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推薦12篇)

發(fā)布時間:2024-10-12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物教案教學設計(通用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1

第1節(jié)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舉例說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3.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2.教學難點

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三、教學策略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生物圈中的生物盡管多種多樣,千姿百態(tài),但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即使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須依賴活細胞生活。因此,從宏觀的生物圈逐級深入到微觀的細胞,有利于學生用全局的、系統(tǒng)的觀點來認識生物界。同時,從細胞到生物圈這些生命系統(tǒng)的各個結構層次,是本模塊和其他模塊將要逐一研究和學習的內(nèi)容。

本節(jié)教學建議用1課時。

本節(jié)在教學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選擇SARS病毒作為“問題探討”的素材,是基于以下兩點理由。

(1)SARS病毒給人類的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是學生經(jīng)歷過并且相對比較熟悉的一類病毒,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病毒不是一個細胞,不具有細胞的結構,但它不能離開活細胞而獨立生活,選擇SARS病毒侵害人體肺部細胞作為“問題探討”的素材,有助于服務“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主題。因此,在教學時應注意將病毒與細胞聯(lián)系起來,但不宜要求學生深入學習SARS病毒的相關知識。

教師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電鏡照片或模式圖、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彌漫性陰影圖,引導學生回顧初中學習過的病毒的結構組成,并與細胞作簡單比較。同時探討教材中的兩個問題,達成“像病毒那樣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也必須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的認識。

關于讓學生理解“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觀點,教材中的資料分析已比較全面,分別是從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不同生物體的不同生命活動等來論證這一觀點的。下表反映了編者的意圖。

免疫作為機體對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種防御反應,需要淋巴細胞的參與

由于本資料中的一些事例是義務教育階段七年級涉及的內(nèi)容,因此,在分析本資料時,除按照教材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外,教師還可以補充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例如,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人類發(fā)育的起點是從什么細胞開始的?新生兒逐漸發(fā)育長大是由于細胞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等等。

“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是本節(jié)的難點,教師應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理解這幾個層次,在理解這些結構層次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匮a充各個層次的名詞解釋,以利于學生從微觀到宏觀,步步緊扣地理解生命系統(tǒng)的嚴密性、層次性和多樣性。教師可以按下表的方式呈現(xiàn)這幾個層次的遞進關系。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層次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這些層次中,只有種群和群落這兩個名詞是學生陌生的,需要教師用具體的事例補充講解。例如,在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鯽魚就是一個種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構成了一個群落。這兩個概念不需要掌握,只需要學生能通過具體的事例理解就行。

2.除種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幾個層次都是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七年級接觸過的概念,可以讓學生分組回憶、討論。

3.除教材列舉的事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列舉其他的事例。例如,與心肌細胞同層次的還有平滑肌細胞、骨骼肌細胞、上皮細胞、神經(jīng)細胞,等等;與心肌組織同層次的有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jīng)組織,等等。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一個人、一棵松樹或一只草履蟲為例,用不同生物研究生命系統(tǒng)各個層次的關系,以便理解生命系統(tǒng)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四、答案和提示

(一)問題探討

1.提示:病毒盡管不具有細胞結構,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細胞中,利用活細胞中的物質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體的上呼吸道細胞、肺部細胞,由于肺部細胞受損,導致患者

呼吸困難,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還侵害人體其他部位的細胞。

(二)資料分析

1.提示:草履蟲除能完成運動和分裂外,還能完成攝食、呼吸、生長、應激性等生命活動。如果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草履蟲不可能完成這些生命活動。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間,精子和卵細胞充當了遺傳物質的橋梁。父親產(chǎn)生的精子和母親產(chǎn)生的卵細胞通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宮中發(fā)育成胚胎,胚胎進一步發(fā)育成胎兒。胚胎發(fā)育通過細胞分裂、分化等過程實現(xiàn)。

3.提示:完成一個簡單的縮手反射需要許多種類的細胞參與,如由傳入神經(jīng)末梢形成的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元、中間神經(jīng)元、傳出神經(jīng)元、相關的骨骼肌細胞,等等。人的學習活動需要種類和數(shù)量繁多的細胞參與。由細胞形成組織,由各種組織構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統(tǒng),多種系統(tǒng)協(xié)作,才能完成學習活動。學習活動涉及到人體的多種細胞,但主要是神經(jīng)細胞的參與。

4.提示:例如,胰島細胞受損容易導致胰島素依賴型糖尿?。患顾柚械倪\動神經(jīng)元受損容易導致相應的肢體癱瘓;大腦皮層上的聽覺神經(jīng)元受損可導致聽覺發(fā)生障礙,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體的運動離不開肌細胞;興奮的傳導離不開神經(jīng)細胞;腺體的分泌離不開相關的腺(上皮)細胞,等等。

(三)思考與討論

1.提示:如果把龜換成人,圖中其他各層次的名稱不變,但具體內(nèi)容會發(fā)生變化。例如,心臟應為二心房、二心室;種群應為同一區(qū)域的所有人,等等。應當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個。如果換成一棵松樹,圖中應去掉“系統(tǒng)”這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種群的具體內(nèi)容也會改變。如果換成一只草履蟲,細胞本身就是個體,沒有組織、器官、系統(tǒng)等層次。

2.提示:細胞層次;其他層次都是建立在細胞這一層次的基礎之上的,沒有細胞就沒有組織、器官、系統(tǒng)等層次。另一方面,生物體中的每個細胞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能獨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動,某些生物體還是由單細胞構成的。

3.提示: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一個系統(tǒng),但不是生命系統(tǒng),因為生命系統(tǒng)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動,單靠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動的。

(四)練習

基礎題

1.(1)活細胞:A、D、G、I;

(2)死細胞:B、E;

(3)細胞的產(chǎn)物:C、F、H。

2.(1)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因為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

(2)種群層次;

(3)群落層次。

拓展題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生活,因此,盡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質炎病毒,但不意味著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義具有兩面性,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態(tài)度都是不全面的。從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類更好地認識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藥物和疫苗,從而更好地為人類的健康服務;從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會合成某些對人類有害的病毒,如果這些病毒傳播開來,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將給人類帶來災難。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2

知識目標:

1、理解感覺器官的概念和意義,以及耳的結構和功能。

2、了解近視和遠視,眼睛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以及耳的結構和功能,聽覺的形成,耳的衛(wèi)生保健。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預防近視沙眼中耳炎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眼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難點:視覺的形成與視覺異常,聽覺的形成、耳的結構

