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如何寫好有關作品名的觀后感呢?通過閱讀和寫作我們可以獲取知識和技能,經常寫觀后感,可以讓自己的思維更加豐富,我們聽了一場關于“設計展觀后感”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經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
近日,我參觀了一場精彩的設計展覽,收獲不少感悟。這次展覽包含了各種設計領域的作品,讓我對設計的多樣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首先印象深刻的是展覽的空間設計。整個展廳的布置非常精致,使用了多種不同的展示方式展示了作品。每個展廳的主題清晰明了,光線與色彩的搭配也非常合適。展覽中最特別的是一組立體拼圖,考驗了參觀者的觀察能力和耐性,但這種方式很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人更好地欣賞作品。
其次,展覽中展出的作品涉及了許多設計領域,如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圖形設計、時裝設計等。我最感興趣的是室內設計展廳,其中包含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家居擺設。這些設計精美的作品不僅美觀實用,還幽默詼諧,大大提升了觀眾的欣賞體驗。此外,時裝設計展廳也展示了設計師的多種創(chuàng)意,艷麗絕倫的衣服、獨特的服裝材料、繁復的織物配合讓人大開眼界。
展覽還向觀眾介紹了許多新興的設計思想和技術,例如利用 3D 技術進行產品制作、智能家居等等。這些技術不僅更加高效,還可以讓設計更貼近人們的需求,越來越貼近生活。
通過這次展覽,我不僅了解到設計的多種形式和類型,還認識到設計師們能夠通過不斷思考和嘗試,創(chuàng)造出來許許多多的精美作品。設計展覽也讓我明白,一個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不僅要反映出設計師的個人造詣,還要更貼近人們的實際需求和生活場景。
總之,這次展覽讓我收獲更多的設計思考和問題,也讓我感受到了設計對于生活的美感和切實應用價值。我相信這次展覽會對我的創(chuàng)意和設計道路產生深遠的影響。
很慶幸看到這本《安藤忠雄論建筑》時,我二十幾歲。
“無論你是選擇建筑設計還是其他任何一個職業(yè),普利茲克獎得主、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在為東京大學建筑系做講座時,對學生們的殷殷忠告。這個叫做“二十幾歲時的人生”系列講座后來被匯編成冊,成為了這本《安藤忠雄論建筑》。
安藤的傳奇故事,始于他“一個人的旅行”。這是一段可以想像有多艱難的旅程。歷時整整能親眼看到那束光芒從天頂泄下、能親身感受無法言表的空間奧秘。奮斗在夢想中的他,無疑是飽足的。
安藤的建筑,是坐在恒河旁聞著腥臭的腐尸味思考而來的。因此和科班出身的不同,他考慮經濟性、卻不為利,他考慮美學、卻不為名。建筑于他,是哲學、自然學、社會學、宗教、美學、經濟學,是對生活的抗爭,而不是補給。為了完美的作品,他不惜代價、不計得失。
這樣,是對夢想懷有真誠的熱愛,對此生懷有深切的責任。
“人生的終點無論落在何處,其實并沒有多大的區(qū)別。既然如此,我們應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它,因為這是自然的法則。無論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目標,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信念而奮斗,也終究會有倒下去的那一天。”
光教堂、直島美術館、住吉的長屋,京都的車站,安藤原原本本向讀者介紹了這些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遇到的挫折以及背后的思考。像一個母親,絮絮叨叨談著他的兒子,從睡覺的姿態(tài)到考試的名次,言語間滿滿是驕傲和欣慰。這是世間最深沉的眷戀和牽掛。
人生不能只是吃飯睡覺地度過,為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奮斗,哪怕碰得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不是因為名利和成就,只是希望人生過得有趣一些,僅此而已。
