什么?愛因斯坦笑著隨手拿了一張紙,在上面畫了一個大的圓和一個小的圓,然后指著大的圓說:我的知識圈比你的大,所以未知領域的接觸面也比你大。
正因為知識的增加,所以無知感也會增強。而如果你不懂,卻裝作自己很懂,不但對自己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會對自己產生阻礙,會讓你變得很自傲。所以不知道承認自己不知道,才是真正的明智。知識是無邊無際的,所以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不要羞于自己的無知。
我還懂得了做人要踏踏實實的道理。
《論語十則》讀后感觸頻多,我感覺到了一股讓我興奮的奇怪的感覺,為什么讓我興奮呢?因為它給我一股學習的沖擊力,讓我們走向學習的快樂時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二是講有關于思想修養(yǎng)方面的。論語使我懂得如何處世待人,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
特別是溫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后,就會有新的發(fā)現,新的體會。
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整理以前的書本時,會不時有新的發(fā)現;偶爾翻起一本老書瀏覽幾頁,有時也會有新的收獲。我時常會拿起小學時的課本來復習,每次復習后,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fā)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復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論語十則讀后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
舉個例子吧,開學時,班長發(fā)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發(fā)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fā)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間該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諧??!
另外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給我感觸很深,這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后落葉的。
讀了這句話,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堅忍不拔,是那么經得起惡劣環(huán)境的考驗。我們不正需要這種精神嗎?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huán)境中,都應該堅強不屈,高風亮節(jié)!
抗戰(zhàn)英烈吉鴻昌,面對著敵人的酷刑,毫不畏懼,大義凜然;烈士羅學瓚在獄中堅強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共產黨員賈起面對國民黨的嚴刑拷打,但他沉著冷靜,英勇不屈,嚴守黨的秘密這些烈士,他們這種堅強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肅然起敬!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決不能退縮,應該堅強面對,鼓起勇氣戰(zhàn)勝困難,勇往直前??!
通過學習論語十則,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通過讀《論語十則》,使我明白了學習的方法與處世之道!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DD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p>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蓖瑫r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边@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叭诵校赜形?guī)熝?。”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
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R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對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都有所啟發(fā)。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馑际侵缚鬃诱f:“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奔丛诩乙⒕锤改?,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后,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暗拢酥疽?,本立而道生?!?/p>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晌沂菍W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今天,我們學習了《論語十則》,這篇古文十分深奧,讓我剛接觸它的時候,都有點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而有一句話又證實了論語的重要性:“會半部論語,能夠治天下”。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書,這本書可謂是集學習、修身、做人于一身,對中國儒家學說有著遠大理想的一本書!我只接觸了十條,卻明白了許多道理,讓我恍然大悟。其中有幾條,我覺得頗有感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難道不是教我們怎樣學習嗎就拿我來說吧,我也有這樣的學習經歷。
我數學成績還不錯,但做題目卻總容易出錯,為此,我增添了不少煩惱。今天我終于知道了,原來是我課后沒有按時復習,學過的知識沒有鞏固,才造成了錯誤。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按一定的時間來復習學過的知識,會有新的理解和體會。同一篇文章,你學會后再復習一遍,會發(fā)現有和第一次閱讀時迥然不同的感受。而你對課文的意思又有了新的理解,這也是學習的快樂之處。
掌握好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做到課前預習,課時聽課,課后復習,還用愁成績不能提高嗎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tài)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yǎng)方面的。這十則教給了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小學學古詩《楓橋夜泊》時,其中有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老師給出的解釋是:江邊的楓樹伴著漁家的燈火,帶著思想之愁我難以入眠。但是我發(fā)現:楓樹性惡濕,不宜生長在江邊。我又查閱了一下,發(fā)現江楓還有一種說法為:江邊的楓樹且當時就有一座橋名曰楓橋。因此,我認為江楓應采取第二種解釋。我將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說:此刻大多采用第一種解釋,而且這兩種說法處于爭論之間,還是選取第一種更為妥當。老師還夸我善于思考、探究呢!既然學而思如此有益,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說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這以后才能明白松樹柏樹是最后凋謝的。我們正應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何種境地都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jié)。文天祥應對著敵人提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誘惑,義正言辭地加以拒絕,忍受著敵人殘酷的嚴刑拷打,寧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國。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表現得大義凜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應當像他一樣堅貞不屈,不畏艱險的環(huán)境,保守自己的節(jié)操!我們應勇于挑戰(zhàn)困難,像松柏一樣在寒風中挺立!
《論語》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啟迪著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世,修身養(yǎng)性。
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這個寒假我讀了《論語》,《論語》是我國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幾代弟了編成,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體現了孔子的倫理思想、道德觀及教育思想。liuxue86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讓鄰三尺”,這篇文章講的是兩個鄰居從剛開始不肯退讓自家的院子到后來各退三尺地,從而兩家的房子都合適了并且成為了很好的鄰居和朋友。通過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們要理解、多謙讓對方、多替別人著想,別人快樂的同時也帶給了自己的開心快樂!
《論語》這本書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好文章,雖然我不能理解其中更多的含義,但我想只要多讀幾遍,我會悟出更多更深的道理。
讀后感欄目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匯總
讀后感大全匯總
中外名著讀后感匯總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最近我們學習了《論語十則》這篇課文,《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是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其中我對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理解最為深刻。這句話是孔子教給他的弟子仲由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 孔子說這段話是要告訴我們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實事求是,要有誠實、謙虛的態(tài)度,不能不懂裝懂。這句話的意思大家心里都很明白,可我們的身邊依然有很多不懂裝懂的人。那天我的幾個朋友來我家,我們一起聊天,不知不覺聊到了地理。我問她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有幾個么?大家都困惑地搖搖頭,唯獨有位聰明的,她告訴我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只有一個,面積好象是幾百平方公里吧。話一說完,另一位朋友就反駁到:誰說的,上次我在網上就看到了世界上面積小于1000平方公里的國家好像就有20多個哩。為了得到一個正確的解答,我們上網尋求答案,果真跟另一位朋友說的一樣世界上面積小于1000平方公里的國家就有25個,最小的國家面積只有0.012平方公里。那位聰明的朋友唰的一下羞紅了臉。
看來如果你養(yǎng)成了不懂裝懂的壞習慣,那你可要麻煩咯!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這幾天,我們都在學《論語》十則,在這十則論語中,我喜好個中的三則,它們別離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覺得師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幾句的意思都是關于念書和進修的。如第一則講了進修的要領和立場以及做人要有涵養(yǎng);第二則講了要復習已經學過的常識,就能貫通新的內容;第三則講進修要領,敘述進修和思索的辯證相關。
我先說一下我對第一則的讀后感吧,我以為第一則的第一句講的是進修要領,人在進修和實踐中把握常識,增添手法,這不就是進修中的愛好嗎,第二句講的是進修的愛好,孔子與別人一路接頭題目,這不就是進修的愛好嗎。第三句講的是為人立場,孔子的意思是讓我們做人要氣度坦蕩,要有涵養(yǎng)。
我對第二則的領略并不是很深,可是我知道孔子的意思是在溫習的進程中,可以得到新常識,新領會,新發(fā)明,這種人可以做先生。有一個好的進修要領很重要,常識就是通過不絕地創(chuàng)新才不絕的富厚和成長起來的。
第三則就是一個進修要領,但愿同窗們記著這句話。學是思的基本,,思是在學中舉辦,二者相輔相成,不行以偏廢,這才是正確的進修要領。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我想:遇上開心的事,就盡情享受,與人分享,因為你的快樂也會讓別人快樂;遇上難過的事,一時的悲傷難過人之常情,但長時間沉迷于此,你的生活質量就會大大下降。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快樂地生活!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先說對人的分類與判斷,我們學論語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培養(yǎng)我們的價值觀,價值觀就包括了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在這一節(jié)課,我的到的對君子與小人的分辨是這樣的:君子是有價值觀、原則與思維方式的,所以學習任何知識都會學得比較好,因為掌握了方法,所以君子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沒有局限(君子不器)。君子也是二元以上思維,所以與人交往的時候堅持自己的原則但不去攻擊別人(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在學術上的另談),君子先做事然后再說自己做的事,這樣既不會有空話(先行其言,而后從之,這也能用在判斷事上)。
小人呢?沒有自己的原則、價值觀與思維方式,也是一元或元都不元的思維,只能掌握有限的數量較少的知識,并且因為沒有思維體系把知識串聯起來,所以能做的事是固定的,像一個器具只能做相對于君子來說是少得多的事情(小人器也君子不器。當然,君子不愿意學某些東西或者有些東西不學另當別論),因為沒有自己的原則,所以喜歡搞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經常變臉,跟誰在一起都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小人比而不周,同而不和)。
溫故而知新也是一種思,但是要結合學,否則光學不思,就會迷惑,如我在上文舉的愚人的例子,典型的只學不思,甚至我懷疑是否
學了(學而不思則罔)?如果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呢?這種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如果想到了歪路上,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因為沒有學(思而不學則殆)。
俗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可謂舉足輕重,其文化影響與政治地位都是其他學術無法相比的。因此,《論語》成了中國歷代文人墨客、先賢政要的必讀科目。可以說,大凡是中國人沒有不知道《論語》的。對于《論語》的解說也很廣泛,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讀《論語》。真是不讀不知道,讀過才知道孔子著實偉大。他的遠見卓識不僅在當時影響巨大,就是對幾千年后的我們也深有啟迪,有著燭照千秋的意義。
孔子作為一代巨人,他首先是一位教育家,所以言語間總圍繞著教育這一主題,離不開育人兩字。大家知道,儒家學說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仁、義、禮、智、信。我認為,這五個字既可以作為教育人的至高境界,也可以看作評價一個人好與壞的標準。你教出來的學生如果能達到仁義禮智信,你就是成功的教育;一個人如果能作到仁義禮智信,他就是一個好人。所謂仁,就是愛人,要有一顆愛心。仁是做人的基礎,有愛心的人才能做好事情。作為一名教師,更要有一顆博愛之心、恒愛之心,有愛才有教育,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所謂義禮是說做人要有一定的行為準則,要符合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遵守紀律、法律和道德的約束,這與我們對學生進行的禮儀常規(guī)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其實是吻合的。智就是知識、智慧。人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更新知識,培養(yǎng)智慧。作到活到老,學到老。身為教者,更需要經常讀書學習,通過讀書完成知識的更新,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yǎng),才能更好地擔當起教書育人的重任。信就是做人要誠信。
孔子在治學上非常嚴謹,他強調學習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要學而不厭,敏而好學,博學而篤志;學習態(tài)度要老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要學會謙虛,學會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KJ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孔子對學習非常重視。他還特別講究治學的方法,強調學習要溫故而知新,學與思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重視啟發(fā)式教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教育方法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讀書的這段時間里,我就像是穿越了幾千年的時光隧道,來到了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和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面對面的對話。我從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博學多才、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完全吻合,但其中的一些真知卓見,對我們深有啟迪,可謂高屋建瓴,燭照千秋。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弊釉唬骸昂V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p>
——題記
假日里,一本《論語》捧在手中,我感受到了她的溫暖與樸素,感受到了她的博大與厚重。這里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她永遠都沒有失去腳下那樸素的起點。
她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告訴我修養(yǎng)身心的道路,并且還會給我指明一條腳下的路,讓我不斷前進,直到抵達自己的理想目標,而且她還讓我明白了許多......
《論語》讓我明白了學習要做到揚長避短,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孔子說,如果一個人,他“誦詩三百”,《詩經》倒背如流、爛熟于心,但你讓他去做一件事情,他卻磕磕絆絆完不成,讓他去辦個外交事物,他卻不能順利地跟人家談判,那么就算他書讀得再多,甚至都背會了,也沒有任何實際用處。
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也經常遇到。記得我們小的時候經常問大人的一個問題“我們是從哪里來的?”,許多家長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當我成為一名初中生后,生物課上《人的繁殖》不僅讓我知道了人是怎樣來的,還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的認識。當我遇到再有小孩子問大人這樣問題時,我就會用我學到的知識告訴他們,這不是什么不能說的秘密,這是很普通的常識。我相信我以后還會有更多的機會學以致用。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努力做到揚長避短,發(fā)揮自己善于表達的長處。
在《論語》中,我明白了人要孝敬父母,凡是以孝為先。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問老師什么是孝,孔子說,做子女的要盡到孝道,光讓父母有吃有喝還不夠,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讓我們看看今天的所謂孝道,在物質條件已經很豐富的年代,讓長輩有吃有喝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又有幾個讓能真正做到對父母和顏悅色呢?
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快樂,可是一旦走向社會,卻為什么要到最后才能想到要對父母盡孝呢?這就是“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作為一名中學生對父母的孝道可能就是在生活上和學業(yè)上不讓父母操心,在各方面都表現優(yōu)秀,讓他們容顏有光,我想這也算是盡孝了吧!
我還從《論語》中明白了仁愛的意義。我們經常說,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的英雄,他平時一定是有儲備的。英雄的行為有時候只在一個瞬間,但是考驗的卻是他平時的人格。仁愛就是這樣一種日常的涵養(yǎng),在生死危難關頭,使人可以有如此無謂的表現。
《論語》里始終貫穿的“仁、義、禮、智、信”讓我明白了做人的基本道理、讓我明白了做事的基本原則、讓我明白了大愛、小愛、博愛、讓我明白了......
兩千多年來,《論語》因為她的博大精深,她的深刻內涵,一直被人們所敬仰,而我卻只能了解其皮毛,我想我將窮畢生之精力去解讀她、感悟她,我相信她一定還會讓我們明白更多......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地位不言而喻。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00年?!墩撜Z》當然也就穩(wěn)坐了2000年的寶座?!墩撜Z》究竟是什么內容?為什么他被古人視為經典,而后又成為所謂“封建統治者的工具”呢?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里行間。
《論語十則》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tài)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yǎng)方面的。這十則教給了我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墩撜Z》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啟迪著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世,修身養(yǎng)性。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幼兒教師教育網推薦更多專題:“論語讀后感”。
不同的工作類型同樣的“文檔事務”,我們越來越離不開范文了。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范文呢?以下內容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整理,主題為“論語八則讀后感受”,相信您在閱讀網頁內容后有所收益!
這個暑假,我讀了《論語》這本書,受益匪淺。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所編撰的一部語錄體著作,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2歲??鬃邮侵袊糯鷤ゴ蟮乃枷爰?、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和最重要代表人物。
《論語》這本書,作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結晶,早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有了深刻的影響。
我在暑假期間讀了《論語》,學習到了許多待人禮儀,尊師重道,孝敬父母等一些知識,還有社會規(guī)律這些知識,讓我對以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及傳統禮儀有了深刻的見解。
《論語》是讓人懂得孝敬、道德、政治、利益、規(guī)律的一系列東西,我要把這個古老而又正確的理念,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中華民族精神蓬勃發(fā)展!