教具準備

眼、耳結構的掛圖與視覺、聽覺形成的示意圖及凸透鏡成像實驗演示裝置等。

課時安排

本節(jié)內(nèi)容分配為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感覺器官→眼的結構→凸透鏡成像實驗演示→視覺的形成→近視與遠視)

引入新課:從“任何反射的產(chǎn)生都開始于某感受器對刺激的感受”出發(fā),引出本節(jié)課題:感覺器官與人的視覺和聽覺。

主體內(nèi)容:首先明確,特殊的感受器與其附屬結構所組成的器官稱為感覺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關系視覺與聽覺形成的感覺器官。再進一步指出,視覺對我們認識周圍事物是最為重要的功能,我們首先學習眼與視覺的知識。

提出:眼的結構是功能的基礎,它的結構是怎樣的?讓學生們一面觀察見圖,一面互相觀察眼的外部結構,認識角膜、虹膜、瞳孔、鞏膜等可見部分的結構部位。接著出示見圖,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內(nèi)地簡要介紹眼球的解剖結構。以板書形式逐一歸納之,最后簡單介紹眼球附屬結構及功能。

接著指出,視覺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線首先射入眼球,這一過程類似這樣一個實驗現(xiàn)象——演示透鏡成像實驗,學生們仔細觀察實驗過程。教師一方面簡單明確地介紹實驗裝置,一方面提示學生注意紙屏、凸鏡、蠟燭之間的距離與成像狀況的關系及透鏡凸度與成像狀況的關系。簡明記錄實驗結果。

要求學生觀察見圖,并聯(lián)系剛才的實驗現(xiàn)象。教師請學生回答:物像是怎樣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視覺產(chǎn)生的全過程,同時以板書形式歸納。

再提出:當物體遠近、大小變化時,如何使視網(wǎng)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眼球結構,認識到晶狀體曲度調(diào)節(jié)的意義,同時引出近視與遠視的現(xiàn)象及糾正的方法。

小結:簡要總結本節(jié)課知識要點。

板書設計:

感覺器官與人的視覺和聽覺

感覺器官:感受器及其附屬結構組成的器官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伴性遺傳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遺傳的特點;

(3)掌握伴性規(guī)律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

2能力目標

(1)通過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伴性遺傳的概念、遺傳特點,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科學思維方法;(2)通過講解道爾頓發(fā)現(xiàn)紅綠色盲癥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把握生活中的小問題,并養(yǎng)成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科學探究的意識。

(3)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總結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揭示事物規(guī)律的能力;

(4)通過對遺傳圖解進行觀察、推理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綜合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5)通過伴性遺傳規(guī)律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假說—演繹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學理論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過對本節(jié)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人類紅綠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

伴性遺傳的規(guī)律。

2、難點: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和伴性遺傳的規(guī)律。

三、教學方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啟發(fā)式教學、循序漸進的原則、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練習法、講授法。

四、學情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承接了上一堂課的內(nèi)容,是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特殊情況,摩爾根在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假設中就假設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從而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所以通過講解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特點,逐步引導學生理解伴性遺傳的概念,對學生來說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孟德爾的兩大遺傳定律,又學習了該定律的細胞學基礎,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和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也是有基礎的,通過引導和講解也是可以有個很好的掌握,在學生現(xiàn)有知識面的情況下學習人類紅綠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總結出伴性遺傳的特點,并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應用所學的知識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4

【教材地位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5章第4節(jié)《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第1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學習色素的種類和功能、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掌握提取、分離色素的實驗方法。光合作用在高中生物的整個教材中都是處于重要地位。本章節(jié)內(nèi)容按照課標安排應2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習“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和通過實驗“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來學習有關光合色素的知識,第二課時具體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本節(jié)教學設計是該節(jié)的第一課時內(nèi)容。第一課時我準備讓學生以經(jīng)典的光合作用研究歷史中的重要事件為線索,結合自己所動手完成的實驗,遵循科學家的探索思路,總結出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了解科學家探究科學的艱辛歷程和學會探究的一般方法,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設計理念】

以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提高科學素養(yǎng);面向全體學生;倡導研究性學習;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的課程理念來設計教與學的過程。

1、還原科學研究的`歷史面貌,突出生物學的“實驗學科”特點;

2、以實驗探究貫穿整個教學。

【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生物課中學習過有關光合作用的知識,而且生活實踐中也對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對于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歷史卻很陌

生,關鍵對于我們這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標“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高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和認知能力,分析思維的目的性、連續(xù)性和邏輯性也已初步建立,但還很不完善,對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對探索科學的過程與方法及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設學生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知識鋪墊。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⑴.了解光合作用的結構和物質基礎;

⑵.理解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反應方程式、概念、過程、意義;

⑶.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圖解和實質及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科學家發(fā)現(xiàn)光合作用的過程,嘗試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驗證假設。理解假設的提出要有實驗和觀察的依據(jù),需要嚴謹?shù)耐评砗痛竽懙南胂螅⑼ㄟ^觀察和實驗進一步驗證和完善。同時,理解實驗技術的進步所起的作用。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①關注“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

②討論科學史上的經(jīng)典人物和實驗,避免知識“去背景”和“簡單化”。

③明確科學的研究態(tài)度在實驗探究中的重要性

④認識到技術的發(fā)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學且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待科學、樹立辨證的科學觀。

⑤學會參與、合作和交流

4、能力方面

①掌握科學實驗探究的一般原則,重點是對照實驗原則和單因子變量原則;

②培養(yǎng)觀察、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①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及研究歷史;

②實驗設計的兩個基本原則——對照實驗原則,單因子變量原則

【教學難點】

單因子變量原則中實驗變量與無關變量的辨析

【教學準備】

搜集相關圖片和素材;制作Flash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播放綠色植物碩果累累的圖片;人和其他動物吃的各種食物的照片。

結合初中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了解?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激情引趣,引起學生對光合作用的重視

1、光合作用概念:教師在學生討論后歸納出: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氣。

(問:光合作用是怎樣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

2、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

學生活動:教師指導學生看書,要每個同學對幾個著名實驗的實驗年代、科學家人名、國籍、實驗過程、實驗結論逐一整理。

讓同學們根據(jù)自己體會講述如何自己設計實驗證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氣,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chǎn)物。

為加深印象,教師通過Flash多媒體課件演示植物可以更新空氣,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chǎn)物并歸納實驗結果。

從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過程我們看到科學工作者對科學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巧妙的思維方法值得我們很好學習,我們更需要學

習科學家們科研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

設計意圖:感受科學發(fā)現(xiàn)過程,提高學生探索求實的科學素養(yǎng)。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驗探究的原則和方法。

問:我們剛剛學習過了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1880年實驗證明光合作用場所是葉綠體。那么同學們回憶第二章學習過葉綠體亞顯微結構,分析比較葉綠體中哪些結構與光合作用功能相適應?