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匯集了全球頂尖設計師和優(yōu)秀設計作品,是目前國際上最具學術價值、最具前瞻影響、最具高端地位的綜合性設計大展,對于我們設計類的大學生,它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的課堂,是一次近距離聆聽優(yōu)秀設計大師的寶貴的機會。
此展覽圍繞“仁:設計的善意”這個總主題,舉辦五個分主題展,分別是:創(chuàng)意聯結,知“竹”,理智設計情感,混合現實和可能的世界,參加本屆展覽的中外一流設計師達400余位,作品總數2000余件,代表了當代國際設計的最新風尚和趨勢,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
仁’:設計的善意?!吧埔狻笔且环N人文關懷,近年來興起的“通用設計”,就是對能力有差異的人一視同仁,提醒人們用什么方式照亮,以及照亮以后可以得到什么樣的情境等的關注。
“創(chuàng)意聯結” 這是本屆展覽占地面積最大的單元,由米蘭設計周總策劃人吉達·博亞迪女士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楊冬江副教授聯合策劃。其中的“光之自由”項目,荷蘭設計師展示了變換萬千的led燈管技術,除了彰顯其靈巧和可持續(xù)性強等優(yōu)點之外,還展出了多款富有想象力和多樣用途的光影產品,由“燃燒著”的蠟燭組成的椅子造型,讓人感到很驚奇,關注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創(chuàng)造源泉,設計靈感。
“知‘竹’”體現了中國特色的竹文化,對亞洲和世界范圍內的竹工藝和竹設計做了富于詩意的呈現。泰國竹質編織生活器具很精細,造型也很獨特,實用性很強,讓人不禁感到人類的智慧, 受到紛繁的異域文化的熏陶。以竹子為點,形成未經使用的表面,形成精致的造型結構,體現出竹子的獨特魅力。
“理智設計情感”這單元中有利用“空客”技術制造的塑料打印自行車、用可樂充電的手機的生活日用品,很理性,很生活。
“混合現實” 用十余萬雙竹筷子搭起長龍陣,將400余件當代設計精品陳列其間,充滿詼諧、低調和混搭的后現代精神。
“可能的世界” 最具前沿性,探索了轉基因、器官移植、納米技術以及核物理等當代前沿技術對于未來生活的諸多可能性。包括射電牙、人造肉,**植物進入展廳就像置身于阿凡達的世界。
然而,此次展覽的最大缺陷就是不能觸摸展品從而缺乏互動性,我們觀賞者感受到了視覺的享受,可缺失了親近展品質地與舒適度的觸覺體驗,不免有些遺憾,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機會全面感受設計展品。
4月7日,我校學生報業(yè)集團應邀在職業(yè)傳媒藝術學院觀看研究生作品展,感到十分榮幸和自豪。觀看藝術展,對業(yè)內人士來說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文藝欣賞,對外行來說是一種高尚的娛樂,對我來說也是。畫家辦畫展,是將自己精心創(chuàng)作的藝術展現出來供大家欣賞,我們去看藝術展卻是件很值得欣慰的事。
其實畫展我也看了不少,因為我也是偏愛藝術的,這次的畢業(yè)生作品展我又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
我是個很感性的人。然而這種感性在我看煽情故事片時是絲毫不起作用,因為我知道那是假的,我卻經常在不經意的瞬間讓我鼻子發(fā)酸,尤其是音樂或者電影,那種直擊靈魂的聲音或者畫面讓我抑制不了自己的激動,藝術展上那些異彩紛呈的作品也正是如此,才叫人流眼淚。其實說畫展的細節(jié),并不是特意策劃的感人,而是它所刻畫的美,真的是令人窒息,那完全是夢幻世界里的美麗,不是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所能夠勾畫的畫卷。
比如《 沒有空氣就等于沒有生命》太美了,實在太美了。在這幽靜開闊的山谷里,森林中長滿胡須的樹葉和湖面的波光發(fā)出藍光。畫中的自然世界是如此美麗。當美被人類任意地撕碎踐踏,只剩下幾棵枯樹時,我們會感受到它在觀眾心中的脆弱和深深的遺憾。
程偉等一等獎作品《木蘭湖景區(qū)規(guī)劃》(環(huán)境設計),單從生態(tài)的保護問題上來欣賞,它體現的是自然生態(tài)、文化生態(tài)的平衡,借鑒和吸收現實生活中旅游景區(qū)的經驗和理論成果,針對旅游景區(qū)現狀,較全面系統(tǒng)地刻畫了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的規(guī)劃與設計的理論和方案,構建了旅游景區(qū)的結構體系,系統(tǒng)地勾勒出旅游景區(qū)展示方式、目標、任務、內容和規(guī)劃設計要求,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不僅僅對于旅游景區(qū)的研究和實踐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從藝術角度來看,色彩的搭配,圖片的部署也稱得上是藝術史上的一大杰作。