在暑假里,我一口氣讀了論語這本書,我覺得它里面所包含的道理實在太深厚了,而且不是一讀就懂,要你細細得去品味,去理解,去閱讀才能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比如: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币馑际牵嚎鬃诱f:“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的老師,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他的不好的方面,努力克制自己?!薄白尤眨骸桑d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孔子說:“仲由我教導你的知識知道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tài)度就是明智的?!薄白尤眨骸曳巧撸霉?,敏以求之者也?!币馑际牵嚎鬃诱f:“我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獻,迅速而靈敏的學習?!弊尤眨骸疁毓识?,可以為師矣?!耙馑际牵嚎鬃诱f:“溫習學過的知識才能更好的領會和理解新的知識,就可以當老師了。”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著,鮮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孔子說"他(她)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見的;不喜歡冒犯長輩,而喜歡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孝順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卻沒有做到。我經常在飯后就拍拍屁股就走了,從來沒有考慮過父母要洗碗,要工作;我經常在父母叫我去買東西的時候,推推拉拉,不肯去買,從來沒想過父母會傷心;我經常在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從來沒考慮過父母掙錢很辛苦……。
自從讀了論語后,我開始理解父母為了我們,去打工掙錢供我們上學,我們是否應該去好好學習,以此來報答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呢?我們現在還小,爸爸媽媽不是要我們去養(yǎng)他們,只要我們聽話,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很安慰的了。
父母的用意,父母的偉大!雖然父母時候讓我干的活比較重,但是他們是為了讓我體會到勞動的收獲!雖然我犯錯時被他們批評了,但是我不怨恨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表面是在批評,但暗中卻是在教育著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一種愛,這種愛是別人感受不到的愛!
《論語》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語和對話,語錄,但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內容豐富。《論語》中的一些經典名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鮮矣仁。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冶容^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煉的語言中卻已經蘊藏著很多的道理在里面,這本書中每句話后面都配上了譯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評點,讓讀者更容易接近孔子從中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為人處世。
《學而》一篇中孔子談到孝悌忠信等行為規(guī)范和做人的原則。比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孔子看來,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個人如果對父母不尊敬侍奉;對兄長不聽命維護,社會就亂套了。君將不君;國將不國……孝,悌,忠,信,是孔子經常涉及到的命題,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衡量,這些雖然并不是全都適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會不一樣了,現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規(guī)范,例如我們反對古人的愚忠愚孝。
幾千年過去了,孔子在做人與學習的關系問題上,所強調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現在依然受到肯定。
《為政》一篇也談到了人生的修養(yǎng)??鬃影研⒌膯栴},禮節(jié)的問題,忠信的問題,義勇的問題看得很重。認為一個人不具備這些品格,就談不上有道德,也就無法立足于社會,更無法治理國家。另為孔子對許多日常言行舉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止,是知也??鬃酉裎覀儚娬{了做人要實事求是,別不懂裝懂。先引其炎而后從之。則交到了我們要有重視實際的求實精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輕言重行的傾向。我們可以從這些言論中學到孔子的思想,而對于我們當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論語》所帶給我們后人的啟迪和價值時說不盡的,有空休閑時真該拿出來讀一讀。
《論語》里提出君子應“日三省乎己”,這里“三”不是具體數字,是多次、反復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要一遍一遍地問自己,有哪些事我還沒做到?有哪些事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論語“學而”》中曾子每日從“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方面自省其身,我們每天也可以從這三方面入入手進行自省。
第一省——
“為人謀而不忠乎?”要自省的就是“忠”,我給別人做事,給社會做事,我忠于職守了嗎?真正的忠誠不是忠于一個外在標準,真正的忠誠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忠于內心的良知?!爸摇痹谖覀兠恳粋€人的內心,能夠對自己的良心有所交代,就是最大的忠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第二省——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要自省的就是“信”,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譽了嗎?信守承諾,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需要我們時常反問自己。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會接受他,所以一個人不可沒有信用。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立足,“信”是多么重要,只有守信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第三省——
“傳不習乎?”要自省的就是“習”字,意思是說,老師教授的知識,你認真學習了嗎?對于知識,我們需要把它融進自己的生命里,這個過程才叫“習”。學習之后要復習,學習之前要預習,溫故而知新。學習,其實不光是孩子的事,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知識的學習真正融入生命,時時不忘記學習,如此我們才可以說,我們真正有所長進了。
這三件事——對任務的忠誠、對朋友的信用、對知識的學習,用它們叩問自己的內心,其實就叩問了自己的三重生命角色。第一重是職業(yè)角色,第二重是社交角色,第三重是生命角色,我們終其一生都是為了扮演好這三重角色而努力。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日三省乎己”,那么人生中又有什么憂慮和恐懼呢?
《論語》是語錄體散文,主要是記言,用口語寫成,有著練,曉暢雍容和順,遷徐含蓄的風格。
《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朝鮮和日本?!墩撜Z》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經走向世界,我們中國人才更應該珍視它,用現代人的眼光,好好審視它,自覺地去汲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讓祖國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更加發(fā)揚光大。
要了解《論語》,首先要了解孔子以及他為代表的儒家學派。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民,殷王室的后裔,武王滅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啟于宋,其遠祖遂成為宋國貴族,孔子出生于魯國,地位亦由公卿下降而為士。孔子十五歲即“志于學”,學無常師,尤其留意于周代的禮儀制度,以恢復周初的“德政”為自己的理想,并很早便以博學知禮而名聞遐邇。
“儒”在甲骨文中作“ ”,象形字,本義是沐浴儒身,指那些以為人相禮,祭祖祀神為本質的人。因相禮前他們必須沐浴齋戒,故稱之為“儒”。
說到了儒家經典,就自然要提到《論語》。“論語”二字的解釋有很多?!稘h書藝文志》曰:“《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即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說法有很多很多,現代人一般皆從《漢書》之說,將其理解為語言的論纂,用現代漢語說, 就是語錄,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學對孔子言行的追記,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
《論語》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私人著書的開始,它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潛在我們的生命中,熔鑄成我們民族的個性。
《論語》一書集中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此中,“仁”出現過109次,它是一切理論的中心。
說到為人處世,孔子提倡的是自愛和愛人,說到為政治國,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
總之,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仁”統帥著忠恕孝悌寬恭信敏惠智、勇剛毅等諸多道德規(guī)范。
當然,《論語》中也有一些思想是與歷史的潮流相背離的, 如政治上的復古傾向,對等級秩序的過分強調,對婦女、勞動的輕視等,但瑕不掩瑜,祖先具有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讓我們?yōu)橹湴恋摹?/p>
《論語》是語錄體散文,主要是記言,用口語寫成,有著練,曉暢雍容和順,遷徐含蓄的風格。
《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朝鮮和日本?!墩撜Z》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經走向世界,我們中國人才更應該珍視它,用現代人的眼光,好好審視它,自覺地去汲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讓祖國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更加發(fā)揚光大。
讀書,讀好書是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網絡上有很多關于作品的閱讀分析,想信您在閱讀后也有所得,那么,你是不是在找適合你閱讀的書呢?以下為編輯為你收集整理的一本好書推薦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罪與罰》這本書已經在書櫥里擺放了兩年多,這次最后能夠在寒假里去細細地品味它了。
書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年出生在一個俄國貴族家庭,是19世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充滿傳奇,28歲時因參與農奴解放運動而獲刑,出獄后重返文壇繼續(xù)寫作,被人們公認為是與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并駕齊驅的俄國文學巨匠。
每次讀完一部小說,心里都會百感交集,這部小說也一樣,結局很好,一個人靜下來仔細想一想,卻深深的被小說中的人物震撼。小說描述了貧困交迫的大學生拉斯柯尼科夫,因痛恨放的老板娘的盤剝,憤而行兇,卻自認為是伸張正義。然而良心的譴責,使其飽受心靈煎熬,最終在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幫忙下,投案自首。小說中寫的最多的就是“罰”,“罪”只僅僅占了全書一小部分,但“罰”卻貫穿整個文章的中心,這不僅僅僅是身體上的懲罰,還有的是比這更嚴厲的道德上的懲罰。所以法律只是一種懲戒犯罪的一種途徑,而另一種就是人內心心靈深處的譴責。有時候法律不能使人真正認識到自已所犯的罪,但是心靈深處的譴責則會讓人更明白自已所犯下的錯誤,并為之深刻地懺悔、自責。這本優(yōu)秀的世界名著還包含了很多東西有待我們去理解,或許等以后我再去讀它時,又會有一番見解吧!
初見這本書,還是在書城。一看到它的封面,就有一種神秘而深邃的感覺,我覺得這本書一定很精彩!所以,我就把這本《愛德華的奇妙之旅》買了下來。
不負所望,打開這本書,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好像有種魔力,讓我的視線不愿離開這本書一秒。很快,我就看完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回想起瓷兔子愛德華的一生,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從前,在埃及街旁的一所小房子里,住著一只名叫愛德華·圖雷恩的瓷兔子。那只瓷兔子很是自鳴得意,而且理由卻很充足:他為一個名叫阿比林的女孩所擁有,她對他關愛有加、關懷備至、崇敬萬分。可是,在一次旅途中,在一艘游輪上,他被丟失了,被沉下了海洋深處。就這樣,這只瓷兔子開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在他被沉入海底的第二百九十七天,一張漁網網住了他,他被漁夫救起。直到來到垃圾堆里,又到流浪漢的篝火邊,再從生病的孩子的身邊到孟雯斯的街道上……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我們心隨著情節(jié)此起彼伏,更讓我們驚愕不已。
其實,我想一想:連一只瓷兔子都有勇氣面對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坎坷,帶來的麻煩,為什么我們人類卻對生活厭倦,逃避生活,永遠只在黑暗的陰影里懦弱的活著,而從不知道迎刃而解呢?
我覺得,我們應該對生活中困難說“不!”而絕不能僅僅窩在溫暖的龜殼里,應該用心去體會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活了一百萬次的貓》。這是一本關于生命、關于愛的寓言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漂亮的虎斑貓,它曾經死了一百萬次,又活了一百萬次。它的主人有國王、水手、魔術師、小偷、孤獨的老太太和一個小女孩。
剛開始讀時,我覺得這只貓活的一點也沒有意義。他一直活的渾渾噩噩的,有時候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而活了。他討厭每一個養(yǎng)它的人,也不怕死。后來他變成了一只屬于自己的野貓。雖然每天充滿了孤獨和不安,但是它很快樂。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美麗不語的白貓,并不知不覺的愛上了它。這是一種在漫長的生涯中從來沒有過的感情,這讓它有了愛與被愛的體驗。它頭一次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了。當心愛的白貓死去時,它寧愿死去。因為對它來說,沒有了愛,在渾渾噩噩的或一百萬次又有什么意義呢!
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才明白,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生命,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生命才更有意義。
《紅日》這部小說以1947年山東展成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戰(zhàn)役作為中心,講述了共產黨華東野戰(zhàn)軍與國黨七十四師展開的大規(guī)模戰(zhàn)役的故事。
這部小說出于吳強老爺爺的筆下,他把人物寫得十分生動、正直、勇敢、堅強。書中寫的連長石東根,非常敢于打仗。比如:參謀長說:“軍部隨后就到,你們留下來控制渡河點。軍部一到,你們立即趕上去。”石東根一聽,咕嚕開了:“又叫我們留下來!”羅光正要解釋,團長劉勝過來嚷道:“先走后走不是一樣!現在還是堵缺口,戰(zhàn)斗在后頭哩!”石東根這才不嘮叨了。他時刻希望能沖鋒在前。又例如班長秦守本是一個熱愛團隊、關心戰(zhàn)士的干部。他在一次總結大會上說:“國黨七十四師真是可惡,他們在碉堡里舉白旗、繳槍、詐投降。使得石東根上當中計,大家勸也沒用。戰(zhàn)士們剛沖到碉堡前,里面的敵軍用機關槍掃射,害得我們這個連的許多戰(zhàn)士英勇犧牲了!我一想到這件事心里就難過。”
這本書在緊張氣氛的時刻,卻又不失樂趣。例如“副軍長也在這里!”“好大的眼睛,有那么大個人在你面前,居然看不見!”副軍長梁波哈哈大笑起來。“剛才說了兩句怪話。”劉勝摸著腦袋說。“知道錯就行啦”梁波笑聲不歇地說。
有一句最有氣勢的話,在我心里可下了。這是軍長沈振新對敵方一團長說的:“我們要你們把喝下去的血,連你們自己的血,從肚子里全部吐出來!”這句話是那么激昂,那么熱血沸騰。我非常感謝打敗了強敵的那些共產主義事業(yè)的英雄。像沈振新、丁元善、梁波、劉勝、陳堅、王茂生、秦守本、楊軍……我一看到寫野戰(zhàn)軍消滅七十四師的時候,就十分激動,欣喜若狂。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么是戰(zhàn)壕,什么是刺刀?!皯?zhàn)壕”就是打仗用的地溝,“刺刀”就是裝在槍頭的用來格斗的兵器。我還知道了現代軍隊中的指揮員有: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班長。真是收獲不小??!
我們今天的幸福時代,幸福生活都是用烈士們用生命和血汗換來的,我們應該為他們感到驕傲!
今天,我讀了現代著名文學家老舍先生的文章—《養(yǎng)花》。因為我已久仰老舍先生的大名,所以將書捧在手里。讀得格外仔細。
這篇文章講的是老舍通過自己親身的養(yǎng)花實踐,體會到養(yǎng)花的樂趣,讀了這篇文章以后,我收獲很大。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對于文章里的這句話,我是有很深的體會的。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勞動,想不勞而獲,那只能是空想,只能一事無成。就拿我的學習來說,以前,我很懶,連課堂筆記也不記。到了考試的時候,就東抄西抄,蒙混過關。我的成績很不穩(wěn)定,總是晃來晃去。這就是我沒有付出勞動的緣故吧!今后,我要改正以前的灰暗習慣,在學習上多付出一些艱辛的勞動,穩(wěn)扎穩(wěn)打。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學過的知識,也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習成績有明顯的提高。
“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jié),有益身心,勝于吃藥?!睂τ谶@點,我的體會就更深了。面臨小學畢業(yè),我們的學習任務一場繁重,時間抓得非常緊,作業(yè)量猛增了許多。每天放學后,帶著被硬塞進去的知識脹的隱隱發(fā)痛的腦袋回家,二話沒說,又要馬不停蹄的打開書本繼續(xù)做作業(yè)??墒牵3W隽艘粫?,便會有頭昏腦脹的感覺,時間稍長,眼前便會直冒金星。如果我逞能在堅持一會兒,人就會搖搖晃晃,眼前頓時出現那一行行歪歪扭扭、模模糊糊的文字。我只得在腦門上澆些冷水,就差頭懸梁錐刺股了。后來,我做了一會兒作業(yè),就到屋外跳幾下,遠眺一會兒,借此換換腦子,然后來到屋中再寫一會兒,然后又出去。如此循環(huán),我覺得好多了。而且,我覺得采用這種方法以后做的作業(yè),質量也得到保證。
感謝老舍先生給我們帶來了豐盛的精神食糧,是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又懂得了許多道理,獲益匪淺。
星期六,我讀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里面有很多的有關成語的故事,有:《八仙過?!贰栋胪径鴱U》《才高八斗》《對牛彈琴》還有《守株待兔》等等,有好多。我選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半途而廢》我說一說這個故事吧!