學生活動:請一學生上臺對著細胞掛圖講述細胞中葉綠體的結構設計意圖:鞏固已學知識。

3、葉綠體中色素:教師展示葉綠體亞顯微結構圖幫助同學回憶,用幾分鐘講述實驗六“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原理、實驗結果。

學生活動:學生4人一組完成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設計意圖:認識實驗探究過程都必須依據(jù)一定的科學道理。體驗合作學習過程。

學生實驗結束后,教師可給學生演示葉綠體的色素吸收光譜的現(xiàn)象。方法是:用紅、橙黃、綠、藍紫色的薄膜,分別遮住同一光源。把盛有葉綠體的色素提取液的試管,分別放在紅、橙黃、綠、藍紫色光前、讓學生觀察這些光透過色素提取液的情況。可明顯地看到紅和藍紫色光透過的較少(暗),橙黃和綠色光透過的較多(亮)。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現(xiàn)象,得出葉綠體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在此基礎上,出示教材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譜曲線,引導學生分析曲線含義,總結光合色素吸收光波的不同特點。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進一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5

一、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

讓學生從分子水平認識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其中蛋白質部分是個重點內(nèi)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一節(jié)提到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以后學到載體蛋白、酶等知識都與蛋白質緊密相關。蛋白質種類繁多,功能多樣,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學好這部分內(nèi)容對學生從分子水平理解細胞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舉足輕重,同時也為學好必修2基因表達部分打基礎。蛋白質這一節(jié)內(nèi)容分為氨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蛋白質的功能三部分。我們計劃用兩個課時完成這一節(jié),其中第一課時完成氨基酸的結構及其種類以及氨基酸的結合方式的教學,第二課時完成剩下內(nèi)容的教學同時通過練習加強鞏固。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

教學目標分為以下三個子目標來完成。

1、知識目標: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及氨基酸的結合方式。

2、能力目標:

(1)通過氨基酸結構通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2)通過探討氨基酸的縮合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氨基酸結構比拼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意識以及合作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難點是: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的結合方式;

四、學情分析及教法設計

生物必修1面向的是高一學生。他們學習化學才一年多的時間,有機化學的知識比較膚淺,沒有看過比較復雜的化學結構式、化學鍵,也沒有學過有機物反應的過程,因此對本節(jié)課重點內(nèi)容難以把握,給課堂教學帶來比較大的障礙。本節(jié)內(nèi)容如果按教材的編排,直接讓學生觀察氨基酸的結構,然后歸納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會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陌生的化學結構式讓學生很難領悟,更談不上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學習主體(學生)和客體(學習內(nèi)容)發(fā)生交互作用的過程,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內(nèi)化過程,要么通過同化作用,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要么通過順應作用,改組擴大原有的認知結構,把新知識包容進去。它并非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自主的、自動的建構過程。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甲烷、乙酸、氨氣等化合物,具備了相應的知識基礎。因此,對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采用問題引探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并采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本課設計情景讓學生回顧學過的化學知識,然后改組原有的知識結構,納入新知識,最后分析、總結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然后介紹氨基酸種類,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蛋白質食品的正確選擇上,聯(lián)系到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組成,過渡到氨基酸的結合方式的學習。這里并沒有按照教材通過看圖來引出氨基酸的縮合方式,而是通過上述來實現(xiàn)知識點的過渡。把這幅圖放在下一課時講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多樣性時才一起講解。

五、教學過程設計

基酸結構及結合方式

學習過程

教學過程

激發(fā)興趣積極思維

看圖激趣創(chuàng)設情景

變構感悟尋求思路

溫故知新探究發(fā)現(xiàn)

靈活運用深入探究

變式演練激勵創(chuàng)新

整理知識構建網(wǎng)絡

自我小結融入體系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6

一、教學目標

1.闡明群落的演替過程。

2.說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3.關注我國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的政策。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群落的演替過程。

三、教學策略

本節(jié)應緊緊抓住“動態(tài)發(fā)展觀”實施教學。如果說群落的結構可從橫向進行剖析,是現(xiàn)時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學要用歷史性的眼光,從縱向進行尋蹤。群落是一個動態(tài)系統(tǒng),它時時刻刻都在發(fā)生著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shù)群落中物種結構相對穩(wěn)定。但是,當群落結構受到干擾或破壞,一些種群消失了以后,總會有其他一些種群來占據(jù)這個群落的空間,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又會有另一些種群興起,逐漸取得優(yōu)勢。群落演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總是向著群落恢復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的方向進行。

有條件的學校,在進行“問題探討”內(nèi)容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觀看錄像資料片(或類似題材),引發(fā)學生思考。事實上,學生對群落演替的現(xiàn)象并不陌生,只是沒有建立起概念與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從學生熟悉的事例出發(fā),引導出群落演替的各個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終圍繞著生物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聯(lián)系與相互作用,以動態(tài)發(fā)展觀引發(fā)學生對演替的本質進行思考。

“棄耕農(nóng)田上的演替”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與“發(fā)生在裸巖上的演替”過程相比較,分析共同點與不同點。提示學生思考:農(nóng)田是人類對自然群落進行改造的產(chǎn)物,在農(nóng)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復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學習了這兩種演替類型后,教師引出“初生演替”與“次生演替”的概念,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

關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的教學,教材中提供了“踐踏對草地群落的影響”的素材,意在從貼近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事例展開教學?!白叩娜硕嗔司统闪寺贰?,這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事例,但人們未必從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過。教學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題目上做文章,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建議有條件的學校,讓學生在野外進行實地考察,然后在課堂中組織討論。

實地觀察時,提示學生根據(jù)踩踏情況,將雜草進行分類:經(jīng)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輕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要作較長期的觀察,將觀察的情況列表記錄,必要時將觀察到的情況繪圖,或用拍攝照片方式進行記錄。觀察時要注意:

雜草的種類;

莖稈高度和長勢;

生長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

周圍樹木生長等其他的情況;

可挖出一些草本植株,觀察其根的形態(tài)。

在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相關資料(也可讓學生舉例)分析人類活動對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響。在分析中要把握:(1)人類活動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的,可以對生物之間、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關系;

