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讀書筆記。
您需要什么主題的內容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您準備了一份“黃帝內經讀書筆記”,感慨看完作者寫的作品后,自己瞬間長大了很多。寫一篇讀書筆記讓自己對這本書印象深刻,你知道優(yōu)秀的作品讀后感是怎樣的嗎?這篇文章所提供的參考資料可能會對您有所啟發(fā)!
《黃帝內經》作為我國最早、地位最高的中醫(yī)巨著、中醫(yī)養(yǎng)生學之源的國學瑰寶,自古至今,引起了無數人對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內經》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讀,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過對《黃帝內經》的學習,對于其養(yǎng)生思想頗有一些體會。
現在,人們生活空氣污染、快節(jié)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tài)里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多人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進而引發(fā)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現代疾病”,而且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養(yǎng)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何為養(yǎng)生,就是以自我調攝為主要手段,以推遲衰老、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的多種保健方法的綜合?!饵S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yī)養(yǎng)生學之源,可見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就是說上等的醫(yī)生不是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要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對于未病先防,《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也就是說對外要適應自然環(huán)境,避免受到六淫之邪的侵襲;對內要調養(yǎng)精神志意,避免精神刺激、情志變化,充分的體現了《黃帝內經》“天人相應”和“形神合一”兩個基本的觀點,也就是整體觀。
說是讀《黃帝內經》,可實際上自己并不是讀原文,而是看了北京厚樸堂堂主徐文兵老師在電視里講《黃帝內經》的節(jié)目,然后又讀了幾本根據這個節(jié)目錄制下的《對話錄》,感到深受啟發(fā)。養(yǎng)生的文章有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只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幾點寫下,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1、順應天時,順應四季
生命是智慧的,人體充滿奧秘。古人認為,人在宇宙中,受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更大。年有四季,亙古不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敬畏天地,在應該的時節(jié)做應該的事情,不要違背上天的安排。我們順應它,就是使自己順應自然,與其和諧共振,“天人合一,盡享天年”。古人的智慧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今天仍然可以從中汲取能量。
2、因人而宜,因時而宜
養(yǎng)生的方法有許多,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從中醫(yī)來講,人有五臟:肝肺脾胃腎,功能各不同;每個人生來先天不一,各人五臟也強弱不同。有的肝氣旺,有的腎氣足,保護好自己的“元氣”,并關注自身的變化,提高身體的敏感度,摸索與分析自己的“強”與“弱”,從而對癥處理分別對待。
3、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好好吃飯,要吃身體需要的飯,能“消”與“化”的飯。即使山珍海味,如果不能消化,也是白費,說不定還成為垃圾,還要勞累身體費心打掃;“五谷為養(yǎng)”,最好的飯就是家常飯。
好好睡覺,是到睡覺時就要睡,不能勉強自己的身體,委曲求全。某種意義上說,睡覺比吃飯還重要?,F代社會的“燈紅酒綠”已使我們不能安時就寢,根本無法做到“日落而息”,但如果明白道理,就要強迫自己該放手時就放手。
4、養(yǎng)心比養(yǎng)生更重要
養(yǎng)生重要,養(yǎng)心更重要。養(yǎng)心的方法有多種,但我自己體會,讀書與寫作也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的一種方法。不斷反省自己,修煉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更是使人靜心的方法之一。
5、人生最完美的結局:無疾而終
常聽說老人離世時的種種痛苦,想到一個詞:“痛不欲生”。如果我們能夠免于大的疾病,健康地活到九十歲,是多么大的福氣;而如果真能做到“無疾而終”,將是人生最好的謝幕。
讓我們從現在起攜手同行,一路唱著歌,向著這個終極目標前行。
由于長期工作壓力大,很多人得了頸椎病、失眠、咽炎、鼻炎等慢性病,雖然就醫(yī),但只能緩解一段時間的癥狀。平時,慢性病的折磨,苦不堪言。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電視節(jié)目中看了曲黎敏教授關于《皇帝內經》的專題講座,她生動而又形象的講解把我?guī)ьI到《黃帝內經》這部奇書中來。
我以前知道我有這本書。我一直以為我不懂醫(yī)學也看不懂,所以我對它不感興趣。在曲黎敏教授的指導下,我仔細閱讀了這本書,不由自主地被它的深邃所折服。幾千年來,它一直是中國人民尋求醫(yī)療保健和疾病消除的法寶。
《黃帝內經》養(yǎng)生祛病的智慧使我也受益匪淺。
《黃帝內經》基本上是采用對話的形式,記錄皇帝與岐伯等人的對話,以與岐伯的對話為主,基本上采用皇帝問,岐伯答的形式。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yī)學經典著作。
