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幫孩子戒掉iPad、手機,只需一招!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幼兒園手機說課稿。

校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孩子的教育工作離不開這兩個大家庭!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用心關注,用心傾聽,用心幫助,幫助孩子發(fā)現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資源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幫孩子戒掉iPad、手機,只需一招!”,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受父母的影響,孩子們喜愛玩手機、玩iPad似乎是天生,但是孩子頻繁玩、長時間玩,已經給不少家庭帶來了難題。最近不少媽媽在微信問的較多的問題是如何讓孩子戒掉iPad或手機。

幼兒教育專家小編首先提醒大家的是,讓孩子完全戒掉父母每天都在用的iPad或手機,敢情是不現實的。那么父母該如何做呢?先給大家看看一位國外媽媽的做法,相信能給大家來帶不少啟發(fā)!

小男孩Andy也是iPad控,玩iPad可以經常不喝水不吃東西,在經歷了一次由于玩iPad入迷從家里的樓梯滾落摔斷了一條腿。結果媽媽想出了一個絕佳辦法。

暑假的一天,熊孩子像往常一樣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iPad,竟然發(fā)現iPad上面貼了一條小紙條:媽媽從今天起實行iPad新使用法,iPad被上鎖,密碼每天更新,你每天要做完3件被隨意選出的家務,并且按照指定順序將家務做完才能找到密碼,這樣的新規(guī)定將維持1~2周,視情況作調整,如果不接受你有權利拒絕,但你的iPad在后天會送給表妹Jenny。如果接受,那就開始行動吧,記住超過下午2點,你就錯過了得到密碼的機會了,現在先去清理你的小書桌吧!

傻眼了,Andy又氣又惱,但是媽媽不在家,心里的癮像螞蟻般在爬,當他將書桌上面凌亂的書本收拾好之后,發(fā)現了桌面粘著另一張紙條:真不錯,做完一件家務了,請將地板拖干凈吧!

小男孩打了一桶水,拿起拖把就將地板拖了一番,當他匍匐在地板上時,發(fā)現了貼在沙發(fā)底下的另一張紙條:加油,媽媽看到你的努力!將廚房的垃圾丟掉,你就能找到密碼。

當小男孩拿起廚房的垃圾袋丟到街上的垃圾桶時,在桶邊赫然看見類似密碼的一行字幕,正是媽媽的字跡!怪不得媽媽說超過下午2點就無效,因為社區(qū)的垃圾車每天下午2點來收垃圾!

不得不稱贊這個媽媽的新規(guī)定,不僅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玩iPad,還能讓孩子養(yǎng)成做家務的好習慣。事實證明,才剛剛過了一周,Andy變得似乎對iPad不是那么熱衷了,他的注意力開始轉到了打籃球上,不能不說這是一次家庭教育的勝利!

戒掉孩子玩手機、iPad, 無論是講道理還是強行收掉的做法,大部分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因為年幼的孩子往往”健忘“,講道理這次有效下次還是照舊,而強行收掉的直接后果,是孩子會抗拒哭鬧,甚至會導致孩子變得固執(zhí), “你不讓玩,我偏要!” 那么,父母應該如何應對”手機控“和”iPad控“的孩子呢?

1、規(guī)定時間,對犯規(guī)有懲罰

美國硅谷的很多高管,包括喬布斯在內,他們都會限制子女使用數碼產品的時間,比如禁止他們在非周末晚間使用數碼產品,并且周末可以使用數碼產品的時間也很有限。幼兒教育專家小編認為,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爸媽可以給孩子規(guī)定玩的時間,比如每次玩不能超過半小時,如果這次按時歸還下次就還可以玩,如果這次不按時歸還下次沒得玩,按照規(guī)矩來做,慢慢地孩子也會習慣于遵守。

2、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要玩電子產品或是不能停下來時,爸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來一場家庭游戲、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畫畫、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園等,都是 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3、父母以身做則

孩子出生前,他們并不知道手機、iPad是啥物,因為父母總在一旁玩兒,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把吸引父母的東西是什么物體,然后他們便學著父母的樣子這里劃一劃,那里按一按,漸漸被里面的新奇所吸引。每當父母在用時,孩子也要玩的意愿往往會更加強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媽們請將手機和iPad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戲和玩耍,這是戒掉孩子這種癮的最理想途徑。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寶貝學語,爸媽有一招


從孩子的呱呱墜地,甚至還未出生前,很多年輕的家長朋友就已經開始閱讀育兒的相關文章??墒请S著孩子的日漸長大,孩子該學些什么,又該獲得哪些方面的發(fā)展呢?我們會發(fā)現在多變的實際生活面前,支撐我們的理論是多么的匱乏。往往對于什么年齡段的孩子應該知道什么、會做什么的概念比較模糊。值得慶幸的是國家教育部頒布了《3-6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因此,廣大家長朋友可以借著《指南》的東風,好好學習怎樣有效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

大家都知道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當孩子牙牙學語時冒出的第一個“爸爸”“媽媽”時

,家長都欣喜不已,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就能講話,能夠和自己交流。凡事都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的語言能力也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

首先,家長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如創(chuàng)設一個閱讀區(qū),可以擺放一些幼兒自己的圖書和一些色彩鮮艷的小抱枕等。有了這樣一個環(huán)境,家長可以隨時和孩子來一次親子閱讀。孩子還小時,家長可以讓孩子聽自己講述故事,可以邊講故事邊提問;孩子稍大一點時,可以讓其看著圖片講述大意,甚至完整地講述故事。你會發(fā)現孩子的語言能力在不斷的提升。當然,家長要盡量選擇那些色彩豐富,文字不要過多的圖書。但是,由于孩子年齡小,好奇心強,往往在聽到好奇的事情時就會插嘴問問題,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要對幼兒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另外,在閱讀的過程中,家長除了可以和孩子交流故事內容,還可以引導孩子整理自己的圖書,或者周末一起去書店購置新的圖書等等。

其次,爸爸媽媽們還可以隨時隨地地教孩子一些朗朗上口的小兒歌。當然,對于這些兒歌、童謠等一定要選擇韻律感強、短小的內容,方便幼兒跟讀。類似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這樣的兒歌簡單、押韻,孩子在說說唱唱的快樂中,還了解了兔子長耳朵及愛吃的食物。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玩手機/ipad?


