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你問過孩子他想要什么嗎?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成長!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陪伴,有時候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教育!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你問過孩子他想要什么嗎?》,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作為一個人,首先要明白人生的目的,才能知道該怎么活。只有家長先了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著,這一生該如何活的精彩。我們才能夠讓我們的孩子觸摸到人生的終極目標。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對于如何引領這個新的生命,很多家長卻“稀里糊涂”。我們曾經在家長課堂就“為什么要生孩子”這個問題做了調查,家長們的回答五花八門,主要有幾種觀點:

看到這些答案您是什么感受?這些答案中有沒有與您的想法不一致的?或許不會有,因為這些答案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很正常??墒?,細品一下,我們會發(fā)現所有的答案都是站在家長的角度在看問題,如果我們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聽這些答案會是什么感受?

很多孩子到九歲、十歲就會問父母為什么生自己。即使沒問,他也一定會想這個問題,因為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尋找自己的價值。如果他們問我們“爸爸媽媽,你們?yōu)槭裁瓷挛遥俊蹦阆牒迷趺椿卮鸷⒆恿藛??還是避而不答,敷衍了事?

如果孩子不明白自己活著的方向,找不到活著的目標,就如同一只漂泊在大海中的孤帆,眼前遼闊而蒼茫卻不知道自己的航向。如果遇到挫折、打擊或困難,孩子的內心會不會痛苦?會不會糾結?這種痛苦和糾結如果得不到解決,孩子又會怎樣?很多人之所以那么輕易地就結束自己的生命,表面上看是不堪生活的打擊,背后的根本是不明白活著的意義和價值。

有一個四年級的孩子自殺前讓父親在樓下等著自己,而父親等到的卻是從樓上跳下來的尸體。孩子自殺后父母痛不欲生,說自己一輩子都想不通他為什么會毫無征兆地用這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時候,家長們覺得自己給到孩子的愛很多很夠,可又有多少愛給到點子上了呢?在物質上孩子什么都不缺,可是孩子的內心你有看過嗎?孩子的精神世界你有看過嗎?說孩子什么都不缺,是因為孩子缺失的地方很多家長根本就不看。作為家長不是把孩子生下來就完成了任務,養(yǎng)好這個孩子,給予孩子活下去的力量,讓孩子清晰自身的價值,知道自己該怎樣活下去才是更重要的!

想想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問過孩子他想要什么?

當他寫作業(yè)累了,上補習班累了,當個聽話的孩子累了的時候,他有沒有告訴你?你有沒有發(fā)現他已經很累?有沒有告訴孩子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等著他去探索,如果他累了就可以歇一歇?你有沒有在孩子寫作業(yè)累了的時候允許他停下來,幫著他放松一下精神?家長要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群養(yǎng)訓練營”有一個 10 歲的小營員曾經對教練說:“我的媽媽很優(yōu)秀,她上了中國最好的大學,媽媽經常告訴我,我現在的你條件比她好,所以我必須上一個比她還好的大學。但是上個好大學真的好難??!”

聽孩子說的話,我們就知道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掙扎。曾經看過一個比喻,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能開出什么花結出什么果有無限可能??墒亲黾议L的卻非要在孩子的內心種下一顆成人想要的種子。就像這個孩子,媽媽在他心里種下的這顆種子已經生根發(fā)芽,如果有一天考不上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沒有成為有錢人,他的追求和價值應在何方?他是否就不能獲得快樂和幸福?即便是考上了世界一流的大學,賺到了很多錢,那是否他就一定能夠幸福與快樂?

“100 分”能說明什么?只能說明孩子與課本上那些知識的連接能力非常好。掙很多錢能說明什么?只能說明你有掙錢的能力。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遠不止這些。就像《人生第一課》所說的,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快樂幸福。

很多人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關于父母怎么教育孩子的學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真正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先接受教育,實現自我教育,然后去引導孩子,讓孩子也學會自我教育。

如果作為家長在很多時候忽視了孩子的需求,那么就請從此刻開始走進孩子的內心,看看孩子的真實想法是什么。孩子的人生究竟能有多么精彩,就要看我們家長能否給到孩子通往快樂幸福的智慧與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觀念:想要什么樣的孩子,就做什么樣的家長吧


幼兒園階段,是孩子奠定行為習慣、情感模式、健康基礎的重要時期。國家之所以反對幼兒教育小學化,是因為孩子還不具備學習的基礎條件,還需要在體驗中無憂成長。家長之所以參與到幼兒教育小學話,是因為在利益、觀念、效仿等諸多因素影響下,對孩子成長給予過高期望的非理智行為。

有人曾形象的說:小學看孩子能上清華北大,初中看孩子能上985、211,高中最后想愛上哪上哪,考完就得了。俗話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不去焦慮孩子的未來,不去渴望孩子實現自己未曾實現的理想,而是以平常心對孩子,踏踏實實進行教育引導,可能孩子會帶給家長很多驚喜。個人認為,以下幾句話值得家長從小抓起: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到幼兒園以后就要獨自穿衣、吃飯,家長在家里也要給孩子灌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不要再去喂飯、幫助穿衣,背書包,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就放手讓他去做。一個具有良好獨立性的孩子,才能夠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將來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夠照顧好自己。其實,幼兒在獨立做事過程是一個鍛煉和成長過程,不僅在思維上強化獨立意識,更在行動上獲得自我認可,也在協(xié)調性、專注力、控制力等方面得到鍛煉。