《黃帝內經》是一部養(yǎng)生寶典,《皇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治未亂?!本褪钦f上等的中醫(yī)不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是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
這在當今社會,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情況下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黃帝內經》對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調節(jié)情志也有很大的幫助,由于現在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難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對人對事?!饵S帝內經》就告訴我們要“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要“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從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有了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工作。
《黃帝內經》要求人們要順應四時休養(yǎng)生息,而不好的生活習慣在我們周圍人的身上隨時能找到。比如,經常熬夜,暴飲暴食。而《黃帝內經》強調:
“法于陰陽,和于術數”,它表現在我們每個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要求我們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只有這樣,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才能健康長壽。
我從《黃帝內經》中得到不少啟發(fā),也希望它能給我及我周圍的人的生活工作帶來更大的幫助。
(2) 俗話說,春天困,秋天累,夏天打瞌睡,冬天和三月失眠。俗話真準確,我一年到頭都覺得缺覺,死活想不明白這世上怎么會有人失眠的,那該是一種多么奇妙的感覺呀,當然我也不向往。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個要則,在睡眠上也頗需遵守。
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春三月是指太陽的六個節(jié)氣:春、雨、水母、春分、清明和谷雨。原來節(jié)氣是用來劃分季節(jié)的,而且,中國的節(jié)氣十分精確,精確到分。
春天應該子時臥、日出即起,不得了了,春天每天就只能睡
六、七個小時呀,幸虧春天就快過去了——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沒天理了,原來夏天還是不讓睡覺呀!唯一應該提醒的就是,無厭于日,不要滿足于太陽,該出汗時要出汗,這樣才能把體內積攢了一年的毒素統(tǒng)統(tǒng)排光,一年四季就指著夏天疏泄,最好不要開空調。
呵呵,家里好說,我要是在公司倡議不開空調,男士們就算不反抗,那幾個增之一度即嫌熱減之一度又過冷的嬌小姐們非把我捻出公司不可。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長出一口氣,總算可以早點睡了,不過,聽著雞叫就得起,可我哪知道雞啥時叫呢,嗯,我交著天價的物業(yè)費,回去要求物業(yè)養(yǎng)公雞去,有意思,想到物業(yè)的小美女小帥哥們都牽著小公雞,吼吼吼吼。書中還說,秋天使人燥,煩躁有個表現,坐著時抖腿,這是腎精不足的表現,相書上說“男抖窮”,表明,抖腿的男士身體不好,沒有革命的本錢,很難在工作上有建樹,建議老板招人時不要招這樣的,以防其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抵不過花掉的醫(yī)藥費。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怪不得我不喜歡冬天。冬天該冬眠了。我得等太陽曬干我的屁股才起床。嗚呼,但我從來沒能起得晚!
書中提到雞屬火性,鴨寒性,火性的東東不能再用更火的辦法烹飪,所以我們吃烤鴨,不能吃烤雞,烤著會失飪,雞應該煮了吃。嗯,我不知道五大哥有沒有讀過這本書。吳大哥的烤翅沒有著火。我要向曲黎敏索賠。不過前些時朋友吃完**辣集體全身長大包,照書里的觀點,可能也未必是辣油或者調料不衛(wèi)生,而是因為火氣太重了。
道者,圣人行之,愚人佩之。
針對目前的國學熱,總有人想著發(fā)揚光大國學熱,其實,還沒有理解國學的真諦的時候,如何能夠發(fā)揚能夠創(chuàng)新?這觀點看著像針對某些人的呢。
道,圣人用行動證明了愚蠢的人互相殘殺。嗯,不愛護自己的身心健康,當然愚蠢了。佩和背通假。
(三)中醫(yī)這種東西實在不能讓現在的年輕人感冒,但那是因為沒有靜下心來真正讀過——而沒有讀過這本書,真的是白白浪費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了!中國人和西方人比能勝在哪里呢?經濟、政治、法律都不好,連憲法都比人差很大一部分。可以克服的是前年集累的智慧!
關于陰陽節(jié)氣,向內觀止這樣的東西就如作者說的那樣,沒有人愿意去研究除非病找到頭上!因為向內看麻煩,外面大千世界那么好;想內看還會苦惱,不如活一日過一日快活??墒侨巳绻幌騼瓤淳筒涣私庾约海蔷蜔o法了解世界更不能為王!
作者說身體比頭腦聰明,頭腦是有為而治,身體是無為而治,不做什么能辦好事永遠比費很大力氣辦好事聰明!書中甚至說,一些所謂的性格缺陷也是由身體問題造成的。比如說一個人很懶,能坐著就不站著,總想睡覺,這好像是脾出了問題。
一個人沒有耐心,工作三分鐘血流成河,因為肝火太旺,相反,肝火太弱!
可以肯定的是我現在是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沒有什么大病,只是時不時會頭痛,肩膀痛,喉嚨痛,()眼睛痛,行經腹痛等等,家中常備下火藥,消炎藥之類——每月固定開銷有兩項是藥品和護膚品!
看了《黃帝內經》后才知道目赤,咽痛是因為陰虛火旺;肩膀痛,頭痛,行經腹痛是氣血不調;大腿浮腫,脫發(fā)是腎功能不太好——氣色發(fā)黃,眼睛干澀是肝功能不太好——也就是說現在小毛病不斷的原因是心肝腎的功能不是很好,但是還沒到功能損壞的程度,要是有損壞就會有很多地方生病了!——小時候身體很差,經常生病,長期服用藥物,而大多數都是刺激腎臟的——因為生病而胃口很差,嚴重缺乏營養(yǎng),導致身體虛弱,氣血養(yǎng)的也不足——從出生時就上了很大的火,眼周潰爛,幾次進出急救室,陰虛火旺,肝功能先天就不好——該生發(fā)時沒生發(fā)起來,該藏時沒藏住什么,反而害了病,身體能調整成現在的樣子也已經不錯了啊——但是如果把亞健康的狀態(tài)保持下去,不要說保持青春了(要面貌年輕首先要身體年輕),5年之后身體肯定會有實質性的病變出來!——所以現在就是調養(yǎng)的時候了!