東漢時,有一位叫樂羊子的人,他外出求學一年就回家了。它告訴妻子說:“出門時間長了想家。”
妻子聽罷,拿起剪刀走到織布機前說:“這布是一寸寸地積累,才有一丈乃至一匹。如果我將它割斷,就會前功盡棄?!逼拮佑终f:“讀書不可半途而廢。”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很受啟發(fā),于是他又去繼續(xù)學習,一連七年沒有回過家。
樂羊子聽從妻子的話做事有始有終,最后終于取得了成就。小朋友們做事一定堅持到最后,不可以中途停止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好!
《外婆的道歉信》是一本既有趣又感人的故事書,愛莎的外婆真是個“活潑過頭”的老太婆!她的膽子好大,居然敢對著警察扔糞球,對一個護士說“你有一個漂亮的大屁股!”而且愛莎的外婆也很瘋狂,她不僅在開車時邊抽煙邊吃烤肉,還用膝蓋駕駛車,如果她踩下離合器,并且大喊著“快,就是現在!”愛莎就得立刻換擋,真是讓我難以想象。
讀了后面的故事以后,我又覺得愛莎非??蓱z,從小父母離異,每兩周才能和爸爸一起過一個周末,平時和媽媽住在一起,又在心里害怕媽媽肚子里的“小半”會獲得媽媽全部的愛。在學校里,老師又認為她不合群,同學又經常欺負她。在故事開始不久后她又失去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外婆,外婆可是最支持愛莎的人,不管愛莎是對還是錯,總是無條件地愛著她。
我很喜歡愛莎,因為她是一個善良的孩子,當別的孩子欺負她時,她也不會去告訴家長或者老師,因為她知道如果她告訴自己的家人或者老師,欺負她的孩子就會受到懲罰,而且她也明白如果自己的外婆知道他們打自己一定會痛歐他們的!所以愛莎總是選擇隱身和逃跑。值得高興的是,愛莎在執(zhí)行外婆留下來的尋寶游戲過程中,慢慢地獲得了很多真心愛她朋友——嗚嘶,狼心,出租車司機等,其中也包括媽媽。
值得人思考的是,我們的生活中是否需要想象力?記得十幾年前的聯想電腦就有一句很有名的廣告詞: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基于聯想能力之上的想象力對我們的生活來說,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真的是很重要的。書中的八歲孩子愛莎一直和外婆愉悅地穿行于現實生活和想象王國中,每次讀的時候,都會讓我想到我?guī)缀鯖]有朋友的童年,那個時候也許我也是一個像愛莎一樣“不合群”的小女孩吧?我不喜歡明星,不喜歡織毛衣,不喜歡沒事兒東家長西家短地嘮嗑,而總是在腦海中編織一個又一個故事,于是,也像愛莎一樣在學校中受欺負,現在想想,除了因為跳級而產生的和同學的年齡差,更主要的是他們覺得我是一個很被寵愛的怪小孩兒吧?
書中反復論證了難道我們一定要成為一個合群的小孩子嗎?是不是我們可以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其實,小孩子們的世界天真而又殘忍,合群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可是,對于自己的內心而言,又是最大的舍棄,因為,連自己都否定了自己,會讓自己質疑存在的意義。
之前寫從教感言時,我回顧了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最終確定的主題是“做自己”,我很慶幸對書籍的摯愛讓我有著豐富的閱讀量,從書中見識到了人生百態(tài),并且保留了不斷反思的好習慣,于是,我清晰地認識到從內心接納自己,并且也在不斷的努力下有了做自己的可能性,并最終成長為今天并不會讓自己很失望的樣子。可是,有很多的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迷失自己吧?如果真的感到迷茫,我建議,這本書值得一讀。
一開始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還以為這本書講的是外婆給主人公小女孩愛莎的道歉信呢!結果沒想到,這本書講的其實是外婆給公寓里所有的鄰居的道歉信。那些鄰居和外婆之間有著很不一般的故事,外婆給愛莎講的童話故事其實也都是真實的事情,慢慢地,愛莎也明白了外婆原來和她說過的一些話到底是什么意思。雖然校長說愛莎很不合群,但是其實她很特別,不,應該說是非常特別!她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女孩,就像外婆說的與眾不同。
這是一本特別溫情又特別搞笑的書,讀的過程中一會兒讓你眼淚汪汪想哭,一會兒又逗得你哈哈大笑,有時候還讓你為愛莎擔心。當外婆死的時候我就跟著愛莎一起難過,難過的眼淚都出來了。當聽到密阿碼斯只有國慶日才能吃肉桂卷,而密阿碼斯每天都是國慶日時,我又忍不住哈哈大笑,感覺太幽默了。當進入注射公園,那些人追愛莎的時候我又為愛莎擔心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這樣的情況在這本書中實在太多太多了!
我太喜歡這本書了,希望大家也都能去讀一讀這本既有趣又感人的書!
一個女孩名叫安妮。
在這個暑假,我認識了一位名叫安妮的女孩,她樂觀、善良、知恩圖報、有自尊心,從她的身上我學習到了很多優(yōu)秀的品質。她給我上了重要的人生一課,不過我猜你們一定不認識安妮,那就讓我慢慢道來。
安妮是一個堅強樂觀的孩子,是《綠山墻的安妮》里的主人公,自幼失去父母,是一個孤兒,后來的生活也很艱難,靠會帶孩子的本領,幾年時間換了兩個被領養(yǎng)的家庭,后來又被送到孤兒院,最后被一對終身未婚的兄妹收養(yǎng),哥哥叫馬修、妹妹叫瑪麗拉、他們想收養(yǎng)一個可以干活的男孩,可是陰差陽錯之下,馬修帶來了一個女孩,雖然剛開始時瑪麗拉并不喜歡她,但是在后來的漸漸相處下,瑪麗拉就和馬修一樣打心底喜歡這個女孩并將她視為自己家庭一員。
只是安妮由于想象也鬧出不少的笑話,為此她也沒少挨瑪麗拉的訓,不過在這些層出不窮的鬧劇中,安妮也在一點點的成長,她學會了寬容和體諒,懂得了友誼的可貴。
安妮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她愛說愛幻想,又極具愛美之心,這讓她生活中充滿了樂趣。她把帶有蘋果味的天竺葵叫邦妮,把東山墻外的櫻花樹叫白雪皇后,把“巴里的池塘”叫閃亮的小湖……
安妮還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馬修去世后,為了照顧瑪瑞拉,放棄了大學繼續(xù)深造的夢想,在鄉(xiāng)村教書。從而可以看出安妮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正是應了中國的那句古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就這樣在綠山墻的四年里,安妮從一個除了睡覺,沒有什么事情能阻止她進行想象的“冒失鬼”,成為了一個積極進取、有擔當,熱情開朗的女生,安妮用熱情溫暖了馬修和瑪麗拉孤獨的心,可是后來馬修突發(fā)心臟病去世了,瑪麗拉的眼睛開始不好了,竟然打算賣掉綠山墻,不過被安妮阻止了,因為安妮不打算去上大學了,而是想去執(zhí)教,并且去照顧瑪麗拉,這讓聽說這件事的人,無不為她感到惋惜,但是卻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敬佩,這樣的安妮怎能不讓人敬佩呢?
這就是安妮,一位個性鮮明,富于想象力、堅強、樂觀、知恩圖報的人,怎能不喜歡她呢?
我們在困境中也應像安妮一樣,人生中總會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相反不經歷風雨的洗禮,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會退縮,這樣的人又怎么會有大的成就呢?
安妮的堅強樂觀、安妮對生活的熱愛、安妮的孝順和努力實現夢想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安妮的夢想許許多多,似乎很難實現,但通過她的不斷努力,一個個夢想紛紛實現了。從今以后,我要好好地向安妮學習,微笑地迎接每一次挑戰(zhàn),堅強不息,勇往直前。
夏活蒂·勃朗特寫的《簡·愛》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中的主人公簡·愛有著一顆堅強高尚的心靈,她那頑強的精神常常地打動了我,使我迫不及等地幾乎一口氣讀完了這本世界名著。
簡愛自幼父母雙亡,寄人籬下,飽受欺凌。后來,她進了孤兒院,一個朋友也沒有,院長很壞,她讓簡·愛擦桌子、拖地,稍微碰了一下,她就要打簡·愛。簡·愛受盡了磨難。后來簡愛和一位名叫海倫的小姑娘成了好朋友,但幾年后海倫就身患絕癥去世了,簡·愛很傷心,她又沒有朋友了。
就這樣,簡·愛在孤獨中漸漸長大了。她貧窮、矮小,貌不驚人,但她憑著一顆堅強高尚的心靈,自尊自立,當上了一名家庭教師。這個家的主人脾氣很溫和,他待簡·受很好,他們很快就相愛了。然而,就在他們真心相愛的時候,簡·愛發(fā)現主人還有妻子,簡·愛不愿淪為情婦,她傷心地離開了。后來,男主人因為發(fā)瘋的妻子放火燒了莊園,女主人在火災中死去,男主人也因此失明。就在男主人絕望孤獨的時候,簡·愛又回到了男主人的身邊,經過了種種艱難,他們終于獲得了最真誠、最珍貴的愛情。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是簡·愛的真實寫照。她經歷了風風雨雨,最終獲得了最真誠的愛情。這本書的開頭和結尾有著鮮明的對比,還突出了中心,那就是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和汗水,總會有好結果。從一個小女孩到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簡·愛唯一不變的是善良、堅強和自信。她以一個心靈高潔,維護自尊的女性形象,深受廣大讀者喜愛,這也是這本書一百年來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像簡·愛一樣的人很多,他們歷盡了磨難,以善良的心贏得了別人的信任,從而也結出了甜果。生活需要真誠,需要付出,愿天下善良的人們終有好報。
簡愛這本每個女孩子都必看的書之后,我為書中女主角簡。愛的獨立能力和頑強的毅力而感到驚嘆,簡。愛從小就居住在她的舅媽里德太太的蓋茲海德府,簡。愛在幾年之內一直都受這約翰。里德的欺負,蓋茲海德府里只有白茜對她好,過了一段時間,府里來了一位布洛克爾赫斯特先生,簡。愛去了勞渥德,她在勞渥德八年,已經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姑娘,她又和愛德華。菲爾費克斯。德。羅切斯特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最終,簡。愛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女士,并繼承了他叔叔的五千英鎊,還成為了一個幸福有錢的女人。
簡。愛教會了我如何學會自立,作為一個女孩,不能永遠去依賴其他人,必須要學會自強自立,只有做到了這幾點,才能真正的完全的成為一個自立的女孩,你們懂了嗎?
讀后感該怎么寫才好?讀完作者寫的作品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通過讀后感展現您對書籍的不同尋常的理解和認識,專為讀者整理“論語讀后感”文章由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親自挑選,相信你參閱以后一定會有所收獲!
我們學習了《論語》十則,我在課后讀了許多遍,它給我的感受很深,很深……簡直像個“大寶庫”。
《論語》十則講了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的幾則中,教我們在學習知識時,不要不懂裝懂,要聰明好學,學習永不感到滿足……學習方法中教我們要時常復習舊的知識,在學習知識時,既要學又要思考;與別人在一起時,要學習他的長處,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自己也有的話就要加強改正……。而最使我欣賞的一則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它講了要愛好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一點。同學們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從不向其他同學和老師請教,既使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會“哼”一聲,不懂裝懂。這樣使有的同學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各方面得不到發(fā)揮和發(fā)展。在課文中給我們講了一個典型的人物孔圉。他就是愛好學習,不以向他人請教為恥,因而得到了人們的稱贊。我們就要向孔圉一樣,經常向同學和老師期間,才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論語》十則雖是十條語言簡潔的語錄,但它給了后人很多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我以后會以這十則《論語》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為自己走向成功搭一座堅固的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蔽覍@句話頗有感觸。
記得在我剛上小學時,根本沒有什么時間概念可言。每到星期天,我都會將大把大把的時間都浪費在玩樂上。一旦到了該寫作業(yè)的時候,心里總會想著:再玩五分鐘吧!再玩五分鐘吧!五分鐘過到了,我卻絲毫沒有半點動靜。因為我又想著:反正時間還很長,再玩一會兒吧!就這樣,一拖再拖。終于,在太陽落山之際,我的作業(yè)本上一片空白,比那初開的梅花還要白凈。周末我依舊重蹈覆轍。于是,我每周末都會通宵寫作業(yè),導致睡眠時間嚴重不足,星期一頂著雙“熊貓眼”就去上課了,不過,好在我在家人和老師的幫助下改正了這個壞毛病。
長大后,我再憶起自己曾經因為玩樂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時,總是心如刀絞,忍不住感嘆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溫故知新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睖亓曋皩W過的知識,可以使我們得到新的體會。
曾經有這樣一篇文章,寫著:“羊吃草,總要吃很多次。第一次,將草吞入腹中。吸收草內的部分營養(yǎng),那些未被吸收的草就會被羊吐出來,再一次被羊吃掉,再一次……直至營養(yǎng)被它完全消化,它才會停止這個看似惡心,滑稽的舉動?!?/p>
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每次吃飯時,都要將口中的飯菜咀嚼成碎粒后吐出,然后吃掉,再一次吐出,然后吃掉……這樣反復重復三次。他每本看過的書都會定時重溫,這樣他所學的知識才不會“流失”。
連尚未開發(fā)靈智的動物和幾千年的古人都懂得的道理,我們哪有理由不明白?我每年除了看新書,也會在閑暇時看一看之前讀過的書,這能使我讀起來更方便,并且可以順便鞏固我之前學過的知識。
如果你有時間,可以放下手中的游戲機,溫習一下是之前學過的舊知識,這樣可以使你的自身修養(yǎng)更進一步,在知識方面奠定牢固的基礎。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二十個篇章,言簡意賅而又面面俱到地講述了人世之道。
《論語》的學而第一篇中,我記憶猶新的是這句: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白話文的說法就是:花言巧語,一副討好別人的臉色,這種人很少有仁慈的。
細想之下,與現實生活非常貼切。這些人,之所以討好他人,無非是看在那個人的地位、權利與金錢上,希望這樣的虛情假意可以得到他人的贊許,使自己在烏合之眾中脫穎而出,得到官職、金錢與權勢。如果所討好的人失去了金錢,失去了各種權利,這種偽君子就會翻臉不認人,將原先不能稱之為交情的“交情”一筆勾銷,絕口不提。就算原先被討好的人問起,也只會被很不耐煩地打發(fā)走。這時,后悔、憤怒都因為金錢與地位的失去而喪失了發(fā)泄的權利。
花言巧語的人,通常都心懷鬼胎。真心的贊美不需要過于華麗的詞藻。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用關系登上高位,再用言語迷惑當時的上級,討的歡心,再借此關系高升……如此循環(huán)。這類人,在社會上,更確切地說是在職場上早已數不勝數。
在生活上,這類偽君子也不算少。一些小販,為了推銷不合格的商品,除了夸大商品的功效外,還會百般討好客人:事業(yè)有成、學習進步、身體健康、萬壽無疆、萬事如意……說這些話的時候還滿臉堆笑。這些假心假意的祝福讓顧客盛情難約,不由自主地掏錢買下。等到發(fā)現商品的劣質后,十有八九,小販早已不知去向。
做一個真實的人,杜絕虛偽。腳踏實地,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努力所換來的一切。無論如何,都問心無愧。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從一年級開始,媽媽就讓我有空的時候多讀讀《論語》,慢慢地,我自己也愛上《論語》這本書,讀著這深奧而耐人尋味的字句,領悟著做人做事的許多道理。
《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八個字,我熟記于心,這八個字時刻警醒著我,做人做事要以它為前提,以它為準則。以前,讀低年級時,我還不能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義。身為小組長的我,為了下課能多玩一會兒,而請別的同學幫我收作業(yè),聽背誦,編些小理由讓自己得以偷懶。放學回家后,我還把這件事打趣著講給媽媽聽,媽媽聽后,眉頭一皺,讓我把《論語》找出來,再讀一讀。當我讀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時,媽媽讓我停下,細細地為我講解其中含義。我這才理解了媽媽的用心良苦,想想這八個字,再想起我為了玩而總麻煩同學,想著想著,我的臉滾燙滾燙的,為自己偷懶的行為而羞愧不已。是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怎么能強加給別人呢?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泵棵孔x到這句話,我總能想象孔子當時站在河邊,感嘆時光如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那種惋惜與無奈。我們既然留不住時間,那就讓我們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最需要的事情上,做到惜時如金吧!讀《論語》,也讓我慢慢地改掉了做事拖拉的壞習慣。
如果我們對學習缺少興趣,把學習當作無聊、枯燥的事情,那是很難將學業(yè)學好的。不妨讀讀這一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得到啟示的。而當你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的時候,就會樂此不疲,漸入佳境。
《論語》是一杯甘醇的美酒,令人回味無窮。那淡雅的書香,耐人尋味的字句,在不經意間,洗滌了我的心靈。讀著《論語》,我受益匪淺,在它的陶冶下,我相信我的人生必將變得更美好。
閱讀優(yōu)秀的書籍常??梢蕴嵘覀兊乃季S境界。當我們讀完作者寫的作品后,往往會突然豁然開朗。如果通過寫閱讀筆記的方式,能深入理解書中的內容,你是否會為了寫作品讀后感而感到困擾呢?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您分享的關于"論語讀后感"的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歡迎閱讀!
