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編為您特別準備的“甲骨文課件”希望您品嘗之后喜歡。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每天老師要有責任寫好每份教案課件。要知道教案課件寫的越好越充分,老師教學水平也不會很差。希望這些分析能夠為你的決策提供一些輔助和指導!
一、課標內容
①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體,知道漢字的演變,培養(yǎng)學生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從點到線發(fā)現歷史規(guī)律的能力。
②以司母戊鼎為例,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文物保護意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甲骨文、金文的字體,了解漢字的演變,培養(yǎng)學生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從點到線發(fā)現歷史規(guī)律的能力。
以司母戊鼎為例,了解青銅工藝的成就,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文物保護意識。
2、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具是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教學情境激趣的方法,設計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識獲取知識,享受成功獲取知識的樂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輝煌成就,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意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
三、教育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甲骨文和金文的字體,漢字的演變,司母戊鼎。
2、教學難點:理解司母戊鼎“是商王權力的象征”的這一論斷。
四、教育方法
(1)教法
1、圖片欣賞法
2、問題探究法
3、情境體驗法
(2)學法
1、觀察分析法
2、自主探究法
3、合作交流法
五、課時安排:
六、教學過程
七、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甲骨文,金文和青銅器。了解了商周時期的經濟和文化:
知道了甲骨文以及金文的含義,內容,特點及作用;
知道了青銅器及其鑄造業(yè)的特點,了解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名器。
一、學習目標:
1.了解突厥、吐蕃、回紇、粟末靺鞨、南詔的社會生活;
2.總結唐朝與各民族的關系,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和影響;
3.認識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民族友好交流是我國民族關系的主流。
學習重點:唐朝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體現。
學習難點:唐朝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原因。
二、自主學習充分準備(找出重要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記憶)
(一)隋唐和吐蕃的關系
1.吐蕃是的祖先。7世紀前期,統(tǒng)一青藏高原,都城。
2.時,公主入吐蕃,嫁給。
她入吐蕃的作用:。
3.8世紀初,唐朝又將公主,嫁給。吐蕃和唐朝已經
“”
(二)隋唐和回紇的關系
1.回紇是的祖先,8世紀中期,回紇建立汗國。
2.時,封其首領。
(三)隋唐和靺鞨的關系
1.7世紀末,首領統(tǒng)一各部,建立政權。
2.唐玄宗封其首領為。史稱“”
(四)隋唐和南詔的關系
1.六詔居民,是和的祖先,生活在云南蒼山洱海一帶,后來,
統(tǒng)一了六詔。
2.時,封其首領。
三、小組討論,知識擂臺(交流檢查預習情況)
四、課堂探究(要求: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1.閱讀材料: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
①這段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②唐朝時期對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什么政策?
③唐太宗為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五、學生回頭看(根據情況有重點的看書或背誦)
六、當堂訓練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原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一帶的民族是:
A.靺鞨B.突厥C.回紇D.吐蕃
2.崇圣寺千尋塔是古代漢族與哪一個少數民族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A.吐蕃B.靺鞨C.回紇D.南詔
3.回紇族是今天哪個民族的祖先?()
A.彝族B.白族C.維吾爾族D.藏族
4.體現南詔建筑藝術水平的是()
A。大昭寺B。千尋塔C。布達拉宮D。渤海石燈塔
5.唐朝初年,下列名稱中還未出現的是()
A.吐蕃B.回鶻C.突厥D.靺鞨
6.下列有關唐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交往聯系的史實,哪一項敘述是不確切的?()
A.唐太宗設置了管轄西域的行政和軍事機構[來源:學|科|網]
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后又把金成公主嫁到吐蕃
C.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和西域首領尊稱為“天可汗”
D.“和同為一家”是吐蕃贊普在給唐朝皇帝的上書中的話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尺帶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書
請回答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與哪個民族的友好關系?