先用兩年時間調養(yǎng)肯定能看到成效,再用三年調養(yǎng)就應能調養(yǎng)到健康狀態(tài)了,藏住精氣10年都不會生病的——
盡量不要吃西藥,西藥只能維持,而且價格也不便宜。雖然見效快,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要吃垃圾食品。當你吃了它,它是垃圾。當你吃了它,它是垃圾。花錢找內疚。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你不用花錢就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事實上,均衡的飲食并不需要花很多錢。營養(yǎng)的東西不一定很貴,但主要在于搭配。
鍛煉身體就更需要了,不用花錢,又樂在其中的事啊——
黃帝內經讀后感(一)
文/黃寒寒
《內經》是我國古代保存最早的一學典籍之一,是中華文化遺產的珍貴組成部分。他不僅記錄了遠古先民抗擊自然災害和疾病的斗爭,而且表明人們在實踐中逐漸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認識疾病,驅除疾病,提高經驗,從而更好地掌握人體的生理病理,更好地提高其抗病能力。
《內經》全面論述了中醫(yī)思維方法、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體生理病理學和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為中醫(yī)理論體系的確定奠定了基礎,但也為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論依據。也是中醫(yī)理論體系和實踐不斷發(fā)展的基石。被后世尊為“醫(yī)學之宗”的《黃帝內經》吸引初出入中醫(yī)殿堂的我。
內經中有關人體內臟形態(tài)功能的記載很豐富,這都是經過長期的觀察與實踐總結得出來的。早在先秦兩漢時期,我們就有了如此詳細的解剖學知識,從中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文化的智慧和悠久歷史。在內經中就有“剖而視之”的說法,說明我國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人體解剖。
內經也提出了關于血脈循環(huán)的概況,這比西歐古羅馬名醫(yī)蓋倫提出“血液循環(huán)的中心是肝臟”的學說要正確,而且也要早得多。早在一千年前,英國醫(yī)生哈威就用科學方法證實了血液循環(huán)的原理。這是我國在世界醫(yī)學領域的光輝一頁,這是我們的驕傲。
古人對臟腑功能的認識是建立在客觀事物的基礎上,運用唯物主義哲學來概括、解析和提高,臟腑學說更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精氣學說等理論基礎上。
人體的各機體內部的各臟腑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同時也是人與外在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內臟的活動不是孤立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學習:
1)強調人體內部的統(tǒng)一。《內經》在強調整體觀念時,其特點是不重視人體的內在結構性,而強調功能的聯系性?!秲冉洝钒凑崭髋K腑的作用性能而分歸為五臟六腑,并運用陰陽統(tǒng)一法則來解釋臟腑之間的關系。
這關系是功能的主臟氣,藏而不瀉屬陰,六腑功能主傳化物,瀉而不藏,屬陽。根據陰陽學說的概念,陽主表,陰主里。這就是臟腑的表里關系。
《靈樞》本神篇“肺合大腸——心合小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合膀胱——”這種臟腑相結合是根據經絡學說的循環(huán)路線,每一經都屬一臟或腑。如“手太陰肺之脈,下絡之腸上膈屬肺?!痹谏聿±砩线@種相合也是有事實可見的,脾和胃就是經常相互影響而致病。
又如小腸有火,口舌生瘡,舌為心之苗,這我們都可以在生活實踐觀察和體驗得到的。此外,內經運用五行生克制化等理論來闡述和概括脈腑目的關系。
內經認為“五藏上通七竅外合皮毛血脈肌肉,外通四肢百骸”。這說明內臟與全身各組織也是相關的。
機體內部五臟六腑的功能相互關聯但又各司所職。但都是在心主的統(tǒng)一領導下進行的,各骯臟組織功能才能得到平衡協(xié)調。“主明則下安就是最好的印證?!?/p>
2)機體與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秲冉洝访鞔_提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這說明人與天地自然的統(tǒng)一性。
在整體觀念思想的指導下。古代醫(yī)學家總結出內臟生理功能活動與外界環(huán)境變化有關?!八臅r之氣,更傷五臟”《素問·生氣通天論》。
又如“風傷筋,燥勝風,熱傷氣,寒生熱……”并認為“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這都強調到了整體觀念。這種整體觀念與現代一些醫(yī)學的局部觀點截然不同。
二、內經還指出了七情所生與臟腑有關聯。這說明內經在精神活動方面的內容有較豐富的記載?!靶脑谥緸橄?,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愛,腎在志為恐”。
這說明古代醫(yī)家早已觀察到七情的精神活動與臟腑有關。
“怒傷肝,喜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愛傷肺,喜勝愛;恐傷腎,思勝怒?!边@說明情志話幼不正常可能致病,也涉及到相生相克的問題,這更能說明七情不協(xié)調對機體有重要的影響。
《黃帝內經》給我的印象最深,給我的啟發(fā)最大的是它之前的文章,比如《上古天真論》 《四氣調神大論》 《生氣通天論》,對養(yǎng)生的原理和一般程序做了透徹的探討。有些思想很有現實意義,比如“法在陰陽,和在技數”。致力于陰陽者為天地之常道,技數熟練者,人生有大成就之保證,故須修身養(yǎng)性。雖然這句話只有短短的八個字,但其中所蘊含的養(yǎng)生之道確實能讓人受益。
“天人合一”的理論我聽了很久。我覺得很飄渺,甚至神秘化??戳恕饵S帝內經》,發(fā)現人體是法律和效果創(chuàng)造的。只有做到“法在陰陽,技數和諧”,才能成為“春秋百歲,動作不差”。
