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親子閱讀的正確方法及誤區(qū)

發(fā)布時間:2021-08-06

幼兒園親子閱讀活動方案。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那家庭就起了中間作用,安慰并鼓勵孩子!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及時注意孩子情況,幫助孩子積極健康地成長!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親子閱讀的正確方法及誤區(qū)》,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低幼階段的孩子,我們在選書的時候,第一要素是根據(jù)孩子當前的興趣點來選書,而不是優(yōu)先考慮什么樣的書更有教育意義,或者這些書是名家繪本。

孩子的興趣是選書的基礎。

對于1歲的孩子,何必有那么多的要求,他愿意看書,他能選出他想看的書,這不已經很好了嗎?至于書上的內容是什么又有什么重要,他還有一輩子那么長的時間來看各種各樣的書。

再者說,就算是大人也有自己喜好和不喜好的內容,也不是對所有書來者不拒啊。

每一本書都會有它的特點和興趣點,只要孩子能接受聽父母讀完這本書,那說明她都是有興趣的,因此不必執(zhí)著于孩子看完一本書有什么表現(xiàn),而如果孩子在某個階段對某個東西特別有愛好的時候,便可以根據(jù)她當下的興趣點有意識挑選一些契合的書,提高孩子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語文老師一般會開出一些閱讀書單。這個書單,主要是文史哲方面的書籍,以及文學故事、兒童小說等。

這樣的書單本身只是孩子應該涉及的閱讀中的一個方面而已,并不是說讀完了老師推薦的書單,孩子的閱讀體系上就是全面完整的。

親子共讀的美妙在于,當你走進這些孩子的讀物時,慢慢的你會有自己的鑒賞力,在引導孩子閱讀口味的多樣性上,慢慢的,你會有自己的標準。這一切是你自己去實踐,與自己的孩子共同發(fā)現(xiàn)的。這比任何專家、老師開出的書單都有價值。

誤區(qū)二:把閱讀當治病。

自己的孩子最近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家長馬上就思考著看一點可以治這些問題的書,對于具體問題也許會對低幼的孩子很有用。 比如說,兒子小的時候,有段時間不愛睡覺,我就給他看一堆“睡覺對身體成長是如何如何重要的書”;不喜歡刷牙的時候,我也會給他看一些保護牙齒的科普讀物。

但對于大一點小學二年級以上的孩子來講,如果我們還這么做的話,可能他們會在內心會排斥,會覺得父母,并不是那么真正的理解自己。

因為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父母總是把解決問題的方式交給了冰冷的書本。放棄了用愛走進孩子的心里,放棄了陪伴孩子真正走過最需要幫助的時光。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聊聊天,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用愛的關懷化解孩子身心上的一些小問題。

誤區(qū)三:以為進入小學,就是放手的開始。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識字時,可以堅持給孩子朗讀。可是隨著孩子進入小學開始識字,父母們長舒一口氣,給孩子買回一本本所謂的經典,對孩子說:“你已經識字了,這些書就由你自己來讀吧。”

家長們這時普遍以孩子能否獨立閱讀,作為孩子是否愛閱讀和具有思考能力的一個判斷標準,過早地為孩子打開了一扇窗,卻又為孩子關上了一扇門。

首先,過早轉身退出了孩子的閱讀,主動放棄了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真實想法的機會,喪失了主動發(fā)現(xiàn)孩子內心的一些不良傾向。

其次,也因為父母的過早退出,把閱讀這件事本身交給孩子,孩子在同一個閱讀層級上,完全離開了父母的引導與討論,慢慢的這種閱讀會呈現(xiàn)一種原地踏步的固化,并沒有螺旋式上升的趨勢。畢竟孩子對自我及對世界的認識,都是非常有限的。

第三,孩子的自我閱讀會有傾向性地集中在他所喜愛的書上。以孩子有限的理解力閱讀大量同類型的書,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并沒有遇到太多閱讀障礙。這對孩子來說這并沒有通過閱讀增進孩子的閱讀理解力,甚至有點浪費孩子的寶貴時間。

說大孩子就不需要親子閱讀了呢?

