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熊孩子的這些行為必須糾正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俗話說,手中無網(wǎng)看魚跳。。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關多類信息、情報。有了資料,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既然如此,你知道我們的幼師資料有哪些內(nèi)容???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熊孩子的這些行為必須糾正,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不同性格的家長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但是許多的時候家長們都看不到孩子性格的不足,過份的坦護孩子,很多時候反而會害了孩子,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小實例吧!

觀察對象1:自由的凱文

凱文是個3歲的男孩,跟爸爸媽媽剛從美國回來,在語言發(fā)展方面,他只能清楚地叫出“爸爸媽媽”,用語言表達其他事物還不行。但是他的動作發(fā)展與別的孩子差別很大,他總是用玩具砸別人或地面,在幼兒園砸了其他孩子,有的孩子比較老實,也就沒有引起事端;有的孩子不愿意,就還手抓了他的臉,留下紅印幾道。他在班里從來不坐凳子,而是站椅子、坐地上。在幼兒園里沒有小朋友跟他玩,老師故意“拉攏”其他小朋友跟他玩也不行,主要原因就是他太自由了,太有“創(chuàng)新思維”了,他時不時就會在同伴身上搞一些“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使別的小朋友感到不安全和不舒服。

媽媽說:沒有關系,讓孩子自由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他的個性。

老師觀點:

“海歸派”父母是帶著“西洋之風”返回本土的一個特殊家長群體,他們對本土教育的評價帶來了“另類”的聲音,這樣,最先和最多遭遇觀念上的矛盾與困惑的也是他們,調(diào)節(jié)西方與本土幼兒園在教養(yǎng)觀念、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上的沖突自然也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自由是培養(yǎng)個性和創(chuàng)造意識的前提,但是這里的“自由”是有規(guī)則的自由,而不是漫無邊際的自由。自由的界限太寬泛了,影響了別人的自由,別人就會反對你的自由,不但讓孩子變得不自由,而且還有其他一些不良影響。凱文把玩具“砸”向同伴,并不是要故意傷害別人,或許是要探索物體的“拋物線”特性,但是卻侵犯了別人享受安全和安寧的自由,于是有的孩子就會還手,他就不可能再“自由”下去了,而且還失去同伴的信任和“人緣”。假如自由可以造就出天才,卻是如此孤獨的天才,那么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幸福也是難以保證的。

專家解析:

“海歸派”父母接觸到自己認為先進的西方教育觀念和方式后,應準備好兩個方面的教育能力——選擇和適應,即選擇適合自己家庭情況的教育理念,適應自己周邊環(huán)境的發(fā)展速度。否則,反而讓自己的孩子很被動,造成行為方式的紊亂。

觀察對象2:老實的亮亮

我們班亮亮是個男孩,可誰見了都說像個女孩。不愿意上幼兒園,他很少說話,和小朋友玩或被老師點名在大家面前說話顯得很不自在,也很少參加集體活動。而他的性格也出奇的安靜,平時喜歡一個人看卡通書、動畫片、玩玩具,或聽奶奶講故事,很少出門和小朋友玩,也不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亮亮很乖,哪些事情不能做,對他說一遍準能記住,所以家里的人從不擔心他會有什么冒險的舉動。但和同齡的孩子比,溫順的亮亮孤僻、膽小,怕狗、怕貓,連小白兔也不敢摸一下。亮亮太老實了。

最讓我們頭疼的是奶奶心疼孫子,怕小朋友欺負他,索性隔三差五把他留在家里,不讓他上幼兒園。

老師觀點:

亮亮的表現(xiàn)不能簡單地歸結(jié)為“老實”、“聽話”,因為老實、聽話的孩子很多,但他們不排斥小朋友、不拒絕嘗試新的活動、也不回避到陌生的環(huán)境中去。而亮亮的孤僻、沉默、膽怯、交往焦慮,則顯示出其行為中明顯的退縮傾向。