經??匆娢⒉┡笥讶锏教幵谵D類似“7歲以前不要看屏幕”、“12歲以前不看電視/手機”之類主題的文章。對于這樣主題的文章,朋友圈點贊多多,“不能給寶寶玩手機或ipad!”似乎已經是所有人認同的真理。

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梢钥匆?歲的小孩,便能熟練的滑動開鎖、輸入密碼、找到自己喜歡的頁面:游戲或者視頻等……那么問題來了,朋友們,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ipad呢?

到底能不能讓孩子玩手機ipad?總結一下玩手機的害處,大體可以概括兩大類:1、玩手機/ipad,會導致寶寶視力下降,成為近視。甚至還有說“每天玩15分鐘ipad,半年后視力變0.2”的說法。2、手機和ipad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孤僻。ipad游戲設計雖好,但畢竟是虛擬的,替代不了真實的世界。如果孩子天天玩游戲,會失去通過親身的感受去認識這個真實世界的機會。因此我們都像防洪水猛獸般,將孩子和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產品阻隔開,不讓他們玩,甚至不讓他們看到這些“壞東西”。一切貌似很順利,直到某一天,我們帶著孩子去鄰居小朋友家做客,孩子一下子迷上了鄰居家孩子手里那個ipad,里面可能有幾款專門為寶寶設計的游戲,或是一個動畫視頻,反正,孩子是羨慕嫉妒,心心念念的日子開始了。

我們突然明白了: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電子產品終將成為他們這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我們小時候迷戀過的游戲機,是一代人童年的共同回憶。電子產品不是洪水猛獸,光靠堵無法阻擋他們終將進入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步伐。堵則潰,疏則通。把孩子跟電子產品完全隔離開來,不如給予合理的引導,設置合理的規(guī)矩,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玩手機/ipad的機會。但是,不阻止孩子們玩電子產品,不等于說就毫無顧忌的把手機ipad扔給他們隨便玩,一些必要的原則和規(guī)矩也必不可少!

怎樣正確的讓孩子玩手機ipad?要解決讓孩子正確玩ipad的問題,不可避免的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對視力的影響。二是對真實社交的影響。如何解決手機/ipad對視力的影響?到底什么才是導致近視的主要原因?根據美國研究機構對于視力影響因素的一項研究表明,除了基因這個最大因素之外,視疲勞才對近視的構成最直接的影響。但即便是視疲勞,事實上和手機ipad也沒有直接的關聯。真正容易導致視疲勞的因素有三點:閱讀時長、閱讀距離、閱讀光線。在第三點上,恒定發(fā)光的電子產品其實比起紙質的書本還有相對的優(yōu)勢,因為其對于外來光源強弱和閃爍頻率變化的依賴更小。如何讓孩子正確玩ipad而不導致近視的幾項原則:1.保持房間合適的亮度。孩子玩手機和ipad的時候,盡量選擇亮度適中的環(huán)境。如果是晚上在家玩,則盡量打開房間的燈光。2.開啟手機/ipad的亮度自動調節(jié)功能。這一點很容易,但也很重要。它能夠保證屏幕亮度與環(huán)境的亮度進行合理的匹配。3.保持恰當的距離。30cm的安全閱讀距離,應該是從我們小時候就已經熟記于心了。雖然距離的遠近不會直接導致近視,但過近的距離的確更容易導致視力的疲勞。

4.設定合適的時間,定期休息。與孩子一起訂一個玩手機ipad的時間,每次玩不能超過15分鐘,到時間就應該間插一次休息。每天玩手機ipad的時間盡量不要超過1個小時。玩的時候也要盡量有意識的多眨眼,緩解眼干和視疲勞。

如何解決玩游戲對真實社交的影響?其實這個問題并不會特別嚴重,因為只有嚴重的癡迷和沉溺于手機游戲,才會對真實的社交造成障礙。不過確實有的孩子們現在除了ipad和手機里的內容之外,對別的玩具、游戲、聚會都完全不感興趣。孩子玩手機過程的兩個建議:1.爸爸媽媽可以陪伴著一起玩。在一些繪圖、打扮等體驗式游戲中,可以邊玩邊和孩子商量。這樣的過程,是與孩子交朋友的好方法。2.一些ipad里面學到的東西和應用場景,比如學會的英文歌、看過動畫片里的情節(jié)等,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由爸爸媽媽情景再現的玩一次。比如動畫片里玩了幫媽媽用洗衣機洗衣服,就可以把寶寶帶到洗衣機旁邊真實的再操作一遍,讓寶寶能在游戲世界和現實世界中建立關聯。這樣游戲不會成為真實生活的替代,而是一個更好的指引和補充。永遠記住,內容比形式更重要!孩子在手機/ipad上看什么、玩什么,遠比要不要孩子玩更重要!給孩子挑選適合的動畫片,下載優(yōu)質而適合寶寶年齡的游戲、音樂等,建立良好的使用習慣,遠遠比絞盡腦汁去阻止孩子對手機/ipad產生興趣更值得探究!

育兒心得:她就用了一招,孩子就變平和了


假期回老家,見了一位老朋友,我們約了幾個人一起吃飯,閑聊孩子的時候,她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沒有教過孩子的事情,孩子犯了錯,不要責備他!

這位朋友的孩子,在上本書的《一段短暫的師生情誼》中曾經提到,因為聽力方面有障礙,他的成長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一般孩子自然而然能學會的東西,他未必能學會,需要刻意地教會他。

我這位朋友舉了個例子,因為孩子聽力不好,所以,孩子很大聲地關門,把別人嚇一跳自己都渾然不覺?;蛘?,一家人回家,他開門先進屋,隨手就帶上了門,把爸爸媽媽丟在了門外。這時候,爸爸會很生氣,說他不懂禮貌,不懂得替別人考慮。這樣的情況,有的家長還會上升到自私的高度。對此,媽媽持不同意見,她說:我從來不為沒教過孩子的事情責備他!