二、用過的物品放回原處。這是一句受用終生的良言,也是伴隨一生的好習慣。很多孩子玩完玩具家長收拾,脫完衣服家長歸攏,寫完作業(yè)家長幫整理書包,長大以后丟三落四、生活秩序混亂。要想杜絕這些問題,從小就要強化用過的物品放回原處的觀念,這是完整做事的總結性動作。比如,孩子讀完書,一定要把書放回取來的地方;用完文具,一定要把文具放回指定位置,這些習慣訓練在初期可能會花費很多時間,需要家長不斷提醒,但一旦養(yǎng)成,孩子和大人都會非常省心。

三、做時間的主人。小孩子的世界中沒有時間概念,但家長要從小交給孩子做時間主人的觀念。比如,每天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情,讓孩子逐步認清做每件事都需要花費時間,在一件事上磨蹭就會影響后續(xù)的事情。時間概念的強化要從小做起,家長要通過游戲、競賽、掐表、體驗等多種方式,讓孩子明確做時間的主人是快樂的。

四、運動讓人很快樂。健康是人生第一要事。家長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運動習慣,對于幼兒來講,自由奔跑、大滑梯、蕩秋千、踢小球都是非常不錯的游戲。家長最好給孩子組建一個運動小分隊,集中社區(qū)內的小朋友在固定時間一起玩耍。幼兒在集體游戲中會體驗到矛盾沖突、競技比賽等多種交往方式,能夠讓孩子體會到生命釋放的快樂。

五、每天閱讀一小時。閱讀和一日三餐一樣,是生命成長的必需品。家長要像提供依然三餐一樣重視精神營養(yǎng)的供給,選擇優(yōu)秀讀物,陪伴孩子閱讀。從小奠定良好閱讀習慣,不僅可以收獲知識,更重要的打開孩子的精神世界,讓孩子體會到讀書之樂、生活之美。

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我所提到的觀點是最基本、最受益的要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什么樣的孩子,就做什么樣的家長吧。

生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條件?


生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條件?看到**媽媽在討論“是否要生個‘窮三代’”,我的理解就是爺爺奶奶窮,父母窮,還要不要生個孩子一起來“承受”窮?事情的起源可能是有位女士在網上發(fā)帖,說不能給月薪2500的老公生孩子。也許月薪2500在北京這種地方真的不算多,但是在北京月薪低于2500元的人的可能也不少吧,可是這能作為我們不要孩子的理由嗎?

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放在這兒不一定對,但是卻可以清晰地詮釋孩子和金錢之間的關系。

我休產假的時候,經常帶著孩子到我們小區(qū)外面的一個小游樂場散步。那有一個簡陋的鐵皮房子,里邊住著五口人,一對老夫婦和兒子一家三口。當時,我也是驚嘆,不知道這五口人是怎么住的。

因為經常到那去玩兒,和老人比較熟悉。一天老人問我:“你老公一個月能不能掙1000塊?”估計老人可能以為我沒有工作。我笑著答:“差不多吧?!庇谑牵先颂卣J真地說:“那你還能再生一個。我一個老鄉(xiāng),一個月掙700塊,還生了一個老二呢?!?/p>

我回家和老公說起來,我說,你看那個老爺爺說了,只要你能掙1000塊,咱也能生老二了,哈哈哈。老公說:“現在你們兩個都把我整死了,我再要一個,還活不活了?”看來,生不生孩子和錢沒多大關系,重要的是父母有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呵呵。(我倒是想生,可是不符合政策,呵呵。)

當然,我舉這個例子有些不切實際,因為我們都不想讓孩子“享受”貧窮的生活,我們都想給孩子一個舒適安逸的環(huán)境,一個富足的環(huán)境,一個能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的環(huán)境??墒?,那多少錢算夠呢?我想沒有人能給我一個確切的答案。

我想出現這個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人們的攀比心理和虛榮心在作祟。我們都想過得比別人好,我們都不想讓別人看癟了。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非要和別人比的話,為了我們的生活能夠更加有幸福感,我們還是往下比,而不要往上比了吧。往上比,我們永遠都會覺得我們的生活太差了,我們給孩子提供的條件太差了,至少我是這個條件。我同事的一個朋友,為了讓孩子插班進入某大學的附小,花了15W,據說今年某附小的贊助費漲到了20W,雖然對外宣傳是12W,但是,我肯定不會花十幾萬的贊助費去讓孩子讀所謂的重點校,我不舍得也覺得不值得!我覺得孩子好,在哪里都會好。

還有,很多學?,F在都推出各種各樣的夏令營、游學活動,甚至有的從幼兒園就開始了,國內的還好說,國外的動不動就是好幾萬,大孩子可以自己去參加,小孩子還需要有一位家長陪同,去一次,還勉強能夠忍受,但是如果寒暑假都去,估計好多家庭都會財政吃緊吧。