兒童突然進入一個陌生的新環(huán)境,或遇到意想不到的驚嚇而顯出害怕、退縮的樣子是正常的,但隨著對新環(huán)境的逐漸適應,狀況會有很大的改觀。而總是與新環(huán)境格格不入、難以適應新生活;缺乏創(chuàng)造性就是屬于有退縮傾向了。

專家解析:

有的孩子天生對新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遇到陌生的人或陌生的場景、環(huán)境,內(nèi)心不由自主地感到拘謹、不知所措,缺乏迅速調(diào)整自己心態(tài)的能力,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進入狀態(tài),表現(xiàn)出退縮。這些孩子需要有適應的過程。

而家人的過度保護,則是大多數(shù)孩子具有退縮傾向的主要原因。有的父母、特別是爺爺奶奶害怕孩子被小朋友欺負,整天把孩子圈在家里,剝奪了他和小伙伴游戲和交往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獨處,對群體生活很不適應。亮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所以,對孩子不能過分溺愛和遷就,事事包辦代替,這樣會使孩子失去了嘗試和鍛煉的機會,等到需要他獨立做一件事時,其結(jié)果百分百地注定要失敗。這會導致孩子的自卑,自然也就不愿意在

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處了。

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對孩子提出適當?shù)囊螅瑫r,少限制孩子的行為,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做,客觀上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退縮的環(huán)境。

觀察對象3:霸道的宇軒

宇軒是我們班里的“小霸王”,動不動就愛發(fā)脾氣,顯得很霸道。那天天氣晴朗,小朋友們都在沙坑里玩沙子,宇軒一眼看上秋秋的新鏟子,二話不說沖過去就搶在手里。秋秋來奪,宇軒一把把他推倒,二人廝打起來,一場混戰(zhàn)……

別的小朋友不愿意和宇軒玩,因為他稍不順心就發(fā)脾氣,那天他喜愛的小汽車可能是因為沒電了,怎么也不走,他舉起來就摔,我說了他幾句,他居然踢人!

老師觀點:

多數(shù)父母認為孩子打架、大喊大叫,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或是孩子特有的表達方式,并不加以重視。這使得孩子用攻擊行為解決問題的辦法及表示方式就是正確的。還有一些家長怕孩子受欺負,鼓勵孩子的進攻性行為,尤其是對男孩子。經(jīng)常聽到有些父母很自豪地宣稱自己的孩子“厲害”、“別人都怕他”,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會形成只有“攻擊”才能得到父母贊揚。這些觀念都會“促進”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家長應切忌。

專家解析:

行為帶有攻擊性是人類天生就具備的,是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使自己這個生物個體能夠生存下去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慢慢地轉(zhuǎn)化為攻擊性傾向,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之中。

攻擊性行為還產(chǎn)生于經(jīng)驗習得。人的行為都有“趨利避害”性,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為,主要是因為這種行為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好處。一般“攻擊性行為”的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傷害”,怕其他小朋友傷害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護性反應。當這種行為的結(jié)果滿足了孩子“免受傷害”這一需要時,就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為的合理性;如果在事后又沒有受到任何“懲罰”,比如對方的更厲害的攻擊,大人的批評等,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為的可行性。

這時“勝利”的體驗比起以往的“躲避”等消極反應帶來的結(jié)果要開心得多。因此,孩子會因偶然的嘗試,形成這樣的推理:受到別人的欺負,不一定要躲開或只是哭,可以通過武力來保護自己。而且,在“自我保護”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信息過度敏感,以致做出“假想防御”,比如對別人無意的碰撞,以為是故意的挑釁,因而做出“反抗”。有時還會由“防御”轉(zhuǎn)向“進攻”。在他人眼里,這是一種“攻擊性行為”,這樣的孩子往往被定義為攻擊性強的孩子。

孩子攻擊性行為并不一定是將來不良行為的先兆,一旦出現(xiàn)這種行為,更不可以訓斥或打一頓作為懲罰。長此以往,孩子會把這種懲罰方式作為對不喜歡行為的一種正確處理方法,當他處于這種境地時,也只會采用攻擊性行為。