(2)人類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殺動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由此引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建議這部分內(nèi)容采用上網(wǎng)調(diào)查或通過其他渠道收集資料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調(diào)查:

(1)我國水土流失造成的嚴重后果,認識到必須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絕不能以犧牲環(huán)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求得一時的發(fā)展,必須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處理好經(jīng)濟發(fā)展同人口、資源、環(huán)境的關系,致力于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

(2)《退耕還林條例》的主要內(nèi)容及意義;

(3)政府在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時的主要政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中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人類生存和發(fā)展與群落演替的良性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另一個重要方面,表現(xiàn)在外來物種的入侵。關于外來物種入侵,在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紹,故在本節(jié)中該概念沒有出現(xiàn)。

由于在本節(jié)練習中涉及了這方面的知識,應適當介紹相關內(nèi)容:

(1)人類活動有時會有意或無意地將一種新的物種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這些脫離了原有生物之間相互作用關系的新物種往往會大肆擴散和蔓延開來,迅速成為優(yōu)勢種,打破原有群落的穩(wěn)定性,危及已有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對當?shù)亟?jīng)濟、社會造成巨大危害;

(2)與人類對環(huán)境的直接破壞不同,外來入侵物種對環(huán)境的破壞及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威脅是長期的、持久的。當人類停止對某一環(huán)境的污染后,該環(huán)境一般會逐漸恢復,而當一種外來物種停止傳入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時,已傳入的該物種個體并不會自動消失。由外來物種入侵導致的本地物種的滅絕往往是不可恢復的;

(3)我國目前已公布了外來入侵物種名單。1982年原產(chǎn)美國的松材線蟲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發(fā)現(xiàn)傳入我國,到20xx年,已經(jīng)在江蘇、安徽等十多個省八十多個縣(市)發(fā)現(xiàn)松材線蟲危害,每年致死松樹600多萬株,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數(shù)十億元。隨著我國對外交流活動的不斷增多,防止外來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7

一.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的應用

課題1果酒和果醋制作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能力目標:

①學生根據(jù)果酒制作的原理設計果酒制作過程,體驗制果酒的實踐操作

②在對果酒制作結果進行分析與評價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實驗分析能力和嚴謹?shù)乃季S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果酒釀制歷史的追述,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滲透STS教育。

教學重點:

①說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②設計制作裝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教學難點:

制作過程中發(fā)酵條件的控制

教學過程

引言: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樣,有著它本身的光輝篇章。在酒的記載中,有許多關于酒的有趣傳說。猿猴釀酒說——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節(jié)收貯大量的水果在“石洼”中,一段時間后,就有特殊香味的液體流出,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國內(nèi)市場上,近幾年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與生活——果酒中雖然含有酒精,但含量與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來非常低,一般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因此,被很多成年人當作飯后或睡前的軟飲料來喝。果酒簡單來說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營養(yǎng)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有時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營養(yǎng),通過果酒卻可以吸收,因為營養(yǎng)成分已經(jīng)完全溶解在果酒里了。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體中堆積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積累脂肪和贅肉。此外,與其他酒類相比,果酒對于護理心臟、調(diào)節(jié)女性情緒的作用更明顯一些。

課題1從課題背景人手,然后從實驗原理、實驗流程示意圖和提供的資料,較全面的介紹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過程。

一、基礎知識

1.果酒制作的原理

閱讀課本,完成以下問題:

(1)果酒的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

(2)酵母菌的形態(tài)、結構、分布、種類及菌落?

(3)酵母菌的代謝類型及其呼吸過程的反應式如何?

(4)酵母菌的適宜溫度是多少?

(5)為什么在一般情況下葡萄酒呈紅色?

(6)什么叫發(fā)酵?發(fā)酵等同于無氧呼吸嗎?酵母菌有何實際應用?

(1)酵母菌形態(tài)、結構、分布、種類及菌落

①形態(tài)、結構

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屬真核生物,細胞大小為1~30um,呈圓形、橢圓形等。

思考:你認為酵母菌的細胞中有哪些結構?

你認為細菌與酵母菌在細胞結構上有什么區(qū)別?

②繁殖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進行無性生殖。溫度低時形成孢子,進入休眠狀態(tài),溫度適宜時,進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③菌落:

討論:你知道什么的菌落嗎?在生態(tài)學上一個菌落屬于什么?

酵母菌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形成的菌落,其表面濕潤、黏稠,呈白色或粉紅色。(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有些在液體表面形成菌膜,或在容器壁上出現(xiàn)酵母環(huán),或產(chǎn)生沉淀。)

④生存的環(huán)境

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廣泛,但多分布在含糖較高的偏酸環(huán)境中,如水果、花、樹皮上,(有些可與昆蟲共生,有些使人致病,如白色假絲酵母引發(fā)鵝口瘡、肺感染。食品中常見的酵母菌有啤酒酵母、葡萄汁酵母、魯氏酵母(醬油釀造)、球擬酵母屬、粉狀畢赤氏酵母等。)一年四季,土壤始終是酵母菌的大本營。

思考:在發(fā)酵制作葡萄酒的時候,要對葡萄進行消毒嗎?為什么?

其他微生物與酵母菌的關系是什么?

(2)酵母菌的代謝類型及其呼吸過程

①酵母菌的呼吸

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

在有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酶

C6H1206+6O22+6H20+能量

在無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酶

C6H12O62H5OH+2C02+能量

思考:

在發(fā)酵過程中,如果要使酵母菌進行大量繁殖,應怎樣處理?

如果要獲得酒精呢?為什么?

(3)發(fā)酵

1).發(fā)酵概念

廣義:是通過微生物的培養(yǎng)來大量生產(chǎn)各種代謝產(chǎn)物的過程。包括有氧發(fā)酵(如醋酸發(fā)酵、谷氨酸發(fā)酵)和無氧發(fā)酵(如酒精發(fā)酵)。

狹義:是指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包括酒精發(fā)酵、乳酸發(fā)酵等)。

2).所以:發(fā)酵≠無氧呼吸。

3).應用:

釀酒、發(fā)饅頭、面包制作、酒精制造、生產(chǎn)藥用酵母片、生產(chǎn)維生素、生產(chǎn)抗菌素等。

(4)溫度要求

繁殖的最適溫度:20℃;

酒精發(fā)酵的最適溫度:18~25℃。

思考:你知道酵母菌需要適宜溫度的原因嗎?