媽媽的做法,就是不斷地讓孩子體會,比如,讓孩子反復練習關門,讓他體會多大的力氣關門是合適的。孩子把他們關在門外,敲開門,把孩子叫出來,鎖上門重新開一次。我們不難想象,重新演示一遍,孩子就懂得了,不需要任何的批評和責備,在平和的心境下,孩子學會了為別人考慮。

有一次,許多朋友一起出去玩,吃飯的時候,孩子拿起菜單就點菜,并不征求別人的意見,媽媽覺得很不妥,就制止了孩子,沒再多說什么。回家以后,詳細和他說其中的緣由:吃飯是大家的事情,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要照顧到大家的喜好,不能你一個人說了算。這個孩子就非常坦然地問媽媽:這樣做不對,是嗎?我以后不這樣了!作為旁觀者,看到母子倆這么平靜地談論對錯,我心里也覺得很溫暖。犯錯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本可以這樣溫和地談論,自然地改正。從孩子和媽媽的對話來看,他確實不知道點菜的學問。回家后,媽媽是教會孩子,而不是單純地責備孩子。

我好朋友說:你看,我一直用這個辦法,他現在不像以前那么急躁了。我猛然意識到,的確哦,孩子確實很平和了,尤其是最近兩年。因為聽力不好,小時候,他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急躁,如果說不過別人,他就非常著急地去捂住別人的嘴。如果媽媽和別人說話,因為他聽不清,又急切地想知道聊天的內容,他就會不管不顧地打斷別人:媽媽,他在說什么?在說什么呀?告訴我!告訴我好嗎?告訴我吧……

我好朋友就是不厭其煩地告訴他:等別人把話說完,再告訴你!如果當時不方便,回家我也會告訴你?,F在,就算他非常想知道,也會靜靜地等在旁邊,等別人說完的當口,再插言。這幾年,孩子唇讀的能力也在增強,他能通過唇讀,大致了解談話內容。

他很喜歡和我聊天,我們聊歷史、政治,還聊UFO之類的話題,因為不經常和他在一起,有的話,他要重復三五遍,甚至還需要媽媽幫忙“翻譯”,說實話,我有時候都不忍心,但是,他的臉上沒有任何急躁和不耐煩,一遍遍地重復,直到我聽懂為止。然后,我們的話題繼續(xù),雖然有許多地方需要重復,但這樣的重復完全不會影響他的心情。很顯然,這并不是順其自然的結果,在這份坦然背后,隱藏的是媽媽多少年不厭其煩的引導。

我常聽家長抱怨孩子不懂事、沒記性。說孩子不懂事之前,我們不妨想想,我們有沒有教過他,有沒有讓孩子去體會?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進行不間斷的學習,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承擔言傳身教的任務。這個任務并不輕松,其實,說了,不代表教了;教了,也不代表會了。作為家長,我們不但要有耐心,還要有責任心,要“包教包會”。

通常,我們總喜歡做“事后諸葛亮”,發(fā)現孩子做錯了,給孩子單純地講一番道理,聽上去很透徹,但孩子下次依然不會。一般來說,講道理都不是一個高效的方法。以這個孩子為例,如果孩子大聲關門,媽媽事后告訴孩子小點聲,要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似乎講得很明白,但孩子依然不知道用什么力度關門,算“小聲點”,如果讓孩子直接體會,則很容易明白,并且會形成一種“手感”,孩子很容易通過感覺來判斷是否用力過度。

許多人發(fā)現孩子錯了,會立刻教育孩子,而且,很多家長會走入一個誤區(qū),以為嚴厲地訓斥孩子,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會學得更認真。事實證明,這樣的學習效果反倒不好,情緒是智力的守護神,當孩子情緒不佳的時候,學習效率也很難保證。

那么,遇到孩子不會的地方,我們怎樣教會孩子呢?至少要注意三個方面,分別是方法、時機和語言。以點菜為例,如果媽媽當著眾人的面,嚴厲地批評孩子,那么,方法、時機、語言的選擇都不妥當。媽媽當時只是簡單制止了孩子,但并沒有立刻教孩子,而是選擇回家以后,和顏悅色地解釋因由,并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語氣溫和,心情平靜,孩子就很容易接受。

也許,我這位好朋友的做法,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信心和啟示。歲月像一條悠長的曲線,昨天和今天,看不出太多的改變,她就這樣一天天地堅持著,我想,她的內心,經歷過的煎熬和惶恐,是我們所無法體會的。我與這位朋友相識已經整整十年,回首十年,我見證了一個孩子從急躁走向平和,有感慨,更多的是感動……

家園共育:孩子上課走神,快快看這兒 一招搞定!


有爸爸媽媽經常問:孩子做作業(yè)專注力不夠怎么辦?孩子上課走神怎么辦?那是因為孩子沒有養(yǎng)成專注的習慣,注意力難以集中。這篇文章里面提供了很多訓練孩子專注力的好方法。各位家長可以試試哦!

第一關 聽課不走神

訓練目的:訓練學生學習能力,能使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寫作業(yè),考試不粗心,提高學習成績。

訓練要求:每天訓練10分鐘,放學后在家里寫作業(yè)前訓練,由家長監(jiān)督訓練情況,必須每天堅持訓練,效果明顯。

1. 數字傳真

訓練方法:家長將下列每個數字讀一遍,孩子在聽完之后憑記憶寫下聽到的數字。

例如:家長讀:68715 孩子聽完之后在紙上寫:68715

2. 聽字訓練

訓練方法:家長讀下列短文,孩子認真聽,當聽到一個“一”字就用筆在紙上打一個“√”,家長讀完后統(tǒng)計“一”字的個數,直到孩子記錄的個數與短文中“一”的個數相同為止。

有一小鳥,它的家搭在最高的樹枝上,它的羽毛還未豐滿,不能要飛,每日只在家里嘰嘰地叫著,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他們都是覺得非常的快樂。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兩個老鳥都找食物去了。一看見火紅的太陽,它們又害怕了,因為太陽太大了,它們又看見一棵樹上的一片好大的樹葉,樹葉上又有站著一只小鳥,正在吃害蟲,害蟲吃了很多樹葉,讓大樹不能長大,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每一棵樹都產生氧氣,讓我們每一個人呼吸。這時老鳥馬上飛過去,與小鳥一起吃害蟲,吃得飽飽的,并為民除害。