首先,我感覺我的作息習慣不僅不像天地,而且與天地相悖。既然要“陰陽施法”,就必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實際情況是我晚上熬夜睡了很久,早上起來很晚,時間長了就會發(fā)現自己無能為力。我個人身體一直都很好,體質也不錯,所以對這些事情一直都不太關注。我覺得他們離我很遠,等我老了再養(yǎng)生也不遲??戳诉@本書,發(fā)現養(yǎng)生要從現在開始,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和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從情緒到套路。以前生活中沒有注意自己的情緒調節(jié)。
另外,現在是春天,平時也沒注意什么??戳恕秲冉洝贰端臍庹{神大論》,知道春天的氣機是生發(fā)的,順暢的,舒服的,所以心里應該也是這樣。
另外,看《黃帝內經》,不是一次性的作品,是幾代人努力的結合。是中醫(yī)理論的基礎工作,這是毋庸置疑的。同時也作為國學經典在世界范圍內流傳。該書巧妙地運用了齊伯和黃帝的對話形式,使一些思想深入淺出,闡述了陰陽五行四時氣五運六氣的一些思想。
看了《黃帝內經》,感觸不是很深,但確實獲得了一些經驗。我想這就是收獲吧。希望以后能按照這些感受生活。雖然我達不到古人的境界,但還是有益的。
不敢說是興趣,而只是出于好奇,或說是受當前“國學熱”的影響,在緊張工作之余粗讀了幾遍《黃帝內經》,竟似乎感到了醍醐灌頂的美妙。做為道家經典著作之一的《黃帝內經》,自然不會僅僅限于行醫(yī)治病,她對我們的生活態(tài)度、為人處事乃至日常工作等方面同樣有著深刻的啟迪。我不是醫(yī)生,固然不能對其中博大精深的醫(yī)理有多深的理解,但許多力透紙背的哲學警句卻使我多少能品味到一些修身與處事的智慧。隨著深入的閱讀,我尤其感悟到了書中所強調的心態(tài)平和與淡定,浮躁的心境竟也漸趨平靜,對原本的一些糾結也隨之釋然。
我們普通人讀到《黃帝內經》,自然會想到養(yǎng)生。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們的保健意識日益提高的今天,對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視。而《黃帝內經》中認為“心性”平和在健康中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甚至超出一般養(yǎng)生保健的范疇,而將上升為一種人生態(tài)度。
書中開篇便提到“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七情六欲是人的天性,生活中有許多悲歡離合,工作中有各種各樣的溝溝坎坎,使我們或喜或怒或哀或樂,對此我們是否能夠做到得意之時不忘形,失意之時不失志,一切泰然處之?當代著名中醫(yī)劉力紅教授在總結清末民初大善人王風儀先生的思想后,認為在構成我們身體健康的要素里面,身體只占大約10%,心理活動占20——30%,而心性方面卻占到60%以上。王風儀先生還認為,諸心性里面,“怨、恨、惱、怒、煩”是謂“五毒”,而其中“怨”是最壞的。“怨”傷脾胃,而脾胃對應五行中的土,在五臟中居中,主運化,由此“怨”很容易滋生出其他負面情緒,嚴重危害我們健康。不僅如此,抱怨還能嚴重影響一個集體的正常運轉,抱怨的人總是把問題歸咎于他人或是客觀原因,即便這種歸咎看似有道理,而很少向內反省自己缺點,挖掘自身的潛力。美國的心靈導師威爾·鮑溫所著的《不抱怨的世界》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也印證了的我們古圣先賢的思想的普世而永久的價值。如果我們真正能做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保持一顆平常心,既不刻意壓抑情緒,也不肆無忌憚地發(fā)泄,而是通過正確的途徑適當地疏解,那不僅有利于我們的健康,而且對于我們的修養(yǎng),對于人際關系,對于我們的工作都大有裨益。因此,我們要少生抱怨而常懷感恩,感謝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謝我們的學長給了我們知識,感謝我們的同事給了我們幫助和鼓勵,這樣才能向內營造平和的心境,向外營造和諧的環(huán)境。
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衡量幸福的不是一把標尺,金錢、名利固然能給人帶來快感,但也往往使人“以妄為?!粫r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從而損害身心健康,消磨意志,影響工作。當我們習慣于以這些單一的榮辱觀來思考生活時,則一切真諦被我們漠視的同時,也犧牲了我們的健康?!笆欠浅蓴∞D頭空”是人類歷史的常態(tài),也是人生際遇的常態(tài),只有保持心的寧靜,用我們的心去感受親情,用我們的心去融入自然,用我們的心去享受祖先留給我們的燦爛文化,用我們的心去熱愛工作,用我們的心去感悟生活,以平常心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以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去接受結果,才是最深的幸福體驗,如《黃帝內經》所說:“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
心靜下來才能排除雜念,心靜下來才能空靈高遠,心靜下來才能給心境騰出足夠的空間,去按受和容納更多有益的東西,心靜下來才能使我們的知覺敏銳,身輕體健。
《黃帝內經》曰“道者,智者行之,愚者佩之”。一位老中醫(yī)把“動腦、動體、不動心”做為健康的秘訣。不僅如此,不動心才能凝神,不動心才能用心,在此基礎上動腦動體才能增長知識,增長才干,正所謂“虛其心而實其腹”。心的寧靜才能使我們真正鋪下身子來勤勤懇懇地學習工作,做到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消除不了內心的躁動而被俘虜于外界的喧囂,那只能是“愚者佩之”,而流于浮夸或炫耀。
古人對心的寧靜十分向往?!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生活的幽靜,“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是天宇的寂靜,“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是萬物的沉靜。古人對這一切的體悟,皆源于心的寧靜。
因為寧靜使人深思,靜能生慧,偉大的思想源于心的寧靜。
一個墜落的蘋果使牛頓悟到了萬有引力定律,沒有內心的平和如何能有這樣深邃的洞察?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這固然是告訴我們在身處逆境之時要志存高遠,而沒有心的寧靜又豈能如此?有人說偉大思想的產生是因為信息的匱乏,因為信息的匱乏引發(fā)人深沉的思考。在海量信息的今天,到處充滿了喧囂,保持心的寧靜尤顯可貴?!抖Y記·樂記》上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讓我們有一分心澄如水的清高,留一點與世無爭的清凈,存一些純正無邪的天真,去思考去感悟我們的人生,去熱愛我們的大自然,去關愛我們的社會。
