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學校有學校的妙處,兩者結(jié)合,可以讓教育更有意義!不管是幼師還是家長,都應(yīng)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實現(xiàn)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你必須教你的孩子學會反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已經(jīng)不止一次在新聞和網(wǎng)絡(luò)上,看到有孩子被同學欺負,幾個人,圍著一個孩子一邊打一邊拍視頻。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一個女孩被同宿舍的同學折磨了三個多月,導致了她現(xiàn)在患有嚴重的抑郁癥。而她被折磨這事,如果不是家人細心發(fā)現(xiàn),還將繼續(xù)下去,也就是說這個女孩,壓根就沒有打算自己開口求助。
想起前幾天,跟一個朋友一起吃飯。她家兩個兒子,年齡相差只有兩歲,正是特別容易為了一個玩具或零食開始爭奪戰(zhàn)的年紀。
大家都知道,作為家長不論什么時候,肯定都是護著年齡小的那一個,因為知道如果打起來,年齡大的那一個肯定占優(yōu)勢,而且,意識里就覺得大的應(yīng)該遷就小的,所以,這種爭奪一旦發(fā)生了,或者開始打架了,大家都會去責罵這個年齡大的,如果不聽話,甚至會去動手打。
我這個朋友也不例外,我給兩個孩子買了玩具,可是,老二呢,更加喜歡哥哥的玩具,哥哥又不愿意給,朋友就呵斥老大,老二拿了玩具就開始各種用力擰啊,老大心疼玩具就想把玩具拿過來,兩個人就開始爭奪,老二的模式拳打腳踢,外加嘴巴咬,比老二高出很多的老大,被打的嗷嗷直叫,完全沒有反抗的意識。
大家都在說老二實在是太強勢,說老大太老實了。
老二拿了“戰(zhàn)利品”玩的很開心,老大呢,坐在一旁默默流眼淚。兩個孩子不打了,朋友也就覺得沒事了,其實,更大的危機已經(jīng)潛伏在了她的生活里,那就是她的大兒子,已經(jīng)不知道反抗是怎么一回事,他已經(jīng)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孩子在嬰兒時期,都會去反抗,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后來呢,是最愛他的人,打著為了他好的名義,把這種能力打壓了下去,別人打人是不對的,你不能再還了回去,你是比他們大,得讓著他們……于是,時間久了,他就是一個那個經(jīng)常被欺負的人。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我們不讓孩子去惹事,但是,如果必須得教會孩子學會反抗,如何做到呢,家長不妨試試以下兩個方法。
第一: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讓你的孩子受委屈
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兒子手中拿了一個警車,帶有音樂,動力也強,可以跑的很遠,不一會小男孩都圍觀過來,爭搶著要玩。
兒子趕緊拿起玩具,誰都不給,一個小朋友頓時大哭起來,她的奶奶慌了,趕緊從包里拿出一把槍,說要跟兒子交換著玩,可兒子不同意,她就跟我說,你跟你家寶寶說一說。
我看著這個奶奶,很認真地說,孩子不愿意,我也沒有辦法。
后來,這個奶奶把孩子抱走了,也許在她心里會覺得我這個人很差勁,商量一下都不可。
我對兒子教育的態(tài)度就是這樣,他的玩具是否愿意分享和交換,都是他的權(quán)利,我不會去強迫他。
而且,如果在爭奪中,發(fā)生有小伙伴打他,我對他說,誰打了你,你必須打回去。
我不會為了別人怎么說我,讓我的孩子受委屈。那一時的委屈,會造成多大的傷害,誰都不知道,所以我不會去做。
第二:把這一句“媽媽永遠和你站在一起”時常掛在嘴邊
孩子做錯事了,家長們肯定會責備,甚至打罵,這是正確的做法,但是,平常的時候,你們一定要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那就是不管怎么樣,你都會和她站在一邊。
周末,去婆婆那邊吃飯,大哥家的兒子,因為調(diào)皮搗蛋,不小心弄壞了爺爺?shù)淖仙皦亍D且恢蛔仙皦?,是老爺子的寶貝,于是,一頓責罵是免不了的,公婆把他好一頓說,就連我老公也說了幾句,大嫂不樂意了,把兒子護在身后說,這壺我來賠,別再說了。
大嫂帶著孩子回去以后,大家一直在責怪大嫂,不該護著孩子,犯錯了就得管。其實,我在心里為大嫂點贊,大家都在說孩子,如果她不護著,孩子心里得多難受。
后來,大嫂和孩子帶著新買的紫砂壺去道歉。
她告訴孩子,我這護著你,不是為了包庇你犯的錯誤,只是為了告訴你,不管怎么樣,媽媽都會和你站在一起,但是,你也必須接受懲罰。
她對孩子的懲罰,就是承諾帶他去海邊的計劃取消了。
對于大嫂的做法,我十分認可,她不僅教育了孩子,也沒有讓孩子受到傷害,這才是一種理智的教育方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鐵鐵的媽媽最近遇到了煩惱,幼兒園里的老師告訴她,鐵鐵在班里的表現(xiàn)欲望過于強烈,常常喜歡打斷老師的講話,老師讓其他小朋友回答問題時,鐵鐵也從來不聽,有時候,老師明明給了鐵鐵明確的提示,但鐵鐵也還是陷在自己的思維里,不斷重復自己的講述,老師要求鐵鐵媽媽配合訓練鐵鐵的傾聽本領(lǐng)。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呢?