②唐朝與這個民族“和同為一家”的另一史實是什么?(3分)
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用的生產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石器時代河姆渡人、半坡人時期用的生產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
(1)原始社會后期:出現青銅器,代表是甘肅地區(qū)齊家文化遺址出現銅鏡。
(2)商周時期:
①用途與功能: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功能由食器發(fā)展到禮器。②特點:青銅器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制作工藝高超。
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銅器);(3)代表:○
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3利簋○
二、甲骨文記事:
1.甲骨文的含義: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2.發(fā)現情況:18,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fā)現甲骨文。
3.記載內容:甲骨文記載內容豐富,涉及祭祀、戰(zhàn)爭、農牧業(yè)、管制、刑法、醫(yī)藥、天文歷法等
4.發(fā)現意義:
(1)甲骨文是中國發(fā)現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
(2)證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2、影響: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計:54年
歷史學習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所以不斷地回顧以前所學知識和對新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增強記憶,還能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閑暇之余,突然想到一個歷史名詞或者某個故事中涉及歷史,應該馬上回憶教材上的知識,如果有可能的話追本溯源,思考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歷史知識和教材所述知識的聯系,把知識弄清楚,這樣也算是時間的充分利用。
針對歷史知識比較瑣碎的問題,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學知識,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實根據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加以整理,簡化成歷史線索,以建立主干知識的結構和知識間的相互聯系。當然,在整合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試題調研,把上面的精彩總結內容摘抄或剪下來,反復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
歷史學科是一張規(guī)律性強,把握住歷史學問的縱橫聯絡,抓住關鍵以點帶面,歷史課的學習及總復習便會化難為易。
按傳統(tǒng)的方法上這節(jié)課用時不超過15分鐘?!都坠俏呐c青銅器》一課專題性很強,就兩個子目,針對此情況設計了質疑——解疑環(huán)節(jié),第一子目的學習完全通過學生的自學來完成,教師只是適當加以點撥,讓學生的課下自學有反饋,實踐證明,生生互動有時比老師牽著學生動要好得多。
在甲骨文的學習里,教師用生動的小故事,引入甲骨文的'發(fā)現,能夠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和興趣。然后通過視頻深入導入問題,拓寬認知。
本堂課教法有三個亮點,一是在甲骨文的學習里,教師用生動的小故事,引入甲骨文的發(fā)現,能夠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有效地創(chuàng)設了情境。二是在教學中注重采用了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在具體操作中,教師注意“啟”的適度性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以此進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三是通過三個系列的計算題目的方式,讓學生生動形象地體會到了司母戊鼎的獨特之處,以及商朝青銅器工藝的精湛,更強調了合作的重要。有趣味性更有實效性。
不足之處是在教學中,出現了時間過長的現象,造成了拖堂的現象,主要是青銅器部分的切入拖沓,早成了時間的占用過多。
①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體,知道漢字的演變,培養(yǎng)學生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從點到線發(fā)現歷史規(guī)律的能力。
②以司母戊鼎為例,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文物保護意識。
知道甲骨文、金文的字體,了解漢字的`演變,培養(yǎng)學生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從點到線發(fā)現歷史規(guī)律的能力。
以司母戊鼎為例,了解青銅工藝的成就,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文物保護意識。
本課教具是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教學情境激趣的方法,設計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識獲取知識,享受成功獲取知識的樂趣。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輝煌成就,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意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
三、教育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甲骨文和金文的字體,漢字的演變,司母戊鼎。
2、教學難點:理解司母戊鼎“是商王權力的象征”的這一論斷。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甲骨文,金文和青銅器。了解了商周時期的經濟和文化:
知道了甲骨文以及金文的含義,內容,特點及作用;
知道了青銅器及其鑄造業(yè)的特點,了解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名器。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體,知道漢字的演變;以司母戊鼎為例,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通過了解漢字的演變,培養(yǎng)學生從點到線尋找歷史規(guī)律的能力;通過對司母戊鼎等青銅器的鑄造過程或用途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歷史想像力。
通過“甲骨文---漢字,漢字--甲骨文”正反兩方面的推理論證活動,增強對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淵源關系的認識;積極開展收集青銅器相關圖片及有關資料的活動,通過展覽、講解、想象,加強對青銅藝術這一中華文化瑰寶的認識;通過對司母戊鼎鑄造過程的資料閱讀及想象,能分析總結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協(xié)同合作的精神。