酵母菌有不同的最適溫度說明了什么?

補充:溫度對發(fā)酵的影響

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溫度下生活。溫度低于10℃,酵母菌發(fā)育很緩慢。隨著溫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時為最佳繁殖溫度,此時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強。超過35℃,酵母菌生長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開始出現(xiàn)死亡。如果想要獲得高酒精濃度的發(fā)酵液、減少究竟的損耗,必須控制好發(fā)酵溫度。

你知道嗎?

1、一般情況下,葡萄酒呈紅色的原因?

(在發(fā)酵的過程中,隨著酒精度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fā)酵液,使葡萄酒呈紅色。)

2、葡萄酒分成干紅、干白等種類的依據(jù)是什么?

(1、根據(jù)葡萄酒的顏色分成白葡萄酒、紅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三種。

白葡萄酒:用白葡萄釀造,皮汁分離發(fā)酵;

紅葡萄酒:用紅葡萄釀造,皮汁混合發(fā)酵;

桃紅葡萄酒:顏色介于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之間,皮的發(fā)酵時間短。

2、根據(jù)葡萄酒的含糖量分成干、半干、半甜、甜四種。

干葡萄酒:含糖量低于4克/升;

半干葡萄酒:含糖量介于4克-12克/升之間;

半甜葡萄酒:含糖量介于12克-50克/升之間;

甜葡萄酒:含糖量高于50克/升。)

自然發(fā)酵:附著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5)菌種來源:?

??人工培養(yǎng):分離獲得得純凈的酵母菌菌種。

(在果酒的工業(yè)生產(chǎn)中為了提高果酒的品質也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養(yǎng)的酵母菌,例如:干酵母或酒藥)

2、果醋制作的原理

閱讀課本,思考以下問題:

(1)醋酸菌的形態(tài)?細胞結構?

(2)醋酸菌有哪些方面的實際應用?

(3)醋酸菌的代謝類型?

(4)果醋的制作原理?

(1)醋酸菌形態(tài)

1).從橢圓到桿狀,有單個,有成對,有成鏈狀,以鞭毛運動或不運動,不形成芽孢,屬原核生物,以分裂方式繁殖,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需氧型。(醋酸菌與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

特點是)

2).應用:食醋、果醋

(2)果醋制作的原理,

醋酸菌是—種好氧性細菌,只有當氧氣充足時,才能進行旺盛的生理活動。變酸的酒的表面觀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實驗表明,醋酸菌對氧氣的含當量特別敏感,當進行深層發(fā)酵時,即使只是短時間中斷通人氧氣,也會引起醋酸菌死亡。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茵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C6H12O6→3CH3COOH(醋酸)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yōu)橐胰?,再將乙醛變?yōu)榇姿?反應簡式如下)。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一35℃。

酶酶2C2H5OH+O2→2CH3CHO(乙醛)+2H2O2CH3CHO+O2→2CH3COOH(醋酸)

過渡:根據(jù)這個原理,我們是怎樣設計果酒、果醋制作方案的?

提示: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選材、設計實驗裝置、操作過程

二、實驗設計

1.果酒和果醋實驗流程示意圖

果酒果醋

閱讀教材3-4頁,對A、B兩同學的實驗裝置進行討論:

A:每次排氣時只需擰松瓶蓋,不要完全揭開瓶蓋;制醋時,再將瓶蓋打開,蓋上一層紗布,進行葡萄醋的發(fā)酵。(來防止發(fā)酵液被污染,因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雜菌)B:分析果酒和果醋的發(fā)酵裝置中充氣口、排氣口和出料口分別有哪些作用。為什么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

充氣口是在醋酸發(fā)酵時連接充氣泵進行充氣用的;排氣口是在酒精發(fā)酵時用來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來取樣的。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該裝置制酒時,應該關閉充氣口;制醋時,應將充氣口連接氣泵,輸入氧氣。

2、實驗操作

(1)材料的選擇與處理

選擇新鮮的葡萄,榨汁前先將葡萄進行沖洗,除去枝梗。

①、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爛的葉子。

②、用清水沖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注意沖洗次數(shù)不宜太多,為什么?)討論:你認為應該先沖洗葡萄還是先除去枝梗?為什么?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fā)酵醋酸發(fā)酵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學會設計實驗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圖示和實驗來歸納問題、總結規(guī)律;

(2)能運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來解釋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的有關現(xiàn)象。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并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協(xié)調(diào)的科學世界觀。

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實驗的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實驗——蘿卜條的軟硬對比

1、 浸在濃鹽水中的蘿卜條;(讀書筆記吧 wWw.dSbJ1.com)

2、 浸在清水中的蘿卜條;

3、 新鮮的蘿卜條。小結:細胞的滲透吸收和滲透失水

滲透: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擴散。觀察并分析造成軟硬差異的原因。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置疑1:如何從顯微角度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導學生透過到本質看現(xiàn)象1、實驗設計: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材料:洋蔥鱗葉置疑

2、為什么選用洋蔥做實驗?思考2、滲透的結構基礎讀圖識圖復習:選擇透過性的概念為實驗設計鋪墊置疑

3、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主要進入了細胞的什么結構或從什么結構離開了細胞?思考并判斷為實驗設計鋪墊

儀器和試劑: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討論:如何設計實驗小結:

設計實驗并交流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技能練習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視頻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xiàn)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后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tài)的現(xiàn)象。置疑4:聯(lián)系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么呢?思考學會由現(xiàn)象到原理的自我歸納總結3、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 小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外界溶液濃度 大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根據(jù)操作過程中看到的三個圖像逐一分析學生總結進一步探究:洋蔥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討論交流拓展思維,鞏固實驗。

思考題

1、 將動物紅細胞分別放在蒸餾水中和濃鹽水中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

2、 為什么對農(nóng)作物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出現(xiàn)“燒苗”現(xiàn)象?