第二關 聽寫訓練題

1. 詞語思維

訓練方法:家長每念一個詞語,孩子認真聽,當聽到電器就馬上舉起右手,當聽到學習用品就馬上舉起左手。

凳子 課桌 洗衣機 籃球 電視機 自行車 書包 電冰箱 作業(yè)本 葡萄 空調 電風扇 電話機 被子 杯子 鋼筆 手機 籃球 羽毛球 打火機 飛機 刀劍

2. 找差異訓練

訓練方法:仔細聽下面幾組句子中的甲,乙兩句話,快速找出乙句中與甲句不同的地方。

第一組:

甲:樹林里的動物和植物充分享受著大自然的陽光和雨露,自由自在地成長。

乙:森林里的動物和植物充分享受著大自然的陽光和雨露,自由自在地生長。

第二組:

甲:我有一個美麗的愿望,長大后做一個植物學家,種出世界上最美麗的花送給媽媽。

乙:我有一個美好的愿望,長大后做一個植物學家,種出世界上最漂亮的花送給媽媽。

針對孩子注意力訓練集錦:

1. 按順序找數字

我國年輕的數學家楊樂、張廣厚,小時候都曾采用快速做習題的辦法,嚴格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在心理學中用來鍛煉注意力的小游戲。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寫在里面(見下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同時計時。研究表明:7—8歲兒童 按順序導找每張圖表上的數字的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梢宰约憾嘀谱鰩讖堖@樣的訓練表,每天訓練一遍,相信注意力水平一定會逐步提高!

21 12 7 1 20

6 15 17 3 18

19 4 8 25 13

24 2 22 10 5

9 14 11 23 16

2. 玩撲克游戲

可鍛煉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于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后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后,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說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游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這種方法能高度培養(yǎng)注意力的集中,由于是游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非常受孩子歡迎,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

3. 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后合上書讓她報出來,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后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做對給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4. 玩“開火車”游戲

這種游戲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當然如果有爺爺奶奶或其他參加,那就更好了。為了敘述的方便,現以三人為例,方法是:三人圍坐一圈,每人報上一個站名,通過幾句對話語言來開動“火車”。如,父當作北京站,母當作上海站,孩子當作廣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齊拍手喊:“往哪開?”父拍手喊:“廣州開”,于是,當廣州站的兒子要馬上接口:“廣州的火車就要開?!贝蠹矣铸R拍手喊:“往哪開?”兒子拍手喊:“上海開”。這樣火車開 到誰那兒,誰就得馬上接得上口?!盎疖嚒遍_得越快越好,中間不要有間歇。

這種游戲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讓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鍛煉了思維快速反應能力,而且這種游戲氣氛活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孩子玩起來,樂此不疲。

一招判斷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一招判斷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每年入園季,新入園的寶寶都哭得撕心裂肺、聲嘶力竭,媽媽們也是心如刀絞、肝腸寸斷!少則數周,多則數月,天天哭,沒有慢慢適應的孩子。

可能是媽媽做錯了這些事,做錯這3件事,孩子哭得更兇、更久,一年半載都未必能適應。

一、送孩子的時候偷偷溜走

強行把孩子推進校門。每天送孩子入園時,進校門是最大的一個難關!孩子要么§著媽媽的脖子不肯撒手,要么拽著媽媽的衣角怎么都不肯進去……

禁不住孩子左磨右泡的媽,心軟一點的,可能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掉;還有的媽媽干脆強行把孩子推進校門,轉身就走。這兩種方式,對孩子的傷害都非常大!

前者會引發(fā)孩子的巨大恐懼,以為媽媽不要自己了,會哭得更兇、更久,而且孩子第二天的警惕性會特別高,根本不會再給媽媽溜掉的機會。

后者如此生硬的做法,完全沒有照顧到孩子焦慮、恐懼的心情,孩子只能回以更猛烈的哭聲,來吸引媽媽的關注。

二、 當著孩子的面哭哭啼啼

300次親親、500次再見后依然舍不得走。我很理解媽媽初次和孩子分離這么長時間,而且是孩子自己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下,媽媽的那份擔心和不舍。確實,很多媽媽見不得孩子掉眼淚,我也一樣。但為了孩子能盡快適應幼兒園,忍、憋,媽媽也要假裝從容、淡定。

千萬不要,孩子哭,媽媽也哭,倆人抱頭痛哭;更不要沒完沒了的告別,300次親親、500次再見后,還是依依不舍,不忍離開。

媽媽控制不住自己悲傷的情緒,只會放大、延長媽媽和寶寶的焦慮,或者暗示:“只要你哭,我就不會走”。可想而知,這種漫長而痛苦的廝磨有多折磨。

針對上述幾種不好的告別方式,建議:

一定要和孩子道別!這很重要,是寶寶入園前的一種“儀式”,慢慢會讓孩子感覺到“上幼兒園時每天都要做的事”。

但媽媽和孩子道別時的態(tài)度更重要!媽媽只需要記住2個詞:溫柔、堅定。最好能笑著和孩子揮揮手,說再見,同時要用堅定的眼神和孩子有目光交流。

“再見”只說1次!然后微笑著轉身離開(要哭也得走遠后,自己偷摸哭去)別把悲傷、焦慮的情緒傳染給孩子。

三、總用“媽媽會第一個來接你”

糊弄孩子。如果不是真能做到,千萬別說“放學,媽媽第一個來接你”。

這是在安撫寶寶焦慮情緒時,媽媽最常說的話,給寶寶一個承諾,好讓寶寶安心進去幼兒園。媽媽的動機雖好,但除非你真的能做到“第一個來接”,而事實上是,情況瞬息萬變,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第一個接孩子的人。

所以,如果不是百分之百做到,就別這樣承諾孩子,孩子會特別認真的當回事。一旦媽媽接晚了,孩子就會覺得“媽媽騙人”“媽媽說話不算數”……慢慢就會失去對家人的信任感。

建議承諾要具象,務必說到做到:

承諾孩子“我一定會來接你”,給孩子定心丸,這樣說是必要的。因為在一個陌生環(huán)境,孩子最擔心的就是“被媽媽拋棄”“媽媽會不會來接我”……但,要說具體。

寶貝,媽媽肯定會來接你的?。ㄗ尯⒆痈械桨残模?/p>

等你吃完午飯、睡醒覺,老師帶小朋友們出來找爸爸媽媽的時候,你就能看見我了?。ńo孩子一個期盼和預知,知道這一天做完哪些事,就能見到媽媽了)

最最重要的就是,務必要說到做到!尤其是在入園初期,最好不要在接孩子的時候遲到,那種別的小朋友都走了,只有自己站在門口望眼欲穿的感覺真的太難受了~

想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媽媽們要盡量做到做好這6件事,不出半個月,孩子就能高高興興去上學了。

一、送寶寶一個“魔法親親”

或允許帶一個最喜歡的玩具入園

媽媽可以給孩子一個“魔法親親”。媽媽可以在寶寶的掌心親吻一下,告訴寶貝:“媽媽在你的掌心留下了‘魔法親親’,當你想媽媽的時候,可以把小手的手心貼在臉上,這樣就像媽媽在親你一樣”……

這不是騙孩子,而是給孩子一個具象的情感寄托。當孩子在幼兒園這個陌生環(huán)境中感到孤單、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這個小動作來緩解焦慮了。

允許孩子帶一件最喜歡的物品一起去幼兒園,與“魔法親親”有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不是虛擬的“魔法親親”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孩子平時最依賴、或者最喜歡的一件東西,可以是玩具、小毯子、甚至是媽媽的一件衣服。

這些孩子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都能在陌生環(huán)境中,給孩子帶來安慰。只不過,不是所有幼兒園都讓孩子從家里帶東西來,允許的話可以帶,如果幼兒園不讓帶,就最好改成“魔法親親”那種的虛擬安撫了。

二、循序漸進,先送幾個半天

再慢慢延長到待一整天,為了減輕寶寶的分離焦慮,還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辦法,先送短一點時間,再慢慢延長到在幼兒園待一整天。如果幼兒園允許的話,可以用2周的時間這樣做:

第一周的前3天,孩子吃完午餐后接走;

第一周的后2天,寶寶午睡后接走;

第二周的前2天,還是午睡后接走;

第二周的后2天,改為吃完下午加餐后接走

第二周的最后1天,就正常接送孩子,孩子基本可以適應幼兒園生活了。

三、家里準備一些可供孩子情緒宣泄的東西

在剛入幼兒園的一段時間內,爸爸媽媽可能會發(fā)現孩子的脾氣變大了,變得嬌氣、愛哭了,一點小事就會大嚷大叫的。其實這是孩子對于幼兒園焦慮的一種宣泄,是再正常不過的情緒反應。

遇到孩子放學回來就變得愛發(fā)脾氣,媽媽可以這樣做:

允許孩子把心里的情緒發(fā)泄出來,可以準備一些軟的棉墊、報紙等物品,讓孩子可以踢、打、撕,以此來減輕寶寶的心理壓力,給壞情緒一個出口。

和孩子看一些情緒控制類的繪本,比如《菲菲生氣了》《生氣的亞瑟》等,引導孩子認識情緒、了解情緒,并掌握一些簡單、可行的情緒宣泄方式。

四、 一定別騙孩子“明天不去幼兒園”

很多孩子剛從幼兒園接回家,就央求著家長“明天不去了”,同時情緒很不好,愛哭、愛鬧、愛找茬兒……

有的家長,尤其是老人,為了先把孩子搪塞過去直接就說:“不去不去”,或為了孩子馬上停止哭鬧會說:“你現在不哭,明天就不去幼兒園”。

但是真到第二天的時候,卻又把答應過孩子的“明天不去幼兒園”給忘了,或者以為孩子不會記得了,還是會把孩子送去幼兒園。

如此,故意騙、或失信于孩子的做法,傷害最大。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對家人的信任,而且慢慢也學會搪塞或敷衍身邊人。

五、每天多一點時間陪孩子

常說“寶貝上幼兒園,媽媽更愛你了”。孩子上幼兒園后,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肯定比之前少了很多(職場媽媽可能好一些)。自然,孩子在家里就會表現得更黏人,纏著媽媽要親親、要抱抱、要陪著一起玩。一定不要拒絕孩子的這些親密請求!

反而是在寶寶剛入園的這段時間,更該給孩子多一些陪伴,尤其是陪玩、陪講故事等,日常也可以多一些親親抱抱這樣的肢體接觸。最好每天都能跟孩子說:“媽媽愛你”“寶貝長大上幼兒園了,媽媽更愛你了”……這樣的親密話語。孩子會感覺到即便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少了,媽媽對自己的愛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這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安全感支持。

六、千萬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不能因為孩子哭就妥協。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很少有不經歷一段“哭”就能高高興興入園的(有也是極個別的)。寶寶都是家里人的心頭肉,不少媽媽因為聽不了孩子哭,看不了孩子難過,索性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送。

有句話“長痛不如短痛”,雖然形容的不太貼切,但真就是這個理。送幾天、停幾天,孩子剛稍微有點適應,在家休息幾天后又要重新適應,就好像總是撕開快要結痂的傷疤一樣,只會拉長孩子的適應時間,別人家孩子可能哭倆禮拜就好了,這樣送送停停的可能半年都適應不了。

為了孩子好,孩子再哭得厲害,只要沒有生病發(fā)燒,就一定要堅持每天送幼兒園,讓孩子感覺到,這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才會主動去適應新環(huán)境,而不是一味想要逃避。

考前十招幫孩子卸下心理包袱


即將步入考場的上千萬考生背后,是無數家長期盼的眼睛。而這些考生家長的心態(tài),也影響著孩子們的情緒。臨近高考,考生的壓力都比較大,家長不僅要從家庭氣氛、飲食方面幫助考生調節(jié)身心狀況,也應適時把握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慮,并且在必要的時候予以疏導,以幫助考生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家長情緒力求穩(wěn)定

在高考前,特別是孩子在家備考期間,家長要擺脫各種外界的干擾,經常保持比較平和的心態(tài),這對孩子能以穩(wěn)定的情緒、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考試是很有意義的。高考前,家長也會對高考的各種動態(tài)有所反應,但是,要冷靜對待,要有分析地對待,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隨便傳給孩子。