反正,如果想給孩子花錢,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班、機構來讓你給孩子揮霍,可是,真的有必要嗎?孩子過著“富人”的生活,父母卻要節(jié)衣縮食,因為我們都不是掙錢無數的人,我們都是靠工資吃飯的人,我們這樣做帶給孩子的是什么?是攀比、是虛榮、是對家庭、對社會責任感的缺失。

還有,富人家的孩子在物質上可能是富有的,但是精神卻未必富有。他們的父母為了更大的財富,拼命工作賺錢,經常會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或者是他們想陪孩子也沒有時間,所以對現在富二代的孩子經常惹出這樣那樣的是非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我們雖然財富不夠多,但是我們能帶給孩子充足的愛,我想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彌足珍貴的。

我經常對朋友說:“其實現在我們都是幸福的人,我們現在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們不能總想著和富人比,那樣的話,我們永遠都是失敗的。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誰都不要比,因為日子是過給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F在有很多下崗工人,人家一家人過得也很快活,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精神生活是充足豐盈的,這才是一個人幸福、快樂的源泉!”

記得一個出租車司機師傅和我說過,他從來不像好多司機那樣,沒日沒夜地跑車,他每天固定跑幾個小時,中午一定會找個地方休息一小會兒,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也是對乘客負責。晚上雷打不動都要回家和孩子老婆一起吃晚飯,他說,每天都能和孩子老婆一起吃頓飯,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兒了。

所以,我覺得,不管收入多少,有愛才是最終要的。在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兒不是你擁有多少財富,而是能夠和你愛的人、愛你的人相伴相守。所以,只要你有了足夠的愛孩子的心,那么就生吧,擁有充盈的父母之愛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你溺愛孩子嗎?


什么是溺愛?

自從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以后每個家庭都響應了生一個的號召,一個家里就一個孩子于是大家視作掌上明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七大姑八大姨都把孩子捧手心,一不小心就溺愛了。大家的關注都在孩子身上,舍不得孩子哭,不讓孩子受丁點委屈,物質方面更是給與最高標準的滿足。不管在哪里都是有人隨從服侍。滿足孩子的所以要求……

現在每個學校放學時的門口家長們翹首期盼,孩子一出校門,家長趕緊接過書包遞上各種好吃的……這些都是溺愛孩子。

溺愛的不同表現

1、給孩子特殊待遇

現在的家庭都是一個小孩,于是這個掌中寶在家中處處享受特殊待遇。好吃的好玩的通通只屬于孩子一個人,讓孩子的地位遠遠高出長輩。這樣的孩子經不起挫折。

2、無條件滿足孩子各種需求

孩子總能夠隨心所欲的要求他們想要的東西,并且必須得到。很多小學生就開始用手機、平板電腦,穿著要名片開始了虛榮攀比的生活。孩子漸漸的失去吃苦耐勞的精神。

3、生活隨意懶散

大人的約束不到位讓孩子為所欲為,缺乏勞動精神過著奢靡的生活。長大以后得過且過沒有上進心。

4、祈求孩子

為了讓孩子多吃口飯,或者讓孩子加快寫作業(yè)的步伐而央求孩子,比如:你吃完飯媽媽給你5元錢等等。這樣只會讓孩子在面對不情愿的事情時更加扭捏作態(tài)。也讓家長的威信完全喪失。

5、代替包辦

任何事情都怕孩子辦不好或者怕孩子累著、吃苦,于是家長就全部代辦。這樣只會讓孩子什么也學不會。

6、過度擔心

怕孩子摔跤,擔心孩子怕黑...結果孩子就真的怕黑,也從來沒有摔跤然后自己爬起來過。這樣的孩子更加的嬌氣懦弱。

7、剝奪獨立權利

家長們?yōu)榱吮WC孩子萬無一失的安全而剝奪他們的獨立權利,讓孩子不能自主的行動。漸漸的孩子變得膽小喪失自信心。

溺愛導致的心理問題

1、溺愛讓孩子只會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們會失去更多的動手機會,也失去了來自體驗勞動的樂趣。

2、孩子總是有種不被信任的感覺,因為父母總是不讓它們親自動手,這樣讓他們失去自信心。

3、孩子變得沒有主見,他們習慣了聽父母的,即使他們有自己的意見也不會被允許。失去主見也會讓他們變得懦弱。

4、各種無原則的溺愛讓孩子也失去了原則。在他們的眼里任何事情都沒有規(guī)則,他們會變得不講道理甚至無理取鬧和社會格格不入。

你的孩子,你了解嗎?


你的孩子,你了解嗎?