3、將新鮮的黃瓜放在蔗糖與食醋配制成的糖醋汁液中,開始時黃瓜呈現(xiàn)萎縮,糖醋汁液面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黃瓜呈現(xiàn)膨脹并有酸甜味道,說明腌制的黃瓜細胞內(nèi)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試分析原因。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在設計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進,最后確定為先讓學生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總結出原理,再由拓展實驗將實驗和原理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拓展的空間,最后聯(lián)系習題解釋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方面的現(xiàn)象,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作為教師,整個過程始終耐心細致的在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個人認為這是值得肯定和有效的地方。在細節(jié)方面,如果以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為例,將原生質層選擇透過性的特點講透、講深,相信學生在設計和理解方面會更快更好。另外在習題設計上,如果將“燒苗”現(xiàn)象講透,點到植物會因外界濃度過高導致質壁分離時間過長而死亡,則學生在解釋腌黃瓜現(xiàn)象時思維會比較流暢。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9

【教材地位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5章第4節(jié)《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第1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學習色素的種類和功能、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掌握提取、分離色素的實驗方法。光合作用在高中生物的整個教材中都是處于重要地位。本章節(jié)內(nèi)容按照課標安排應2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習“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和通過實驗“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來學習有關光合色素的知識,第二課時具體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本節(jié)教學設計是該節(jié)的第一課時內(nèi)容。第一課時我準備讓學生以經(jīng)典的光合作用研究歷史中的重要事件為線索,結合自己所動手完成的實驗,遵循科學家的探索思路,總結出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了解科學家探究科學的艱辛歷程和學會探究的一般方法,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設計理念】

以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提高科學素養(yǎng);面向全體學生;倡導研究性學習;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的課程理念來設計教與學的過程。最想突出的處理:1.還原科學研究的歷史面貌,突出生物學的“實驗學科”特點;2.以實驗探究貫穿整個教學。

【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生物課中學習過有關光合作用的知識,而且生活實踐中也對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對于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歷史卻很陌生,關鍵對于我們這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標“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高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和認知能力,分析思維的目的性、連續(xù)性和邏輯性也已初步建立,但還很不完善,對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對探索科學的過程與方法及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設學生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知識鋪墊。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⑴.了解光合作用的結構和物質基礎;

⑵.理解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反應方程式、概念、過程、意義;

⑶.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圖解和實質及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科學家發(fā)現(xiàn)光合作用的過程,嘗試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驗證假設。理解假設的提出要有實驗和觀察的依據(jù),需要嚴謹?shù)耐评砗痛竽懙南胂?,并通過觀察和實驗進一步驗證和完善。同時,理解實驗技術的進步所起的作用。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①關注“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

②討論科學史上的經(jīng)典人物和實驗,避免知識“去背景”和“簡單化”。

③明確科學的研究態(tài)度在實驗探究中的重要性

④認識到技術的發(fā)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學且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待科學、樹立辨證的科學觀。

⑤學會參與、合作和交流

4、能力方面

①掌握科學實驗探究的一般原則,重點是對照實驗原則和單因子變量原則;

②培養(yǎng)觀察、分析綜合能力。

三、教學重點

①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及研究歷史;

②實驗設計的兩個基本原則——對照實驗原則,單因子變量原則

四、教學難點

單因子變量原則中實驗變量與無關變量的辨析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

搜集相關圖片和素材;制作Flash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播放綠色植物碩果累累的圖片;人和其他動物吃的各種食物的照片。

結合初中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了解?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激情引趣,引起學生對光合作用的重視

1、光合作用概念:教師在學生討論后歸納出: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氣。

(問:光合作用是怎樣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

2、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

學生活動:教師指導學生看書,要每個同學對幾個著名實驗的實驗年代、科學家人名、國籍、實驗過程、實驗結論逐一整理。

讓同學們根據(jù)自己體會講述如何自己設計實驗證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氣,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chǎn)物。

為加深印象,教師通過Flash多媒體課件演示植物可以更新空氣,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chǎn)物并歸納實驗結果。

從光合作用發(fā)現(xiàn)過程我們看到科學工作者對科學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巧妙的思維方法值得我們很好學習,我們更需要學

習科學家們科研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

設計意圖:感受科學發(fā)現(xiàn)過程,提高學生探索求實的科學素養(yǎng)。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驗探究的原則和方法。

問:我們剛剛學習過了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1880年實驗證明光合作用場所是葉綠體。那么同學們回憶第二章學習過葉綠體亞顯微結構,分析比較葉綠體中哪些結構與光合作用功能相適應?

學生活動:請一學生上臺對著細胞掛圖講述細胞中葉綠體的結構設計意圖:鞏固已學知識。

3、葉綠體中色素:教師展示葉綠體亞顯微結構圖幫助同學回憶,用幾分鐘講述實驗六“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原理、實驗結果。

學生活動:學生4人一組完成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設計意圖:認識實驗探究過程都必須依據(jù)一定的科學道理。體驗合作學習過程。

學生實驗結束后,教師可給學生演示葉綠體的色素吸收光譜的現(xiàn)象。方法是:用紅、橙黃、綠、藍紫色的薄膜,分別遮住同一光源。把盛有葉綠體的色素提取液的試管,分別放在紅、橙黃、綠、藍紫色光前、讓學生觀察這些光透過色素提取液的情況。可明顯地看到紅和藍紫色光透過的較少(暗),橙黃和綠色光透過的較多(亮)。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現(xiàn)象,得出葉綠體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在此基礎上,出示教材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譜曲線,引導學生分析曲線含義,總結光合色素吸收光波的不同特點。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10

知識目標:

1.了解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組成;

2.掌握構成細胞的主要元素;

3.理解和掌握主要化學元素的作用;

4.通過生物體組成元素與非生物的對比,理解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與差異性。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認識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和差異性;使學生初步學會抓住知識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用抓住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觀點分析事物,認識世界的思維方法。

技能目標:

通過對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理解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跨學科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及這些化學元素的重要作用;

2.組成生物體最基本的元素是碳;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和差異性。

教學過程:

地球上的生物,現(xiàn)在已知的大約200萬種。不同種類的生物體,在個體大小、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是,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是大體相同的,也就是說,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都有共同的物質基礎。

物質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茖W家通過研究各種生物體細胞內(nèi)的生命物質,查明了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種類、數(shù)量和作用。大家都知道生物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由物質構成的,構成細胞的物質和世界上其他物質一樣都是由元素構成的。那么組成生物體的元素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生命的物質基礎的第一節(jié)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

一、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找到玉米和人體化學元素含量對比表,對表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解讀,找出規(guī)律。那么,如何來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中隱藏的規(guī)律呢?或者說通過什么方法來尋找規(guī)律呢?

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找出兩者不同的地方。除了找不同點外,還要找相同點。

下面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恰當科學的方法來解讀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歸納結論,然后進行交流。我們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玉米和人的化學元素組成差異較大,除了O和C兩種含量最多的化學元素有較大差異外,一些含量較小的化學元素差異也很大。

我們來分析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有哪些。同學們邊看邊思考下面的問題:

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有哪些?與非生物是否相同?