《黃帝內經》所強調的寧靜,是心法。
讀有感
讀《黃帝內經》是大一的這個暑假,我們作為中南大學臨床八年制的學生,這算是科研訓練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一項任務,初讀《黃帝內經》,覺得它很無味,全是古文一兩天之后還沒看完三頁,就放在了那里。一個月后,再次拿起《黃帝內經》,整理心情,一個人靜靜的品讀,終于發(fā)現了其中的樂趣 。這使我對養(yǎng)生有了新的認識。在了解中醫(yī)養(yǎng)生知識的同時,我也欣賞到了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深邃與深邃。
《黃帝內經》分為靈樞和素問兩部分,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的中醫(yī)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籍,它不像西醫(yī)書籍那樣去講解生理病理的專業(yè)知識,它只是幫助我們去認識自己的身體,幫助我們認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訴我們什么是壞的生活習性,什么是好的生活習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訴我們怎么不生病,怎么順應春夏秋冬的自然規(guī)律。也就是我們的老祖宗帶給我們的財富。
很多人認為談論健康是老年人的事,而養(yǎng)生是老年人的事。年輕人認為熬夜、挨餓、吹冷風是件小事,但他們不知道。他們認為這些小事會給他們的老身體留下疾病隱患。我的奶奶就是一個例子,奶奶年輕時舉得自己身體好,出去做工吹吹風淋淋雨沒什么大事,現在風濕一直纏著奶奶,每當吹風下雨疾病發(fā)作疼痛難忍。
所以現在我們不認為這些事情是小事,直到疾病發(fā)作,才后悔。
作為當代大學生,熬夜是每個大學生都有的事情,早則十一點晚則轉鐘四五點甚至是通宵不眠,似乎都為大大小小的事情牽絆著,我們也不乏看到學生熬夜猝死的新聞,睡眠作為身體調節(jié)的時間,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如果失眠時間太少將減少你的身體排毒的時間,所以,我們作為大學生應當有適合規(guī)律的睡眠時間,為將來的工作打下牢固的身體基礎。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古人規(guī)律生活,起居有常,所以很多都是百歲乃去。
我想這都是百歲老人長壽的秘訣。
“飲食有節(jié)制,起居有規(guī)律,不妄事操勞”;肆欲縱色,耗散精氣,喝酒**事,此行差也。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既不是我們現在很多人認為的,牛奶為上品,雞鴨魚肉為好東西,同時告訴了我們各種食物都有它的季節(jié),和飲食專家們所提倡的不吃反季節(jié)食物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要吃垃圾食品。當你吃了它,它是垃圾。當你吃了它,它是垃圾?;ㄥX找內疚。
現在科技發(fā)達,許多反季節(jié)蔬果充斥著市場,我覺得每種食物在它該有的季節(jié)是大自然給我們安排的規(guī)律,在什么季節(jié)吃什么蔬菜,對我們的身體都是有不同的益處,但是反季節(jié)蔬菜的出現,對與大自然給我們的規(guī)律似乎有些違背。東青,入肝,睜眼,藏精于肝,其病發(fā)震。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我們要適應大自然的四季飲食,才能與大自然同步。
仁者壽也:胸懷寬廣者,益壽;反之。胸懷狹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yǎng)生之大旨也。
注重道德修養(yǎng):“浩然正氣”有利于身心健康。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我們也必須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
所謂浩然正氣也,就是說不能有歪心思,如果說一個人常常懷有壞壞的心思,這樣自己心中就會常常想著,日久而生疾,常言道心病得要心藥醫(yī),就說明心病源于心,所以浩然正氣對于健康是很重要的?!疤竦摕o,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世上沒有分離、和平與安寧。真氣保身,不可分離,不受傷害。
我從沒聽說過一個脾氣暴躁的長壽老人。保持冷靜對健康很重要。
飲食、起居、工作和勞動、精神,這四方面是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涉及的。我相信身體在調整這些方面后會很好的。所以養(yǎng)生歸根結底就是要說這四個問題。
只要這四個方面都能做到,就能像岐伯和黃帝對話當中所說的這樣,人人都能活過一百歲。所以活到一百歲并不罕見。你不需要求助,你只需要把這四件事做好。這四個方面貫穿我們的日常生活。要做到這四點,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輩子,每時每刻,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生活習慣。
說完《黃帝內經》有關養(yǎng)生的內容,再來說說有關治病就醫(yī)的內容?!饵S帝內經 》 中講到了有關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這就是《黃帝內經 》 非常重要的思想 ---" 治未病 " 。
所謂“治未病”,就是防止生病,《黃帝內經 》 中說 :"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 就是說上等的醫(yī)生不是去**已經得了的病,而要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
你認為你一點都不會生病,這是多么徹底?。≡诋斀裆鐣?,這種思想具有重要意義。天冷的時候多穿一件衣服,少吃些垃圾食品,少喝點酒,這些都屬于“治未病”的內容,現在許多人都不注意自己的身體,以至于老來被疾病所煩憂。
關于陰陽節(jié)氣,向內觀止這樣的東西就如作者說的那樣,沒有人愿意去研究除非病找到頭上!因為向內看麻煩,外面大千世界那么好;想內看還會苦惱,不如活一日過一日快活??墒侨巳绻幌騼瓤淳筒涣私庾约?,那就無法了解世界更不能為王!