我一直以為我自己很了解兒子?,F在看來,這樣的自信未免盲目得可笑,盡管他還不到七歲。

今天,本來是要兒子就他昨天不禮貌的行為向我道歉的,他不肯。我便說,在你道歉之前,我不會理你的。

兒子撇撇嘴說:“不理就不理,反正你也不喜歡跟我講話!”說著竟流下委屈的淚水。

我驚愕了:“我什么時候不喜歡跟你說話了!”我的職業(yè)就是說話,決不至于吝嗇和兒子交談。

“走路的時候,你一老跟爸爸講話,很少陪我說話?!闭f到這里,淚水更奔流得厲害了。

一種愧疚洶涌而來,兒子說的是事實。有時兒子走累了,落在后面玩著畫片或者吃著零食。我們意識到兒子丟了很遠的時候,才會停下來催促他快點。

我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時候,任何解釋都是狡辯。我巴巴地望著兒子,乞求他的原諒,但是他沉浸在自己的悲傷里,不肯原諒我。

老公打圓場說:“那時本來是爸爸媽媽有事,你又走得慢些,況且媽媽給你講那么多故事,又沒有給爸爸講過,我還不是不吃醋?!?/p>

可這個非常合理的解釋絲毫不能減輕兒子的委屈,孩子還不懂得換位思考。

老公又說:“也許是你太矮了,爸爸媽媽的耳朵離得近些,說話方便些。東燁,你有話可以跟我們講,我們會聽啊”狡辯里有黔驢技窮的無可奈何。

兒子依然執(zhí)拗地說我不喜歡跟他說話。跟盛怒和悲傷的孩子講理是白費力氣的。我挪過身子,摟著他的肩膀,差不多是討好地說:“你什么時候覺得媽媽不喜歡跟你講話的?”

“很久了……”哭,大聲。

我原以為,兒子是可以自得其樂的。原來還有著這樣深沉的委屈,這真是我不可原諒的錯誤!

“我們今晚就去散步,爸爸媽媽都和你說話,我們三個手牽手好不好?”

“我不去,你們下次就不記得了?!?/p>

“我們都記著,好不好?”

“不好,現在記得,明年你又不記得了!”兒子說得那樣肯定,使我的難受又加了一層。

大人以為孩子是不可理喻的,而孩子卻以為大人是不值得信任的。我不知道我哪里給他留下這樣的印象,盡管我還算講信用,但是百密也難免一疏,答應了卻做不到的時候一定也不會少吧。

有時候,會覺得對孩子講信用是一柄雙刃劍:不守,傷了孩子,蒙受欺騙的感覺多了,孩子會漸漸遠離父母并且關上溝通的門;堅守,累了自己,追求每個承諾的兌現,意味著時間金錢還有心靈能量源源不斷的輸出。作為老師,我得以了解孩子的心聲;作為母親,我更能體會父母的無奈。這個命題,很重要,但誰也沒有把握求證出通行的法則。

后來,我用零食來行賄,兒子才好不容易從悲傷中回過神來。

今天晚上這件事,在一般大人看來,是多么微不足道。但也正是通過這種認為,可以很準確地判斷出大人的不了解孩子。

送兒子上學時,我常常會望著他的背影注目許久再緩緩離去。我看到,他和許多其他孩子一樣,慢慢地走向學校,走向他將要呆上一整天的地方,走向他將要面對競爭和挑戰(zhàn)的地方;我希望,他的老師會像我們一樣關心他的心情包容他偶爾的小脾氣,他的同學能夠像兄弟姐妹一樣互幫互愛接受他無傷大雅的小缺點;但是,我知道,兒子雖然是家里耀眼的太陽,是眾星捧著的月亮,但是,在集體里,在社會里,他可能連小行星都算不上一顆!

世間所有的愛,戀人、朋友、甚至師生,都是以接近為目的的,只有親子之愛,指向遠離??v使不放心,也要放手!縱使不甘甜,也要甘愿。成功的父母之愛,要給孩子遠行的力量!

而那時,我們將更不了解我們的孩子——那個脫胎于我們的身體和靈魂的小小人兒!

你知道孩子幼小的心靈最害怕什么嗎?


孩子是簡單而又單純的,而我們大多數父母在焦頭爛額的生活中,忽視孩子的內心世界,關注理解孩子精神世界,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1、父母吵架 ★★★★★★★★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余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兇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父母以為孩子還小,夫妻間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對小孩子是無所謂的。其實,孩子們那一雙雙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們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記錄下來了。有些家庭,夫妻間爭吵不休,滿嘴粗話,甚至動手動腳,家庭氣氛經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壓力;有些父母,長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語,在這種氣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壓抑,時間久了勢必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

會使孩子變得冷漠、孤獨、執(zhí)拗、粗野,成為心理方面的畸形兒。

「因此」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是每一位有愛心的年輕父母應該謹記的。

2、父母發(fā)脾氣 ★★★★★★★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對孩子發(fā)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么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干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fā)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fā)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么發(fā)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fā)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fā)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fā)了火,發(fā)完脾氣后,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么,該怎么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赡艿脑挘l(fā)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fā)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fā)脾氣后的內疚,就放松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3、偏心--不能給予同樣的愛 ★★★★★★