寶貝傾聽的能力,是從父母開始傾聽寶貝做起的。因為這種能力,是無法通過言語或者有步驟的假話來完成的,它是在雙向交流和互動中逐漸建立起來的,這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修養(yǎng),所以建議父母要做到以下幾點:
1.傾聽寶貝的聲音
有一些年輕的父母很急躁,容不得寶貝延遲,聽不得寶貝吞吞吐吐的話。寶貝年齡小,語言表達有限,爸媽應(yīng)耐下性子,多給寶貝時間,讓寶貝心情放松地把話說出來。同時,也要讓孩子聽一聽你的想法。這是一個“講道理”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彼此傾聽的過程。慢慢地,孩子會體驗到傾聽的巨大力量,當在幼兒園中遇到交往問題時,他會很自然地想到用“對話”來解決。
2.注意寶貝肢體語言、觀察寶貝的表情
即使寶貝說不出來,也沒有關(guān)系,因為寶貝的身體語言是很豐富的,一句驚喜的尖叫,一個快樂的跳躍,一個淺淺的低頭,都蘊含著寶貝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因此,要注意去傾聽和理解寶貝的肢體語言。
3.親子閱讀
通過親子閱讀,孩子能習得正確的語音,感受不同的語音語調(diào),養(yǎng)成耐心地安靜傾聽別人講話的習慣。在親子閱讀中,要充分利用提問、追問的方法,提高孩子傾聽的專注度與理解能力。
4.指令游戲
為了特別鍛煉孩子的專注性傾聽能力,我們不妨與孩子一起做一些富含指令性的親子游戲。如“小手拍拍”,可以在孩子熟悉了原有歌曲歌詞并會做出對應(yīng)動作的基礎(chǔ)上,改變唱法,隨意改換動詞,請孩子配合做出相應(yīng)地變化動作。
從前那個乖巧可人的寶寶怎么突然變得不聽話了?面對你家寶寶的“第一次反抗”,你也許心里暗暗高興:寶寶到了值得紀念的第一反抗期!可是,該如何應(yīng)對呢?
“第一反抗期”為何出現(xiàn)得越來越早
一個不容忽視的新趨勢是,幼兒的“第一反抗期”的起點,已從兩歲半提前到20個月左右,越來越多兩歲不到的孩子已經(jīng)學會和父母頂嘴、說反話,大人越是氣急敗壞,小兒越是開心。早教專家研究認為,在家長的過度關(guān)愛和電視文化的影響下,幼兒普遍早熟,自我意識萌芽早,提前進入了“第一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提早出現(xiàn)并非壞事,它是孩子自我發(fā)展的需要。在幼兒時期,自我發(fā)展處于“沖動階段”,孩子經(jīng)常會對每一項來自家長的提議都說“不!”這正是他們希望通過自己對大人觀點和指令的否定,來強調(diào)自己的存在,也是尋求大人對他們尊重的一條途徑。他們也希望借此向大人展示自己已具備的能力,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已經(jīng)很強了。一旦家長覺得他還是小娃娃,什么都想包辦,什么事都想代他做決定,親子沖突就日日上演。
“反抗行為”背后的心理解秘?