作者說身體比頭腦聰明,頭腦是有為而治,身體是無為而治,不做什么能辦好事永遠比費很大力氣辦好事聰明!書中甚至說,一些所謂的性格缺陷也是由身體問題造成的。比如說一個人很懶,能坐著就不站著,總想睡覺,這好像是脾出了問題。
一個人沒有耐心,工作三分鐘血流成河,因為肝火太旺,相反,肝火太弱!
《黃帝內經 》 不但在健康上給我們提供了辯證的思想,在精神上也給了我們有益的指引,比如在現實社會中,工作壓力大,社會關系復雜,都會給我們的情緒帶來影響,而這本書告訴我們,喜怒悲憂恐等精神情志活動,也是五臟功能的表現,也就是說,五臟出現疾病同樣會給人帶來情緒上的疾病,反之,情緒的失常也會影響五臟的健康。大喜傷心,大悲傷肺,大怒傷肝,大恐傷腎,憂思傷脾。因此,我們應該在現實生活中保持一種正常的態(tài)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和諧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系有利于我們的健康、生活和工作。
現在社會很多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沒有嚴重的疾病,但時不時有頭痛、肩痛、咽喉痛、眼痛、經期和腹痛等,家里經常備有火藥和消炎藥。
看了《黃帝內經》后得知目赤,咽痛是因為陰虛火旺;肩膀痛,頭痛,行經腹痛是氣血不調;大腿浮腫,脫發(fā)是腎功能不太好~氣色發(fā)黃,眼睛干澀是肝功能不太好——也就是說現在小毛病不斷的原因是心肝腎的功能不是很好,但是還沒到功能損壞的程度,要是有損壞就會有很多地方生病了!許多人年輕時很窮,經常生病。他們服用藥物很長時間,但大多數都會刺激腎臟。他們因病食欲差,營養(yǎng)缺乏,導致身體虛弱,氣血不足。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guī)律的飲食,規(guī)律的日常生活,鍛煉身體,最重要的是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讓人健康,而且讓人有個好的容貌,何樂而不為呢?
《黃帝內經》作為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財富,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她告訴我們一年當中我們該怎么去生活: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也就是說春天我們就應該象植物發(fā)芽一樣,讓我們人體的氣機生發(fā)出來;夏天,我們所有的陽氣浮于體表,同時將一年中代謝所產生的垃圾通過汗液排泄出體外,所以我們夏天的消化能力就相對弱一些,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苦夏,夏天為什么容易拉肚子,為什么夏天吃多了雪糕不好,喝冰鎮(zhèn)的汽水、啤酒不好;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萬物開始收藏了,我們的身體也應該開始收斂了;冬天是閉藏的季節(jié),植物都凋零了,很多動物都冬眠了,水都結冰了,我們也應該象那些動植物一樣避開寒冷的冬天之氣,這也是俗習中提倡冬令進補的原因,這時人體的陽氣全都在體內,吃的東西比較容易消化和吸收。
她告訴我,人要想健康,就要遵循天命,即遵循自然規(guī)律,一年四季,一天四季。人的健康在于他們自己。你與自然的和諧程度越高,你就會越健康。
最近閱讀了《黃帝內經》及有關講解《黃帝內經》的一些書籍,使我對這部經典的著作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對養(yǎng)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F在,作為醫(yī)名醫(yī)學生,這個概念已經開始改變。這一次閱讀之后,《黃帝內經》在我面前不再是單純的醫(yī)學書籍,它更像一本養(yǎng)生寶典、一本哲學書,一本了解自然,了解自身,關注自身,順應自然法則,達到天人合一從而使人生存的更好的養(yǎng)生哲學書。
也使我悟到“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的智慧?!饵S帝內經》流傳千百年,是一本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曠世經典,它的醫(yī)學價值和哲學價值正在不斷被后人挖掘中,我也從這本書中得到不少的啟發(fā),也希望我能更深更好的理解這本書,給我的學***活帶來更大的幫助。
在了解中醫(yī)養(yǎng)生知識的同時,我也欣賞到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深邃和深邃?!饵S帝內經》是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的中醫(yī)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籍,它不象西醫(yī)書籍那樣去講解生理病理的專業(yè)知識,它只是幫助我們去認識自己的身體,幫助我們認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訴我們什么是壞的生活習性,什么是好的生活習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訴我們怎么不生病,怎么順應春夏秋冬的自然規(guī)律。我深切地感到,《黃帝內經》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一筆精神文化遺產,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寶貴財富,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典。