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能真實地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是悠久的,中華民族是高度智慧的”,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加強振興中華的社會責任感。
批注:
教學難點:漢字的演變、司母戊鼎為什么是商王權力的象征。
教學方法:
同學們,還記得商朝是誰建立的嗎?甲骨文和青銅器是商代文明中最具有典型意義的兩個代表,今天我們就走進甲骨文和青銅器,來了解它們。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本目課文,找出本目的主要知識點。經過學生發(fā)言,最后確定本目有關甲骨文的主要知識點如下:①殷墟出土。②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③和今天的漢字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④記錄了商王的活動,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經濟狀況。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多媒體打出《商朝時期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圖》,讓學生找出殷墟的位置。
補充材料介紹甲骨文出土的情況。提問:王懿榮為什么能發(fā)現甲骨文呢?學生經過討論發(fā)言,教師可概括為:①王懿榮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這是他平常刻苦學習、積累的結果。②王懿榮注意觀察和思考,因而能夠在很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做出重大的科學發(fā)現。
多媒體打出商代“全形卜甲”和“牛骨刻辭”的圖片,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問:同學們在這些圖片上看到了些什么?學生觀看后,分組討論,然后每組由一個代表發(fā)言。
綜合后,得出如下結論:①形狀不同,有的像龜甲,有的像獸骨。②上面有文字,而且不是寫的,是刻在上面的。③上面有許多不規(guī)則的裂紋。④上面的文字有的多,有的少。
教師根據前兩點得出“甲骨文”的概念,并強調文字是刻上去的。
用多媒體在商代“全形卜甲”和“牛骨刻辭”的圖片中選出幾個甲骨文字,放大后要求學生辨認;用多媒體打出它們相對應的今天的漢字后,請學生談談它們的造字方法。
多媒體顯示一個刻有文字的甲骨,并打出其已被認出的文字,介紹甲骨文字的內容。說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要求學生閱讀第二目“青銅工藝”。教師幫助學生落實青銅技術產生、發(fā)展和走向鼎盛的時間。
多媒體從多角度展示司母戊鼎,同時選擇局部展示它的紋飾。觀看后,要求學生談談對它的感受。學生討論后發(fā)言,教師注意落實兩點:①造型雄偉。②紋飾古樸。
多媒體展示四羊方尊、銅象尊、大盂鼎圖片,并適當補充材料,指導學生欣賞,說明青銅器的造型除了雄偉外,還有精美的一類。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歸納前面所見的鼎有司母戊鼎和大盂鼎,四羊方尊、象尊。在此,教師再次要求學生歸納青銅器的種類,從而說明青銅器種類繁多。
教師提問:同學們在剛才看到的各種青銅器中,是不是見到了生產工具呀?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問:在商代青銅器為什么沒有廣泛地用于生產呢?學生討論后,教師強調:這主要是由于青銅在當時還是稀少的,它比較貴重。
多媒體再次展示司母戊鼎,并提問:青銅如此貴重,為什么要拿這樣多的青銅鑄這么大的一個鼎呢?這說明了什么?
教師從這個鼎是用于祭祀的,啟發(fā)學生進行討論,認識到商周時期權力的繼承主要是通過宗法制度,以血緣關系來確定的。因而對祖宗的祭祀過程,也就是權力的認同過程。雄大的鼎也就是預示著權力的強大、穩(wěn)固。教師解釋“司母戊”三字的含義。
多媒體再次展示司母戊鼎,要求學生歸納它所反映的歷史現象。學生討論后,教師注意從三個方面進行提示:①在青銅工藝方面;②在社會政治方面: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國已發(fā)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商王權力的象征。 ③在文字方面:它是甲骨文字的發(fā)展。 教師總結:青銅工藝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標志,人們稱夏商周時期為青銅時代。
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本課第三目“金文”,了解金文的概念和價值。
教師利用多媒體就“夏”與“學”兩個字,結合課本的小字部分,來介紹甲骨文、金文與今天漢字的聯系。
本課我們學習了商代文明的兩項重要標志:甲骨文和青銅器,了解了我們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就已有成熟的文字,而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充分體現了商代高度發(fā)達的手工業(yè)水平,反映了我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教學(后記)反思:
七年級上冊歷史青銅器與甲骨文知識點
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用的生產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石器時代河姆渡人、半坡人時期用的生產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
夏商西周時期用的生產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銅器青銅時代
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青銅器的成就:
(1)原始社會后期:出現青銅器,代表是甘肅地區(qū)齊家文化遺址出現銅鏡。
(2)商周時期:
①用途與功能: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功能由食器發(fā)展到禮器。②特點:青銅器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制作工藝高超。
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銅器);(3)代表:○
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3利簋[guǐ]○
2、制作工藝高超:(1)成分:銅錫、鉛;(2)方法:泥范鑄造法
二、甲骨文記事:
1.甲骨文的含義: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2.發(fā)現情況:1899年,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fā)現甲骨文。
3.記載內容:甲骨文記載內容豐富,涉及祭祀、戰(zhàn)爭、農牧業(yè)、管制、刑法、醫(yī)藥、天文歷法等
4.發(fā)現意義:
(1)甲骨文是中國發(fā)現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
(2)證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1、造字特點: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
2、影響: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