“我能干,我能行”
孩子的乳牙出齊之后,就會表現(xiàn)出一種明顯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什么事都想自己干,喜歡模仿成年人或同齡小伙伴所干的事情,你要是不讓他干,他會以哭鬧或其他形式進行反抗。例如,2歲左右的兒童愿意自己用勺子吃飯,不愿意讓人喂飯,如果強行喂飯,孩子會產(chǎn)生反抗情緒。再比如,看到媽媽洗襪子,孩子也要動手洗,要是媽媽擔心她弄濕衣服不讓洗,他就會哭鬧。
應(yīng)對:小寶寶有好奇心和嘗試欲,孩子父母放手給寶寶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比如,可以給寶寶一個小盆、一塊手絹,讓他自己洗手帕洗襪子。在洗的過程中,媽媽要教他先沾濕手絹,涂上肥皂,兩只手揉搓等等,使寶寶在玩中鍛煉動手能力,以期讓他的實際能力與日益增長的獨立性相匹配。
“我有權(quán)為自己做決定”
寶寶到了2歲左右,一般就會出現(xiàn)不聽話的現(xiàn)象,客人讓寶寶挑飲料,大人替他挑的那一樣,必是他哭鬧著不肯要的;大人休息日非要帶他去游樂園,他偏要留在家中看動畫片;你要他穿藍褲子,他非要穿紅褲子……他是如此迫切地表達“為自己做決定”的愿望,就算口是心非也在所不惜。
應(yīng)對:此時,不問情由地采取粗暴態(tài)度,常常導致孩子更強烈的反抗,形成退縮、孤僻等不良性格。而在孩子反抗時,采取以退為進的方法,暫時依著他,然后通過說服、引導,使其順利度過反抗期,則是有效的做法。
“把媽媽惹急真有趣”
寶寶對每一項來自家長的提議都說“不!”幾乎能把媽媽惹得氣急敗壞,此時,說服自己的情緒不要受到孩子的影響,是第一位的。首先,媽媽應(yīng)該明確這一點:孩子說“不”,或者和你唱反調(diào)的時候,他不是針對你,也不是針對這件事,他只是想表達他有否定權(quán),他能對自己的事做主。
應(yīng)對:此時,不動聲色地作合理的讓步,能化解相當一部分的反抗。當然,該有的底線還是得有,對寶寶的不合理反抗也要堅決糾正,例如,絕不能讓兩三歲的孩子玩弄電器開關(guān),也不允許他們玩打火機、開關(guān)煤氣灶等等。在兒童反抗期,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引導和教育孩子認識他們尚不熟悉的世界,同時,孩子再怎樣撩撥你,你也不動怒,孩子就會對這種“試探媽媽底線”的游戲失去興趣。
我們總是說要自食其力,要獨立堅強,可是應(yīng)該如何讓生活中的小寶寶學會這些呢?“記得收拾房間!”哪位父母沒有這樣對孩子喊過?但是我們依然會一不小心踩到他扔在地上的餅干,想在沙發(fā)上坐坐,才發(fā)現(xiàn)亂得根本無處可坐……難以忍受的臟亂讓人心煩意亂,更別提那種重復了不知多少次,但是“說了也等于白說”的不爽的感覺。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不同年齡孩子的“整理”邏輯。
2~3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大概是最合作的孩子。他有“像媽媽那樣”收拾的愿望,鏟子和掃帚對他來說具有奇特的吸引力!如果他上了幼兒園,他會很快接受玩完一件玩具要收拾起來,再玩另一個玩具的做法。
4~5歲
當孩子到了4~5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模仿期,事情就開始復雜了。雖然,這時候的他能夠理解,如果玩具亂放會影響開門;放在地上的小東西,下次想玩的時候會找不著。但是,收拾對他來說,還是意味著苦役以及被迫服從。當父母要求他收拾自己的玩具時,他會感到干擾了他。
6歲以后
只有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時,他才終于開始明白收拾的意義了。你可以和他講道理,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明白,如果積木被分散地放在不同的抽屜里,找到其中一塊將沒有什么用處。我們也可以讓他定期參與某些整理任務(wù)。比如,收拾自己的書包和鉛筆盒,甚至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wù),如收拾餐桌和他散落在房間里的玩具。但是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要過分地高要求他,因為他對整齊的理解和我們大人并不相同。
你了解孩子嗎?還是只是對他一知半解呢?下面我們幫你列出一參考項,讓你對孩子的個性有更好的理解。
活動量:他是一刻不停地奔跑還是會靜靜地停下來聞聞花香;
規(guī)律性:他每天都會在接近的時間里吃飯、睡覺,還是很少讓你有規(guī)律可循;
趨避性:他十分樂于接受新鮮口味,還是對無論見過多少次的鄰居依然躲躲閃閃;
適應(yīng)能力:他到了奶奶家依舊能夠平穩(wěn)入睡還是只能適應(yīng)自己的小床?