一幅叫做《前世情未盡,今生緣再續(xù)》的畫則是一件頗有詩意的作品,作者在一座古城為背景的畫上加上2008奧運會徽,一艘船上淺淺的寫著“前世今生”。整個畫面用淺黃色和紫色勾勒出來,看起來很輕,淡卻使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詩意的細膩。盡管整部作品的表現方式還有討論的余地,但作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生活的獨特思考,以及作品本身的詩性氣質,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偉獲三等獎的作品《香水》 ( 廣告片 ) 是整個展覽中色彩最為鮮亮的作品,這是三個由紅、藍、綠、白為主色調構成的卡通形象,畫上兩個人背靠著背,以一種傳神的人物形象作為廣告設計的開篇,首先給人以色彩和想象空間的享受,作者并沒有賦予這組作品過多的附加意義,她們只是單純的卡通著,甜蜜的卡通著。作者試圖在“卡通”這個意義上與當代藝術接軌。以一種平面化的甜蜜來擁抱現實的生活。
藝術家吳翦覺得沒必要把目光聚焦在這件作品本身,而是應該更深入地了解這幅作品背后作者想表達的內容?!案鋸埖谋磉_方式我們都見過,如果作品中的內涵和想表達的內容能夠打動人心的話,就是成功的作品?!?/p>
潘知常說,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傳統(tǒng)藝術重生活,現代藝術重生活?,F代藝術就是找到生活中找不到的東西。事實上,生活的任何部分都有內涵。從另一個角度挖出來。
我認為創(chuàng)造來自想象,視覺來自色彩,生活來自體驗。更是有一種雜交的文化和藝術形式在展覽中或隱或現。矛盾和對立,猶豫和焦慮,希望和欲望,但它們并不沖突。可以說,想象與創(chuàng)新的完美結合,中國藝術必須承載古老的傳統(tǒng),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繼承與創(chuàng)新,其實從事藝術是很難的,我想是這樣的。
而在此藝術作品中還展出了簡畫,有如中國20世紀的四個藝術大師(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名之曰“世紀風骨”的典藏展。更重要的是,出了展出的藝術畫,還有裝置作品展出。地上有意堆紙箱、碟子、盤子、碗等,如:
一等獎作品《老通城》,卻也是裝置出來的藝術品,走近一點的觀者的影子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體現現代藝術的開放和參與性,這也是藝術的絕妙之處。對比著看,感覺頗有意思。表現的是我們的藝術生不緊不慢,用人生來做藝術,用生命來做藝術。
一個在畫圓,一個在走線。一個中庸,另一個在走極端。欣賞過程中感到差異中有著不同的樂趣。
美是在他們的筆尖上定義的;生命是在他們的創(chuàng)造中呈現的。每個人都會對他們的作品擁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詮釋。
上海藝術家們這樣說:“八十年代的青年藝術家們在上一代人的精神模式解體后,回到了一種意識形態(tài)背景模糊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意識相對弱化的自我的寓言結構;也進入了一種繁華時代的生命之輕、意義無根基、心理失措和民族主義的烏托邦超越的精神膨脹時期?!蔽覅s不這么認為,從這次畫展中幾幅有代表意義的《活》、《水》、《讓世界充滿愛》、《網絡覆蓋世界,生活無“索”不能》以及多幅環(huán)境設計的作品就能說明這一點,可見我們時代青年,更是作為電大的學子并非如此,我們之所以要體現的就是生命之重、意義之深遠,以一種良好的心理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看待生活,更是對于現代生活的一種超越。
當代的藝術生有別于中年和老年,新鮮感、好奇心所引發(fā)的的開拓性,對數字時代日新月異的全新生活體驗,甚至體能、精力方面的旺盛優(yōu)勢都在作品中有所反映的。一個學生說的好:“生命稍縱即逝,而道路卻漫無止境,從前我們靠腳步追逐夢想,現在我們靠藝術追趕時尚。
”音樂之所以直擊靈魂,也是因為它的悲壯、悔恨與心痛,讓我一時間無法平靜。仿佛整個人還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思緒隨之跳躍。