歷史各個朝代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前2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計:54年
學好歷史的方法
溫故知新、勤于思考
歷史學習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所以不斷地回顧以前所學知識和對新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增強記憶,還能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閑暇之余,突然想到一個歷史名詞或者某個故事中涉及歷史,應該馬上回憶教材上的知識,如果有可能的話追本溯源,思考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歷史知識和教材所述知識的聯系,把知識弄清楚,這樣也算是時間的充分利用。
整理歷史知識
針對歷史知識比較瑣碎的問題,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學知識,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實根據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加以整理,簡化成歷史線索,以建立主干知識的結構和知識間的相互聯系。當然,在整合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試題調研,把上面的精彩總結內容摘抄或剪下來,反復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
總體復習
歷史學科是一張規(guī)律性強,把握住歷史學問的縱橫聯絡,抓住關鍵以點帶面,歷史課的學習及總復習便會化難為易。
7.D解析:很多學者認為,原始陶器上的刻畫符號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而C項是在刻畫符號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文字,A、B兩項又出現在C項之后。
8.D解析:解答的關鍵是材料中的“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明確考查的`是商朝的文字狀況,在此基礎上判斷各個選項中文字的出現時間。最后確定D項正確。
9.D解析:解答的關鍵是知道甲骨文為研究商朝的歷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據此確定D項正確。
11.B解析:解答本題首先應讀懂題干的引文,明白“殷”指商朝,以及“典”“冊”的含義。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13.B解析:由題干結合圖片可知,此青銅器做工精美,從圖片中的羊頭可看出此青銅器是湖北寧鄉(xiāng)出土的四羊方尊。
14.B解析:已經發(fā)現的青銅器數量很多,其中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形制雄偉,氣勢宏大,是商朝的代表作。
15.D解析: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銅立人像,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16.C解析:在剝削社會,廣大的勞動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當時商朝鑄造青銅器的工匠是廣大的奴隸。
17.B解析:夏、商、西周時期,青銅在生產、軍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青銅時代。
18.D解析:夏、商、西周時期,青銅器、玉器、陶瓷器都出現了,是構成我國青銅文明的重要方向。而鐵器在春秋時期才大規(guī)模使用。
19.B解析:根據教材可知,在元謀人、北京人時期就開始使用石器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開始制造陶器。原始社會晚期,我國已出現青銅器。故正確的排序是③②①。
23.參考答案:(1)從左至右依次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2)都屬于象形文字。
解析: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可以根據現在的漢字結合圖片的文字進行對比和分辨。
(2)它形制雄偉,氣勢宏大,紋飾華麗,體現了莊嚴凝重的風格,是目前世界上已發(fā)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3)它的發(fā)現,表明我國商朝青銅器的生產規(guī)模大,工藝精美。
解析:圖片考查題要根據圖片信息結合教材所學內容進行再認再現。圖片為司母戊大方鼎,然后對應回答它的特點和影響。
25.參考答案:(1)青銅器制造分布廣,更具藝術性和技術性。
(2)酒器減少,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增多,實用性增強。
(3)西周奴隸制進一步發(fā)展.奴隸制經濟進一步繁榮,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技藝高超。
解析:本題以史料為情景,綜合考查青銅器的相關知識以及閱讀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一、預習導學
1、刻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文字叫甲骨文;鑄刻在___________上的
文字,稱為銘文,也叫_________。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____________開始的。___________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與今天的漢字有著淵源關系。
2、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的最大的____________。司母戊鼎折射出
____________,象征著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習目標:
1、通過對甲骨文的學習,明白它們的含義,學會辨認甲骨文字體,知道漢
字的演變,了解漢字與甲骨文淵源。
2、通過學習司母戊鼎,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
3、使學生知道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的漢字是從它發(fā)展
而來。
三、重難點:
重點:甲骨文和青銅工藝
難點:關于甲骨文的簡況介紹及其文字的演變。
四、精講釋疑:
(一)青銅工藝
1.中國古代青銅技術產生和發(fā)展于 、 時期,晚商至西周時期逐步走向鼎盛。商、周的青銅鑄造業(yè)規(guī)模宏大,工藝 ,種類繁多,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2.青銅器造型雄偉,紋飾古樸,既有 價值又有 價值。殷墟出土的 是目前我國已發(fā)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商王權力的象征。
3.青銅工藝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標志,人們稱 xx 時期為青銅時代。
(二)甲骨文
1.甲骨文是 出土的刻在 和 上的文字,今天的文字與它有著 的關系。
2.甲骨文記錄了 的活動,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經濟情況情況。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 開始。
五、引導點撥:
1、為什么把最初的文字稱為甲骨文?