都說三年級的孩子已經不和父母說話了,十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叛逆了,那是因為因為我們并沒有找到和孩子交流的合適方式。

拿起一本書,讀給孩子聽,或者讓孩子讀給我們聽,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插入我們各自的情緒,煩惱的,憂傷的,幽默的,尖銳的,讓孩子們通過閱讀來感知我們一直以來的陪伴。

誤區(qū)四:有親子閱讀過程中,總是“考”孩子,反復問孩子有沒有理解/記得書里的某一點。

很多爸爸媽媽給孩子讀完一個故事后,經常要求孩子來復述一下故事情節(jié),當孩子不想復述或不太會復述時,就會擔心孩子沒聽進去或者沒聽懂。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一定。

首先,大部分孩子都只喜歡沒有負擔地聽故事,如果每次聽故事都帶著要再講一遍的任務,那么聽故事也不那么有趣,再讓他講,自然不會那么樂意了;

另外,會不會復述故事除了跟孩子有沒有聽懂或記住故事有關外,跟孩子性格也有關系。有些孩子本身性格相對內向,不熱衷于表達。對于這一類的孩子,不說不代表他們沒有聽懂,他們只是不愛說而已。

如果我們給孩子講完故事,真的十分想檢驗一下孩子有沒有聽懂,除了復述以外,還可以有其他更合適的方法,比如我們可以用聊天的方式,讓孩子說來聽聽,是否喜歡這個故事,或者喜歡這個故事中的誰呢?為什么?

這樣的引導,既讓孩子有話可說,也可以和孩子對讀過的內容有一些交流和探討,這樣的方式,比單純的復述對孩子更有益。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親子陪伴中家長常犯的錯誤及正確方法


親子陪伴中家長常犯的錯誤

常見家庭陪伴中,父母親更多是以自己認為好玩,對孩子成長有幫助,覺得孩子會喜歡的方式陪伴孩子。比如:

和孩子一起去公園,剛進門口孩子想蹲下來觀察螞蟻,媽媽可能覺得公園有很多好玩的,為什么一定要在門口玩呢,于是用各種方式勸說孩子進去玩;

周末帶孩子去植物園,本想通過植物讓孩子更多接觸大自然,可是孩子進了植物園就想蹲在地上挖土,而挖土這事在家樓下就可以做,而且也不衛(wèi)生,所以父母親會勸說或者權威說教式阻止孩子做這件事;

孩子想和父母一起干家務,模擬做飯,但父母親覺得“過家家”實在是太無聊了,讓孩子自己玩就可以,而自己則在刷朋友圈……

以上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這些屬于高品質陪伴么?孩子需要的高品質陪伴到底是什么?

高質量親子陪伴的5個金句

第一:全身心投入。

切忌身在曹營心在漢,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狀態(tài);

第二:在開始游戲時,我們是觀察者。

以捏彩泥為例,捏彩泥屬于工作性活動,這類活動能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他們在工作中能獲得高峰體驗,并由此產生滿足感愉悅感,從而能發(fā)展心智。父母親放下自己想要用自己的經驗去教授孩子的欲望,不要打擾孩子,讓他們沉浸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精神世界中。比如,孩子捏了一匹馬,不要糾正他馬的腿不一樣高等問題,而關注于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發(fā)展,同時給予鼓勵,讓孩子找到成就感;

第三:我們是引導者和傾聽者。

例如,陪伴孩子捏彩泥的時候,可以多引導孩子表達,我們需要少言多聽,引導孩子自己設置捏彩泥的角色情境,詢問孩子捏的是什么?孩子創(chuàng)造的這些角色在做什么?角色要去哪里?角色有什么樣的故事……通過引導和傾聽,不僅走進孩子內心世界,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主動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與我們互動的同時也鍛煉了人際溝通能力,與孩子共同創(chuàng)作作品同時,也是合作的學習過程;

第四:孩子工作時,我們雖然也是游戲參與者,但是一定要堅守“無為”。

有時候家長陪伴孩子玩游戲,或者完成某些作品,家長一定要把作品做到盡善盡美,自己玩的不亦樂乎了,卻忽略陪伴孩子的核心不在于我們共同創(chuàng)作了多么完美的作品,而在于陪伴孩子創(chuàng)作作品的過程;

第五:情緒處理方式是高品質陪伴中讓愛鏈接的關鍵點。

有時候孩子因為達不到自己的目標而著急,甚至出現(xiàn)情緒。父母親一定要純然地感受和理解孩子的當下的感受,而不是講道理。我們需要認真的傾聽,傾聽的同時不僅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也是訓練孩子語言表達的過程,同時我們需要看著她的眼睛,換位思考她的感受,這樣做得目的是讓我們與孩子產生愛的聯(lián)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陪伴他