美麗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是你無法想象的,從沒感受到的美,越是能打動你的心腸,尤其像我這樣感性的人,只能靠流淚來表達被美麗震懾的感覺,之后余音繞梁,三日未絕。
藝術展還有一個比較有藝術代表的特點是虛。比如:《我的》、《某一天我們的世界會這樣》、《我們的故事》等是一種簡而虛的表現手法,給人以說不出的感覺,給人以虛幻的想象氛圍,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虛幻的世界永遠比現實精彩。因為虛幻很多都是人們在現實滿足不了的情況下寄托自己情感的唯一通道,人們的思維只有在不受限制的情況下才能任意馳騁。例如,在小說和電影中,總是有作者或導演的感受和經歷。然后經過處理的故事往往比真實的故事更完美。悲劇可以撕裂心肺,喜劇可以含淚大笑。
音樂也是如此。至于藝術的表現手法,值得回味無窮??吹揭庀氩坏降难b置作品,美妙絕倫的藝術畫,我都不由的從心里贊嘆,太美了。就連看到一飛鳥從海面上呼嘯而過的樣子,我恨不得馬上插一對翅膀熱血澎湃地到處翱翔。
也許這是現實生活中很長的一段時間,大腦開始麻木。一旦你看到充滿感情的東西,你就會重新燃起對幻想的渴望。虛幻,它是我們的感官享受,它有它的親切和寧靜,也有它的寧靜和華麗,它是我在現實中無法到達的地方,也是我想不起來的地方。這個藝術展的美就在于此。
這是純粹美的盛會,更是靈魂的激蕩之地。感受他們,感受他們三年的大學生活經歷,感受畫中的靈魂!
從“看熱鬧”的角度來審視,這次展覽的作品整體效果非常具有視覺的吸引力。展覽作品色彩鮮明,形式較以往更具探索性,主題更具時代性和特色。所謂“驚艷”,倒不完全是夸大其詞。
可以說,電大藝術系的學生已經將觸角伸向了當下的社會潮流。
我想:在不久的將來那些參展的藝術生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更美的畫卷展現在我們面前,我相信他們的前程似錦,因為他們所勾畫的情景太美了,美的讓人向往,他們會用行動去實現畫中的世界,同時他們的想象力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作品,不如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2014年5月26日清晨,我們在陽光下抵達山西大學??戳松轿鞔髮W藝術設計系的畢業(yè)展,我們還是有些感慨,特別是看到這么多優(yōu)秀的作品,但感慨中卻有一些安慰。
主題—“注釋”
在上山西大學之前,我應該說我對他們的畢業(yè)展已經期待了很長時間,也許是因為我一直在想: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差距有多遠,他們在哪里比我們好?又有什么地方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大學生活無疑是人生中最難忘的美好時光。山西大學畢業(yè)展是山西大學畢業(yè)生歲月的總結
走向未來生活的一個起點。作品展是一次莊嚴的典禮,但又象征著一個新的開始。
很榮幸,我參觀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展。我在展廳里觀看了畢業(yè)生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讓我深深感受到,在觀看的過程中,設計的力量是多么的強大。
有些人在設計的過程中都是圍繞著自我的中心,所以做品是那么的普遍和脆弱。讓我對設計這專業(yè)有了新的認識和想法。
因為設計是一種直覺思維,設計師設計的作品反映了時代的需要。設計者不能一昧的去追求時尚,追求自已的作品,而是要追求時代設計的“夢想”。
在這次展覽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首先,作為一個設計師,我想成為一個體貼的人來觀察你周圍的一切。因為很多精髓的作品都是**于生活當中。如果一個設計師能夠將作品中的瑣碎問題化解,他的作品就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設計就是這樣,只要你的設計作品能被大眾認可和時代的需求索接受。那么你是一個成功的設計師,所以現在我們需要建立這樣的思維。
在我觀看完這次展覽后,我對平面設計又有了新的認識,當然這是對于我來說平面設計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那要看你對這里詞是怎么理解的了。對于學美術出身的人這方面其實是很簡單的,可是對于不是美術出身的愛好者呢?但是我始終相信一句話:
“別人不敢想的,你想。別人不敢做的,你做(在國家法律規(guī)定內)。別人還沒有想到的你已經做到,就可以了” 。