2、甲骨文的出土和解讀有什么重要意義?
3、商朝青銅器有哪些特點?
六、反饋矯正:
頻道小編推薦: |
1.刻在或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2.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的活動和的政治、經濟情況。
3.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開始的。
4.的青銅鑄造業(yè)高度發(fā)展。青銅工藝十分精湛。
5.的產量和質量折射出國力的盛衰,氣勢渾厚的象征著那個時代燦爛的文明。
6.請將相對應的選項填在括號里。
是商代重要的青銅器之一。
()與今天的漢字有著淵源關系。
()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8.有一天,小華去參觀某一歷史博物館,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著他。根據你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11.《尚書》中記載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冊?!碑敃r人們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13.是農歷的羊年,我國有崇拜羊的習俗,古人的藝術作品中常有反映。右圖是名聞中外的青銅器,它的名字是()
20.歷史文物是后人了解歷史的第一手資料;通過下圖所示文物,我們可以了解哪一時期的歷史()
③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形式④只是一種符號,還不是一種成熟的文字
23.讀下圖,請完成:
(1)我國十二生肖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上述文字是甲骨文十二生肖,你能將它們一一對應嗎?
(2)從上圖中,你能發(fā)現這些文字有哪些特點?
24.讀下圖,完成問題:
(1)下圖是什么朝代的青銅器?叫什么?
(2)此青銅器有什么特點?
(3)從考古的角度來看,它的發(fā)現說明了什么?
2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至遼寧,南至湖南.都發(fā)現過西周的青銅器。那時的青銅器,比前代輕巧,花紋由繁復變?yōu)楹喴住?/p>
材料二(西周)青銅酒器逐漸減少,出現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請完成:
(1)據材料一,說明西周青銅器制造的特點。
(2)據材料二,說明西周青銅器制造的新特點。
(3)西周青銅器制造呈現上述特點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甲骨文,知道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它是象形文字。
2、感受十二生肖字體的的演變過程,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在幼兒了解殷商文化時,注意激發(fā)幼兒對甲骨文的興趣。使幼兒知道,安陽是甲骨文之鄉(xiāng),激發(fā)幼兒熱愛文物,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增強我是安陽人的本土自豪感。
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查找有關殷墟的資料,殷墟、甲骨文、青銅器的各種圖片,
2、設置殷商文化區(qū)十二生肖圖片以及相對應的象形字,讓幼兒觀看、交流,進一步了解殷商文化。
3、十二生肖字體演變課件。
活動過程
1、了解十二肖中的12種動物,知道其順序,理解其含義。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喜愛的生肖動物及自己或家長的屬相
2、向幼兒講解屬相是我國古代用代推算年齡的一種方法,以及人們是如何發(fā)明這些漢字的。
3、探究甲骨文:
(1)、什么叫甲骨文:讓幼兒自己選擇所喜歡的十二生肖動物,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互相探討所選擇的十二生肖動物名稱。
(2)、讓幼兒具體感知一下甲骨文的特點,然后教師演示十二生肖甲骨文演變?yōu)楹喕值睦?,如,馬讓幼兒感受字體的演變過程,
(3)、介紹甲骨文的常識,如制作方法,文化背景(當時還沒有紙和筆,最初是一種占卜用途)
(4)、教師小結:在遙遠的過去,安陽是一個繁榮的都城,甲骨文經過了三千多年的發(fā)展,演變,至今仍被世界上的人使用,成為唯一流傳到今天的文字,真的讓我們從內心感到驕傲,我們的祖先直是太了不起了。
4、幼兒操作,人手一份十二生肖的象形字,讓幼兒按順序擺出。
活動目標:
1、讓兒童了解甲骨文,知道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它是象形文字。
2、感受十二生肖字體的的演變過程,培養(yǎng)兒童主動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在兒童了解殷商文化時,注意激發(fā)兒童對甲骨文的興趣。使兒童知道,安陽是甲骨文之鄉(xiāng),激發(fā)兒童熱愛文物,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增強我是安陽人的本土自豪感。
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兒童在家長的幫助下查找有關殷墟的資料,殷墟、甲骨文、青銅器的各種圖片,
2、設置“殷商文化區(qū)十二生肖圖片以及相對應的象形字,讓兒童觀看、交流,進一步了解殷商文化。
3、十二生肖字體演變課件。
活動過程:
1、了解十二肖中的12種動物,知道其順序,理解其含義。鼓勵兒童說己喜愛的生肖動物及自己或家長的屬相
2、向兒童講解屬相是我國古代用代推算年齡的一種方法,以及人們是如何發(fā)明這些漢字的。
3、探究甲骨文:
(1)、什么叫甲骨文:讓兒童自己選擇所喜歡的十二生肖動物,引導兒童看一看,想一想,互相探討所選擇的十二生肖動物名稱。
(2)、讓兒童具體感知一下甲骨文的特點,然后教師演示十二生肖甲骨文演變?yōu)楹喕值睦?,如,“馬”讓兒童感受字體的演變過程,
(3)、介紹甲骨文的常識,如制作方法,文化背景(當時還沒有紙和筆,最初是一種占卜用途)
(4)、教師:在遙遠的過去,安陽是一個繁榮的都城,甲骨文經過了三千多年的發(fā)展,演變,至今仍被世界上的人使用,成為唯一流傳到今天的文字,真的讓我們從內心感到驕傲,我們的祖先直是太了不起了。
4、兒童操作,人手一份十二生肖的象形字,讓兒童按順序擺出。
初中歷史公開課《甲骨文與青銅器》教學教案設計
一、教材分析 :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甲骨文與青銅器》這節(jié)課是一堂專門的文化史課, 著重為學生介紹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銅器。本課是學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銅器,認識商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課。只有認真學好本課,學生才能比較全面地認識商朝。同時本課也是本學期的第一堂專門的文化史課,學好它,對于學好以后的文化史課會有一定的幫助。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甲骨文、金文的學習,明白它們的含義,學會辨認甲骨文和金文的字體,知道漢字的演變,了解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的淵源關系。通過學習司母戊鼎,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通過對司母戊鼎等青銅器的鑄造過程或用途的想像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想像能力。
過程與方法 :搜集4個甲骨文文字,并指出它們與今天文字的淵源關系,以此加深學生對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的淵源關系的認識。 搜集青銅器相關圖片并進行展覽,講解和想像,以加深學生對青銅藝術這一中華文化瑰寶的認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是學生們能真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是悠久的,中華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體的區(qū)別,了解甲骨文和漢字的淵源;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成就。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理解甲骨文和漢字的淵源關系,怎樣認識商朝青銅鑄造業(yè)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國力盛衰問題。
二、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的知覺、興趣、道德情感等多為感性體驗,而且他們的心理發(fā)展還很不成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對知識也有著強烈探索和了解的欲望,并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作用。所以,結合實際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三、教法 :
1、.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設計意圖:鑒于本課教學內容較少、形式較為單一的特點針對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了相關的游戲內容以此調動學生的興趣。此設計力圖體現“人本思想”將人的喜悅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學生體味學習的樂趣、發(fā)現的樂趣。)
2、.啟發(fā)、討論式教學方法。(設計意圖:在具體操作中教師注意“啟”的適度性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以此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
3、多媒體、多信息渠道教學方法的應用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 聽課效率)
四、教學過程 :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猜字游戲:師出示“魚、山、日、車”四字的甲骨文幻燈片 ,讓學生猜一猜這些分別是今天的哪個漢字?(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七年級學生剛入學不久,年齡還小,興趣往往會支配著學習行為。這個猜字游戲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思維。)教師在此基礎上設疑:那你們知道這種文字叫什么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那時的文字記載了什么內容?你知道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產生于我國哪個朝代?由此導入新課。
(二) 、講授新課:
按照教科書的框架結構本課共分為兩部分,第一框題“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第二框題“聞名于世的青銅器”。 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需要講清“甲骨文的含義” “甲骨文的出土地點”“甲骨文的意義”三個知識點 。