《唐山大地震》的劇情大家應該都還記憶猶新,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對兒女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面對只能救一個的艱難抉擇母親忍痛選擇了兒子方達,很幸運女兒方燈后來也在這次災難中活了下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為養(yǎng)女。但女兒卻因為怨恨母親偏心,怨恨說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經歷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頭都不愿回家認親,和家人足足分離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讓某些孩子從小就成長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對父母的孩子,零用錢、衣服、出游……待遇卻不一樣,這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陰影。大量研究發(fā)現,父母偏心會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引發(fā)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現行為問題,即使他們長大后離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響依然存在。而且,無論是受到偏愛的孩子,還是被冷落的孩子,還是旁觀的孩子,只要覺察到媽媽的偏心,都會受到損害。

「被冷落」的孩子會對媽媽或者受寵的孩子怨恨,「受寵的」孩子則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惡。

4、父母失信、撒謊 ★★★★★

家長說話不算數,多是因為學習而起,一些父母圍繞學習口頭承諾某些條件,但當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卻在兌現時推三阻四。比如有的父母說:趕緊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看電視,可是孩子寫完作業(yè),家長又會留一些學習任務,讓孩子繼續(xù)學習;有的家長答應孩子只要考試成績達到前幾名,就有什么獎勵,孩子真的考好了,卻得不到應有的獎勵。

孩子最討厭父母輕易承諾又不能兌現,言而無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時失威信,家長說話不算數,不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樣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甚至還影響孩子的自身形象。它會讓未形成守信觀念的孩子覺得,一個人說話可以不負責任,答應別人的事情也可以不辦,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yǎng)成“輕率”“無信用”的壞習慣,成人后,這種"失信"的習慣會讓自己損失很多朋友和機會。

做個說話算數的家長就要不輕易許諾,不隨便許愿;不要為了達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隨便地答應孩子的要求;當孩子提出要求時,要認真想一想,這種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兌現,如果是合理的、可兌現的,就要認真地承諾、必須兌現。

5、不耐心解答孩子提的問題 ★★★★★

好奇是人類的天性,特別是在童年時期,好奇心特別重。但是不少爸媽對孩子的問題不加重視,沒當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

有的父母嫌孩子煩,三言兩語打發(fā)孩子,孩子也許還很小,但他也能感覺到爸媽的態(tài)度,父母的冷淡會讓孩子以為自己不應該問問題,或者不應該問這一類問題,讓他對自己能力失去了信心。

爸媽的敷衍還會讓孩子漸漸失去提問的熱情,也會漸漸失去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知半解,信口作答,孩子對爸媽的話總是深信不已,你給他錯誤的答案,孩子會當成是真理而記住,錯誤的觀念一進入腦海,再要改回來就難了。以沒時間作借口不回答孩子問題,這只是一個借口,不應該成為理由。如果爸媽在當時沒有時間回答孩子,也應該首先肯定孩子的提問,然后向寶寶說明自己現在確實沒有空,并向寶寶承諾在某個專門的時間來回答寶寶的提問。

「好問」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現,一般說,好問的孩子勤于思考,愛動手,求知欲強,父母應該對孩子的提問給予及時的肯定,讓孩子感到提問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經常為提出問題而自豪。這對孩子的思維發(fā)展有很好的作用。

6、不歡迎孩子的朋友 ★★★★★

孩子長大了,也希望擁有幾個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相信媽媽們應該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際關系好。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禮貌,或太精于算計,或會欺負人,愛撒謊等缺點而不喜歡。

然而對孩子來說,隨著身心的逐漸發(fā)展,希望家長以“大人”身份對待他們,尊重孩子在選擇朋友時所擁有的獨自意見。如果父母們老是管教與間斷或不間斷表達對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歡,勢必會引起孩子們的反感,從而使雙方的隔閡逐漸增大。

父母應當尊重孩子對好朋友的選擇。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進行角色換位思考,尊重維護孩子的選擇。父母要承認與孩子之間選擇朋友時的差異,并尊重這種差異。有時候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孩子也將會給父母足夠的面子。

孩子能與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際關系中一種最基本的關系,要尊重孩子根據雙方意愿和喜好進行自由選擇。

7、忽視孩子的優(yōu)點 ★★★★★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在我們的眼里,自己的孩子總是不如別人的孩子好。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這源自于父母們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

但是,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孩子也是一樣。父母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總是孩子的缺點,而忽視了他們的優(yōu)點。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經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夸張,本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其實卻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優(yōu)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有慢,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只取決于一個方面。

作為家長,不能只憑長相、成績等某個方面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沒有出息,而是應該善于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發(fā)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yōu)秀的,要把贊美留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你的贊美聲中繼續(xù)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

8、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博取別人的贊嘆有的家長,簡直把孩子說成“豆腐渣”。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干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你會教育孩子嗎?