近來,我們學校開始了“好書漂流”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讀了很多有益的書,其中最喜歡《論語》這本書。這本書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的。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道德觀念及教育思想。
書本里面寫了許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寫 “孔子學琴”,孔子從小刻苦好學,他向魯國大師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幾天,大師都很滿意了,但是孔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掌握技巧,又過了幾天,孔子已經把這首曲子彈得如行云流水般動聽了,可孔子還是覺得曲子的道理沒有理會。讀到這里,我覺得孔子很專心學琴,沒有浪費時間,他整個人都沉醉在音樂當中。
當我繼續(xù)讀下去,我知道孔子把這首曲子奏得跌宕起伏了,可以學新的曲子。但他還沒體會作者是誰,是個什么樣的人??鬃咏涍^不斷練習,終于有一天,他從曲子里感受到了作曲者,就是周文王。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之后,不要驕傲自滿,無論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不明白的事,都要用專心致志、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對待,還要不懂就問。孔子勤學好問,對事情堅持不懈、一絲不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了《論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讀了論語這本書后,我似乎領略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盛宴,懂得了許多知識,知道了怎樣做個謙謙君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的是只有在學習中才能不斷成長,才能成為知書達理地君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說的是在生活中自然會結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對待他們要講究誠信,即使他們埋怨我,我也不會生氣,對他人仍然寬容,別人也會深受感動。
現在的兒童個個都是嬌生慣養(yǎng)的小王子、小公主,爺爺奶奶更是對他們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燙了。只要他們輕微傷了一下就亂喊亂叫,大聲哭鬧,甚至還亂扔東西。這樣下去,他們就會脾氣任性、驕橫傲慢、無理取鬧。相反,文明、高尚、彬彬有禮的人會越來越少。我在此建議他們多看看論語,論語像悄無聲息的甘露,流淌在干枯地心田,讓心靈純潔、高尚,讓任性、暴躁的性格隨風散去。她帶給我們的是雪的寧靜,雪的純潔……
論語又像部指南針,當我們在努力中失敗時,她會激勵我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再接再厲,永不放棄。”當我想偷懶時,論語又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能因為一點困難,而一曝十寒,每當我驕傲得意忘形時,論語又會嚴格地告誡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彩露疾荒茯湴?,你有你的的短處,別人有別人的長處,正所謂“尺短寸長”。
“論語”是中華傳統地瑰寶,她帶給我們不僅是心靈的洗禮,更讓我們的品行有了很大地變化,我喜歡論語這部好書,它將會伴隨我共同成長!
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從記載孔子言行的《論語》中來認識他。
這學期讀了《論語》,我發(fā)現,孔子給弟子教學時,常常會在很自然的氣氛下,誘導學生抒發(fā)自己的理想抱負。孔子從不以圣人、仁者自居,卻能好學不厭,誨人不倦,安貧樂道,盡量做好自己本分內的事情,并且能隨時勉勵自己達到更高的修養(yǎng)境界。
眼看時局紛亂,孔子有心出仕濟助世人,但他卻絕不肯違背道義和原則,絕不委屈求官。雖然屢屢受到只求潔身自好的隱者嘲諷,他毅然不消極,仍抱持積極進取的精神態(tài)度,努力推行正道。
在日常生活中,孔子態(tài)度謙恭而溫和,言行平實而得宜,待人親切而有情,對物也取之有節(jié)。也正是孔子的這些優(yōu)秀品質,使他深得弟子們的推崇和敬仰。從中讓我看出來孔子的梗概,讓我獲得很大啟示,也豐富修養(yǎng)了我的身心。
孔子讓我懂得,在日常做學問的時候,要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要有踏實的求學精神,要有善于向一切人學習的謙虛品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讓我懂得要有勤奮學習的精神,學習上要經常溫習;“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思考和學習同樣重要,讓我懂得做學問要有求實的品格,要善于反思和總結,更應該有謙虛的態(tài)度,并且要講究方法和技巧,這對我的高中學習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
讀了《論語》這本經典著作,讓我對孔子有了更多的崇敬,我深深地感到,孔子和《論語》,不僅對封建中華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的智慧和思想對我們中學生,乃至對我們整個社會和人類文明都具有極大的感染和指導力。
以后,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搜索更多關于孔子的知識,我會努力學習孔子的優(yōu)秀品質,我會以此來豐富自己的學識。
《論語》讀后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
由于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鬃討撜f是中國儒派的創(chuàng)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大多關于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币苍趶娬{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
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fā)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
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yǎng)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后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論語》只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專業(yè)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實不然。
在我看來,《論語》更像一碗熱騰騰的雞湯,喝下去后讓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不,應該用一次升華。孔子的《論語》很少由長篇大論,每一則都很簡練。因為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這句短語就是最好的敘述。
于丹對《論語》的解讀能夠贏得民眾的掌聲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沒有把重點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論語的教導直接針對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講解的心靈之道、處事之道都是幫助人的內心需要,這就是當今許多現代中國人的實際需要。人們從于丹的講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論語》中的一些教導,以幫助自己求得心靈的平安,幫助自己為人處事、幫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當今忙忙碌碌、競爭激烈以及精神相對空虛的情況下,人們更有對內心平安的追求,當然孔子不能給當代中國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論語》中的一些內容的確能給人某種心靈安慰,也可以讓人從中學到一些處事之道。
于丹《論語心得》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學習于丹《論語心得》,感覺最深的是能啟發(fā)我們的心智,觸動我們的心靈,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guī)矩、道理,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樂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
于丹的心得讓我體會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諧,什么是無畏。在于丹對《論語》通俗化的解讀中,無論是“心靈之道”還是“處世之道”,無論是“君子之道”還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種大氣的胸懷,獨到的眼神,加以審視、領悟,并用輕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這就是于丹心得帶給人的美麗!
有一本好書叫《論語》,有一種事業(yè)叫“治天下”,于是就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譽。以前讀《論語》,是希望語文考試不失分。現在讀孔子,是期望生活得更有智慧。
孔子生存于春秋亂世,他的成長背景是平凡而貧窮的。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夾擊之下,孔子卻激發(fā)了生命的潛能,乃至成為“圣人”??鬃拥难哉摷靶袨?,并無神秘色彩,人人可以效法,只要持之以恒,也會產生讓人滿意的效果。
孔子親自教導的學生,自然成為《論語》的第一代受益者。學生們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人格的轉化與提升可以達到如此高妙的程度,不免心悅誠服,且愿意隨從孔子周游列國。甚至到了孔子辭世之后,眾多弟子還在他的墓旁筑屋而居,守喪三年,回憶與講述老師的教導,于是也就有了傳世的《論語》。
孔子每隔十年就有不同的進展。如果人生只是一個平面的過程,由生到死,那樣的人生非常無聊且毫無意義,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一切最后都會消逝無蹤。人生惟一不會失去的,乃是由內而發(fā)的潛能,實現自我的要求??鬃泳褪怯伞爸钡臐撃荛_始,開拓心靈及視野,讓自己的知、情、意得到充分開發(fā),從一個平凡的人演變?yōu)槊靼子钪嫒松牡览砑笆姑?,了解自己在時代中所特有的意義,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得其樂。
孔子這樣的人并不是神話,而是可以達到的具體表現。人生意義的重點不在于人是快樂的或痛苦的,而要看個人是否能善用機緣所帶來的挑戰(zhàn),讓自己成長。人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于能讓自己的人格成長。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情況都差不多,但是到生命結束時,卻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不斷作出選擇。
《論語》有很多切實可行的東西,比如教人如何交友。人的一生中,很多時候是因緣而聚,緣盡即散。聚聚散散,身不由己。所以,交朋友往往是被動的,沒有選擇的余地,這是很可惜的事實。人生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辰八字,無法選擇種族、國家、文化傳統,無法選擇成長的經驗。如果連朋友也無法選擇,那么這一生剩下能選擇的實在很有限了。人的價值在于以某種方式突破限制,突破的程度越高,自主性也就越強。人生有許多無奈,但所有的無奈都比不上與和諧生存相去甚遠。交朋友要化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且不要對朋友存有太多的幻想,不要渴望一定要結識到高度合乎理想、心曲完全相通的朋友。朋友少一些不要緊,尋覓不到完美無缺的朋友也不要緊,要緊的是相知投契、和諧相處。
讀《論語》后,不免捫心自問,人的一生的目標是什么?我想,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交代。交代什么呢?那就是我一旦覺悟自己是一個人,可以作出有限的選擇之后,我就要去辨明我的選擇應該往哪里發(fā)展。自我選擇來自于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必須考慮人類共同的追求途徑——真、善、美,以及個人特別的途徑——志向與興趣。我覺得,應該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努力在人的一生里既滿足自己的志向和興趣,又能夠接近人類共同的價值取向。
具體說來,就是努力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充分實現,而不是因為自己的存在,讓彼此的關系變得更復雜,更混亂。故此,人只要活著,就有一個內在的使命,這使得他在世間任何地方都不會覺得很委屈、很貧困、很失意。其實,外在的世界所借以判斷的名利權位,種種所謂得意或失意的價值判斷,對于內在自我的實現都沒有必然性。人活在兩個世界里,一個是社會意義上的,這差不多是命定的、必然的、難以選擇的。人生在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世界——內心世界。所謂向善,當然不是抽象的虛無的,而要放在人與人的具體社會關系中來衡量。所以,儒家思想還是入世的,關懷人世的,是以人作為中心來思考的。
讀《論語》,批判地領悟儒教思想,也會產生一種使命感,自覺有一種責任,努力想要使自己的存在而惠及身邊的人。單單從這個意義上說,《論語》就堪稱一本好書,它讓我自省自律,讓我更好地走向社會,融入社會,立足社會。
1、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墩撜Z·學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墩撜Z·學而》
4、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薄墩撜Z·八佾》(盡善盡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6、過而不改,是謂過已?!墩撜Z·衛(wèi)靈公》
7、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墩撜Z·述而》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0、巧言令色,鮮矣仁?!墩撜Z·學而》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wèi)靈公》
1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5、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墩撜Z·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1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墩撜Z·衛(wèi)靈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墩撜Z·季氏》
19、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墩撜Z·里仁》
20、君子不器?!墩撜Z·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2、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墩撜Z·憲問》
23、見義不為,無勇也?!墩撜Z·為政》
2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墩撜Z·學而》
2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為政》(溫故知新)
2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墩撜Z·子路》
3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墩撜Z·為政》
31、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墩撜Z·憲問》
3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3、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墩撜Z·子張》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子路》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墩撜Z·為政》
3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墩撜Z·微子》
3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舉一反三)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墩撜Z·雍也》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墩撜Z·季氏》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41、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衛(wèi)靈公》
42、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4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為政》
4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墩撜Z·顏淵》
46、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墩撜Z·述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墩撜Z·雍也》
49、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5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殺身成仁)
51、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墩撜Z·學而》
這個暑假看完了《論語》這本書,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之前全不知是什么意思。在略讀了論語后我似乎也有獲益匪淺的感覺。
《論語》是根據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孔子與他的學生日常言語所撰寫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在思想上主張“仁”,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因為有孔子才會有今天的《論語》。《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于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宋人趙普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一書對我們的用處之大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墩撜Z》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么,還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呼?”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這是教給我們學習方法啊,很多學生學習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主要是學習方法不對,學習是要“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的??!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句話教會我如何孝敬父母。而能使我一生受用還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就是我的“圣經”,我更會牢記在心。
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用到《論語》,可以是生活上、改正缺點上,珍惜時間上、學習上以及孝敬父母等等,都可以用到《論語》。《論語》的用處可真不小?。∵@么一讀,我就知道為什么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了”,因為《論語》的用處真廣,什么地方都能用得到。只要讀了一小部分的論語,并且理解了,用上了,就會使人一生都受用不盡。
有時經常聽到有些人怨天怨地,怨自己沒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怨自己運氣不好,做什么事都不順。其實這些人生活還是不錯的,只不過看到生活過得比自己好的就心里不平衡,自己沒本事就怨天怨地怨父母。但真正生活艱苦的人們很少有怨言,而是默默地工作著,生活著,他們用他們的勤勞,他們的質樸,過著普普通通而又充實幸福的生活,他們很滿足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去和別人比較什么,他們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足了,當一個人不去妄想而踏踏實實地生活工作著,他們就很快樂了,也就是知足者常樂?,F實就是這樣,出生有貴賤,能力有大小,但生活的快樂不快樂,知不知足就要看每個人自己了,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妄想,要自己去努力去付出。妄想是無止境的,生活在妄想里的人他們對生活是永遠不滿足的,所以他們活得很累,他們要攀比,他們虛榮心強,見不得別人比他們好,他們永不知足,所以注定他們永遠不會快樂。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人生就在于學習,不分貴賤貧富,讓我們學會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感悟人生、體味快樂吧!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p>
這是《論語》中最著名的的一段話,也是我讀過《論語》之后,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
《論語》的諸多至理名言代代相傳,而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孔子在治學方面的觀點了。
在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在對待錯怪自己的人的態(tài)度上,孔子認為“別人不知道真實的情況而錯怪了你,但是你不發(fā)怒責怪他,這樣的人才是君子?!痹诂F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被人錯怪,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火冒三丈。沒錯,被人錯怪的滋味的確不好受,生氣也是應該的??墒?,在這個時候,如果你能理解對方,原諒他,那么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當錯怪你的人了解了真相,并發(fā)現你是如此大度時,他該是多么慚愧,該多么敬佩你。這比你馬上發(fā)火,責怪他效果要好多少倍!