然而,我們中的許多人并不知道我們祖先傳下來的財富。我們很多人認為,談論健康是老年人的事,而養(yǎng)生是老年人的事。很多年輕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體,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靈,不懂得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無常,飲食無度,生活沒有規(guī)律,暴食暴飲,透支健康,透支快樂,還有人以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錢就有了一切,許多人都為追求這些東西而對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當今社會,很多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各種疾病也越來越年輕。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長壽,而長壽并不等于健康。只有健康快樂,才是一個完滿的人生。你的日常習慣決定了你能否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年老還是年少,都應該關注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養(yǎng)生,這樣才可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這樣才會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樂,才是生命的真諦。
下面來說說我閱讀《黃帝內經》第三章“因天之序——十二時辰養(yǎng)生法”的讀后感。
人體是最不活躍、最自給自足的系統(tǒng)。如果我們偏離它,我們將不可避免地生病。中醫(yī)養(yǎng)生是指我們每天、什么時候、什么時候都要根據人體的性質去做事情?!耙蛱熘颉保褪钦f一定要因循生發(fā)、生長、收斂、收藏這個順序。
我們人體也是一樣。人們?yōu)槭裁凑f某個人貪生怕死就說這個膽小如鼠,很多人會意認為只是個口頭禪而已,其實它是有道理可尋的。子時—膽經當今,而“子”在生肖中為鼠,這個時辰陽氣特別的小就象老鼠一樣。
故此,“膽小如鼠”這個詞就出現在大家的口中。在這里,我不會列出十二小時的養(yǎng)生和道理?!饵S帝內經》就是這樣,它把事物全歸為一類是分析,為什么豬想胖那么快呢,那是因為亥時就是三焦當令,從屬相上來講,這一時段的狀態(tài)就像是豬,豬怎么跟亥時相關呢?
事實上,豬總是處于一種享受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它們什么都不在乎。當我吃飽了,我會躺在那里哼哼。下以次我要養(yǎng)活自己,所以豬都快長胖了。從取象次類的角度來講,它是歸為一類的。
豬是茅艾郁悶情緒的,豬要郁悶也長不胖了,所以豬的身心處于三焦通泰的狀態(tài),就是一個身體全部通常的象。人體是一個系統(tǒng),要因循身體本性的原則。
其實,養(yǎng)生并不難,養(yǎng)生無處不在,養(yǎng)生存在于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養(yǎng)生就是養(yǎng)護我們的生命,保養(yǎng)我們的心靈。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學到一點,就做到一點,長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得到改正,原本受到傷害的身體能夠慢慢得到修復。只要你認識自己,能夠“恬淡虛無”,學會“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順應自然,懂得規(guī)避虛邪,“不妄作勞”,善待自己,善待心靈,你就會守住自己的精、氣、神,就能遠離疾病,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易經》和《黃帝內經》讀后感]5小時前陰陽是世界的本質,是闡述整個世界的基本的“論”,陰陽的沖和轉化是成就世間萬物的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闡述和運用這些規(guī)律以達到某種目的的典籍,都叫“經”,《易經》和《黃帝內經》讀后感。《易經》是運用陰陽關系進行邏輯推理來彰往查復的實用技術手冊,《黃帝內經》是運用陰陽關系辨證施治來救死扶傷的實用技術手冊。《易經》和《黃帝內經》是并列的典籍,分屬不同的門類,其共同的理論基礎是陰陽關系。
很多學中醫(yī)的人都有這樣的認識,中醫(yī)是巫醫(yī)和易理結合實踐的產物。其實,兩個不同門類的并列的技術書籍之間,并不存在誰主導誰、誰結合誰的關系,《易經》從成書的動機上就不是用來創(chuàng)立和規(guī)劃醫(yī)學的。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像工業(yè)會計和商業(yè)會計,是在各自的業(yè)務領域根據會計原則產生和完善的。工業(yè)會計不會對商業(yè)會計產生任何指導性和決定性的影響。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儒家把《易經》推為六經之首,而且這種排序得到了學術界廣泛認可,所以漢以后的中醫(yī)大家,在中醫(yī)理論的論述中,提及陰陽概念和關系時,會不自覺地把易經原理當做理論根據,這才形成了后世醫(yī)家言必稱易的局面,這樣一來,中醫(yī)真正的理論本源——陰陽——長期以來反而受到了廣泛的忽視。很多學***事中醫(yī)的人,因為《易經》對于陰陽關系的對立統(tǒng)一的表述在他們心中形成了定見,所以在這個先入之見的基礎上,對陰陽關系在中醫(yī)里的體現,理解上就會失之簡單、偏頗。一臺汽車的陰陽氣血表現在什么地方?
運轉中的發(fā)動機是陽,靜止的車身是陰,這臺車就是一個負陰而抱陽的狀態(tài),怎樣才能做到“沖氣以為和”呢?你得把處于分離狀態(tài)的離合器切合上,也就是掛上檔,讓發(fā)動機和車輪之間產生聯系,動力才能傳到輪子上讓它轉動起來,讀后感《《易經》和《黃帝內經》讀后感》。當車子輕快平穩(wěn)地跑起來之后,車子就有了生命力,不再是一堆鐵皮,這叫做“陰陽相博謂之神”。
從《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表述中可以看出,陰陽是世間萬物存在的大背景,但世間萬物對陰陽的反映是不同的,水火對陰陽有征兆的作用,其他的萬物上下左右男女只有指示的作用。指示是對已經發(fā)生的狀態(tài)的反映,征兆是對尚未發(fā)生的未來狀態(tài)的象征,這個區(qū)別是非常關鍵的。該論有兩句應該特別摘出來放在一起看:
“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水火是陰陽的象征,也是血氣的象征。那么,為什么把水和火作為陰陽的象征,特別是男女氣血的象征呢?