教育小孩子就是要培養(yǎng)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尤其是孩子性格方面,家長們要多下功夫,不要盲目的去支持或是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希望以上的三個實例家長們能夠明白!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糾正孩子的說謊行為


導讀:當他有夸張、說謊的跡象時,就提醒你該注意孩子了,了解他們的心境,多關懷他們,解除他心中的焦慮、不安,也幫助他多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得到別人的認,同。次外大人可以適當給幼兒戴高帽視,另外要以身作則,保證自己有正確的言行典范。

路路從小班開始一直中班第二個學期,出現(xiàn)了說謊現(xiàn)象。有一次早餐過后,她忽然趴在桌子上大哭不止,還一邊揉她的肚子,我走過去詢問,她說肚子好痛,我看了一下,她的肚子已經(jīng)被揉得通紅,問她是不是想上廁所,她說不是,仍繼續(xù)哭,問了好久也沒問出原因,我和配班老師商量后打電話叫來她父親帶她去醫(yī)院檢查,沒過多久她父親又把她帶來幼兒園,說檢查過了沒問題,路路自己也說不痛了,可她父親離開幼兒園時她兩眼淚汪汪的。此后每隔一星期都要發(fā)生類似此類的事情。還有一次,路路媽媽帶著路路氣沖沖地來到幼兒園,說昨晚上發(fā)現(xiàn)路路沒穿內(nèi)褲,內(nèi)褲全放在書包里揉成一團,問她,她哭著說是有一個小男孩把她內(nèi)褲脫了,還把全班小女孩的褲子都脫了。我和配班老師一聽,嚇了一跳,沒這回事呀!我說在幼兒園決不會發(fā)生這種事情,是不是路路因為尿濕了,不好意思跟老師和父母說,才編了謊話,一問路路終于承認果真如此。

老師和路路談心,路路淚汪汪的說爸爸媽媽有了小弟弟,不理她了,我明白了。后來和她媽媽交流,原來她們家添了一個小弟弟,父母忙著照顧小弟弟,忽略了對女兒的關愛,所以孩子才出現(xiàn)了說謊的心理。

其實,孩子說謊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的。

第一:出于自我保護說謊。

第二:因為想象而說謊。

第三:想討好大人而說謊。

第四:想博得贊賞而說謊。

第五:希望引起別人注意而說謊。

知道原因后,那么我們家長應如何減少幼兒的夸大其詞或說謊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多充實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借著參觀、旅游、閱讀、實際操作的機會。帶領幼兒多看、多聽、多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地。這樣可以縮短幼兒的想象世界和實際生活的距離,說出來的話就比較真實可靠了。

二、不要刻意去戳穿孩子的“牛皮”或嘲笑他們的夸張

如遇到孩子不好好吃飯而強調(diào):“不吃飯就不會長高喔!”這句話可能會激起孩子的想象,說道:“那我要長得向長頸鹿一樣高?!睂τ谶@樣的答案,家長不要急著把孩子拉回現(xiàn)實,“胡說八道,哪有人長得和長頸鹿一樣高,那不成怪物了嗎?”而可以順著他的話去:“對你要多吃點才會長得很高喔。”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想象空間,也達到了家長要他好好吃飯的目的,還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從理解接納或一笑了之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夸張或說謊,而不要以生氣、責罵的方式逼他說實話,甚至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吹牛,想象游戲,帶自己回到童真的年代,也幫助自己進入孩子的想象世界,還能和孩子關系更加親密。

三、了解孩子愛夸張和說謊背后所蘊含的意義

引導他說出內(nèi)心的感覺,心平氣和的聽聽他說說自己的感覺和期望。針對問題的關鍵,才能解決問題。讓幼兒明白何為合理的要求,也避免孩子遭拒絕時心理的不平衡。

搬新家、轉(zhuǎn)學、換了老師等,都可能引起孩子不同以前的表現(xiàn)以吸引別人的注意。當他有夸張、說謊的跡象時,就提醒你該注意孩子了,了解他們的心境,多關懷他們,解除他心中的焦慮、不安,也幫助他多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得到別人的認,同。次外大人可以適當給幼兒戴高帽視,另外要以身作則,保證自己有正確的言行典范。