當我一識到平面設計的特殊性時,我總是認為平面設計有生命,紙是作品的表皮,印刷是作品的服飾,內容是作品的血肉,瀏覽是欣賞時代的步伐,排架是留守的損失。靜下心,觀看展覽中的作品,我能感受到藝術的呼吸。每張,每件不在敘述或好或壞的故事。
精彩的在演繹、展示優(yōu)美與繁華。粗俗的宣誓直接的蒼白,充斥著霸道與無禮。也有簡單愚笨者,混亂在漫無邊際。
這一切都是設計的端點。精彩的作品像人一樣充滿自信的魅力,感染著人們同樣的靈魂??赐赀@個設計展,我現在的設計定位是設計是一種創(chuàng)意,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得到的,而是來自突然的靈感。
而這種靈感是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的。只要你把握好這個一瞬間,就沒有你做不到的創(chuàng)意了。
1、 傳達心靈的視窗,新時代的標桿,流入大海的水。
生,生生不息。
視覺傳達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們順自然之勢,衍生而來,為現在的衍生而設計,也為播撒未來而衍生。
帶著滿腔激情的音樂,我來到了二樓的展區(qū)。展廳柔和的燈光和精致的布局給人以種親近而優(yōu)雅的感覺。設計出的作品各具特色,想法也別具匠心。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關于收的語言的設計。
這個設計將人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手勢用圓潤的藍色線條做成可隨意粘貼的貼紙,將它們隨機粘貼于繪有始終標志的背景墻上,各種不同的手勢真實并極具藝術感地被放置于一起,產生了一種和諧的美,而時鐘的裝置更是反映出人們在不同時刻是用這些手勢,例如按電梯,喝水等,這些被我們常用卻往往被我們忽略的手勢貫穿著我們的一生。
此時此刻,你的生活狀態(tài),用你雙手的語言,自由地表達你對生活和工作的感受,一起分享發(fā)生的一切也許這就是制片人想要表達的,雙手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就像心靈的窗戶,打開我們的心扉。作者的奇思妙想無不像一座時代標桿屹立著。
概要「國際設計聯盟」(ida)由世界三大設計組織:國際工業(yè)設計社團協會(icsid)、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icograda)以及國際室內建筑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所組成,以因應全球化趨勢,期盼透過跨領域的結盟,共同面對個別組織無法單獨完成的任務和使命。
2006年行政院責成經濟部,結合各級**、設計產業(yè)以及學術界等各單位的資源與力量,以臺灣創(chuàng)意設計中心為代表,以臺北市為主辦城市,成功自全球13個國家、19個城市中脫穎而出,在2007年正式獲得ida授權主辦「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會」,主題定為「交鋒,design at the edges」。
2011年適逢建國百年,行政院將**一百年定為「建國一百年,臺灣設計年」,從年頭到年尾,串連全臺各地設計活動,并***由「臺北世界設計大會」及「臺北世界設計大展」兩大設計盛會,引爆設計年的最高潮。
「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橫跨三大展場:「松山文創(chuàng)園區(qū)」、「南港展覽館」及「臺北世貿展覽1館」,是設計年系列中規(guī)模最大的活動,也是臺北繼聽奧與花博之后的重要國際盛事,集結了企業(yè)、設計公司、設計院校以及設計推廣組織,以善念設計之手法,詮釋主題「交鋒」,讓全民體驗世界設計產業(yè)的脈動與能量,并且欣賞臺灣設計師的巧思與風采。
「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在松山文創(chuàng)園區(qū)使用1號到5號倉庫及製菸工廠作為展覽場域,總面積超過4,000坪,除了以主題「交鋒」策劃的「設計交鋒展」外,其他還有「國際工業(yè)設計展」、「國際室內設計展」、「國際平面設計展」、「國際工藝設計展」,以及「亞洲文創(chuàng)跨界創(chuàng)作展」等國際級展覽。它不僅由專業(yè)團隊策劃,而且從宏觀國際的角度,邀請國內外設計師參加盛會;同時,還結合多種文藝演出,豐富展覽內容。此外,松山文化創(chuàng)意園還設有“臺灣設計燈展”、“設計玩家展”、“金點設計展”和永久性“臺灣設計博物館”,展示臺灣集工業(yè)、經濟、設計生活美學于一體的高品質設計形象和實力!