為什么現在那么多父母為孩子的婚事、工作殫精竭慮?為什么現在那么多孩子逆反甚至忤逆父母呢?答案很簡單,問題出在了教育上!因為某些原因,我們的教育存在著一些缺陷,我們很少能看到如何讓孩子面對挫折、面對仕途、面對婚姻家庭方面的教育,所以現在很多孩子遇到問題茫然失措,比如:工作不順利我該如何應對?夫妻之間的矛盾怎么處理?如此等等,很多時候,不能怨孩子,因為從小就沒有人真正的去教他們這些,再加上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孩子在生活、事業(yè)、婚姻等方面都欠缺足夠的應對能力。今天楊老師就和朋友們談談這個問題,也想問問年輕的父母們,你們真的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人出生之后其五行氣場就已經定型了,都有著自己的喜、忌、生、克,如果孩子在一個適宜于自己的命理環(huán)境、風水環(huán)境中成長,命理存在的缺陷得以補救,有利的需要能夠得以生旺,能夠揚長補短,那么這個孩子的成長就是正常的。但是由于一些做父母的過多的用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刻意的改變孩子的成長軌跡,“精心”為孩子打造了一個并不適宜的成長環(huán)境,卻反而導致了孩子的性情、性格等方面出現扭曲,最終與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馳,甚至給自己和父母帶來災禍。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是不是這樣呢?其實不然,有的孩子身弱,生性膽小,缺乏自信,往往會表現的怯懦或沒有主見,這樣的孩子家長就應該是多多鼓勵,多多表揚,樹立其信心,培養(yǎng)和提升孩子的自信。但是有的孩子本身就是自主性特別強,凡事喜歡自己拿主意,甚至個性特別張揚獨特,這樣的孩子如果夸贊太多,往往會導致其驕縱張狂、盲目自信、固執(zhí)己見甚至嚴重逆反。由此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教育培養(yǎng)孩子,并非一定要采取某種固定的套路和模式,而應該因人施教,因人而異。

這些年,楊老師處理過很多各種各樣的孩子教育方面的案例,深知“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的內涵,但是,我仍舊對很多父母的“愛心”持不贊成的態(tài)度??鬃犹岢?,人有三知可以立世,知禮、知命、知言。我想,這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如果我們了解了孩子的命理、了解了孩子的發(fā)展趨勢和方向,知曉哪些對孩子是有利的,哪些對孩子是不利的,那么在教育和培養(yǎng)中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就像有的父母不斷的嘗試讓孩子去學音樂,不成了再去學舞蹈,再去學美術,再去學……一事無成百不堪,一轉眼孩子長大,還有的父母讓孩子一年又一年的考公務員,結果進入仕途卻如籠中鳥,直到工作也沒有搞清楚孩子適合做什么,喜歡什么,能做什么,但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又有幾個人能完整的回答這些問題呢?我想,這樣的父母的確是“可憐”的。在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在父母的意志下走入了彎路,驀然回首兩相傷。

楊老師是研究命理和風水學的,因此就從專業(yè)的角度來給朋友們一些建議:

1、要了解孩子的命理。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知命”,應該了解孩子的五行喜忌,了解孩子的性情特點,了解如何去抑制孩子的短處,如何補救孩子的缺陷,了解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了解孩子今后人生的發(fā)展方向和趨勢,作為父母如果掌握了這些,那么在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就會非常明確而有針對性。比如孩子的性情急躁易怒,那么從小就要有意識的訓練和傳授一些修身養(yǎng)性的方式方法。

2、給孩子打造適宜的成長環(huán)境。這里包含有兩點,一是周邊的人際環(huán)境,一個是周邊的物質環(huán)境。人對人的影響無疑是很大的,特別是對于孩子來說,要分清哪些人對孩子會有壞的影響,哪些人能對孩子產生積極的促進。古有“孟母三遷”,其實就是說明了周邊人際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再有就是風水環(huán)境,并非物質條件充足就好,最重要的是適合孩子,在適宜的環(huán)境氣場里,孩子生活的心情舒暢,學習也會事半功倍,這些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不少的描述,朋友們可以參考。

這里不妨給家長朋友們留幾個小問題,就算是對你們做父母是否合格的一個小測試吧。

1、你知道孩子喜歡什么顏色嗎?孩子喜歡自己的名字嗎?

2、你知道孩子喜歡與什么樣的人一起玩嗎?

3、你知道孩子頭朝哪個方向睡覺最安穩(wěn)踏實嗎?

4、你的孩子在春、夏、秋、冬哪個季節(jié)最活躍,哪個季節(jié)最低沉?

5、你的孩子在同齡人中人緣好嗎?孩子在別的同齡人眼中是什么樣的?

6、你們最不欣賞孩子性情中的哪一點?

相關的問題會有很多,這只是舉出的其中幾個,但是我想有不少做父母的會忽略這些問題,而恰恰這些就是孩子的命理的外在表現和對外部環(huán)境的真實反映。最后我希望父母們都能認真的思考和分析,究竟自己的孩子應該如何去教育和培養(yǎng),才能讓孩子成長與生活的平安、快樂、幸福。

你會傾聽孩子嗎?