2.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中含量是否相同?

3.哪些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含量很高?哪些很低?

經(jīng)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對比分析,回答了上述問題。對學生的答案給予評價,鼓勵學生自己主動思考問題。

分析上表,我們知道組成玉米和人體的基本元素是C、H、O、N,這四種元素在組成生物體的元素中含量最多。從上表還可以看出,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雖然大體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體內(nèi),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同種生物不同生長期體內(nèi)各元素含量也有不同。同種生物體內(nèi)不同器官各種元素的含量也有差異。

另外,同學們思考一下: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海洋中的鯨,組成他們的化學元素是否大體相同?各種化學元素在這兩種生物體內(nèi)的含量有沒有差別?

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仙人掌和海洋中的鯨的化學元素大體相同;各種化學元素在這兩種生物體內(nèi)的含量有差別。

通過上面的學習,同學們都理解了組成生物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但不同生物中含量有差異。根據(jù)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含量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大量元素;那么什么是大量元素呢?大量元素就是指含量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N、P、S、K、Ca、Mg等。

與之相對的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卻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Fe、Mn、Zn、Cu、B、Mo等。

同學們要注意: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的含量雖然很少,卻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

二、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重要作用

在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6種元素是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如表1-2,大約共占細胞總量的97%生物體的大部分有機化合物是由上述六種元素組成的。例如:糖類多是由C、H、O組成,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組成的,而蛋白質由C、H、O、N等元素組成。

一是: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組成多種多樣的化合物,如糖類、蛋白質、核酸、脂肪等,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化學元素能夠影響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例如,油菜缺B時,會出現(xiàn)“花而不實”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微量元素B能夠促進花粉萌發(fā)和花粉管的伸長。當柱頭和花柱中積累了大量B時,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順利進行。在缺少B時,花藥和花絲萎縮,花粉發(fā)育不良。Mo作為牧草生長的必需微量元素(新西蘭草場鉬礦)。

小孩缺鈣長不高,老年人缺鈣易患骨質疏松。人缺鐵會出現(xiàn)貧血癥狀,果樹缺鐵會的黃葉??;植物體缺鉀莖稈軟弱易倒伏;人體缺碘易患大脖子病等。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有兩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組成生物體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機體中,在生物體特定的結構基礎上,在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中,才能體現(xiàn)出來,化合物是生命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蛋白質和核酸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質。

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和差異性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例如,C、H、N3種化學元素在組成人體的化學成分中,質量分數(shù)共占73%左右,而這三種元素在組成巖石圈的化學成分中,質量分數(shù)還不到1%。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小資料)生物大分子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學性質,使它能夠通過化學鍵連結成鏈或環(huán),從而形成各種生物大分子??梢哉f,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11

實驗原理

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存在于細胞質中,葉綠體呈色、形,高倍顯微鏡下清晰可見。

實驗目的

1、初步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觀察葉綠體形態(tài)和分布。

實驗程序

觀察細胞質的流動

實驗原理

活細胞中的細胞質處于不斷流動的狀態(tài),用的運動作為標記可觀察細胞質的流動。

實驗目的

1、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通過顯微鏡的實際觀察的實際觀察,理解細胞質流動是一種生命現(xiàn)象。

實驗程序

光照、室溫條件下水中培養(yǎng)黑藻

取一片幼嫩的小葉

臨時裝片:清水+小葉+蓋玻片

低倍觀察葉片細胞

高倍觀察葉綠體的流動及流動方向

注意事項:

1、細胞質的流動受細胞的代謝狀況和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增進細胞代謝作用的因素,如適宜的光照、溫度、PH值、生長素等,都可以促進細胞質的流動。反之,不利的環(huán)境變化和某些化學藥品,如麻醉劑等,則可抑制細胞質的流動。

2、在做此實驗時,如果發(fā)現(xiàn)細胞質不流動,或者流動很慢,應立即采取措施,加速其細胞質的流動。其方法有三種:一是進行光照,即在陽光或燈光下放置15~20分鐘;二是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溫,可加入熱水將水溫調(diào)至25℃左右;三是切傷一小部分葉片。

自我評價試題

1、普通光學顯微鏡是生物學實驗中最常用的儀器之一,試回答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中的有關問題:

(1)一細胞或物體被顯微鏡放大50倍,這時“被放大50倍”是指該細胞或生物體的()

A、體積B、表面積C、像的面積D、長度或寬度

(2)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范圍內(nèi)看到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可看到這行細胞中的--------------------()

A、2個B、4個C、16個D、32個

(3)用4臺顯微鏡觀察黑藻細胞。在相同環(huán)境中,若視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鏡的選用一致,則:顯微鏡的光圈最大的一臺是();目鏡和物鏡均最短的一臺是();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最多的一臺是-------------------------------------------------------------()

A、目鏡15×和物鏡45× B、目鏡15×和物鏡10×

C、目鏡5×和物鏡10× D、目鏡5×和物鏡45×

2、選擇蘚類作為觀察葉綠體材料的原因與下列哪項無關---------------------------------()

A、制片簡單B、葉綠體清楚C、葉子薄而小D、細胞質流動速度快

3、用高倍鏡觀察比用低倍鏡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大小和視野的明暗情況依次為---()

A、多、大、亮B、少、小、暗C、多、小、暗D、少、大、暗

4、觀察細胞質流動時,觀察的最佳部位是---------------------------------------------------()

A、葉的邊緣細胞B、靠近葉脈部位的細胞C、葉片表皮細胞D、保衛(wèi)細胞

5、把葉綠體作為細胞質流動的標志是因為--------------------------------------------------()

A、葉綠體在不同強度光照射下會以不同面向著光源

B、如果沒有標志物,細胞質的流動難以觀察

C、只有葉綠體等顆??梢砸苿?,細胞質基質不流動

D、細胞基質是流動的,細胞器是不運動的

6、張小攀同學在觀察變形蟲臨時裝片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一較大的變形蟲,但在圖象上有一小片污物,影響對變形蟲的觀察。

(1)在不調(diào)換目鏡和物鏡的情況下,她應如何判斷污物在何處?寫出操操作步驟。

(2)如果確認污物在裝片內(nèi)部,在既不允許重新制作裝片又不能揭開蓋玻片的情況下,如何清除污物或使污物與變形蟲分開?