孔子的確是位圣人,在《論語》中,孔子的每句話都可以稱作是經典。在《論語》,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時刻檢討自己并改正,那么用不了多久,我們也會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這就是我讀過《論語》之后的最大感想。
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論語》。剛開始,我覺得沒意思,就沒在意。下午,閑著沒事,我隨手翻了翻,覺得有點趣,就靜下心來認真地讀了幾篇,我是愈來愈喜歡這本書了。其中第一篇給我的印象最深,文章這樣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同悅)乎?”意思是說“學習以后,能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感到很高興嗎?”這正是我學習上應該做到的。
在學校,老師每天都會給我們講授很多知識。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時間一長,就會忘記很多,如果經常翻開書溫習一遍,就會牢牢地記住。記得有一次聽《超強記憶法》電視講座,那位老師這樣教我們:一一堂課下來,下課時用三十秒回憶本堂課學習的重點;一天下來,花三分鐘回顧這一天學習的重點;一周下來,花十分鐘時間回憶本周學習的重點;一個月下來,利用一小時回憶本月學習的重點。他們說的正是“學而時習之”的道理,學習的興趣,正是因為記住很多知識而得到快樂,也就是“不亦說乎”了。
我愛讀書,更愛讀《論語》這樣的好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直接翻譯過來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個人學了知識經常復習或者使用,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遠道而來,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也不生氣,這難道不是君子所為嗎?
更深入一點其實學而時習之就是告訴我們說遇到問題了該怎么辦?我們通常會在兩種情況下遇到問題,第一種是不學習,第二種是已經開始學習的人,如何去應用和內化呢?很多人學習了短期看不到理想的結果,會誤以為學習沒用,學習無法改變生活,因此會感到焦慮。其實這種焦慮來源于內心,說白了還是想走捷徑。似乎“我看了一本書,就會立刻變得不一樣”,而孔夫子告訴我們,不要那么著急追求結果,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說的是我們與他人合作時要培養(yǎng)開放的心態(tài),這是一種不斷進步的人生態(tài)度。最后一句講的是我們修為的境界。如果連起來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人生中面對困難,面對變化,以及面對他人不理解時的應對方法。應對的方法就是一個字:樂!梁漱溟先生曾說,孔子之樂的核心是“不找”,就是不必向外使勁,不必說服自己,不必跟自己作戰(zhàn)??鬃诱J為“不亦樂乎”,這種快樂是油然而生的。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在家庭中是很好的成員,在工作崗位上是非常好的員工,尊敬領導,做事靠譜,與同事溝通順暢,這樣的人去做亂的可能性就很小。在我們今天,作亂可以指做出背信棄義的事。君子務本,指君子做事一定要抓住根本。什么是根本?根本就是孝弟,是家庭倫理。當一個人能夠抓住家庭倫理的時候,本立而道生。何為本?人最應該抓住的根本是孝弟—先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只需要面對兩種關系,一種是和父母的關系,一種是和其他人的關系。而你與其他人的關系,其實也是與父母關系的投射。一個人如果跟父母,兄弟的關系處不好,跟其他人的關系也會出現問題?!捌錇槿艘残⒌堋笔且患∈?,接下來“而好犯上者”是一件大事,之后“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是一件更大的事。
其實告訴我們:我們行為的最終結果,是由我們初期的微小習慣積累而成的,這叫微習慣。如果我們每天能對自己的微習慣有一點點的改變,那么五年,十年之后將會收獲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而很多人卻沒有耐心去等待長期的結果,卻總期待短期回報。希望在幾個月甚至一年就收獲一個巨大的變化。你下班之后是看電視還是學習,是陪孩子運動還是陪孩子學習,這些微小的習慣,在每天看來似乎差異不大,但五年到十年之后,兩種生活方式肯定迥然有異。撒切爾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心你的思想,它會變成你的語言;小心你的語言,它會變成你的行動;小心你的行動,它會變成你的習慣;小心你的習慣,它會變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會變成你的命運。
所以這句話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追求遠大而虛無的目標,而是把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做好。在家庭中,努力成為好父親,好丈夫,或好母親,好妻子。以此為基礎,你跟整個社會的關系便會逐漸理順,你才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如果花言巧語,油嘴滑舌,表情極其豐富,這種人八成不會太好??鬃硬幌矚g特別伶牙俐齒的人。他喜歡的是誠懇樸實,剛毅木訥。巧言令色,之所以鮮矣仁,就是因為過分了。所謂過猶不及,凡事一旦超過尺度,就缺乏真誠,它背后一定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目的。對一個人而言,保持真誠的生活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有話說話,無話靜坐。兩個人安靜地坐著,但不會覺得尷尬,這才是朋友相處的最佳境界。見面之后,大可不必為了套近乎而沒話找話,開一些低俗的玩笑,或者故意相互調侃,來顯得兩人之間有話聊。
世界歷史上燦爛的文明有很多,但綿延數千年而不絕的,只有一種,那是華夏文明。幾千年間、無數自然災害肆虐蹂躪、紛繁戰(zhàn)亂干戈洶涌橫生,華夏文明的子民遭遇了數不清的磨難、承受了數不清的摧殘。數千年的時間里,什么都有可能發(fā)生、萬事都不可控??墒?,中華文明就是戰(zhàn)勝了天地的無情、抵御了外敵的入侵、承受了朝代的變更,不但沒有被分裂、沒有被摧毀,反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吸納同化了所有試圖征服它的人。一種文明得擁有多大的力量和胸懷才能既抵御住外來的侵犯又同化了外來的文化呢?這是一個奇跡!為什么這樣的奇跡發(fā)生在了中華民族?因為中華民族有一種大一統的文化,這種文化世代相傳、深入人心、融入血脈,成為了中華魂、華夏魄,這種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始自孔子,而記述其言語論說的《論語》更成為了締造二千年中華文明的淵源。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價段,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yī)家……各種思潮繽紛出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什么是儒家,而不是其它學說成為了國教?予以為是因為孔子學說飽含"以人為本、心懷天下"的博大胸懷與英雄氣概。
孔子認為,修身乃立世之本,"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馀力,則以學文。""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即,修身先以學文,成為一個具備孝、悌、信、愛眾、親仁等良好道德修養(yǎng)的良人君子是重中之重,先中之先,源中之源、本中之本,然后"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中,孔子就對人君的胸懷修養(yǎng)要求進行了多次闡述,顯得濃墨重彩。"為政以德",所謂:"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恥且格";"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遵禮守分"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簡而言之謂之"仁",謂之"禮"。要以"仁"制國、以禮待人。則君仁臣忠、上正下效,民風歸淳,天下歸于大治矣。
整部《論語》,君子一詞出現了107次之多,對士人君子的立身之規(guī)、行世之則更是進行了360度立體的論述。"學道則愛人"、"文質彬彬""周而不比"、"和而不周"、"成人之美""喻于義"、"坦蕩蕩"、"求諸已"……君子仁人歷為治國之中梁砥柱,對這些原則的踐行追求,塑造了中華文人的錚錚鐵骨與謙謙風度,使中華文明保存了浩然與雍容氣度。
在處世觀上,相對于道家的強烈出世傾向,儒家是積極入世的,所謂"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昌也。學習是為了出仕造福黎民,造福百姓的同時要不斷學習。而通過系統的學習,儒者既具君子之風(不具備也認可),又具治國之策,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也。
制國之策上,相對于法家的嚴刑峻法,儒家講究仁義道德,一個剛絕凜人,一個悲天憫人。百家思想爭鳴,可用于制國者寥寥無幾。而貫穿其間的,對掌權者仁、義、禮、智、信方面的要求,溯了本清了源,使其具備了清正廉潔、為國為民的理想(不具備,也知道此為正道)。
孔教宣揚的制國終極理想。不同于法家立圖建立嚴管苛制的政體、有異于道家追求思想的超脫圓融、更是與其它學說倡導的軍事制國、陰謀擁主截然不同,儒家向往并立志建立的家國天下,是以"仁"治、以"禮"束的升平盛世,其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信民愛。況開國者或者需要法家、需要兵家,需要武將,因為金刀戈馬、開疆拓土要的是英勇、是陰謀,是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豪情壯志。可治國者,需要的是文人、是治士,因為國平后,君王追求的是民安。孔子曰:"治大國如烹小鮮",要的是穩(wěn)、是平。民淳方能家和,家和方能郡治,郡治方能國平。倡導"溫、良、恭、儉、讓"、注重道德教化的儒家成了必然的選擇。
孔子之后,歷經孟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為代表的`歷代思想家的發(fā)展,經由統治階層的推崇,越來越完備、越來越系統的政治體制、倫理體制、宗法體制得以確立并成為穩(wěn)定的政治及思想統治方略。這使得中華歷史跨躍朝代更迭而不斷、使得中華文明經歷外來文化沖擊而不變。更是潤物細無聲的塑造了中華子民的思維模式、行為規(guī)則,并最終促成了獨特而偉大的華夏文明的形成。
《論語》為代表的孔教學說與其說是一種學說,不如說是一種信仰與理想。有了理想才會有希望、有信心、有前進與堅持的力量。這個理想,便人君有了世代可以統治的幻想;這個理想使學子臣屬有了永遠可以追求的境界;這個理想使尋常百姓有了樂天知命的氣質;于是,雖歷劫難,中華文明屹立不倒、雖遭創(chuàng)傷,華夏血脈綿延有絕。
前世自"以人為本、心懷天下"始。今世及后世,予以為一切并不會變。以人為本,注重個人修行,方能成為良人志士,只造萬世之福,不涉毀世之事;心懷天下,培護浩然之氣,方可成就大邦強國,保得疆土無虧,圖得民治久安。
怎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一本好書總能深深地感動我們的內心。撰寫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衡量和評估事物的價值和意義,現在您所需的“論語讀后感”已為您準備就緒。
古人有云:半部《論語》打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不可不說,《論語》是一部凝聚著先賢智慧的經典。這個假期,我誦讀了其中的十余篇。接下來,我摘取《子路篇》中的幾個片段來淺談我的感想與發(fā)現。
《論語子路篇》第三部分主要內容是子路認為孔子重視名分有些迂腐,于是孔子向他闡述正名的重要性: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民無所措手足。圖片
孔子一番推理式的教誨,雖然稱不上文采斐然,但卻環(huán)環(huán)緊扣,觀點鮮明,估計子路聽后也大有收獲吧。這不禁讓我想起歐洲的一首小詩:
少了一個鐵釘, 丟了一只馬掌;
丟了一只馬掌, 折了一匹戰(zhàn)馬;
折了一匹戰(zhàn)馬, 敗了一場戰(zhàn)役;
敗了一場戰(zhàn)役,失了一個國家。
這與孔子的理論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感受到細節(jié)決定成敗,故一步,一步,步步謹慎:一念,一念,念念留心。
《子路篇》第四部分講樊遲為了更好地治理國家想學習農事而孔子表示反對。樊遲出門后,孔子感嘆道:小人哉,樊須也!樊遲的初衷是好的,而孔子卻稱他為小人,可見小人的含義不全是道德敗壞的人,還有不懂道的凡夫俗子這一類的意思。誠如是,則許多語句的意義都可以重新進行解讀(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句,應該是不懂道,不豁達的人,才會經常憂愁)。
這種觀點在同篇第二十部分也可得到支持:文中,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從古至今,言必信,行必果被許多人奉為信條,應該是良好的品質,而孔子卻說這種人是小人,大概也是說他們沒有達到真正的道的境界吧。
誦讀《論語子路篇》,不僅讓我汲取到了古人的智慧,還令我獲得了新知,我大概也算得上是受益匪淺了吧。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tài)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yǎng)方面的。這十則教給了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小學學古詩《楓橋夜泊》時,其中有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老師給出的解釋是:江邊的楓樹伴著漁家的燈火,帶著思想之愁我難以入眠。可是我發(fā)現:楓樹“性惡濕”,不宜生長在江邊。我又查閱了一下,發(fā)現“江楓”還有一種說法為:“江邊的楓樹”且當時就有一座橋名曰“楓橋”。因此,我認為江楓應采取第二種解釋。我將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說:“現在大多采用第一種解釋,而且這兩種說法處于爭論之間,還是選擇第一種更為妥當?!崩蠋熯€夸我善于思考、探究呢!既然“學而思”如此有益,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闭f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這以后才能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后凋謝的。我們正應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何種境地都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jié)。文天祥面對著敵人提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誘惑,義正言辭地加以拒絕,忍受著敵人殘酷的嚴刑拷打,寧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國。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表現得大義凜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應當像他一樣堅貞不屈,不畏艱險的環(huán)境,保守自己的節(jié)操!我們應勇于挑戰(zhàn)困難,像松柏一樣在寒風中挺立!