你會傾聽孩子嗎?開卷有益,書還沒看完的時候,我經常有這感覺。因為我面對一個愛打鬧,愛發(fā)脾氣的孩子,一直在尋求方法,雖然自我反省,但做的遠遠不夠。傾聽孩子,讓我明白了,原來孩子每一個“非正常”表現的背后都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他們是在完滿精神或身體上的創(chuàng)傷所引起的負面情緒,是在呼喚成人的關注能幫助他們更好的宣泄,從而獲得最終的康復。明白這一點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學會傾聽孩子,幫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使他們恢復正常的思維能力,從而有足夠的注意力來理解和接受成人的正確意見和建議。

傾聽也是一種從精神上和感情上關懷孩子的重要方式。在物質豐富的當今,一旦孩子哭鬧著要某個東西,很多時候,為了讓自己盡快擺脫麻煩,讓孩子安靜下來,我們會滿足孩子,不會對孩子說“不”。直到有一天我們發(fā)現孩子被“寵壞”了。本書第七章節(jié),對孩子說“不”,也讓我再次明白,學會傾聽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很幸運,讓我看到了這本書,在育兒的路上,我們不斷的在學習,在探索,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點,再好一點。

很贊同,雖然文化背景,國情不同,但對于孩子,我們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我們盡自己所能為他們鋪平成長的道路,努力讓自己成為好父母。

本書上篇孩子分8個章節(jié),分別是專門的時間,游戲中的傾聽、孩子哭泣的時候、孩子恐懼的時候、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孩子憤怒的時候、對孩子說“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下篇聽你聽我有4個章節(jié),建立傾聽伙伴關系:傾聽與訴說、再談有效傾聽:有效傾聽的第五個原則、培養(yǎng)傾聽伙伴關系、如何有效地幫助父母們。最后附錄是作者帕蒂的信箱。

我現在也開始嘗試用這些理念來對付我那淘氣包兒子,希望自己成為孩子最親密的伙伴,在成長的路上,讓他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關注和喜悅。

今天,你親了你的孩子嗎?


在采訪早教的過程中,廣州醫(yī)學院心理學專家李幸民教授告訴記者這樣一件事,他去意大利、奧地利考察早教的時候,發(fā)現那邊絕大多數的早教機構(或者叫幼兒園)在門口都寫著這樣一句話:“爸爸媽媽:今天,你抱了你的孩子嗎?你親了你的孩子嗎?”

李教授說,自己看了十分感慨,因為在國內的幼兒園門口寫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一切為了孩子。國外說得很具體,告訴你應該怎么做;而國內則說得很抽象,一切為了孩子,但沒有說具體該怎么做。

還有一件事,也讓李幸民教授感到印象深刻,那就是在國外的早教機構里,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都是在室外活動,比如在海邊的沙灘上,孩子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盡情地玩沙子、戲水,你追我趕,好不熱鬧。不像在中國的早教,是把孩子們關在一個房子里讓孩子們做游戲,就是早教了。

聽了李幸民教授的話,記者不僅感慨良多。中國的父母應該說是最愛自己孩子的,對孩子是最有奉獻精神的,就連早教機構的人都說,中國父母的錢最好賺。可是中國父母會愛孩子嗎?這卻是一個大大的疑問。不要讓孩子躲在大人的身后,家長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不要對孩子過度保護,這些道理已經喊了很多年,可是仍然有太多太多的家長做不到,正是應了那句話:“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p>

對于中國的早教,記者不得不借用孫文先生的話來概括當下的狀態(tài),那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彼裕馐菐Ш⒆尤⒓釉缃贪嗍遣粔虻?,每天父母都應在心底多問一問自己:“今天,我抱了寶寶嗎?今天,我親了寶寶嗎?”

你對你的孩子關心夠嗎?


你對你的孩子關心夠嗎?最近xx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是愛哭,我心里很是煩躁,而且她什么也不肯說,真是氣死我了,例如,她要喝酸奶,我就給她拿,但是有時候忘了我就順手就幫她插上了吸管,她想要自己插,于是哭了,每次回家的時候她都爭著要開門,我也基本上都會讓她來開,有時候也會忘記,也有時候是有急事就沒有讓她開,她也會哭,還有開燈,開電腦,等等,每次都會讓她做第二次,但是開了以后她還是帶著哭腔,很是煩惱,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辦,以前還能夠說的同,現在是說也說不同,搞的我每次都會發(fā)火,然后她才會乖乖的坐到一邊去暗自流淚,突然又會覺得她好可憐,唉!真是沒辦法

昨天我?guī)殞毘鋈ネ媪?,博?*在說有個教育專家來新浪微博現場解答,有問題可以直接問他,我也想學習一下,剛好也可以問一下我女兒的情況,于是我哦就跟他提出了我的問題,陳禾專家給我的回答是:我猜想你對他有些隔閡,至少是沒有花時間陪他玩?他缺少安全感呢!還有就是:我看有兩個問題:①是表達能力,你必須和她多進行語言操練,念兒歌不錯,自編的一兩句也行,隨口編,邊拍手邊說,讓她大聲說;②心理素質問題,她膽怯,想做,又不敢,你替他做,他有挫折感。怎么辦好?經常找些小事讓她做,鼓勵她,她做成了,就大加稱贊,讓他有成就感,漸漸提高信心,敢于主動做事。當然,這過程中你要很有耐心,慢慢來。