水火有什么顯著區(qū)別于其他五行萬物的特性嗎?有的。那就是它們的流動性。
金木土三類都是固態(tài)的,水是液態(tài)的,火是氣態(tài)的。水和火沒有固定的形態(tài),表現的是非線性的、不確定的、未知的、可變的性質,陰陽在沖和作用過程中表現的狀態(tài),無法用固定不變的物質概念來表述(現代科學在這一點上走入了機械唯物論的歧途,好在一些理論物理學家已經開始意識到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來糾正它),水火自身具有的特性正好是最佳的表現形式。人體的氣血運行也是這樣。
金木水火土,代表五大類物質,金和土代表無機物當中的金屬和非金屬兩類;木代表有機物中的植物;水和火,除了代表它們自身之外,還因其具有動性而共同代表有機物中的動物類(含人類)。從這點看,用水和火來表現生生不息的陰陽關系以及人體血氣運行規(guī)律,并非出自有意識的挑選,而實在是自然而然的非其莫屬的。在結論的哲學框架中,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黃帝內經之所以是中醫(yī)學,甚至是所有醫(yī)學的必讀書,并不是說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鑒的就是其中對人體五臟六腑、經絡等做出了基礎論述,正所謂名不正嘖言不順,要論治,就要辨證,要辨證,就要審癥求因。有因才有果,正是黃帝內經給出了因,才會有中華醫(yī)學這個果。在五臟生成篇、五臟別論篇等篇章里,黃帝內經記述了五臟六腑的基本特點;在三部九候篇、玉機真臟論篇等篇章中,黃帝內經論述了切脈的部位與方法,脈象隨季節(jié)的變化規(guī)律等等;更讓我驚喜的是,在黃帝內經的寶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章中找到了當初學習刺法灸法學時的原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侯已備,後乃存針……這些熟悉的字句讓我對黃帝內經更加親切了。另外,黃帝內經中在臟腑氣血的基礎上,提出了以"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為中心的邪正盛衰理論,合并經絡,來闡述熱病、咳、痹、痿、厥等疾病的病因病機,治則治法,以減輕百姓遭受病厄之苦。
要說黃帝內經的特點,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變化",舉個例子,在咳論篇中的一個問題: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從中,我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癥,也是無窮變化的,更何況治療方法呢?黃帝內經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異法方宜論篇中說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勢使然也。東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藥,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針,中央之導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而黃帝內經之靈樞,別名針經,大多是針灸經脈腧穴的理論,在經絡腧穴學的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多有背誦,其中的內容讓我對人體又有了新的理解,而不僅僅停留在解剖的層面上,也從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臟腑之間的聯系,啟發(fā)我產生了很多新的思路:例如,講手太陰肺經運行時,一句"還循胃口"便提示了治療肺病時兼顧胃的調理以增強療效的可行性。
好在絞盡腦汁想想自己有何許收獲時,該是看了部分的《皇帝內經》吧;原文是皇帝與當時名醫(yī)和臣子談論時記載下的文字,古文初讀時不難理解很容易可以知曉其意;閱到第六篇卻猶感古時圣人們學醫(yī)者不僅學術甚深也精通多門學術。中國的文化用博大精深形容也不為過,光是簡單的一本1080個字《**規(guī)》就教育了世人一生的該遵循的德行;仲尼的《論語》更是深入淺出地向人們道出處于何地位何年齡該明了的事理;這次的《黃帝內經》才讓我真正體會到讀圣賢書是人生多有意義的享受啊。本能地,我開始質疑自己,為什么我們從小就沒有接觸過古典文學?
不讀圣賢書的現代人還會有什么不敢做的么?如同孔老夫子所言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常聽到家長和朋友談起現在的孩子太不好帶了,總是抱怨孩子們不聽話不知道好好學習,老是搗亂的;出于禮貌我不能直接地告訴他們是教育出了問題,家長和教師是要明白身教大于言教的道理;太多經典的教育全被世人遺忘了,他們不在愿意遵循古圣先賢的理念,多可惜呀。如果說是今天的中國xx向人民提出要多讀中國文學,多學習學習精神的話,那么現在就是和平繁榮的時代了。
喜歡《黃帝內經讀書筆記》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筆記,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黃帝內經讀書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根據您的要求,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為您整理了以下相關信息:黃帝內經讀書筆記,在讀作品中,讓我感受到作者精妙的文筆。此時可以寫讀后感,不僅能記錄自己讀書時獲得的知識思想,還能供別人借鑒理解,讀后感究竟要分幾個部分去敘寫呢?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中,常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可以指生產、生活中必需的東西。如:生產資料;生活資料。資料可以作為參考給我們一些學習工作靈感。你是不是在尋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師資料呢?為此,小編花時間整理了關于黃帝內經讀書心得,僅供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
俗話說,手中無網看魚跳。。在幼兒園教師的生活工作中,時常需要提前準備資料作為參考。資料是時代的記錄,它是產生于人類實踐活動。參考資料會讓未來的學習或者工作做得更好!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師資料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黃帝內經》有感7篇”不妨參考一下。希望你喜歡!有人認為在中醫(yī)藥現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