《論語》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啟迪著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世,修身養(yǎng)性。 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弊屛覀儚淖陨碜銎穑晟谱晕?,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我閱讀了《論語》這本書。
論語,作者是孔子??鬃?,名丘,字仲尼。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后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享年72歲。
論語,創(chuàng)編它的意義就是在于教人們如何做人。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馑季褪牵旱茏觽冊诟改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對照這些,尊重長輩這一點我做的就不是很好:我經常是長輩給我建議后仍我行我素。比如家長讓我別玩了,可是我還偏玩。我應該聽從長輩的要求,按長輩的要求去做。論語里還提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我們每時每刻反省自己,反省的內容不光有這些,也可以有其他內容。比如反省自己虛度光陰了嗎?做壞事了嗎?長輩要讓自己辦的事做到了嗎?我就有一個親身經歷:有一次,媽媽出去辦事,讓我完成作業(yè)。我在做作業(yè)時寫一會兒就干干別的,浪費了自己許多時間,就沒有做到珍惜時間這一點。我應當認識到我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在人生中我就虛度了這些時間。
讀完《論語》,我發(fā)現我有許多地方都沒有做到論語里講的,我一定要化為行動,以論語的內容為目標,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解釋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的和諧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我覺得教師很學生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這就是我們學習這本書后,我們應該追求的和諧。
孔子教育學生時態(tài)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們作為一名技校的老師,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扎實的學習功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我們的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tài)平和的教育學生,而且要對我們自己的學生有信心。能夠發(fā)自內心的肯定我們的學生。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提到了“怒”和“仁”,并對其進行了解釋。談到“怒”指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說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強迫給別人干。我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教學中也許已經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我們怎么處理的?我在教學工作中有過這樣錯誤的認識我是老師,你是學生。所以我不想干的事讓你來干。現在看到這樣的一個“怒”。我不僅對自己有這種思想而覺得不該。這是沒有正確理解“教師”這個名詞的結果。而“仁”解釋是“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碑斂吹竭@里我不敢問自己我對別人做到“仁”了嗎?我只問自己對自己工作、教育的對象做到“仁”了嗎?我真的從心里關愛我的學生嗎?真的做到了解每一個學生嗎?我認真的審視并認真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爭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天地人之道的中和諧的思想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對于求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亦即,學習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危險。就我的理解而言,此處的“學”應指掌握生活中事物運行的規(guī)律,它既囊括了我們課堂上學習到的物理、化學、音樂等科目的知識,也包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所聆聽到的教誨。由于經過長期實踐的證明,它總是具有正確性與客觀性。因此,“學而不思則罔”里的“學”是屬于理性范疇的。反觀“思”,思考,應指個人的對生活中事物的思考,與“學”相反,它是主觀而感性的,雖然它未必總是正確,但因為它是由每一個個體獨自進行的,因此它獨特并且真實可感,對個體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作用。
光學習而不思考,則相當于盲目地接受知識。不經過自己的一番考量,別人說它對,你就認為它對,別人說它錯,你就認為它錯,這樣所學習回來的知識,是不會在腦海里停留多久或是對人造成多大影響的,因為它來自于表面的記憶而非深刻的理解,換句話說,學了就是白學,所以即使學習了,人還是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就好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中航行,由于缺乏方向,“思考”這艘大船是會迷路的,它有可能向任何一個方向前進,卻對前方的風暴暗礁毫不知情,所以是十分危險的,要趨吉避兇,踏上正途,只能靠“學習”來當這艘大船指南針。
而在《論語今讀》中,李澤厚先生引用了康德的一句話來闡述這種有關學習和思考的求知觀:“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的確如此。
從前我對《論語》只是片面得了解一些,通過學校開展的交流活動,我認真地學習了《論語》是我受益匪淺;現就我個人的理解和對我的幫助啟發(fā)與大共同分享。
在于丹《論語》心得里,我感受最深的是做人,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交朋友要交個真心對你有益的朋友。下面是對交友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再生活工作環(huán)境中,交朋友是最重要的,從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交什么樣的朋友,就可以反映出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如果朋友是一本書,他可以幫助你打開你的世界.我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蹦敲磸呐笥焉砩希屛医K生受益。
我愛人是當兵的,我們86年結婚到現在,我跟隨幾徑周折,前后調轉了5個學校,每一處都是陌生的面孔,使我很孤單無助,從內心渴望朋友的幫助,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在工作,我和各位老師熟悉了,我非常珍惜和大家相識,相知的機會,我在大家的熏陶影響下。我以我的熱情,我用我的真心去和大家和諧共處,在工作中有事和大家商量,盡自己力量去幫助身邊有困難的同志,去回報對自己有恩的人。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長了,朋友自然多了,當然也交往過和自己性格不同的朋友。但我會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和同志交往中不要斤斤計較。鉆牛角尖,要換位思考。多看他人身上的長處。來補己之短。這樣無論與誰相處關系都會融洽。世界變得更美好了。
其實,真正的朋友,她能包容你,給你適當的點撥與批評。會讓你從內心找到自己的缺失,找到黑暗中需要光明。
多年來我一直得到同志朋友的關心與幫助、最難忘的使20xx年祥和的春節(jié)剛過,人們還沉醉在與家人團聚幸福的時刻。我愛人胃病突發(fā)。經診斷讓我震驚,好似晴天霹靂、天旋地轉。當時兩腿發(fā)軟,不敢面對現實。但我依然十分清醒,想到我高中的一個好朋友,他在中日醫(yī)院工作。我急忙打電話向她咨詢病情。她首先給我安慰、鼓勵。然后給我出招,讓我去她那里醫(yī)治。正確的分析去她那里的利與弊。我在她的誠懇的邀請下,來到了中日醫(yī)院,每天在她的陪伴、鼓勵下,我的心漫漫地放松了,我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每天能面對現實,精心照顧我愛人。每天她倒出的辦公室,讓我愛人在那里面化療醫(yī)治,使我愛人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積極配合治療,很快讓我們夫妻二人度過了第一個化療階段的難關。
出院后,有幸得到學校孟校長和高校長與許多同志的關心幫助,給予我很大的精神安慰、記得孟校長還特意給我寫一封信,至今我還珍藏著。記憶猶新,終生難忘。
還有任主任好幾位教師給我代課,使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家長反饋十分滿意,給我抽出更多的時間照顧我愛人,再半年時間里,再所有病友中,我愛人恢復最快、最好。這都是朋友給予的勇氣和力量,換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過閱讀于丹教授的《論語》使我更加認識到朋友的重要,我將朋友視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時于丹老師也漸漸地靠近我的心岸,激勵讀書的熱情。是書籍讓我受益終生。讓我快樂、讓我充實、讓我更富有。讓我找到前所未有自信與力量。
這里的每一段生命境界都是通過不斷學習修養(yǎng)所達到的結果,從中我們學習到,學習、修養(yǎng)從來不是只止于學生時代,在當代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我們的每一階段都更需要有不斷學習的加持,把學習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yè),方可與時俱進,不被時代淘汰??鬃硬W多識,不僅對學習有著獨到的理解,而且對教育也有這獨特的思想。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以及“因材施教”,這對現代社會的教育也有著重要意義。
如“因材施教”這一思想,孔子認為每一個孩子天賦不同個性差異不同,自然教學方法應因人而異。
誠然如此,每個孩子天生感興趣的事物不同,家長應善于發(fā)現孩子感興趣、有天分的事物并進行培養(yǎng),而非隨波逐流,將各種興趣班強加給孩子,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閱讀《論語》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亦能給予我們?yōu)槿颂幨赖闹笇АN覀兌贾揽鬃涌隙ń挥阎畼?,愿意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往來。我們在生活中也應積極的去結交好友,正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迸笥褢俏覀兩钪胁豢扇鄙俚陌閭H,能結交到三觀相同三兩好友可謂難能可貴,孔子也曾將朋友分為“益友”與“損友”兩種,因此,我們在交朋友時我們也應擦亮眼睛,以防交友不慎。
我們學習了《論語》十則,我在課后讀了許多遍,它給我的感受很深,很深……簡直像個“大寶庫”。
《論語》十則講了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的幾則中,教我們在學習知識時,不要不懂裝懂,要聰明好學,學習永不感到滿足……學習方法中教我們要時常復習舊的知識,在學習知識時,既要學又要思考;與別人在一起時,要學習他的長處,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自己也有的話就要加強改正……。而最使我欣賞的一則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它講了要愛好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一點。同學們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從不向其他同學和老師請教,既使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會“哼”一聲,不懂裝懂。這樣使有的同學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各方面得不到發(fā)揮和發(fā)展。在課文中給我們講了一個典型的.人物棗孔圉。他就是愛好學習,不以向他人請教為恥,因而得到了人們的稱贊。我們就要向孔圉一樣,經常向同學和老師期間,才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論語》十則雖是十條語言簡潔的語錄,但它給了后人很多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我以后會以這十則《論語》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為自己走向成功搭一座堅固的橋。
《論語》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論語》教給了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讀《論語》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靈收獲,現在就結合工作來說一點膚淺的個人感受吧。
收獲一: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說我老師這一輩子學問的精華,就是“忠恕”這兩個字了。簡單地說,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拓展一點說,“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盡量寬容。這使我想起在學校領導的信任下,所擔任的教科研工作,因為工作地特殊性,肩負著教師專業(yè)化素養(yǎng)的提高。雖然來到學校也兩年多了,但從沒走進教師們的專業(yè)領域,現在為了學校的發(fā)展,我不得不去從多種角度來考慮這些,確實壓力重重。就目前的教科研工作來說,我們做的最多的是常規(guī)教研活動,如何從教師們的課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方面的小課題還沒有實施。在活動中也許會有這樣那樣的考慮的不周,還希望每位老師直接提出,我們接受了你的建議,在你的建議下提高的不止是你個人,還有我們這個團隊的成員。
《論語》告訴我們,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我們可以做到:幫助別人,提高自己;理解別人,獲取快樂。
收獲二:讀《論語》我發(fā)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tài)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tài)度。
在我們的課堂中,通常會有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包括我在一次有一次的課堂激情的引導下,如果還有學生做小動作,不做作業(yè)造成考試成績不及格,屢教不改的學生,我在課堂上也失去過理智,責罵孩子,結果我發(fā)現孩子疏遠我,躲著我,過后,我不僅在想,我的這種感情沖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還讓孩子怕了你,他不敢親近你,還會學么?最近我班里有一名每天上課打瞌睡學習成績一降再降的孩子。我知道,這個孩子的這種情況,是屬于家長管教的問題,于是我就和家長取得聯系,沒想到周一我看見的是孩子臉上的青腫,問他:怎么了?他說:是爸爸用皮鞭打的。看著孩子的臉,我開始自責,為何總找理由說自己忙,不去主動和家長多聯系,讓家長在教育孩子理念上轉變以后再共同努力來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呢?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什么呢?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進步那么一點點,這就是我們的目的。
真正好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那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著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系講透。教育學生做真人,說真話,做真事。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在尊重、寬容之聲響徹云霄的今天,老師應本著理性的眼光,尊重的思想與同事相處,與孩子交流。
這樣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這樣一種謙和的態(tài)度,其實正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
孔子那平凡的話語中透著超凡的睿智,閃爍著智慧的哲理。需要我精心拜讀、細細品味。
無為而治的意思——《論語》衛(wèi)靈公篇讀后感800字:
《原文》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p>
《譯文》孔子說:“能夠無所作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莊嚴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罷了?!?/p>
《感悟》“無為而治”是道家所稱贊的治國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貫性。這里,孔子也贊賞無為而治并以舜為例加以說明,這表明,主張積極進取的儒家十分留戀三代的法度禮治,但在當時的現實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統治者無為而治。在孔子的觀念中,不是無為而治,而是禮治。
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能做到“無為而治”就是最高境界了。由于是第一次帶班,沒有經驗,另外自己的外面顯得比較年輕,為了能夠“管”下這幫學生,讀后感.我對他們比較嚴厲,我發(fā)現很多學生都很怕我。上半個學期的摸索期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訓,我很多時候的嚴厲是處于希望他們好的角度,可是很多時候換來的是學生的不理解,甚至是誤解,這在一段時間里讓我對這份工作失去信心。
但后來的進行了自我反思,發(fā)現是我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出了問題,批評學生要依據事實說話,對事不對人,為什么批評某位同學,這些問題需要在班上給學生說清楚。
以禮管制學生非常重要,首先要尊重學生,學生都是非常在意老師的一言一行的,若過于嚴苛會讓乖學生傷心與老師漸漸疏遠。其次,不能以為自己是老師就高高在上,不斷指責學生,要能夠心平氣和地跟他們講道理,讓他們明白老師的初衷和用意。另外,多傾聽學生的心聲,青春期的孩子、住校遠離父母的孩子,在學習中或多或少會遇到很多問題,與同學、老師相處中難免會遇到很多解不開的難題,做一位善解人意、懂得傾聽的班主任很重要。
總之,尊重學生,給他們最大的支持和幫助,贏得學生的喜愛,管理起來就會容易很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尊重,說什么學生都佩服和尊重,這是我理解的班級管理中的“無為而治”。
“活到老學到老”,可見讀書是我們一輩子的事,我已經把作品這本書讀爛了,特別后悔沒有早點知道它。?意見和想法應該在讀后感的文本中清晰明確。根據您的意愿我們?yōu)槟鷾蕚淞艘黄}為“桂花雨讀后感”的文章,歡迎您來到本頁留下對于內容的寶貴回饋!