參觀完展覽后,在公園漫步,享受臺北都市學生難得的閑暇時光,探索1937年建成的歷史建筑,感受展覽中聚集的新創(chuàng)意能量,領略古今獨特的氛圍。
展區(qū)配置圖
主題說明
design at the edges 交鋒
設計實踐與其他領域互動后的前瞻性突破設計
當設計與其他領域結合時,設計就像一種服務。無論是科技、企業(yè)還是非**組織,掌握時代脈搏和需求,都能突破現狀,改善人類生活。
不同設計類別相互激盪后的前瞻突破設計
不同的專業(yè)設計類別之間有共通的原則嗎?區(qū)隔不同專業(yè)設計類別的準據又為何?特別是視覺傳達設計、室內設計和工業(yè)設計三大類,如何相互帶來新的突破,將是本次主題的重點。
呈現全新的、前衛(wèi)性、實驗性及挑戰(zhàn)設計眼界的作品與概念
除了跨領域、跨范疇的互動,設計也需要超越當下的自我,挑戰(zhàn)設計的可行性,呈現出新的、前衛(wèi)的、實驗性的理念和作品。
作品舉例
作品相片:-作者:李明穎 ming-ying lee
作品描述:竹子獨特的質地和編織技術,用來描述動物的姿勢,在生活空間中保持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
我對這些作品的了解:這是我在這次展覽中最喜歡的作品之一。我不知道他為什么第一眼就給我親切的感覺??赐炅俗髌返恼f明介紹,也讓我更喜歡這個作品,以藤編竹子的方式,編織出鹿的身型,不只保留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其實也給我有種這只鹿就像在森林中奔騰的感覺,因為他的身體就是由竹編的方式表現的,更容易給我這種感覺。
利用竹編方式構成路的身型,我覺得很特別,也好可愛,讓我第一眼看到就好想把他帶回家!
作品名稱:***印刷作者:王怡方王怡芳
作品說明:這是一臺瓦楞紙板折成的印表機,其材質以列印過的文件紙**所制成,省去了包裝的成本也利于**,瓦楞紙板側面的波浪結構,利于機體散熱,紙盒打開后,即成為紙張的支撐架。顯示燈設置在紙板內側,利用其透光率傳遞信息。
手柄設計具有電線存儲、手持打印機的功能,是對個人生活理念的宣示,也是對地球環(huán)境保護的功獻。
對于作品的心得:這個設計是讓我走近一眼就被吸引的設計,很特別也很有環(huán)保意識的概念,外表也不因為它是**的材料而覺得丑陋,反而為它添加有如無印良品清淡的風格。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一個環(huán)保外觀的設計理念,沒想到看到描述后才發(fā)現可以用!