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導讀:父母與其指責孩子的小毛病,不如去了解一下他們到底有什么壓力,對什么樣的事物感到緊張。

吮拇指、拉頭發(fā)、挖鼻孔……幾乎所有孩子在焦躁、無聊或疲憊時都會做一些不雅的舉動。家長對此深惡痛絕,總希望能把它們“扳”過來。但有時,過分的關注不僅收效不大,還會適得其反。美國丹佛的兒科醫(yī)生瑪麗安妮·內(nèi)佛特博士在《育兒》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稱,這些兒時的小毛病通常都是無害的,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隨年齡增長自行消失。

1.挖鼻孔

幾乎每個孩子都挖鼻孔,有的還會把鼻屎抹得到處都是。這不僅是社交上不能容忍的行為,還可能造成鼻孔出血,增加感冒風險。如果孩子挖了鼻孔再揉眼睛,還可能引起結(jié)膜炎。

該怎么做:看到孩子挖鼻孔不要說他們“惡心”,因為這會使孩子覺得你不喜歡他,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可能會有過度反應,變本加厲。家長應用就事論事的態(tài)度讓孩子不要在公共場所做出這種動作。給他們塊手絹;注意及時為他們剪指甲;在房間里可以用加濕器,避免鼻子出現(xiàn)不適。如果孩子不合作,可以給他的手指貼個橡皮膏,讓他挖鼻孔時感到不順手,就會停下來。

2.拉頭發(fā)

孩子在5歲以前往往喜歡用手去拽頭發(fā),一旦停下來,就吸吮手指。相對來說,這是比較容易對付的。另外一種比較嚴重的發(fā)生在較大的孩子身上,叫拔毛發(fā)癥,他們會不能克制地長時間扯頭發(fā),這有可能造成明顯的禿頂。

該怎么做:不要為此懲罰他們,也不要給他剪短發(fā),更不要企圖用買玩具的方法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因為這會讓孩子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做什么。對學齡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只要忽視就可以了,當他們不再吸吮手指時,這個動作也會消失。但大些的孩子如果總拔頭發(fā)就要看醫(yī)生了。

3.吮手指

大約有一半4歲以下的小孩都有吸吮手指的毛病。絕大多數(shù)專家認為這是正常的。而且,嬰兒覺得孤獨時,吸吮手指還能幫他舒緩情緒。通常情況下,孩子到了三四歲就不再吮手指了,1/5的孩子會晚一點,到5歲才結(jié)束。但如果孩子到了6歲左右換牙時,仍有吸吮手指的習慣,就會對牙齒生長產(chǎn)生不良影響。

該怎么做:在孩子4歲以前,不必刻意去制止他們,即使孩子年齡稍大還沒有改,也不要為此責罵他們。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讓他們做些有益的運動,避免枯燥的生活,比如玩一些需要雙手都動起來的游戲。孩子懂事后,耐心地叫他們不這樣做就可以了。6歲以上的孩子如果因此牙齒受損要盡快去看醫(yī)生,同時也可以考慮去看看心理醫(yī)生。

4.咬指甲

10—18歲的青少年不少都愛咬指甲,這表明他們感到緊張、無聊或正在集中精神做一件事。干燥的、有裂痕的指甲也會吸引人去咬,而且一旦開始,就會形成習慣。這很容易傷害指甲周邊的皮膚,引起流血或感染,同時,也會對牙齒,特別是門牙造成損傷。

該怎么做:不要指責孩子的指甲難看,這只會加重他們的這種行為;也不要讓他們用指甲去做挖土這樣的動作,因為這會使指甲邊緣變得粗糙,刺激他們?nèi)ヒА<议L應該每天對孩子的指甲做護理,涂些滋潤乳,修理指甲的邊緣,用指甲銼把不平整的地方弄好。