八月,我走在花園的小路上,陣陣桂花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朝氣蓬勃的樹上結滿了如星星般的桂花,望著這場景,我不禁想起了曹文軒先生的《桂花雨》中孩子們搖花的情景,還有那個可憐孤僻的婉靈。
雀芹家門前有一棵桂花樹,每到八月,全村的孩子都能爬上桂花樹搖落桂花,這是他們村里的習俗,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但有兩個孩子不能來參加,一個是長腿二鬼,另一個,就是婉靈。長腿二鬼因身上很臟而不能來;婉靈則是因為沒有父母遭到人們的歧視,而不能來。
有一年,長腿二鬼惱羞成怒,放火燒桂花樹,婉靈恰巧發(fā)現了便趕緊救火,但卻遭到人們的誤會。對村子里的人失望透頂之后,外婆就帶著她離開了......后來人們了解了真相,一起把婉靈和奶奶又迎回了村子里,從此以后,婉靈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爬上桂花樹,搖落桂花雨。
婉靈是個善良的女孩子,一直心存善念,不會因為別人的誤解而去傷害他人。當大家不讓長腿二鬼搖桂花時,他選擇了放火;而大家不讓婉靈搖桂花時,她并沒有感到憤恨,更沒有做出破壞的行為。婉靈即使因為救火被誤以為是縱火犯,也沒有過多的怨言和辯解,而是選擇與外婆默默離開。
莎士比亞曾說過,“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
像婉靈這樣純潔、善良的心靈,常常出現在現今社會中,讓我們常常被感動。
20xx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每個人都岌岌可危。這時候,勇敢善良的白衣天使挺身而出,他們舍己救人,不顧自己的安危。在新年之時,他們告別家人,沖上一線,犧牲小家,成全大家。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病毒作戰(zhàn),在死神手里搶人,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奇跡。即使在救死扶傷的過程中遭受誤會,也無怨無悔。
有段時間,我一直在關注疫情的最新消息,看到了好幾起醫(yī)護人員被不配合核酸檢測的患者打傷的新聞,不禁感到又氣憤又心疼。讀后感m他們付出了那么多,為了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安全而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卻要受到如此不公的對待。但即使有危險,這些醫(yī)護工作者仍舊奮戰(zhàn)在第一線,不辭勞苦。他們展現出來的,不僅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還有善良的心靈,讓人感動。
孔子說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偶爾也會被誤解被傷害,但我們不能因此忘記初心。我們要不讓自己的善心變質,但行好事,前程一定不會太差。
正當我思索之際,一陣風吹過,桂花樹的枝頭應聲搖曳,霎時蕩出陣陣清香,灑落滿天桂花……好美的桂花雨,好美的善良心靈。作者:陳奕彤
桂花雨讀后感
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寫了在家鄉(xiāng)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家鄉(xiāng)、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課文先寫小時候對桂花的喜愛,寫為什么要搖桂花,接著主要描寫了“我”幫大人搖桂花、收桂花的快樂情景,最后寫“我”對童年時代“搖花樂”的懷念。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xiāng)的懷念是教學的重點,教學難點是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方面是為了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課文內容,另一方面是激發(fā)學生對自己的童年生活、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趣。
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寫了在家鄉(xiāng)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家鄉(xiāng)、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課文先寫小時候對桂花的喜愛,寫為什么要搖桂花,接著主要描寫了“我”幫大人搖桂花、收桂花的快樂情景,最后寫“我”對童年時代“搖花樂”的懷念。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xiāng)的懷念是教學的重點,教學難點是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不知道何時開始,我已不再愛讀散文。尤其離開校門之后,接觸的多是非讀不可的資料文章及一些常識性的刊物;如果再有余暇,就看看娛樂性高的翻譯小說。
記憶之中,讀散文是學生時代的事。年齡漸長,就覺得散文常是優(yōu)美辭藻的堆砌,文字看起來、讀起來美則美矣,卻似乎少了點什么。雖然,我一直不否認散文的價值。但是,真正感人肺腑、文字扎實的好散文,一和壞作品比較,就顯得非常難得。
最近,偶然間細讀了女作家琦君的《桂花雨》。深深覺得琦君的散文,能夠多次被世界暢銷的讀者文摘所選用刊載,實在是她的散文好到可一讀再讀,值得廣為推介的程度。
琦君寫散文,根據她自己的說法,只能勉強記事抒情,拙于寫景。琦君覺得寫景最難,稍一著意,就流于辭藻的'堆砌而至以辭害意。這種說法,固然是作者自謙,但是以其記事抒情和寫景的成績表現。琦君確實比較擅長記事抒情。
我喜歡琦君的散文,最簡單的理由是她寫情寫的極平實感人,既不夸張也不見矯情;記事則清晰透徹,不拖泥帶水??上驳氖?,她的文字也相當美好,是那種自自然然的美,讀來至為愉快。
在《桂花雨》,琦君寫的多半是她一生最親近的人,如父母、丈夫、兒子、朋友,由于作者和他們有天生的關系或至深至重的情誼存在,寫來加倍扣人心弦。在這些文章,琦君并不特意去強調什么,去說明什么,也沒有運用什么文字技巧。而只是老老實實的去敘述,而動人的氣氛,就自然進到文章里去。我想,琦君可貴的地方就在此,這是一般喜愛玩弄文字魔術的作者,所難以比擬的。
琦君在書內發(fā)表的《母親》和《桂花雨》是我最喜愛的二篇文章。我常認為,嫁出門的女兒,通常對生養(yǎng)的母親,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出于女人的相知和彼此的同情。也因此,同樣的二篇文章,琦君筆下的《母親》,就比《父親》一文來得細膩。
琦君寫她的母親,不僅描述母親的言行,母親的百般好處,更成功的是,她以平實的文字,為母親刻劃下美好的形象。這種形象并不是高不可及,而是讓人感覺可愛可親。母親的任勞任怨,樸實無華、善良勤儉,在琦君的追述下,是相當動人的。尤其看到她寫母親以雞油代替冷霜抹手,清晨起床吟著“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谷雨……”時,忍不住會心一笑。
《桂花雨》這篇文章名字取得很美,讓人初見之下,便有了很芬芳的印象。讀過琦君的《桂花雨》,桂花的香,更叫人神往。書中寫她兒時在家搖院子里的桂花樹,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滿坑滿地的盛況,真正叫我心向往之。認為那是一幅很美的畫面,也是很美的經驗。
琦君的散文,不是任何人可以寥寥數言所能形容的。必須由讀者親自閱讀,再三咀嚼,才能讀出真味。
讀了《桂花雨》,我感受到了人們那種最原始的淳樸善良。婉靈是一個善良自愛的小女孩。雖然村里的孩子們分不清她為什么離她很遠,村里的大人也把她當成一個不知名、不干凈的東西,但她并沒有感到怨恨,而是默默地承受著,依然保持著內心的善良。這一切都是因為奶奶的善良和自愛感染了她。當村里的人對奶奶和婉靈投下冷漠、鄙視甚至輕蔑的目光時,奶奶什么也沒說,沒有和別人爭吵和解釋,至是平靜地笑了笑。
婉靈的外婆沒有給她講什么大道理,只是用心的愛她,為她做了很多新鞋、新衣, 把她的衣服洗的干干凈凈。婉靈傷心的時候,奶奶總是在她身邊,不讓她感到孤獨,讓她知道奶奶愛她。和婉靈的善良自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長腿二鬼的打擊報復和自我放棄。長腿二鬼和婉靈在村里受到平等對待。他們搖不動桂花,但長腿的兩個鬼魂想燒桂花樹。當婉靈在看到桂花樹著火時,她盡全力去撲火滅火,“誰也無法相信,瘦弱的婉靈雙手提著滿滿的一桶水,居然還可以奔跑。
”婉靈的遭遇在我們身邊也會發(fā)生。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班上幼個孩子。因為我媽媽太忙了,沒人管,也擦不干凈鼻子,所以幼兒園的孩子們沒有和她玩,他們認為她很臟。我把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讓我拿一些紙,在她流鼻涕的時候幫她擦擦。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都給予一點愛和一點仁慈,那么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人之初,性本善?!爆F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內心深處的最純真的善良漸漸地被淡忘了。這本書除了純美的文字和意境外,主要是用善良的自愛打動了我,喚醒了我心中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讓我明白,我永遠不應該忘記我原來的心。
別看這本書的書名是《桂花雨》,可它里面卻有著幾個感人的小故事。有《灰娃》、有《麥子》、還有《野風車》呢!
這本書可是又得了安徒生獎的曹文軒寫的。是兒童文學四大天王經典小說集。
下面我要選一篇最感人的故事給大家聽。那就是《灰娃》?;彝迯男【透改鸽p亡,家也破破爛爛的?;彝拗荒芎图依镂ㄒ坏囊粭l狗相依為命。可有一天,一個叫黑仔的人搶走了狗,連鎮(zhèn)上的大人也都怕他三分?;彝藓軞夥?,可他不敢和黑仔打架,只好在他家門口吐了一口口水。黑仔發(fā)現了,立刻拿起棍子,沖到了門口,立刻跑向了灰娃家……灰娃,只能聽天由命了吧!
這本書不但感人,而且人物也很生動呢!有天真可愛的小陽;有可憐巴巴的的灰娃;還有無惡不作的黑仔……每一個人物的語言,動作與神態(tài)都反映出了這個人鮮明的特點。曹文軒也不愧是一個大文人??!
這本書中的語言也非常傳奇哦!第三篇《麥子》有段傳奇的語言:很長的哀鳴。一切歸于平靜。麥子站起來,沖著正在西墜的太陽,沖著收割完麥子而顯得一片荒涼的田野,大聲嚎叫起來。小狼一般的嚎叫,響徹天空……??!我寫著寫著竟也入了迷!你們想學習更多優(yōu)美的語句嗎?那就拿起書,不動筆墨不讀書,讀讀記記吧!
《桂花雨》這本書我看了大有啟發(fā);人們不能仗著自己人多,就欺負別人,這個社會對任何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所以,請我們去友好的對待他們,而不是去罵他們,責怪他們,打他們!應該多多給予他們,鼓勵他們!或許能給他們一點兒溫暖,哪怕只有一點點兒……
我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人,讓所有人都知道應該關愛每一個人!去尊重每一個人!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是《桂花雨》,作者是曹文軒爺爺。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最能表現桂花樹精神的一句話是: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村里有一棵桂花樹,這棵樹長的很茂盛、樹干粗碩敦實,樹枝曲曲折折,這棵樹已經活了二百歲了,村里的每一代子子孫孫生生不息一直守護著這棵桂花樹。
一年一度的搖花節(jié)到了,大家非常興奮,村里的孩子都盼望著這一天。搖花節(jié)這一天到了,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首先大家要去小溪里把腳洗干凈,再到大樹下,大家一起喊著:一、二搖!搖!桂花花瓣就像雨一樣嘩嘩落下來,大家看到滿地的桂花笑的可花心了!
可是因為一場大火,桂花樹被燒的慘不忍睹,那美麗的花和粗壯的枝干都不在了,大家非常傷心,已經活了二百歲的大樹好可惜??!
轉眼第二年到了,大家耐心的等待著那個日子—滿樹開花的日子。果然桂花樹又回來了,變得跟以前一樣充滿生機,孩子們用力的搖動著枝干,金色的桂花紛紛墜落,遠看一朵朵花模糊成一片金色。
通過桂花雨頑強的生命力,我想到了疫情期間,大家也像桂花樹一樣,一開始面對疫情的時候很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辦.
最后通過醫(yī)生、護士和全國人民的一起努力,戰(zhàn)勝了疫情,桂花樹就像我們中國人一樣打不倒,再大的困難也能走出來,中國那么強大,最后我們戰(zhàn)勝了疫情,桂花樹也再次蘇醒了,屹立在人們的面前。
讀書,讀好書是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網絡上有很多關于作品的閱讀分析,想信您在閱讀后也有所得,那么,你肯定是在找一些好看的推薦書籍吧?為此,編輯特意呈上“讀過的一本書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過的書中,我最喜歡的要數法布爾先生寫的《昆蟲記》了。這本昆蟲記雖然比語文書還要厚。但我想這必須是法布爾先生的心血之作。里面寫的昆蟲有很多很多,比如:毛茸茸的狼蛛,可恨的菜青蟲,美麗的蝴蝶,好幫手七星瓢蟲等等。
在這兒,我先給大家講講那可恨的的菜青蟲吧!菜青蟲大家可能會在蔬菜上見到過幾次,但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卻是十分熟悉,在他們眼里菜青蟲是厭惡至極的大壞蛋。農民伯伯通常嘴里嚷嚷著:“看那,這個卷心菜的葉子被菜青蟲啃得七零八落,好惡心??!這個時候,菜青蟲往往就躺在那片菠菜葉上飽餐一頓呢!他愛啃食所有蔬菜,是蔬菜的克星。菜青蟲媽媽一般都會把卵產在那些新鮮,完整的大青葉上面。
他們不會像辛勤的麻雀媽媽,離開巢穴去給自我的子女們找吃的。他們一產下卵就一走了之。那片新鮮菜葉便是充足的營養(yǎng)。農民總是把菜青蟲一一除掉。但擒賊先擒王。大王沒有抓住,就會繁殖更多的下一代。但是,高爾基先生聽說農民們有一種祖先留下來的消滅菜青蟲的有效辦法。先在陽光最猛烈的地方設一個木制的'十字架,在頭頂上擺上羊頭骨或者牛頭骨。距他們的祖先說:“菜青蟲最喜歡呆在有光亮的地方,羊頭骨或者牛頭骨能夠透過陽光放射光線。它們爬上了骨頭上面。那里曬,熱,干,最關鍵的是沒食物。一,二個小時就能曬死一條菜青蟲。農民只是說偶爾在頭骨上見到過幾條菜青蟲被曬死。祖?zhèn)飨聛淼霓k法只能消滅少部分的,大部分都呆在自已那一片大菜葉上睡覺。此刻爛菜葉少了,價值更加高了。
你看《昆蟲記》給我們講了多少昆蟲。比如我們上初中時要上生物課可能會用到的。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又增長了一些知識。比如我外公種菜時也會遇到菜青蟲啃食蔬菜的時刻。但他們不明白怎樣預防,用農藥呢,賣出的收獲少了。自已吃怕對身體有害。自從我看了《昆蟲記》,明白了高爾基先生那里的農民祖先有種消滅菜青蟲的有效方法。我外公使用了一下。還真有效??炊鄷冒?!我外公常贊嘆道。
我愛看《昆蟲記》,更加愛看課外書。
今日我看了孔乙己的故事,很是讓我感動。我深深的為故事里的人物和情節(jié)所吸引,它主要講述的是發(fā)生在南方一個叫魯鎮(zhèn)的小鎮(zhèn)上的故事。
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和別處不一樣,做工的人,傍晚散了工,喜歡花點銅錢,買上一碗酒,加一些茴香豆或者小菜,慢慢品嘗。文章里就喝酒的氣氛還有這樣的描述:穿短衣的顧客站門邊,幾下就喝完了酒,而穿長衫的,才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慢慢坐喝??戳诉@樣的文字我就想,為什么會這樣呢,讀了后面的文字,才明白這就是當時社會階層的真實寫照,穿短衣的多是些窮苦的下層人,穿長衫的多是一些有錢人。
孔乙己就是這樣的人,迂腐而窮困。雖然他還是一個秀才,但考了很多次狀元,都沒能考上,最終把自我考得窮困潦倒。盡管如此他卻是站著喝酒的唯一穿長衫的人,雖然他的長衫很破舊,但他始終覺得自我就是以前有點錢,此刻落魄的讀書人。
孔乙己有一筆好字,替人家抄抄書,勉強糊口??伤幸粔牧晳T,好喝懶做。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帶書以及紙筆墨硯,一齊失蹤。如是幾次叫他抄書的人也沒有了。更有意思的是,孔乙己去酒館喝酒,沒有錢就叫了一碟茴香豆下酒。一群孩子們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孩子們吃完豆子,仍然不散,眼睛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庇谑沁@群孩子都在笑聲里走散了。魯迅先生將孔乙己這種又窮又酸又迂腐的小人物,用平和幽默的語言,刻畫得入木三分。
中秋過后,一天比一天冷,將近初冬時,一天,掌柜正招呼客人,只聽有人說:“溫一碗酒?!边@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向外一望,孔乙己便在柜臺下的對面門檻坐著,臉上黑并且瘦,已經不成樣貌了,盤著腿,下頭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翱滓壹簡幔磕氵€欠十九個錢呢!”掌柜說,孔乙己答到:“這……下回還清吧,這一會是現錢,酒要好?!彼韧昃?,用手慢慢走去了。這以后就再沒有看見孔乙己了,他大約的確死了。
孔乙己讓我感到可憐可笑,但他悲涼的一生、悲慘的結局,無疑是當時社會的那種弱肉強食、冷漠無情、愚昧封建的舊社會的真實寫照,而我們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用他精辟的語言、犀利的筆鋒對當時社會的丑惡現象,進行鞭打和諷刺。讓我們了解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也激勵著我們祖國的新一代勿忘國恥,好好學習,建設強大的祖國。
最前沿的科學知識,對未來膽而合理的預見,最奇妙的想象,這些著實讓人著迷,不得不說我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科幻小書蟲。尤其在當今社會,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精彩的科幻類作品更是層出不窮,讓人目不暇接,而其中《地球重生》讓我印象尤為深刻。
由于地球環(huán)境惡化,人類不得不逃離地球,在銀河系中開疆拓土,成為了太空移民。沒有人類的干擾,經過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恢復正常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地球,再次引起人類組織的關注。于是,一支成員復雜的勘探隊踏上地球,探索重回故里的可能。而主人公凱文是來自金星的風龍獵人,加入勘探隊的他逐漸發(fā)現身邊一些隊員別有用心,似乎醞釀著一個不可告人的陰謀:與地球上原住民,爭奪有限的資源!太空移民和原住民的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局勢于是錯綜復雜。為了正義,主人公凱文決定竭盡所能,解除危機,保護家園。作為科幻小說《地球重生》保持慣有的天馬行空的想象,但這些虛虛實實的想象卻又是對生活真真切切的寫照,作者以科幻故事的形式分享給我無窮閱讀樂趣的同時也引起了我對“地球重生”深深地思考。
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是故事中折射出來的社會問題卻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浩渺太空中,這只是個半徑6300多千米的水藍色球體,它是那樣的嬌小可愛,在這美麗而又“狹仄”的星球里,太多的資源是有限的,而這些有限的資源又太多是不可再生的,我們必須要去珍惜。其實原本有些資源是可以不斷再生的,長久給人類做貢獻的,但是由于人類的貪婪,無節(jié)制的索取,最終給他們帶來了災難性的毀滅,使他們難以再生。不知不覺中,我們人類不得已的開始自食惡果:隨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污染水源,浪費用水,水資源匱乏;口欲橫流,暴殄天物,物資短缺;隨意開采,各種生態(tài)災難;不斷制造廢氣、廢水及各種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污染生存環(huán)境,長此以往,地球之生,何以堪憂?正如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席卷整個地球,人類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是時候,我們應該反省了。這也許是自然界對人類破壞環(huán)境行為的苦苦掙扎。保護地球母親,維持她持續(xù)的健康,否則終將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像書中那樣,不得不逃離遍體鱗傷的地球,被迫流浪到太空中去。
讀完本書后,我不由得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用“地球重生”這個題目?也許他正是想讓我們從思想上認識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也是一個“生命體”,它也會由于某些原因而走向死亡,我們必須更好的保護它,悉心的照顧它,讓它往一個更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去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地球,從而使我們的地球母親得到“重生”。作者深深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心出發(fā)重視地球保護地球,讓她獲得“重生”。多么深刻的話題啊!多么美好的祝福??!