當我們通過孩子喜歡的方式,比如一起捏彩泥,一起過家家,一起躲貓貓等方式陪伴孩子的時候,孩子的世界是有愛的,有愛的孩子會富有安全感,他的狀態(tài)飽滿而自信。

天下的父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愛我們?yōu)楹⒆犹峁┑募?。我們經常為了夢想而奮斗,為了生計而奔波,卻常常忽略了為孩子唱一首歌;我們想盡辦法為孩子提供我們認為最好的一切,卻常常忽略了成長中我們可以陪伴她的時間,陪伴她一起捏個海星,一起做個糖果,一起了解她的培樂多。

親子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親子共讀,是一件充滿愛的家庭生活,也是培養(yǎng)孩子愛上讀書的關鍵行為,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特別關注、學習,并與孩子一起建立共讀的習慣哦!

親子共讀可以從孩子多大的時候開始呢?沒有限制的,全世界巨多的兒童專家都一致認為:所謂具有優(yōu)秀天賦的孩子,通常都是較早就接觸到讀書環(huán)境的。聊爸這段時間匯集了一些兒童文學專家,關于為不同年齡段孩子選擇共讀讀物的指引,今天在這里與大家一起分享。

1-6個月

親子共讀的時機,完全可以從孩子襁褓時期開始,或許大家會懷疑孩子這么小,這么聽得懂故事呢?哈哈,親子共讀,未必需要孩子聽懂呀!對于襁褓中的孩子,他們能從和諧美好的聲音,聲調中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感受到優(yōu)的語音之美,進而獲得安全感和柔性的美感。

當然,此階段與孩子共讀的讀物不必照顧孩子的理解力,只要我們自己喜歡什么,就讀什么就好了,我們的喜悅和真實之美感,對孩子此時的影響力是最大的。

6個月—2歲

此時孩子的眼睛已經逐漸能看得清楚了,而且也能被更多的聲音所刺激,去尋找聲音的方向,判斷聲音的意義,并逐步建立起了對友好聲音的欣賞和期待。

因此,可以為孩子選擇圖畫鮮艷,語言押韻有節(jié)奏感的兒歌,童謠與孩子一起共讀,這時孩子依然不動我們在讀什么,但聲音的韻腳和節(jié)奏,會讓我們的孩子產生對母語的熱愛和美感。

2-3歲

延續(xù)2歲階段的讀物韻律節(jié)奏感,但需要增加和豐富讀物的內容了。此時,孩子會比較喜歡我們給他反復讀誦同一文體(兒歌,童謠,或者單句子對話故事等)的讀物,我們需要特別的關注這一點,不要太過心急,給孩子多文體的閱讀,那樣其實對孩子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沒有什么好處的。

在孩子2-3歲期間,我們就讀物本身,可以開始跟孩子介紹了——比如封面,作者,故事的題目,翻書的順序,方向等,培養(yǎng)孩子按順序連續(xù)閱讀的能力。

3-5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充滿了好奇心,學習能力、模仿能力超級強大,因此我們需要為孩子選擇各種類型,不同主題的書籍,來滿足孩子經常變化的興趣和需求。

另外,我們還應多鼓勵孩子自己讀誦,表達,制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表演讀誦,講故事等等,這是訓練及建立孩子自信心的良好機會。

5歲以后

5歲以后的孩子,興趣更廣泛了,行為能力也更強大了,所以讀物的圖畫及內容、主題都要更復雜些,更需要孩子思考和理解的東西多一些的。比如笑話,謎語,童話故事等,故事內容一定不能太淺顯了,要有能引發(fā)思考的,需要記憶對比的,在難度是可以稍微超越孩子當時程度的——因為需要思考,所以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并建立起孩子讀書能靜心的好習慣。

再大一些的孩子,上小學了,親子共讀的機會就會減少了,但不能沒有,孩子需要自己來獨立閱讀了,但父母偶爾參與共讀,對孩子來說是幸福的感受,也是可以從與父母共讀,學習到父母閱讀過程中的好習慣的。

親子共讀,就是讓我們的孩子,透過父母的聲音,喚起親子之愛的共鳴,這份愛的真實體驗和感受,是人生對母語的最親密教育。

那我們在親子共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些什么呢?