家長心情要愉快

高考前,家長心情好,家里氣氛好,就會有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這對孩子的備考是很有好處的。有些家長在高考前擔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臉很少說話,其實,孩子一看就知道父母緊張,父母害怕,而這種情緒或多或少會傳染給孩子。因此,高考前家長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平和的心態(tài),因為感情的力量是巨大的,溫馨的心理氣氛將融化孩子心中的抑郁、苦悶、焦慮,有助于孩子調整心態(tài),對孩子高考復習是有幫助的。為了使高考前家庭保持一個溫馨的氣氛,父母之間有什么不同的意見不要發(fā)生口角,確實有什么問題要解決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說。父母少一分爭論就會給孩子多一分溫馨。

只要盡力就行了

很多高考狀元回答他們的父母在高考前是如何要求他們的,大多數人都說,父母只說了一句話:只要盡力就行了。父母說了這句話自己感覺有定心丸,自己肯定會盡力的,這樣減少了不少心理壓力,就會從容地應對高考。但也有些家長高考前嘮嘮叨叨,反復囑咐孩子,考試要認真,不要馬虎,一分之差,千人之后,你一定要改變馬虎的習慣,現在可不能丟分了,你可要注意呀。其實,這樣的話家長已經講了多少遍,在高考前再講、反復地講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高考前,孩子和父母發(fā)生口角對情緒的穩(wěn)定會起很大的破壞作用,這對考試的影響是不能低估的。

創(chuàng)造安靜的復習環(huán)境

安靜的復習環(huán)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靜氣、情緒穩(wěn)定地進行復習。吵鬧的復習環(huán)境將使孩子心情煩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響復習效果。在這里我特別提示家長,在孩子高考備考階段盡量少會客,最好不會客,如果實在不得不會客則最好在家庭以外進行,不要在家里進行。在這個時間家長盡量不要與外界通電話,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簡明一點,說起話來簡單扼要,不要無邊無際地拉家常、聊閑天。

督促孩子娛樂與運動

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復習大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題就是一個上午或是一個下午或是一個晚上,有時搞得精疲力竭,頭昏腦漲,不僅影響心情,也影響復習效率。在這種時候,家長就要適當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輕度運動,例如,做俯臥撐,跳跳繩,打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勞,煥發(fā)精力。也可以提醒孩子聽聽輕音樂,看看電視里輕松的節(jié)目,也有助于孩子調整心態(tài),消除疲勞。在高考前夕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那些電視連續(xù)劇,分散孩子的精力。

確保孩子健康

有些家長誤認為高考前應該給孩子加強營養(yǎng),給孩子吃大魚大肉。其實那沒有必要,孩子平時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愛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在一般情況下孩子的營養(yǎng)都會得到滿足,關鍵是要做到營養(yǎng)平衡,合理。不在于說給孩子增加什么蛋白質就能提高什么記憶能力,這種增加蛋白質和提高記憶力的關系我們暫且不說,就算真的吃了富含蛋白質的東西短期內也不可能提高記憶力。

幫助孩子調整心態(tài)

專家建議在高考前家長經常跟孩子聊聊天,談談心,利用吃飯后的時間散散步,相互溝通,讓孩子把心里的壓力、心里的話、心里的苦惱說出來,說出來就是做好心理調節(jié)成功的一半。當然,高考前家長和孩子的心理溝通要講究時間、地點和條件。不能是孩子正在復習功課時進去就聊上幾句,要在孩子休息的時候,他比較放松的時候去做,要見機行事。不過聊天的內容不要過多涉及高考,找些比較輕松的話題去談,這樣,有助于放松孩子的心情。

防止對孩子的過分關注

高考前,有些家長過分關注孩子,孩子在那復習功課時一會兒過去給孩子沖杯熱牛奶,再一會兒過去給孩子送塊西瓜,有的家長甚至在孩子旁邊陪讀。這種過度關懷孩子的做法使孩子產生壓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對得起父母對自己的關心。

準備一個小藥箱

高考前,孩子在家備課期間有可能身體上出現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胃腸的不適等。孩子復習很忙,這些小毛病他顧不得上醫(yī)院去看。其實,只要家里準備一個小藥箱,孩子一旦出現什么身體上的不適,服點藥就可以解決了,沒有必要往醫(yī)院里跑。

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物質準備

高考前幾天家長要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的物質準備,把橡皮、小刀、格尺等準備好,把準考證等準備好,最好都放在一個口袋里。而且要督促孩子看看考場,討論一下一旦在去考場的路上發(fā)生交通堵塞采取什么樣的解決方案。

父母七招幫孩子管理好自己情緒


有個朋友來電話說,他在經營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給小孩子們做文化課的輔導。幾年做下來,他發(fā)現孩子們的問題大多數來自家長,但是又不太清楚到底問題在哪里。我便讓他發(fā)調查問卷給家長們,看看家長們認為孩子有哪些問題。朋友果然去做了調查,家長們交給他的問題多種多樣,其中有一個問題,便是“孩子鬧情緒的時候該怎么辦”?

早就有研究指出,那些感到幸福且有成就感的人,并不是智商高成績優(yōu)秀或者家境富裕的人,而是情商高的人。據說,一個人的成功,智商(IQ)的作用只占到了15%,而情商(EQ)的作用則要大得多,占到了85%。也就是一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決定著這個人的成功與否。

想要孩子脾氣好,父母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緒

對孩子來說,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哪些呢?它可以讓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出色;孩子的心理免疫力強,可以進行自我調整;人際關系融洽;對疾病的免疫力也較高。

那么,父母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呢?首先,父母能夠清楚自己的情緒,并且了解自己的“元情緒”。所謂“元情緒”指的就是小時候積壓的情緒,影響到當下壓力狀態(tài)下表現出來的情緒。比如,爸爸看到孩子大聲吵嚷就忍不住發(fā)火,原來是他小的時候爸爸動不動就在家里對媽媽和孩子們大叫。他把這個情緒積壓在潛意識里了,長大了遇到相似的情境,他立即就會有情緒。父母明白了自己的情緒并不是來自孩子,而是來自自己的成長造就的。如此,就可以對孩子進行管理。