少用一個塑料袋,節(jié)儉一粒米,珍惜一滴水,節(jié)約一度電,多種一棵樹……積沙成塔,積水成淵。“地球重生”不是小事,而是件人間大事,然而只有堅持做好以上小事,把這些微小的力量匯聚在一起,才能形成一股洪流。而這股洪荒之力,一定可以托起一個更加健康、明朗的星球。我們親愛的地球母親。
最后只想與君說:與你攜手相伴,共筑藍色星球!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侵蝕卻依舊鮮艷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飛龍一般的四個字——超越極限?!}記
合上書頁,我仿佛回到了從前,那時的我也擁有像老人一樣的精神。書里陳述了一位平凡卻不可戰(zhàn)勝的老人的故事,我佩服老人的勇氣,更佩服他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這樣的精神,并不被一時的困難與挫折所嚇倒。我憶起運動會時的情形,臉上不禁露出一抹微笑……
“加油!加油!”耳邊傳來已經比賽完的同學的加油聲,此刻,我的掌心已經浸滿了冷汗,望著眼前高高的桿子,我心中漸漸起了退縮之意:幾次了,都已經幾次了!每次我跑到跳高桿前卻總是不敢躍過,腳仿佛灌了鉛一般沉重,每走一步,我心中的恐懼就加深一分。明明在訓練之時我從來不曾退縮過,也從沒如此害怕過,為何今天……我終于明白了,我在恐懼桿子會掉落;我在恐懼我無法為班級爭光;我在恐懼我會辜負大家對我的希望;我在恐懼會失去這最后一次機會。同學們已經開始著急了:“你可以的,你明明可以的,不要被眼前的高度迷惑了,你可以跳過去的啊!”對啊,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我一咬牙,跑過去縱身一躍——我居然利索地跳了過去,桿子沒有掉!我的心被喜悅填滿!原來,只要有勇氣躍出那一步,就那么一小步,就一定會成功。高的桿子不在眼前,而是在心里,只要擺脫心中的恐懼,面前的困難根本不在話下!
凝視眼前的《老人與?!?,我陷入了思考:既然我也擁有像老人一樣不屈不撓的精神,那我就更應該將其發(fā)揚光大,不讓這種優(yōu)秀品質埋沒于時間的長河中。我想,以后我在遇到困難時絕對不會再退縮了,而是迎難而上,超越極限,擺脫困難的枷鎖!
偶然間,拜讀了《桃花源記》。從前對這篇文章略有耳聞,沒想到再一次讀仙境,竟能悟到人生的哲理。
可以說,這篇文章是千古佳作。而我更是領教過了,仔細熟讀,慢慢沉思,竟有連自己都沒見過的東西。作者筆下的故事以漁人為主線。圍繞發(fā)現桃花源,離開桃花源的故事。用筆記錄下人物的行為。更耐人尋味。
研讀后不禁產生了重重疑問。如:漁人是一個以打漁為生的人,一般打漁的人都有固定的航道,而這個漁人又為什么是第一次發(fā)現。這華麗的景象也是第一下見到。以至于沉迷于這仙境。又比如:生活在桃花源的人們自稱是祖先從秦朝避難來到這里。之間進過五六百年。而他們身穿的服裝為何與外面的人沒有兩樣。更讓我感覺撲朔迷離的是:為什么太守一行人根據漁人的標記會找不到桃花源?這重重疑問讓我腦子里一下子沒有了線索。但是再一次讀桃花源的時候,每一句仿佛都是作者在暗示什么。放下重重疑問。從頭讀起。漁人來到桃花源是主線。不然不會有后面的故事。到了桃花源,與世隔絕的人們都很熱情,款待這個漁人。這個漁人也停留了幾天。而人們的服裝又為何與外面的晉朝人一樣呢?據我了解,服裝歷經幾百年。更換了幾個朝代,一樣的幾率簡直沒有。那么原因只有一個。我沒有妄然猜測。按照線索繼續(xù)推斷。漁人答應也人們不說出桃花源的一切??梢换氐匠抢镉謭蟾嫣亍S纱送茢?,這個漁人是個不講信用之人。而是不是有什么目的呢。太守又有什么意圖呢。而為什么后來又找不到這人間仙境呢?
原來是作者虛構的。而他筆下的桃花源虛景實寫。表現出他對桃花源寧靜,和諧的生活無比向往。聯系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果不其然,那是個腐敗,黑暗的時代。這篇文章重在表現作者對和平的向往。揭露了對腐敗社會的不滿和悲憤。同時又從另一個角度呼吁人們珍愛和平。
聯系現代,戰(zhàn)亂依舊不休。雖然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還很安定。但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勾心斗角,爾虞我詐?,F在的社會,腐敗、自私這些丑陋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侵蝕了人類的心靈。帶給人們的只有傷害。想到這,《桃花源記》的美好感覺頓時戛然而止,感覺丑陋的思想逐漸籠蓋了湛藍的天空,籠蓋了孩子的笑臉,籠蓋了人類純潔的心靈。
我覺得當今人們因該反思。尤其是決定戰(zhàn)爭爆發(fā)的野心家們,他們的力量不可能大過人民。法西斯。是個的例子。還有二戰(zhàn)時期日本的所作所為白白使幾萬無辜日本百姓死于核彈。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糾正生活中不良習慣,要善于與人和平相處,讓世界多一份美好。
星期六,我讀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里面有很多的有關成語的故事,有:《八仙過海》《半途而廢》《才高八斗》《對牛彈琴》還有《守株待兔》等等,有好多。我選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半途而廢》我說一說這個故事吧!
東漢時,有一位叫樂羊子的人,他外出求學一年就回家了。它告訴妻子說:“出門時間長了想家。”
妻子聽罷,拿起剪刀走到織布機前說:“這布是一寸寸地積累,才有一丈乃至一匹。如果我將它割斷,就會前功盡棄。”妻子又說:“讀書不可半途而廢?!?/p>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很受啟發(fā),于是他又去繼續(xù)學習,一連七年沒有回過家。
樂羊子聽從妻子的話做事有始有終,最后終于取得了成就。小朋友們做事一定堅持到最后,不可以中途停止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好!
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杰出的人物層出不窮。每朝每代都會涌現出許多出類拔萃的人物。我在讀《歷代名人全傳》中認識了一位位英雄人物,從書中走近他們,了解他們。感受他們的堅強意志,感悟他們的美好品質,學習他們的偉大精神。他們胸懷天下、才華橫溢、遠見卓識、足智多謀······我邊讀書邊感嘆,欽佩不已。
這本書有許多讓我十分欽佩的歷史人物:建立了中國歷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修筑長城的秦始皇,我欽佩他敢為天下先,不懼世人言;創(chuàng)立殿試制度,加強科舉制,為“開元盛世”打下基礎的歷一位的女皇帝——武則天,我欽佩她困境中崛起,順意時清醒;建立了橫跨亞歐大陸的大帝國,威震世界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我欽佩他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能做。另外,我還欽佩孔子、孟子、莊子這樣的思想家、教育家;李白、杜甫、白居易這樣的大文豪;華佗、扁鵲、李時珍這樣的醫(yī)學家;諸葛亮、張良、孫臏這樣的軍事謀略家。他們不僅影響了歷史,還改變了歷史。
在眾多軍事家中孫臏是我最崇拜的。孫臏是孫武的后代,他與龐涓一起拜師學藝,后來龐涓在魏國做了大將龐涓深知自己才略不如孫臏,就設計弄殘他的雙腿,又在他臉上刻字,涂上墨,讓他見不得人。但孫臏身殘志堅,在任何艱難的情況下都刻苦閱讀兵家著作,潛心研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戰(zhàn)國中期,齊王拜孫臏為軍師。終于,在馬陵之戰(zhàn)時,孫臏將魏軍打敗。龐涓知道大局已定,大勢已去,便拔劍自刎。從此,天下人便知道孫臏善于用兵。他的《孫子兵法》繼承前人,超越前人,形成獨特的軍事理論體系。孫臏最讓我崇拜的是他雖慘遭迫害,但身殘志堅,潛心研究兵書,最終打敗強敵,他頑強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同樣身殘志堅,名震古今中外的還有一人——司馬遷。司馬遷家學淵博,年少時得以向儒學大師學習,三十八歲正式做太史令,因為李凌辯護慘遭宮刑。但他為完成父親遺愿,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夜以繼日發(fā)憤著書。歷時十四年,終于完成史家著作《史記》。他那種忘我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將永遠閃爍不朽的光芒。
除了欽佩、崇拜,讀此書還可以讓我領悟、思考。
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領會了什么是寧死不屈的愛國精神;讀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方才明白人生苦短要實現自我價值的理念;讀唐太宗的“以人為鏡,可得明師”,我知道要善于聽取逆耳忠言,其實并不容易·····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也稍稍思考了一個深奧的詞“命運”?!懊\”是什么?是項羽自刎烏江前的仰天長嘯?是屈原亡國跳江時的低首嘆息?是岳飛臨刑前的不解與懊悔?還是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甘羅的12歲官拜丞相?朱元璋的從乞丐到皇帝?
“我命由我不由天”,“命運”只是弱者的代名詞。人人生來平等,沒有貧貴富賤之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有些人把自己的不公歸于命運。真的是這樣嗎?差距只與每個人努力程度密切相關。你付出多少,收獲就有多少。所以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不要讓”命運”左右你,而要去左右“命運”!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歷代的名人層出不窮。每一位名人在歷都有其一席之地,他們曾引領歷史的方向,點綴歷史的星空,他們的名字將永遠熠熠閃光。而我們,中華少年終將接過歷史的重任,我們現在唯有努力學習本領,將來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讀名人故事,與名人神交,習名人精神,樹少年理想。
今年暑假,黃老師為了讓我們擴大閱讀面、提高鑒賞與寫作能力,安排我們讀《格列佛游記》并要求寫岀讀后感。
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是英國十八世紀前期最優(yōu)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斯威夫特晚年久病,擱筆多年后于1745年去世。他除了把大部分私人財產留給慈善事業(yè)以外,更為后世留下了一大批精彩的諷刺作品。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傳世名篇當然還要推訊格列佛游記》。
作者極富想象力地把我?guī)氲交没澜纾陡窳蟹鹩斡洝穼嵲谑且徊棵烂畹膬和x物:它讓我能有機會擴大視野、了解社會,從新的視角看人與事;格列佛仿佛是一個天真、調皮的孩子;他隨心搬移小人國的人和物,像是在擺弄玩具;漂流到大人國布羅卜了奈格后他又像幼兒在成人世界里一樣無能為力。
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利立浦特。小人國實在小,格列佛一手就能拖動他們的整支海軍艦隊。大致說來,這是個二十分之一的縮微國度。作者不厭其煩地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雞鴨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一遍遍地提醒讀者牢記這個比例。例如,小人國的人為了把他這個龐然大物運到京城,動用了五百工匠,制造了一個長七英尺、寬四英尺、有二十二個輪子的大木架。
在如此這般的玩具世界里,“高跟黨”和“低跟黨”你爭我斗,勢不兩立;相鄰倆國都想戰(zhàn)勝對方,他們互相指責乃至開戰(zhàn),爭論吃雞蛋應先敲破大頭還是小頭。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于是候選人及指望升遷的滿朝文武紛紛冒著摔斷脖子的危險研習這種雜耍技藝;為了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纏在腰間的絲絨,官員們做各種可笑的表演。
格列佛到來到了大人國,自己也成了“小人” ,置身大人國,自己仿佛變成了一個利立浦特人。他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幾片小金幣向那里的巨人討好;他擺弄刀劍,展示自己的勇敢;他和王后寵愛的侏儒鬧矛盾、斗心眼。但他討好主人的舉動又是,迫不得已,甚至他企圖向國王貢獻有關火藥槍炮秘訣的動機都是如此可憐。
格列佛在小人國和大人國的宮廷的雙重經歷使他對國王的恩寵和地位的升遷有了新的體驗和見解。他曾被大人國一農民拿來展覽、出售——恰似當初小人國的牛羊在他手里的遭際——于是他看出主人靠他“賺錢越多就越貪婪”,哪管他累死累活,小命難保。自己成了受剝削的犧牲品。
《格列佛游記》是深受我喜愛讀的兒童文學讀物之一。它說的栩栩如生而又極富想像。它以諷刺為主,借助尺度改變而產生的陌生感、新奇感、對這些熟悉的事物景象生出想不到的新見解,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它們可笑的本相。
相關推薦
學生族和上班族都很希望可以有條不紊地寫出文檔,大家對范文的搜索越來越頻繁。在范文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寫出更精彩的文檔。下面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為大家整理的“論語八則讀后感受”,相信您能從本文找到幫助!...
大家每周總是離不開要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幫助我們平復心情,讓自己冷靜思考。因此寫作文前就需要我們多看、多練、多寫,那么怎樣才能寫好一篇作文呢?由此,有請你讀一下以下的“論語十則讀后感優(yōu)選”,建議你收藏并分享給其他需要的朋友!當我看完《論語》后深受其中一句的啟發(fā),這個句子是: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
幼兒教師教育網推薦更多專題:“論語讀后感”。不同的工作類型同樣的“文檔事務”,我們越來越離不開范文了。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范文呢?以下內容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整理,主題為“論語八則讀后感受”,相信您在閱讀網頁內容后有所收益!...
讀書,讀好書是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網絡上有很多關于作品的閱讀分析,想信您在閱讀后也有所得,那么,你是不是在找適合你閱讀的書呢?以下為編輯為你收集整理的一本好書推薦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