越早開始越好!尤其是2-6歲是孩子從親子共讀中獲益最多的年齡段。

最好能有一個固定的親子共讀時間,這樣對孩子的潛意識預備接受狀態(tài)的形成,會很有幫助,也會有事半功倍的奇效哦!

要適當?shù)仉S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增加長篇故事的共讀,這樣對于孩子在共讀結束之后,依然會保持對故事發(fā)展的思考和想象,這是非常重要的延展訓練。

當然,我們還需要掌握在故事最高潮,最緊要的地方截住,用“且聽下回分解”的方式結束共讀,以激發(fā)孩子的熱情和繼續(xù)共讀的意愿。

共讀讀物中,如果有較長的靜態(tài)描述和過長的復句結構,我們都需要適當?shù)貏h除,這些句子和內容是非常影響孩子的興趣和熱情的。

聲情并茂是親子共讀的關鍵藝術,親愛的爸爸媽媽還是學習和訓練一下自己的朗讀能力吧,雖然孩子對我們標準普通話的要求不高,但聲情并茂是一定需要的!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親子共讀的讀物,還要不時地加入一些我們爸爸媽媽自己的讀物哦,孩子雖然喜歡兒童讀物多一些,但對于爸爸媽媽的讀物總是有很強烈的好奇心的,所以,適當選擇我們的讀物讀給孩子聽,孩子會有很強烈的成長感和驕傲感。

親子共讀相對是拒絕我們對讀物的過多解釋的,最好是不解釋,如果孩子不主動詢問的話,因為保持原本讀物的語言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好習慣,也是對孩子語言能力規(guī)范化訓練的基礎。

總之,教育是可以從襁褓,搖籃時代開始的,只要一直保持著自愿,輕松,有趣,美感的氛圍,我們的孩子就能快樂而健康地成長。

專家指導:親子閱讀英文繪本的誤區(qū)


一說起英文繪本的親子閱讀,很多媽媽都感覺頭疼。

目前來看,主要是幾大問題:

發(fā)音是一大問題,怕自己發(fā)音不準影響孩子的人不在少數(shù)。還有的媽媽英語水平不高,看到滿眼的英文單詞連不成句,就算是不考慮發(fā)音,自己讀都費勁,所以也不敢給孩子讀。

而有的媽媽,英語好些的,敢為孩子朗讀,但是往往又按照自己以前的模式,一定要把每句話翻譯成中文說給孩子,好讓孩子理解。

其實,中國人的英語水平,尤其是流利閱讀的能力普遍都很差。就算是在國外的中國人,能夠聲情并茂地把繪本讀的和英語母語的媽媽一樣好的也不多。

那是不是這些孩子就沒有辦法享受英文繪本的親子閱讀了呢?

我覺得,媽媽的英語水平高低會影響孩子,但是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就好比會彈鋼琴的媽媽,孩子就一定彈得好嗎?很多媽媽自己不會彈,但是卻能夠找準孩子的問題,尤其是能夠找出一套激勵孩子興趣、讓孩子自主學習的好方法。

英語學習也是一樣。很多媽媽,自己水平不錯,于是在陪孩子讀書的過程中,總是在自己心里定一個標準和計劃,總是在要求孩子通過一本書達到一個什么程度。而且,因為自己水平高,對于孩子的一些錯誤也看得清楚,所以也總是急于糾正,總想把自己知道的這些東西都教給孩子。但恰恰是這些做法,剝奪了孩子做主的權利,讓孩子有挫敗感。最后,直接導致孩子的興趣喪失。這樣的媽媽,可能還不如一個不怎么會英語的媽媽對培養(yǎng)孩子興趣方面的正向作用。

在討論如何給孩子讀英文繪本之前,我覺得需要思考幾個問題:

第一,親子閱讀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用中文的親子閱讀來理解。有些人,目的很直接,就是希望讀書能夠讓孩子多認字。覺得如果沒有把一本書中的字認好,書就浪費了。但是有更多的人,沒把認字作為閱讀的目的。書讀得隨意,最后,認字不但成了副產品,水到渠成,孩子成了真正的愛書人。

用同樣的思路思考英文繪本,是不是一定要把每個字的意思都弄懂?是不是要把全部的文字都給孩子讀出來才算是有效利用了英文繪本?親子閱讀到底是為了馬上學會英語的具體知識,還是通過英文圖書搭建孩子的英語思維平臺,進而提高孩子持續(xù)的學習英語的能力、觀察力、想象力和探索外部世界的求知欲?