5.舔嘴唇

舔嘴唇或咬嘴唇是孩子想要滋潤干燥開裂嘴唇的表現(xiàn)。當他們感到緊張、焦慮、疲勞時,舔唇動作會明顯增加。這種行為易使嘴部皮膚出現(xiàn)感染,令嘴唇周圍一圈的皮膚呈現(xiàn)紅色。

該怎么做:不要對此過分留意,但要給孩子一些護唇膏,讓他隨意使用,晚上也可以敷上凡士林促進皮膚愈合。

6.磨牙

15%的孩子有睡覺磨牙的習慣,對此,專家還沒有給出確切的原因。但有種理論認為,這是神經(jīng)緊張的一種表現(xiàn)。長期用超出平時的力量運動下頜,會使下巴酸痛,牙齒也會變得松動,還可能引起頭疼。

該怎么做:不要責備孩子,更不要在磨牙時把他叫醒。堅持帶孩子做牙科檢查,可以預防磨牙。盡量減輕孩子的生活壓力,比如睡覺前聊聊天,幫他放松心情。

7.男孩愛抓自己的“小雞雞”

小男孩總愛玩自己的“小雞雞”,對此,多數(shù)父母認定是個壞毛病。實際上,這只是孩子在熟悉自己的身體,對幼兒是完全無害的。所以家長不應該做出過分的反應,這會讓剛學走路的孩子誤以為自己出了什么問題,精神上受到傷害。其實,當孩子逐漸長大,意識到這樣的舉動在公共場合不能被接受時,他就會不這么做了。

該怎么做:把身體每個部分的正確名稱教給孩子。如果孩子小時候在其他人面前露出生殖器,要不動聲色地用其他活動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到了四五歲,可以告訴他,生殖器是不可以在其他人面前展示的。如果孩子在規(guī)勸后仍經(jīng)常這樣做,還總想觸碰其他人的,那就應該尋求醫(yī)生的幫助了。

怎樣糾正孩子的口吃?


口吃,多數(shù)由心理因素所致。如果孩子性格內(nèi)向,講不好話又經(jīng)受不住周圍環(huán)境施加的壓力,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或過于注意自己發(fā)音重復,久而久之固定成習慣,就形成了口吃。因此,矯正口吃的重點是解除小兒心理障礙。

一旦孩子出現(xiàn)口吃現(xiàn)象該如何糾正呢?

1.要糾正孩子的口吃,父母必須保持平常心,如果孩子感到父母對他說話口吃不滿,他就會緊張,說話也就更不流利了。

2.糾正孩子的口吃,絕對要避免對孩子進行取笑、厭惡、恐嚇、甚至打罵。

3.父母不要和其他人議論他的口吃,更不能模仿。

4.對他講話要放慢速度,說清每個字,同時也要求他講得慢。但當他講話有些拖長音或者重復,你就聽著,不要重復學他,等他講完,過一會兒讓他再說一遍,有了第一次的經(jīng)驗,第二次再講就會好得多。

5.日本育兒之神內(nèi)藤壽七郎博士提倡的矯治口吃的方法是,讓孩子在說話之前先唱歌。孩子在結(jié)結(jié)巴巴開始說話后,對他說:來呀,讓我們唱那首歌!并開始和孩子一起唱(母親和孩子一起唱也可以),隨便唱什么,只要是他熟悉的,都可以。唱完以后,再溫和地問他:你剛才想要說什么?這時候,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都不會發(fā)生口吃,會流利地說出話來。內(nèi)藤博士還說,這種方法曾對許多孩子作過嘗試,效果很好,孩子說話有了不口吃的體會,就會對說話產(chǎn)生自信,經(jīng)過多次練習,就能治愈。

6.發(fā)現(xiàn)孩子的口吃有點滴改善時,就應表揚他,從而增加他正常說話的信心。

孩子任性需要糾正


導讀:寬松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了任性的皇帝寶寶,家長可從四方面入手進行糾正:給予提示;冷淡對待;轉(zhuǎn)移注意力;適當懲罰。