“爸爸小時候,只要爺爺大聲發(fā)脾氣,就會感到害怕和討厭。所以當你大聲說話時,我就不知不覺發(fā)火,情緒激動。我希望寶貝和爸爸說話時,能夠溫柔點、輕聲點?!?/p>

其次,家長要把孩子當孩子,而不是大人。內心擁有“童心”的父母,才會更好地與孩子溝通和相處。有的爸爸媽媽因為小的時候比較懂事,很早就承擔起了責任,便也認為自己的孩子也應該像自己一樣。

是不是我們愛跟孩子說: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都已經開始幫你爺爺下地干活了!或者,我比你小得多的時候,就能夠照顧弟弟了。比如,有個媽媽,因為父親早逝,5歲的時候就幫媽媽做很多事情。她的女兒5歲的時候,她就覺得孩子也應該像她那時候一樣,所以,對孩子有很多的要求,當孩子達不到的時候,便打罵孩子。結果孩子就變得內向退縮,并開始口吃。

這就是典型的把孩子當大人來對待的例子,因為家長的要求太高,高出了孩子承受的范圍,孩子小小的認知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導致身體上出了問題。

第三,家長內外一致,不隱藏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的情緒自然流露出來。比如:“媽媽現在很生氣,不想說話。”或者“你受傷了,媽媽覺得很擔心,也很害怕,覺得非常內疚?!钡鹊?。

事實證明,夫妻關系和諧的父母,對孩子的情緒穩(wěn)定非常好。孩子往往是夫妻關系的替罪羊,表面看是孩子的問題,實際上是孩子生活的環(huán)境讓孩子無所適從,一直處于情緒困擾中。長期處于負面情緒中的孩子,總有一天會爆發(fā)出來,爆發(fā)出來以后便是偏差行為。

此外,爸爸參與情緒管理,效果會更好。孩子過了3歲以后,爸爸對他的鼓勵和肯定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媽媽,所以爸爸要是能夠參與到孩子的情緒管理中來,對孩子來說會受益終生的。

孩子表現出的不同情緒都有著不同的根源

家長要學會探究孩子不同情緒產生的來源在哪里。首先,我覺得孩子的情緒來自學習。在我們國家,學習會占據孩子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所以學習的好壞或者說學習的情況非常影響孩子的情緒。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也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也許會受到同學的小瞧,也會遭到家長的抱怨和指責。這些孩子就會時常處于挫敗、害怕等情緒狀態(tài)里,當接收到來自外界的壓力的時候,還會有憤怒等等的情緒出來。那些學習太好的孩子呢,因為高處不勝寒,也經常會有擔心、不安等等情緒。而考試則幾乎是所有孩子壓力的來源,讓孩子時常處于不好的情緒里。

情緒的另外一個來源會來自孩子身體上。女孩子身體發(fā)胖或者臉上長痘痘,都能困擾到她們的情緒。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在意自己的外表,這也算正常表現。家長先不著急,首先從內心里就有這樣的想法:無論我的孩子是啥樣,我都是愛他的;然后在言行舉止上,也要讓孩子感受到我爸媽就是愛我的。

還有來自人際交往的問題對孩子情緒的影響。挨了老師批評的孩子,跟同學打了架的孩子、失戀的孩子,以及親子關系不好的孩子,他們的情緒都會很受影響,而且也會有大的波動。

降低和調整期待值,真誠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呢?首先,家長要做到能尊重和接納孩子。接納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的不同,同時也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無論多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見解。所以尊重孩子是對家長最起碼的要求。

第二,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解讀孩子的情緒。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就要及時幫助孩子緩解。

第三,接納和允許孩子有情緒。情緒沒有好壞,只要是情緒,而且是負面的情緒,孩子就會受到困擾,家長就要理解和接納。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非常大。其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身體荷爾蒙的失衡,一個是大腦的“重組”。這兩個因素導致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特別容易波動。這就需要家長包容孩子,因為有的時候孩子是不由自主的。

第四,要真誠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擺家長架子。也許在我們看來很小的事情,在孩子那里就是大事。所以,不要說那些“犯得著嗎,不就那么點事嗎”等等的語言。這樣不僅不能改變孩子,還會把孩子推得離我們遠遠的。因為孩子會覺得家長不理解他。

第五,家長應該降低和調整對孩子的期待值,也會幫助孩子緩解情緒。有家長問,強迫癥的孩子如何治?這樣的孩子大多數來自完美型的父母。就是因為父母要求很高,孩子怎么做都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強迫。這樣的孩子就更要降低期待,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做事,并且要允許他犯錯。多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需要強調的是,強迫癥屬于神經癥的一種,最好的辦法是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進行疏導。

第六,滿足孩子的內心渴望。比如孩子有情緒,大約是因為他不被理解、不被信任,或者是被剝奪了自主和自由的空間。

最后一點,就是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當孩子遇到困擾的時候,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幫寶寶建立自信的六招


第一招: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可贊賞的事情。

在全家一起吃飯時,每個人都分享其他家庭成員的成功和快樂,使這一時刻成為愉快的聚會而不是約束;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每個人都是家人注意的對象,受到別人的關懷和愛;可以經常將卡片或畫片貼到門上或放在桌子上,以表示相互的愛;可以在孩子的床頭上掛上兩張照片,一張是他正在做父母贊賞的某件事,另一張是全家人愉快地在一起,以此提醒孩子的可愛和能力。

第二招:抽時間單獨和孩子在一起。

有些父母工作忙,時間十分寶貴,但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單獨在一起,這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的最好辦法,是把與孩子在一起的安排列入計劃,小到一起散步,大到外出郊游,這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聯絡是十分重要的。與孩子一起玩耍時,要遵守他的規(guī)則,不要超出他的水平。對于重組家庭,父母應該考慮孩子的特殊情感需求,對于感到孤獨的繼子女,家長應抽出專門時間和他在一起。

第三招:允許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許多父母認為,替孩子做他感到困難的事是幫助孩子。事實上,這等于告訴孩子他不行,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孩子需要鼓勵和挑戰(zhàn),要給他解決問題和發(fā)現自己能力的機會。當他需要幫助時,指導并協助他去想辦法,尋求答案,而不是代替他做。