第二,中國人在英語朗讀方面的普遍問題在哪里?是單個詞的發(fā)音不準確,還是整個的韻律節(jié)奏不對?判斷這個問題很簡單,聽老外讀一本書,然后我們重復--都是最簡單的我們都認識的單詞,但是,我們能不能讀出來人家的感覺?讀不出來差的是什么?如果韻律節(jié)奏的問題是大問題,那么單個詞的發(fā)音就不那么重要了。單個詞發(fā)音好的,韻律節(jié)奏和原版的也沒法比,那誰和誰的差別還能有多大呢?因為發(fā)音不好而糾結,是不是沒有意義了呢?

第三,翻譯中文和用中文輔助理解的區(qū)別在哪里?在國外的圖書館,我們也經常能看到咱中國人在簡單的兒童讀物上,把一些不常見的(是我們在中國課本上基本看不到的但是人家國外的孩子常用的)詞標上音標和中文意思。我們不贊成翻譯,主要是避免孩子去自覺不自覺地對應兩種語言的字面含義,并用中文的字面含義去找可搭配的英文單詞,最后就會出現(xiàn)很多笑話。但是從理解場景的角度,對于一個聽力詞匯不多、英語思維沒有建立起來的孩子,你一定不去用書中的語言來描繪這個場景,孩子就會不理解。不理解的結果就是喪失興趣。

在這種情況下,就又回到了第一個問題。到底是興趣重要還是眼前的知識重要?知識是有難易程度之分的,不尊重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即使你想讓孩子學知識,最后也會徒勞無功。所以,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去幫助孩子理解,提高他的認知能力就更為重要。

說到底,中文閱讀也好英文閱讀也罷,都不是為了馬上認字而來。書籍本身是孩子提高自身認知能力、完成內在建構的一個途徑。只要能滿足這個功能,不管是什么語言,想怎樣讀就怎樣讀。認字的事情,尤其對適合拼讀的英文,是水到渠成的。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說讀物的分級。記得以前我轉過一篇某出版社推薦的小學生中文閱讀書目。當時一位博友就說,她這書目不科學,你看他說6-8歲孩子讀的書,我孩子才三歲就讀過了。我問,是自主閱讀嗎?說不是,我給她讀。這也說明親子閱讀和自主閱讀級別的關系。

目前,國內的孩子能夠自主閱讀英文的不是很多。很多孩子年齡上夠了,但是因為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閱讀方法,所以即使簡單的讀物也難以完成。所以,在親子閱讀階段,在選書的時候,重點還是要看孩子對主題的興趣度。只要對主題感興趣,書的讀法可以因人而異,同一本書每次和每次讀法都可以不同。而孩子,從不同的讀法中獲得的收益并不少。

親子閱讀的方式無定勢。媽媽英語好、孩子程度高的,可以多些英語少些中文輔助。但是,即使媽媽孩子程度都不高,一樣可以讀出來趣味和收獲。親子閱讀作為一種過度方式,真正的價值是在孩子和書籍之間做個橋梁。這個橋梁不用多么精美,也不需要特別多的規(guī)矩,能夠傳導一種對閱讀的熱愛并讓孩子有動力去自己探索世界,就足夠了!

正確引導孩子閱讀名著的方式方法


1

先厘清一下什么叫做名著。

關于什么是經典名著,控叔在前些期的問答中曾有涉及,喜歡從正面看待問題的,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今天,控叔從另外一個角度說說,供大家參考——

別把學校推薦的,考試必考的,都叫名著。比如四世同堂。或許那只是考試的需要而已。或者至少是考試的教條,讓名著也顯得面目可憎起來,完全沒有名著那種跨越歷史的光彩。

別把當代主流價值觀推薦的名著都當名著,比如紅巖、鋼鐵是怎么樣煉成的。當代總是短暫的,而名著往往源遠流長。更何況,一個國家,一個政治組織,一個物欲狂歡者的社會,在文化主張方面,往往缺乏貫通歷史的眼光,更難改其慣性。