自我評價試題答案:

1、(1)D

(2)A(3)A、B、C 2、D 3、D 4、B 5、B

6、(1)先輕輕移動裝片,觀察污物是否隨著移動,如果隨著移動,則污物在裝片表面或內(nèi)部;如果移動裝片,污物不動,一般在鏡頭上,可先轉動目鏡,看污物是否轉動,如果污物隨著轉動,說明污物在目鏡上,否則可能在物鏡上。

(2)用吸水紙在一側吸引內(nèi)部液體,使污物與變形蟲分開。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 篇12

一、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

高中生物必修1模塊讓學生從分子水平認識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其中蛋白質部分是個重點內(nèi)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一節(jié)提到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以后學到載體蛋白、酶等知識都與蛋白質緊密相關。蛋白質種類繁多,功能多樣,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學好這部分內(nèi)容對學生從分子水平理解細胞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舉足輕重,同時也為學好必修2基因表達部分打基礎。蛋白質這一節(jié)內(nèi)容分為氨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蛋白質的功能三部分。我們計劃用兩個課時完成這一節(jié),其中第一課時完成氨基酸的結構及其種類以及氨基酸的結合方式的教學,第二課時完成剩下內(nèi)容的教學同時通過練習加強鞏固。本教學設計是針對第一課時來進行的。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

教學目標分為以下三個子目標來完成。

1、知識目標: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及氨基酸的結合方式。

2、能力目標:

(1)通過氨基酸結構通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2)通過探討氨基酸的縮合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氨基酸結構比拼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意識以及合作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難點是: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的結合方式;

四、學情分析及教法設計

生物必修1面向的是高一學生。他們學習化學才一年多的時間,有機化學的知識比較膚淺,沒有看過比較復雜的化學結構式、化學鍵,也沒有學過有機物反應的過程,因此對本節(jié)課重點內(nèi)容難以把握,給課堂教學帶來比較大的障礙。本節(jié)內(nèi)容如果按教材的編排,直接讓學生觀察氨基酸的結構,然后歸納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會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陌生的化學結構式讓學生很難領悟,更談不上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學習主體(學生)和客體(學習內(nèi)容)發(fā)生交互作用的過程,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內(nèi)化過程,要么通過同化作用,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要么通過順應作用,改組擴大原有的認知結構,把新知識包容進去。它并非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自主的、自動的建構過程。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甲烷、乙酸、氨氣等化合物,具備了相應的知識基礎。因此,對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采用問題引探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并采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本課設計情景讓學生回顧學過的化學知識,然后改組原有的知識結構,納入新知識,最后分析、總結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然后介紹氨基酸種類,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蛋白質食品的正確選擇上,聯(lián)系到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組成,過渡到氨基酸的結合方式的學習。這里并沒有按照教材通過看圖來引出氨基酸的縮合方式,而是通過上述來實現(xiàn)知識點的過渡。把這幅圖放在下一課時講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多樣性時才一起講解。

五、教學過程設計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第1課時——酶的作用,主要探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該內(nèi)容以第4章第3節(jié)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中的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學“消化”為基礎。學習本節(jié)利于“細胞代謝的學習”,利于選修模塊中有關酶的應用、微生物發(fā)酵、蛋白質提取和分離等知識的學習。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說明酶在代謝中的作用(Ⅰ)。

(2)技能目標: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索,按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正確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Ⅱ)。

(3)情感目標:

①評價自己的實驗結果

②參與交流,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維護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見。

3、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特點,及控制變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說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4、確定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酶的作用。

[解決方法]利用學生對無機催化劑的知識基礎切入,引入酶的學習。通過實驗、資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現(xiàn)象都與酶的活動有關,活細胞內(nèi)全部的生物化學反應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體內(nèi),大約每分鐘要發(fā)生幾百萬次的化學反應,這么多的化學反應之所以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完全是因為酶的作用,酶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是怎樣起作用的?顯然應是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重點。

教學難點:

①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

②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解決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說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②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特點,及控制變量的方法?;罨苓@個名詞在高中生物教材體系中是第一次出現(xiàn),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對這個名詞都很陌生?;瘜W反應之所以能進行,就是達到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來不能進行反應的物質發(fā)生了反應,是增加了反應物的自由能,還是降低了反應所需的活化能?通過實驗和類比,必需要讓學生理解。

相信《高中生物教案模板范文(推薦12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幼兒園教案,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高中生物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高中生物教案設計范例模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學設計范本,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高中生物教案設計范例模板 篇1一、教材分析本課題在實驗前介紹了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學生對...
    2024-10-06 閱讀全文
  • 高中物理教案萬能模板人教版(推薦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高中物理教案萬能模板人教版 篇1一、教學目標1.能說出質點的概念,能闡明物體可視為質點的條件。2...
    2024-10-10 閱讀全文
  • 高中生物教案范例模板(優(yōu)質八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學設計模板(通用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高中生物教案范例模板 篇1【教材地位分析】本節(jié)內(nèi)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5章第4節(jié)...
    2024-10-12 閱讀全文
  • 高中語文優(yōu)秀教案模板(推薦六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優(yōu)秀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高中語文優(yōu)秀教案模板 篇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熟讀課文,疏通文句,理解文意。2、掌握文中的通...
    2024-09-11 閱讀全文
  • 高中物理教案范文模板(精品8篇) 教案是教師備課結果的主要呈現(xiàn)形式,以授課單元或章節(jié)為單位編寫的具體教學方案,是授課思路、教學內(nèi)容、教學技能的客觀反映。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質點參考系教案(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高中物理教案范文模板 篇1教學目標1.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fā)生的?!?..
    2024-10-06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學設計范本,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高中生物教案設計范例模板 篇1一、教材分析本課題在實驗前介紹了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學生對...

2024-10-06 閱讀全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高中物理教案萬能模板人教版 篇1一、教學目標1.能說出質點的概念,能闡明物體可視為質點的條件。2...

2024-10-10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學設計模板(通用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高中生物教案范例模板 篇1【教材地位分析】本節(jié)內(nèi)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5章第4節(jié)...

2024-10-12 閱讀全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優(yōu)秀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高中語文優(yōu)秀教案模板 篇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熟讀課文,疏通文句,理解文意。2、掌握文中的通...

2024-09-11 閱讀全文

教案是教師備課結果的主要呈現(xiàn)形式,以授課單元或章節(jié)為單位編寫的具體教學方案,是授課思路、教學內(nèi)容、教學技能的客觀反映。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質點參考系教案(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高中物理教案范文模板 篇1教學目標1.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fā)生的?!?..

2024-10-0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