每一個家長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孩子任性的事情。一般情況下,家長因為工作比較忙,在孩子任性時都是得過且過,基本以滿足孩子的要求而結(jié)束。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任性,但部分孩子則會變本加厲,常常提出很不合理的要求,如果父母不立刻滿足則出現(xiàn)很多意想不到的行為,如哭鬧、打人、破壞行為等?!皩@樣的孩子,家長必須及時糾正其任性的行為,因為長此以往,他們可能會出現(xiàn)難以控制的習慣性惡習或反社會行為?!笔仪f市維明路小學副校長胡軍紅說,孩子過分任性,家長不能放任孩子,可以適當采取一些辦法,使孩子的異常行為得到糾正。

提示在先。任何孩子的行為都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的規(guī)律,多數(shù)異常情況都發(fā)生在有特殊需求時。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規(guī)律后,家長用事先“約定”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fā)作。如孩子上街總是哭鬧著讓父母抱,父母可在出門之前就與孩子說好:“今天上街不要媽媽抱,你自己走,實在累了,可以休息一會兒再走,不然就不再帶你出去了?!痹儆芯褪巧辖仲I東西時,一般先和孩子說好買什么東西,而不是孩子要什么就隨便買什么,最好根據(jù)實際和需要以及孩子的愿望買合適的東西,而不是完全滿足孩子欲望,要讓孩子懂得克制自己。

對孩子的要求冷處理。當孩子由于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fā)脾氣或打滾撒潑時,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暫時離開他。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做出讓步。這種“冷處理”的方法往往比較有效。

轉(zhuǎn)移注意力。這種方法適用于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鮮東西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注意力從其堅持的事情上轉(zhuǎn)移到其他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采取適當?shù)膽土P和獎勵。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飯,父母不用多費唇舌,過了吃飯時間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不用擔心餓壞孩子,一頓兩頓不吃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不會有影響。在行為干預過程中,對孩子表現(xiàn)比較好的方面,進行適當?shù)莫剟?,如擁抱、口頭表揚、物質(zhì)獎勵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物質(zhì)獎勵不要過多、過大,否則很快就會失效。

糾正孩子的自卑心理


導讀:如何在幼兒時間糾正自卑或者完全避免自卑,對父母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也需要耐心堅持下去的事情。

孩童時期,是一個孩子人格,價值觀以及性格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話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幼小的時候基本定型,雖然在以后的成長中會有一些影響,但總體影響效果不大。幼兒時期的自卑,是指幼兒由于某種原因懷疑自己、輕視自己,在社會交往或集體活動中懦弱、害羞和畏懼。研究顯示,從幼兒時期就形成自卑的比例還是很大的。幼兒的自卑心理將一直伴隨他長大,對日后的工作,生活都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

幼兒自卑的早期表現(xiàn)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在公共場合比較膽小。具體表現(xiàn)為在公共場合不愿開口說話和做事,以及做任何能引起別人注意的事情。對于比賽一類的事情更是避之不及,雖然心理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但早在比賽前自己就已經(jīng)否定了自己。

二、不愿與人交往。內(nèi)心自卑的幼兒往往比較自閉,不愿意主動與人交往,寧愿一個人獨來獨往。拒絕與他人來往,也是自卑的幼兒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避免暴露的一種表現(xiàn)。

三、對他人輕視或嫉妒。有自卑心理的幼兒往往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但是為了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往往以故意貶低他人的方式來求得平衡。遇上比自己厲害或者條件好的人,對自己沒有一個理性地規(guī)劃,只是一味地嫉妒。

四、沒有主見,不能堅持自己的意見。自卑的幼兒往往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即使在與別人意見相左時,也不能很好地堅持自己的觀點,或思前想后,猶豫不決,或隨大流。

如何在幼兒時間糾正自卑或者完全避免自卑,對父母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也需要耐心堅持下去的事情。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驅(qū)逐幼兒心里的陰影。自卑心理的形成,可能只是源于一次失敗的或者一次不愉快的經(jīng)歷。父母應該及時關注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用積極的方式給孩子教育和疏導,不要讓陰影長期存在。