**說明里,打開印表機還真的有像平常我們使用的印表機一樣,有墨水機器,很令人訝異,也好喜歡這個設計,既美觀又環(huán)保,提著出門也不尷尬。
作品名稱:竹骨 bamboo skeleton
作品相片:
作者:徐維澤 wei-tse hsu
作品說明:藉由延續(xù)舊有文化的記憶紋理,當人們與物件再接觸時,這些物件便重新產生生命,在研究工藝與設計相結合時,重新運用傳統(tǒng)六角邊技藝,設計竹編的手法與結構,呈現竹編所蘊含的結構美與手感溫度,詮釋出燈具的新風貌。
對作品的心得:第一眼看到這個燈具,即時沒有靠近它就覺得它帶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光線也因為特別編織的方式,透出不同與以往的光線角度,不管是燈具還是光線透出的方式都很有美感。
過去工藝與現代感巧妙地結合,成功地讓它的記憶紋理深深刻畫在腦海里。
作品名稱:彈竹 bouncing bamboo
作品相片:-作者:徐雲天 sky hsu
作品說明:把竹子溫潤的質感和優(yōu)異的彈性,讓大家透過接觸去體驗,透過力學結構展現出其彈性,也達到乘坐的舒適性,運用環(huán)保的層積竹材制成椅子,又可全部**,將工藝融入人的生活。
對作品的心得:這作品推翻了我以往對于竹子硬質的感官,發(fā)現用竹子原來不只是有如墻壁上的質感表現而已,利用竹子居然還可以構成如此彎曲優(yōu)美的弧度,讓人看得很舒服,很想上前摸一摸它的質感,是不是也有如看到的一樣滑順,感覺坐上去就好舒服。
作品名稱:竹電扇作者:周玉潤
作品相片:
作品說明:假日的午后主林在微風中搖晃沙沙的聲音傳遞著一絲清涼與悠閑運用竹子的理性與感性特質透過工藝家的巧手技藝把風扇的功能用細膩的情感包覆起來讓設計與工藝交鋒科技與自然交鋒自然底存在于我們的環(huán)境中。
作品的心得:
作品名稱:2011-2012秋冬約翰·庫概念系列電影《洞》
作者:古又文
作品相片:
作品說明:服裝設計師古又文首次以導演身份與法國編曲家an ton that 舞蹈家marjorie hanno-teaux 以johanku 2011-12 a/w作品(the hole)為靈感交鋒創(chuàng)作出結合舞蹈**以及時裝的當代概念影片。
作品的心得:。
作品名稱:島嶼瓢蟲紀
作者:周育如
作品相片:
作品簡介:從設計師的角度看,生態(tài)與中國互動動作藝術產生共鳴,喚醒日常生活中的生態(tài)意識。
源作品的心得:一眼看到時,我超級喜歡的那個瓢蟲真的超級可愛的,除此之外,還可以互相交換意見對生態(tài)的維護。你也可以跟別人交流,認識更多在臺灣生活不同的人,掛**,掛**也不是很奇怪。設計一片葉子真的很可愛。
作品名稱:筑寮-龍山馬頭再生
作品相片:
作者: 黃鬱雯/謝旻芳
作品說明:
一。以沿海地區(qū)魚寮竹編手法的原型呈現為現代空間形象的場所特征,塑造地方藝術生態(tài)空間。
2。利用和保護原有水域、風、光、水、紅樹林、雨水等資源再利用,形成環(huán)境友好、節(jié)能的觀光漁港。
三。打破傳統(tǒng)漁港經營設計模式,打造“自然、文化、工業(yè)”特色漁港。
對於作品的心得: 當我看到這件作品,感受到清晰自然的築寮房屋真的很漂亮,陽光照亮的築寮,使我覺得雖簡樸但簡單自在且美觀,而且節(jié)能又環(huán)保的空間,成為觀光漁港說不定真的會很不錯,我喜歡它的建築風格,營造出鄉(xiāng)下那種漁港氣氛,對我來說是很不錯的作品之一。
作品名稱: 摺石食
作品相片:
作者: 黃逸文/吳怡慧
作品說明:將環(huán)保材質應用在夜市拋棄式的小吃包裝袋上,包裝袋同時可做為免洗餐盒,為臺灣夜市飲食文化加分。對于作品的心得:
我覺得在這種夜市小吃就是需要這種拋棄式的包裝袋,因為每次買夜市的小吃時都只能裝在袋子裡,除了這個功用就沒其他的了,所以我覺得這作者很聰明把包裝袋變成盤子似的形狀來裝小吃,這樣的包裝袋就能有兩種公用,而且也滿實用性的,我覺得還不錯的設計。
對于本次參觀的具體收穫或心得:
因為2011臺北世界設計展在臺北,所以我和同學約好周六一早趕往臺北。剛到松山文創(chuàng)園區(qū)設計大展時,發(fā)現人潮真的很多,大多的作品有來自許多國家大學的,舉例:中國、美國,當然也少不了臺灣,大概逛完一大圈設計展以后,發(fā)現這次的設計屬于工業(yè)發(fā)展型的一種,比較偏機能實用性,但也兼具美觀的特質,也帶有當地文化做搭配,但還是以機能實用性為準,不過還是有些許的非機能性作品。
參觀松山菸館收穫很多,雖然有一些在"新一代設計展"和"一克拉夢想展"有看過,但還是有許多吸引我的作品!這個設計展每個區(qū)塊、每個展覽者、每個作品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也帶給大家驚奇的感覺,許多作品的發(fā)想都是從日常生活中普遍見到的小事情,在看著這些作品時,都會想著,他是怎麼發(fā)明的?為什麼他想的到我就想不到呢?