別把文學名著當作全部的名著。言必稱四大名著的書單和言必稱紅色經典一樣粗鄙。在歷史、科學、藝術、哲學等領域,人類的積淀也格外豐厚。

別把別人說的名著當作名著。國人最喜歡看權威的別人話是,少問自己的內心,但00后的少年一代,恐怕會有全新的局面吧。

2

理性認識少年們的漠視。

名著之所以有名,都已經過漫長的歷史,語言形式都比較舊,和能夠迅速打動孩子的流行語言體系有些隔膜。比如,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雖然明清小說有點半文半白了,但還是舊的語言。名著老舊的,不光是文字形式,還有部分內容。就唐詩宋詞四大名著而言,其中能夠讓這個世代的少年們產生共情的,也都越來越少呢。

青春期的少年,正處在被荷爾蒙控制的美好時期,愛憎既粗魯直接又黑白分明,既濃烈又喜新厭舊……他們真正能夠體察名著的美好的武力值,還在提升過程中。所以大多數(shù)少年不喜歡是很正常的。但我們更要相信,今天他們喜歡和不喜歡的,都不是最終結局。

3

名著的藥效

不看名著的孩子,也許在中國式考試的環(huán)境下,會稍微有點吃虧,無非就是考試少幾分而已。就一個少年的成長而言,無關大局。

而且,讀多少名著,對于當前少年們成長中的問題,雖非無關痛癢,更無一吃就靈的明顯療效。少年們喜歡上最好,沒有喜歡也沒關系,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他們還將一次次滴和那些真正的名著不期而遇。

等到少年們成人,生活已經給了他們很多難得的體驗——在社會競爭中備受挫折或者大放異彩,在異性交往中遍體鱗傷或者盡享甜蜜,在朋友圈中孤立無援或者人氣飆升……他們會重新想起那些年在課堂上他們背誦過的名句,并且感觸良多——比如,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比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比如: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jié),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jié);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4

每個少年都應該有自己的名著書單。

若只是為考試閱讀名著,控叔覺得家長大人也就不用動心思引導少年們了,學校老師會用以課堂測驗、階段測試、期中期末考試等各種方式,讓少年們掌握必考點。

但如果不只是為考試,控叔以為,每個少年都是個不同的生命體,他們應該有自己的名著書單。喜歡藝術的,他們的經典名著可能是《藝術哲學》;喜歡歷史的,《全球通史》肯定是必讀書;喜歡科學的,誰知道呢,也許他會苦讀《時間簡史》?

我泱泱中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文化積累雖然被各種造各種毀,但也流傳下來了不少,加上世界范圍內各種璀璨的文化明珠,但凡公開披露的各種必讀名著書單,大多顧此失彼,難以詳盡。當然也不必詳盡。名著,尤其是別人的名著是讀不完的。每個人都從自己內心的真愛出發(fā),找到自己的真愛書單,才是王道。

5

先讓名著變成家長的真愛。

若家長大人從來都不喜歡名著,也沒見看過啥名著,反而天天忽悠孩子們看,必然被鄙視。

假裝喜歡也不成,那很容易被識破。少年們都冰雪聰明,一眼看過去,或者都不用看,他們用鼻子聞聞,都知道你是否真愛。

大人若只是將名著當作應付考試的東西,那就不能期待少年們能夠真正愛上她。

6

從名著中挖掘一些話題出來。

名著之所以能夠穿越歷史,被世世代代的不同群體反復閱讀,個人覺得無非三大看點。一是好看的故事,好的表達方式。二是看那些牛逼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體驗和人生選擇,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古老的故事竟然與我們當世的生活緊密相連。三是總能激發(fā)閱讀者反思自我。

如果你能夠從那些古老的名著中發(fā)掘出很多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的話題,那么恭喜你,關于名著,你和你家少年相處的一個良性局面,打開了。相信以你的認真和反思,也將帶給少年們另外一個認識世界的角度。

7

也可以從電影、動畫、漫畫、游戲……開始

名著往往太舊,至少在形式上。但名著也往往是個寶庫,人物、故事、劇情、橋段,資源豐富。一代代的懶人,都在從真正的名著中發(fā)掘,發(fā)掘好的故事,發(fā)掘好的人物,發(fā)掘人性中最閃耀的亮點,以自己的理解和表達,重組成全新的衍生產品——漫畫、動畫、電影、游戲等等。

舉個例子吧。三國演義,為啥不能從《赤壁》開始呢?吳宇森導演,林志玲出鏡,想來也不會虧欠了一個少年的胃口吧。關于三國的連環(huán)畫、漫畫更是品種多樣,不做贅述。等到有一天,少年看過這些他們喜歡的三國演義,他或許會有興趣去讀一下羅貫中的版本吧!進而我們還可以期待,也許他會去《三國志》中去尋求答案,或者他們再看到《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會有全然不同的理解吧!