第四招:珍視孩子的物品。

不少父母經??刂扑徒o孩子的玩具和書,有時認為某件物品不適合孩子了,但事實上他可能仍然需要它,甚至這種喜歡會持續(xù)幾年。因此,在處理某件孩子的物品時,父母不要擅自作主,要由孩子自己決定何時放棄某件物品。

第五招:幫助孩子正確處理身體方面的問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粉刺、肥胖和雀斑時,父母要幫助他解決精神上的負擔,并讓他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外表,意識到這些問題可能是暫時的,也是可以解決的。

第六招:孩子貶低自己時父母要干預。

孩子貶低自己是在傳達一種有礙自尊的信息。這時父母應表現出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對他的愛,認真地傾聽,然后再告訴他應有的態(tài)度?!?/p>

五招幫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作業(yè)必須讓他獨立完成,可以指導怎樣利用工具書,不完成不能輕易放過。養(yǎng)成習慣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切忌忽冷忽熱,只抓一陣就完事。在孩子出現反復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多分析,多引導,千萬不能急躁,不能跟孩子說泄氣的話。

1.作業(yè)必須讓他獨立完成,可以指導怎樣利用工具書,不完成不能輕易放過。當孩子明白他躲不過時,就自已完成了。可以有獎懲措施。這里的懲并不指的是打罵,可以是他不喜歡做的事,或是他喜歡的不讓他去做。

2.完成的內容,您要檢查,對的及時表揚,不對的要嚴厲批評。這時家長對許諾過的獎勵一定要言而有信。

3.在做作業(yè)前,講講他的優(yōu)點,這個優(yōu)點一定得是實際的。比如他一次做作業(yè)好在哪兒。并告訴他這次他一定做得更好。

4.平時多在他面前說說他的優(yōu)點,少提缺點,然后說說您最喜歡什么樣的孩子,還要說自己的兒子要是變成那樣多好,那他就更讓您喜歡了。

5.與班主任多交流,請班主任發(fā)動同學別告訴他答案,讓他獨立完成;將他周圍安排老實不愛理他的同學,讓他說話沒人理,做小動力沒人配合。也可以自己準備一些小獎品給班主任老師,請求班主任在他有進步且班上大部分同學都認可的時候獎給他。孩子最在乎得到老師的獎勵了,這個對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養(yǎng)成習慣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切忌忽冷忽熱,只抓一陣就完事。在孩子出現反復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多分析,多引導,千萬不能急躁,不能跟孩子說泄氣的話。

家園共育《幫孩子戒掉iPad、手機,只需一招!》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手機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教你一招好方法,輕松幫孩子練習數的分解 我家娃學習啟蒙較晚,一直到去年,我才開始考慮這個事情。當時覺得數學語文這種老媽上學時的強項,又有做過家教的底子,教他還不跟玩似地,結果,大敗而回。 首先,對娃學習,我從來不強制,隨時教,有興趣就學,沒...
    2021-09-10 閱讀全文
  • 幫寶寶戒掉孩子吃手毛病 “小寶寶的手指頭上是有蜜的”。我家的寶寶果真就是這樣。小手吃得可起勁了,把他一只手拿下來另一只又塞進去了,還吸得嘖嘖作響,特別有滋有味。寶寶為何愛吃小手?這是個讓眾多爸爸媽媽們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讓...
    2021-12-15 閱讀全文
  • 寶貝學語,爸媽有一招 從孩子的呱呱墜地,甚至還未出生前,很多年輕的家長朋友就已經開始閱讀育兒的相關文章??墒请S著孩子的日漸長大,孩子該學些什么,又該獲得哪些方面的發(fā)展呢?我們會發(fā)現在多變的實際生活面前,支撐我們的理論是多么...
    2020-11-11 閱讀全文
  •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玩手機/ipad? 經??匆娢⒉┡笥讶锏教幵谵D類似“7歲以前不要看屏幕”、“12歲以前不看電視/手機”之類主題的文章。對于這樣主題的文章,朋友圈點贊多多,“不能給寶寶玩手機或ipad!”似乎已經是所有人認同的真理。 可...
    2021-08-18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她就用了一招,孩子就變平和了 假期回老家,見了一位老朋友,我們約了幾個人一起吃飯,閑聊孩子的時候,她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沒有教過孩子的事情,孩子犯了錯,不要責備他! 這位朋友的孩子,在上本書的《一段短暫的師生情誼》中曾經提到,因為...
    2020-05-22 閱讀全文

我家娃學習啟蒙較晚,一直到去年,我才開始考慮這個事情。當時覺得數學語文這種老媽上學時的強項,又有做過家教的底子,教他還不跟玩似地,結果,大敗而回。 首先,對娃學習,我從來不強制,隨時教,有興趣就學,沒...

2021-09-10 閱讀全文

“小寶寶的手指頭上是有蜜的”。我家的寶寶果真就是這樣。小手吃得可起勁了,把他一只手拿下來另一只又塞進去了,還吸得嘖嘖作響,特別有滋有味。寶寶為何愛吃小手?這是個讓眾多爸爸媽媽們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讓...

2021-12-15 閱讀全文

從孩子的呱呱墜地,甚至還未出生前,很多年輕的家長朋友就已經開始閱讀育兒的相關文章。可是隨著孩子的日漸長大,孩子該學些什么,又該獲得哪些方面的發(fā)展呢?我們會發(fā)現在多變的實際生活面前,支撐我們的理論是多么...

2020-11-11 閱讀全文

經??匆娢⒉┡笥讶锏教幵谵D類似“7歲以前不要看屏幕”、“12歲以前不看電視/手機”之類主題的文章。對于這樣主題的文章,朋友圈點贊多多,“不能給寶寶玩手機或ipad!”似乎已經是所有人認同的真理。 可...

2021-08-18 閱讀全文

假期回老家,見了一位老朋友,我們約了幾個人一起吃飯,閑聊孩子的時候,她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沒有教過孩子的事情,孩子犯了錯,不要責備他! 這位朋友的孩子,在上本書的《一段短暫的師生情誼》中曾經提到,因為...

2020-05-2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