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板書)
1、甲骨文的含義(板書):師出示幻燈片《破解甲骨文之謎》,生帶著以下幾個問題看書并回答問題,看看誰回答的最準確!1、商代進行占卜的都是什么人?占卜的內容有哪些?怎樣進行占卜?2、甲骨文的含義是什么?出土地點在哪里?3、你認為甲骨文的出土和解讀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什么重要意義?(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探究問題的好奇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在教學中設置疑點,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疑問,養(yǎng)成善于動腦思考、敢于開口提問、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前教師問學生什么叫做占卜?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教育學生要用科學的觀點解決實際問題,反對封建迷信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學生回答怎樣進行占卜時出示幻燈片《龜甲和獸骨》,學生結合圖片講解,師適當補充。師強調甲骨文的含義應包括以下三點:(1)商超(2)刻在龜甲和獸骨上(3)是一種象形文字,并出示幻燈片:甲骨文人字的形意,加深學生對甲骨文是象形文字的理解。
2、甲骨文的出土地點(板書):問:甲骨文的出土地點在哪里?(殷墟):河南安陽。 .設疑:為什么在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就一定是反映了商朝的歷史呢?(因為是商朝都城)此設計需要學生聯系新舊知識回答學生提高把握歷史脈絡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歸納、綜合的能力。 .進一步設疑“千里馬雖好也要有伯樂來識”發(fā)現甲骨文這匹“千里馬”的“伯樂”是誰?師生動講述甲骨文之父王懿榮發(fā)現甲骨文的故事,.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實際上是對教學內容的補充以此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動腦的習慣。
3、甲骨文的意義(板書):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由“甲骨文――漢字,漢字――甲骨文”的推理論證活動,通過雙向的推理論證鍛煉學生的想像能力。組織學生進行“甲骨文十二生肖猜字活動” ,(出示甲骨文十二生肖圖片)通過甲骨文十二生肖單字尋找自己屬相,讓學生體會甲骨文象形字的造字特點,認識甲骨文和漢字的淵源關系,知道甲骨文是漢字的始祖。此設計使甲骨文以近距離的形式與學生每一個人聯系在一起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討論:“通過甲骨文――漢字的推論可以得出什么結論?”由此分析得出“我們今天的漢字是由甲骨文轉化而來的”。這種設計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 教師歸納總結與甲骨文同時存在的人類的古老文字包括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瑪雅人圖形文字這三種古文字早已滅絕唯有甲骨文演變成了今天的漢字并對朝鮮、日本、越南等國產生了重要影響并且聯合國規(guī)定的六種工作語言中漢字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總結實際上是對甲骨文世界意義的闡述。 .漢字――甲骨文。 造字游戲:要求學生由“人”“月”“水”等簡單的漢字想像甲骨文的書寫,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培養(yǎng)學生的橫向思考能力及豐富的想像力。最后幻燈片出示我國文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設計意圖:通過漢字演變過程的演示,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出示幻燈片:《青銅器上的文字:金文》導入下一目青銅器的學習。
二、聞名于世的青銅器(板書):
首先從框題上分析本目需要講清兩方面內容 “商朝青銅器鑄造業(yè)的高度發(fā)展”“聞名于世的青銅器司母戊鼎”。
(一)、商朝青銅器鑄造業(yè)的高度發(fā)展(板書):
本目的重點應放在兩個詞上即“發(fā)展”與“高度”。 .發(fā)展。學生根據搜集的材料復述商朝鑄造業(yè)的發(fā)展。通過這種設計鍛煉學生通過相關的信息渠道搜集歷史材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高度發(fā)展:設計說明需要學生搜集大量的關于商朝青銅器的資料從種類、紋飾、造型等各個方面對商朝的青銅器進行闡述。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對學生搜集材料效果的檢測培養(yǎng)學生將搜集到的材料進行初步的分類、歸納、綜合的能力及系統(tǒng)化、條理性的表述能力。
.教師出示問題:
1、青銅器是把( )()三種金屬按一定比例放在一起,以木炭為燃料,經高溫冶煉而成,因顏色發(fā)()故所鑄器物叫做青銅器。
2、青銅器的種類繁多有( )( )( )( )等數十種。
生看書回答,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青銅器的代表作是什么?”由此導入下一框題“聞名于世的青銅器司母戊鼎”。
(二)聞名于世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板書):