其次,引導孩子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積極的人際關系能讓幼兒更開朗,也更具包容性。良好的人際交往能糾正幼兒的偏執(zhí)心理,也能慢慢引導他逐漸敞開自己封閉的內(nèi)心,公正地評價一些自己和他人。

再次,給孩子更多正面積極的評價。孩子之所以自卑,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技不如人,低人一等。這個時候,做父母的應該努力糾正孩子的這種消極心理。主要就得通過鼓勵和表揚來肯定孩子的表現(xiàn),慢慢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分階段讓孩子獲得成功的喜悅。通過讓孩子獲得成功來給予他鼓勵是最好的讓孩子找回自信的方式。那么父母可以通過分階段為孩子設定可達到的目標,讓孩子在努力之后獲得成功。不斷地通過這種分階段成功的方式來強化孩子對自己的認可,從而找回自信。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熊孩子的這些行為必須糾正》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孩子的壞行為必須糾正 導讀:處于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總會表現(xiàn)出一些不恰當?shù)男袨椤H绻改嘎犞沃?,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正所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因此,專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
    2021-09-22 閱讀全文
  • 必須糾正寶寶4種無禮行為 寶寶到了一定階段,隨著模仿學習和獨立意識的發(fā)展,寶寶的一些行為會變得很肆無忌憚。比如會直呼長輩的姓名,對老人家沒有禮貌等等。如果家長不注意糾正寶寶的這些無禮行為,很容易成為寶寶的不良習慣哦! 在成長的...
    2021-02-26 閱讀全文
  • 育兒知識:孩子的這些行為 必須嚴懲不放過 家長過度溺愛孩子是現(xiàn)在大部分家庭的教育問題,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雖然我們并不鼓勵家長要對孩子的過錯進行嚴刑拷打,但是孩子在某些情況下犯錯了,家長也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懲罰。 一、哪些情況下可以懲罰孩子...
    2020-08-17 閱讀全文
  • 糾正孩子的說謊行為 導讀:當他有夸張、說謊的跡象時,就提醒你該注意孩子了,了解他們的心境,多關懷他們,解除他心中的焦慮、不安,也幫助他多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得到別人的認,同。次外大人可以適當給幼兒戴高帽視,另外要以身作則,保...
    2021-09-06 閱讀全文
  • 怎樣糾正孩子的偷摸行為? 要從小培養(yǎng)寶寶好的行為習慣。兩三歲的寶寶已經(jīng)完全能夠分清我的和你的、別人的東西和自己的東西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教育寶寶,動用別人的東西時,要經(jīng)過允許才可以。私拿別人的東西是很壞、很壞的行為。即使在...
    2020-09-15 閱讀全文

導讀:處于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總會表現(xiàn)出一些不恰當?shù)男袨椤H绻改嘎犞沃坏┻@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正所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因此,專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

2021-09-22 閱讀全文

寶寶到了一定階段,隨著模仿學習和獨立意識的發(fā)展,寶寶的一些行為會變得很肆無忌憚。比如會直呼長輩的姓名,對老人家沒有禮貌等等。如果家長不注意糾正寶寶的這些無禮行為,很容易成為寶寶的不良習慣哦! 在成長的...

2021-02-26 閱讀全文

家長過度溺愛孩子是現(xiàn)在大部分家庭的教育問題,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雖然我們并不鼓勵家長要對孩子的過錯進行嚴刑拷打,但是孩子在某些情況下犯錯了,家長也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懲罰。 一、哪些情況下可以懲罰孩子...

2020-08-17 閱讀全文

導讀:當他有夸張、說謊的跡象時,就提醒你該注意孩子了,了解他們的心境,多關懷他們,解除他心中的焦慮、不安,也幫助他多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得到別人的認,同。次外大人可以適當給幼兒戴高帽視,另外要以身作則,保...

2021-09-06 閱讀全文

要從小培養(yǎng)寶寶好的行為習慣。兩三歲的寶寶已經(jīng)完全能夠分清我的和你的、別人的東西和自己的東西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教育寶寶,動用別人的東西時,要經(jīng)過允許才可以。私拿別人的東西是很壞、很壞的行為。即使在...

2020-09-1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