8

其他小心得和小技巧

1)從最精彩的片段開始。比如西游記,三打白骨精、孫悟空大鬧天宮等精彩片段。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所以,從最精彩的片段開始,遠比循規(guī)蹈矩滴從頭開始要好得多。

2)可以只讀一部分,不用拘泥于全部。好多名著是一輩子都值當一讀的大書,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可讀之處,不用非得在少年時期和整本整本的三國演義死磕。

3)和孩子一起學會快讀,泛讀。少年們若是從小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往往會被課堂上的精讀誤導——以為讀書就得批注,就搞清楚每個細節(jié),就得能夠分清段落,要能總結意義,其實大可不必。好讀書不求甚解嘛。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好的情節(jié),好的語言,總會留在少年你的心中,暗自發(fā)酵,變成成長的養(yǎng)料。

相信《親子閱讀的正確方法及誤區(qū)》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親子閱讀活動方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親子陪伴中家長常犯的錯誤及正確方法 親子陪伴中家長常犯的錯誤 常見家庭陪伴中,父母親更多是以自己認為好玩,對孩子成長有幫助,覺得孩子會喜歡的方式陪伴孩子。比如: 和孩子一起去公園,剛進門口孩子想蹲下來觀察螞蟻,媽媽可能覺得公園有很多好玩...
    2021-07-24 閱讀全文
  • 正確引導幼兒閱讀的方法 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能能使幼兒順利閱讀,并從中體驗閱讀的樂趣,從而產生繼續(xù)閱讀的愿望。家長能適時地抓住時機,對幼兒良好閱讀行為進行強化,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學習按頁碼順序看書。家長應教孩子按...
    2022-01-01 閱讀全文
  • 親子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親子共讀,是一件充滿愛的家庭生活,也是培養(yǎng)孩子愛上讀書的關鍵行為,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特別關注、學習,并與孩子一起建立共讀的習慣哦! 親子共讀可以從孩子多大的時候開始呢?沒有限制的,全世界巨多的兒童專家都...
    2021-08-04 閱讀全文
  • 專家指導:親子閱讀英文繪本的誤區(qū) 一說起英文繪本的親子閱讀,很多媽媽都感覺頭疼。 目前來看,主要是幾大問題: 發(fā)音是一大問題,怕自己發(fā)音不準影響孩子的人不在少數(shù)。還有的媽媽英語水平不高,看到滿眼的英文單詞連不成句,就算是不考慮發(fā)音...
    2021-06-07 閱讀全文
  • 正確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的50種方法 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 如果您的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50種方法...
    2022-01-25 閱讀全文

親子陪伴中家長常犯的錯誤 常見家庭陪伴中,父母親更多是以自己認為好玩,對孩子成長有幫助,覺得孩子會喜歡的方式陪伴孩子。比如: 和孩子一起去公園,剛進門口孩子想蹲下來觀察螞蟻,媽媽可能覺得公園有很多好玩...

2021-07-24 閱讀全文

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能能使幼兒順利閱讀,并從中體驗閱讀的樂趣,從而產生繼續(xù)閱讀的愿望。家長能適時地抓住時機,對幼兒良好閱讀行為進行強化,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學習按頁碼順序看書。家長應教孩子按...

2022-01-01 閱讀全文

親子共讀,是一件充滿愛的家庭生活,也是培養(yǎng)孩子愛上讀書的關鍵行為,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特別關注、學習,并與孩子一起建立共讀的習慣哦! 親子共讀可以從孩子多大的時候開始呢?沒有限制的,全世界巨多的兒童專家都...

2021-08-04 閱讀全文

一說起英文繪本的親子閱讀,很多媽媽都感覺頭疼。 目前來看,主要是幾大問題: 發(fā)音是一大問題,怕自己發(fā)音不準影響孩子的人不在少數(shù)。還有的媽媽英語水平不高,看到滿眼的英文單詞連不成句,就算是不考慮發(fā)音...

2021-06-07 閱讀全文

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 如果您的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50種方法...

2022-01-2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