在學生回答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后, 教師出示司母戊鼎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并引導學生從司母戊鼎的'名稱由來,鑄造特點,怎樣鑄造和司母戊鼎的意義四個方面來了解司母戊鼎的相關知識。在講解是司母戊鼎的鑄造時,讓學生討論司母戊鼎的鑄造方法。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假如你是司母戊鼎鑄造工程的總設計師,你會怎樣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并由此評選出“最佳工程創(chuàng)意獎” 。在學生活動中,教師應重在點撥,并給予適當的評價,并根據學生的討論進行歸納性總結,使學生明確了解司母戊鼎的復雜鑄造工藝。師想一想:司母戊鼎的鑄造成功反映了什么?給了我們今天哪些啟示?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總結:反映了商朝青銅鑄造業(yè)水平的高超和商朝工匠的聰明才智。(設計意圖:問題情境的設置,培養(yǎng)學生解決歷史問題,再實踐前人創(chuàng)造活動的能力。學生思考設計的過程, 實際上培養(yǎng)了他們周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駕馭、處理復雜事件的能力。鑒于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評選“最佳工程創(chuàng)意獎”的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與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對學生進行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思想教育。)
最后通過一道判斷題的形式進行此框題小循環(huán)反饋即 “青銅器的產量和質量折射出國力的盛衰技藝精湛、氣勢渾厚的青銅大鼎象征著那個時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這句話對不對?為什么?此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實際上是引導學生討論“司母戊鼎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師通過補充四羊方尊圖片,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三星堆青銅立人像,三星堆千里眼,三星堆順風耳等不同種類的青銅器圖片,說明商周時期青銅器的種類繁多,用途廣泛,既用于生產、軍事,更多的則是用于日常生活。同時了解青銅器主要為王室和貴族所擁有,因此它既具有實用價值,也具有藝術價值,從而感受先民的聰明才智和非凡創(chuàng)造力。通過講解青銅禮器上出現的大量“金文”,使學生認識到青銅器還具有文化傳承功能。通過講解青銅器在鑄造過程中需要在艱苦的條件下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等史實,感受商、周文明鼎盛時期國力昌盛,政府能有效地調配管理各種社會資源,同時廣大奴隸也受到嚴酷壓迫。最后出示練一練:問題: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 B )時候開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甲骨文當時主要是刻在(C )
A、陶器和青銅器上 B、鐵器和木片上
C、龜甲和獸骨上 D 、骨器和石器上
3、我國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時(A )
A、甲骨文 B、小篆 C、象形文字 D、金文
4、目前世界上已發(fā)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 C )
A、青銅立人像B、編鐘C、司母戊鼎D、四羊方尊
(三)課后小結: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都有哪些收獲?要求學生以“每課一得”的形式進行小結,這種設計即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又是對學生歸納、綜合能力的鍛煉,體現了師生互動式教學原則。
幼師資料《甲骨文課件(經典13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甲骨文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對于新入職的老師而言,教案課件還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用教案課件可以保證重點內容不被漏掉,最好教案課件是怎么樣的呢?今天的主題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課件”請看我寫的這篇文章,我們歡迎大家來閱讀這篇文章希望它能帶給您啟示和探索的方向!...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自己抽時間去完成。教案是教育教學改革的航標。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希望您能閱讀一下“大學課件”相信它會給您帶來不少啟示,希望本文能夠讓您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某個知識點!...
老師在開學前需要把教案課件準備好,每天老師都需要寫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是協(xié)調教學過程的重要手段。我的“麋鹿課件”充滿了創(chuàng)意期待您的欣賞,請收藏本文并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