于是我想到了最近自己老是玩電腦照顧她的太少了,可能是因為剛玩博客吧,也可能是跟外界接觸的太少了,覺得很新鮮,好玩,而且我很開心,所以經常會上網,除了帶她出去玩的時間還有做飯的時間,回家后我基本上就都是讓她一個人自己玩,其實自己也知道這樣做不對,對孩子很不好,但是就是沒發(fā)控制自己,不由自主的就往電腦桌上奔來了,每次她叫我的時候我都會說請稍等一等,媽媽馬上就來了,可是這一等就是一個甚至是兩個鐘,她就自己玩,有時候她很想跟媽媽一起玩就不停的叫媽媽,我要是煩了,就會給她拿很多零食給她吃,或者讓她自己看書,玩玩具,可是她不玩,還鬧我就會說,你再不好好聽話就不帶你去玩了,她然后含著淚去一邊玩去了,現在想想,我怎么這樣子???天啦,我都是怎么帶小孩的嗎?我原來從來就不這樣,看來我不能再這樣去玩電腦了,我得離它遠一點,還好,最近這幾天開始,我開始反省自己,也沒有開始那段時間那么興奮了,所以這兩天我都帶寶寶出去玩,回家來了也跟她一起看書,玩游戲,這兩天她很開心。

我想我要是再跟以前一樣不那么熱衷與電腦可能就會慢慢的讓她不那么沒有安全感吧,那就應該會慢慢的沒那么愛哭吧,所以我已經開始,白天可能不會怎么上網了,當然還是會來,但是是要在她睡覺以后我才來上網,我也希望每一個媽媽們都以我為例,多關心一下自己的寶寶,同時也祝福我的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相信《你問過孩子他想要什么嗎?》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育兒觀念:想要什么樣的孩子,就做什么樣的家長吧 幼兒園階段,是孩子奠定行為習慣、情感模式、健康基礎的重要時期。國家之所以反對幼兒教育小學化,是因為孩子還不具備學習的基礎條件,還需要在體驗中無憂成長。家長之所以參與到幼兒教育小學話,是因為在利益、觀念...
    2020-06-20 閱讀全文
  • 孩子最需要什么禮物? 導讀:“你的微笑是魔法,你的眼淚是我的慌張”,如歌所言,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寶。六一更是他們的日子,很多父母在考慮怎樣給孩子更特別的愛?和孩子待在一起,陪他們成長,才是最好的禮物。 陪伴是最好的禮物 汽...
    2021-10-02 閱讀全文
  • 生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條件? 生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條件?看到**媽媽在討論“是否要生個‘窮三代’”,我的理解就是爺爺奶奶窮,父母窮,還要不要生個孩子一起來“承受”窮?事情的起源可能是有位女士在網上發(fā)帖,說不能給月薪2500的老公生孩...
    2020-12-03 閱讀全文
  • 你知道我在貼什么嗎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知道要面子,有時在活動中遇到不會的東西,他們常會找些借口來掩飾自己的錯誤,讓人覺得出乎意料的吃驚,卻又佩服他們的小聰明。以下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區(qū)域游戲的美工區(qū)里,班里的孩子們都玩的...
    2021-04-13 閱讀全文
  • 你溺愛孩子嗎? 什么是溺愛? 自從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以后每個家庭都響應了生一個的號召,一個家里就一個孩子于是大家視作掌上明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七大姑八大姨都把孩子捧手心,一不小心就溺愛了。大家的關注都在孩子身上,...
    2021-09-01 閱讀全文

幼兒園階段,是孩子奠定行為習慣、情感模式、健康基礎的重要時期。國家之所以反對幼兒教育小學化,是因為孩子還不具備學習的基礎條件,還需要在體驗中無憂成長。家長之所以參與到幼兒教育小學話,是因為在利益、觀念...

2020-06-20 閱讀全文

導讀:“你的微笑是魔法,你的眼淚是我的慌張”,如歌所言,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寶。六一更是他們的日子,很多父母在考慮怎樣給孩子更特別的愛?和孩子待在一起,陪他們成長,才是最好的禮物。 陪伴是最好的禮物 汽...

2021-10-02 閱讀全文

生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條件?看到**媽媽在討論“是否要生個‘窮三代’”,我的理解就是爺爺奶奶窮,父母窮,還要不要生個孩子一起來“承受”窮?事情的起源可能是有位女士在網上發(fā)帖,說不能給月薪2500的老公生孩...

2020-12-03 閱讀全文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知道要面子,有時在活動中遇到不會的東西,他們常會找些借口來掩飾自己的錯誤,讓人覺得出乎意料的吃驚,卻又佩服他們的小聰明。以下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區(qū)域游戲的美工區(qū)里,班里的孩子們都玩的...

2021-04-13 閱讀全文

什么是溺愛? 自從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以后每個家庭都響應了生一個的號召,一個家里就一個孩子于是大家視作掌上明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七大姑八大姨都把孩子捧手心,一不小心就溺愛了。大家的關注都在孩子身上,...

2021-09-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