一邊在讚嘆著他的作品一邊感嘆自己對周遭事物都觀察不周。由這個設計大展讓我對日常生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了解這世界上其實有許許多多很棒的創(chuàng)意發(fā)想,許許多多的創(chuàng)意產品,在這個設計展中,我看見更進步的未來,有了那麼多改善生活、增添樂趣的創(chuàng)造,讓我覺得我們的生活正在改善!!走完松山文創(chuàng)園區(qū)以后,我們又到臺灣設計館,「臺灣設計館」顧名思義就是臺灣籍的設計者所設計的作品,不論是商品、非機能性商品等等..大概走完以后我最喜歡的是「摺石食〕這項作品,因為本人很喜歡吃夜市小吃,如果有了這麼方便的包裝袋,也會帶給我一種方便食用的感覺,食用的心情也會跟著好轉吧。
其中有一個作品《彩虹屋》,《彩虹屋》的設計理念是將屋主的個性與風格注入到建筑當中,創(chuàng)造出宛如藝術作品的空間設計,,要成為這些人才真很不簡單,所以我要更努力和這大師學習!
我是第一次自己去臺北看設計展而且連拒看了兩場很過癮,第一場在101復進的世貿館看展我看到了自己的國家學生的設計和其他國家的設計,還有本土的設計師們的設計很興奮又開心可以看到不同國家的設計,各式各樣的設計都有,我都看不完的感覺,我們雖然上午的展有走完場地,但是好像滿趕的應該是沒看完的樣子下午在松山的設計展,有好多展場每看到,哪裡的展場個個都排滿人潮想要看卻因為太多人排不到。我因為上午看展太開心了所以用了很多力氣下午時我們只看了一個今點設計展裡面的設計個個都設計的很好,種類也很多不過因為腳很酸又累就休息了這樣的活動很棒可以讓學生多多吸收新知識擴展視野希望以后還會有這類的活動。
最近我參觀了一個設計展覽,這個展覽名為“奇思妙想:當代設計作品展”。展覽主要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大師的作品,展覽以極富創(chuàng)意的設計風格吸引了我和許多眾多設計愛好者的關注。
在展覽中,我看到了一些非常獨特的作品,例如一件“花瓶椅子”,這個設計師創(chuàng)造了一種既可以作為花瓶又可以作為椅子的家具,這是我從未見過的創(chuàng)意和用途。另外,一個名為“智能廚房”的作品也引起了我的興趣。設計師在廚房的每一個角落都設計了合理的儲物空間和智能電器,使廚房看起來更加整潔和實用。
在觀展過程中,我還了解到設計師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創(chuàng)意來源。有些設計師提到他們獲得靈感的方法,有些則介紹了自己的工作流程。這讓我有機會了解到設計行業(yè)中的創(chuàng)造力是如何誕生的,這讓我對設計行業(yè)產生了更深的興趣。
通過這個展覽,我也更加認識到了設計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設計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美化外表,更重要的是設計應該提供更便捷、實用、舒適、安全等多重需求。像智能廚房這樣的設計不僅僅是美化空間,更讓使用者的生活更加便捷和快捷。
最后,這個設計展覽讓我對設計行業(yè)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在這個數字時代,設計師對于技術和應用的運用方面越來越重要。只有適應潮流,更接近實際需求的創(chuàng)新才能成為設計領域的領袖。
總之,這個設計展覽讓我對設計領域有了全新的認知和認識。我相信,通過這次展覽的體驗,我將有更多的靈感和想法,并繼續(xù)對設計行業(yè)充滿了激情和熱情。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