情緒:你每天上班后他都高高興興地迎接你還是一見你就會哭鬧一通?
持久性:他可以長時間集中精神于你們的游戲,直到你說“我們該結(jié)束了”,還是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和事物的影響。
反應(yīng)強度:他對陌生人無論喜惡都反應(yīng)強烈,還是即使受到輕微傷害依然保持微笑與安靜?
敏感程度:他可以馬上分辨出你更換了奶粉的品牌,還是即使尿褲已經(jīng)厚厚地也沒有什么不適?
注意力分散程度:他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很快以玩具、電視節(jié)目分散他的注意力,還是即使唱歌、撫摸都不能安撫他的情緒。
孩子小的時候,即使再叛逆,父母們似乎都有辦法“收拾”他們。不管方法是軟是硬,反正孩子們總會很容易就能消停下來——至于是否很快又反復,另當別論。
但是,當孩子們逐漸邁向青春期的門檻,一切似乎都變得不一樣了。一般女孩在10歲前后、男孩在12歲前后,就會進入青春期。這個時候的親子關(guān)系往往會進入新的階段。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長的父母,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強、一直停留原地的父母,更容易與孩子發(fā)生嚴重的沖突。大量孩子離家出走、自殺的悲劇事件,就是發(fā)生在這個年齡段前后。
所以,在孩子長大之前,所有父母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不遠的將來,你將面對一個怎樣的孩子,又該如何應(yīng)對。
對孩子和同伴瘋玩有意見?也許你只是不能接受孩子長大的信號
一位媽媽問:
我女兒9歲,讀小學四年級了。一直都挺懂事的。不過近來放暑假,玩有些瘋。整天就是要出去好朋友家里,不喊她回來她都可以一整天不著家。暑假作業(yè)扔一邊動也沒動。我忍著沒說她,可是她爸爸為著已經(jīng)批評過她好幾回了。按理孩子有朋友是好事,可是我們擔心這會帶給孩子一些不好的影響。
一般,孩子在兒童期就會有自己的朋友了。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的“朋友”似乎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更希望能夠融入自己的同伴中,也更害怕被同齡人拒絕。此時,習慣了孩子順從的父母,會感受到來自孩子同伴的“競爭”。呈現(xiàn)出來,就是父母們更多擔心孩子會交到不好的朋友,會被同伴帶壞,更容易在孩子交友問題上對孩子進行過多“干預”。
其實,父母們的緊張往往是失度的。父母們之所以緊張,并非因為孩子做了多么出格的行為,而是無法接受孩子即將要遠離自己的信號。
一個家庭教育健全的孩子,自有良好的判斷力,去對朋友的好壞進行篩選。而且,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父母和同伴對他們的意味是完全不同的。他們更可能與父母聊學習、學業(yè)表現(xiàn),而更可能與同伴聊約會和性有關(guān)的話題。父母對孩子同伴交往的粗暴干預,只會強化親子間的敵對,壓抑孩子正常發(fā)展的渠道。父母希望給孩子有效建議、引導的企圖,也更可能化為泡影。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開始更在意他的同伴,那么這是一個信號:做父母的需要開始做好準備,孩子們需要更大的世界去成長,我們要做的是放手,并以一個老朋友的身份,給予必要的提醒和守護。
覺得孩子總是不聽話、惹自己煩?也許你自己需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更年期”問題
晚婚晚育政策一直是被眾多父母執(zhí)行的,隨著經(jīng)濟生活的富足,社會生活的豐富,孩子們的青春期和媽媽們的更年期都提前了,這樣的話,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媽媽們也多是45歲左右的中年婦女,開始進入醫(yī)學意義上“更年期”,在這個階段,“更年期”與“青春期”的沖突非常常見。
在豆瓣上,曾經(jīng)專門有一個名叫“父母皆禍害”的群落。里面就是許多青年男女對自己更年期父母的各種吐槽和不滿。濃濃的火藥味背后,更多地看到兩輩人陷于各自的掙扎當中,卻很少有真正看見“對方”。
追究到底,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認同的問題。在這兩個特殊時期,人的生理都會發(fā)生巨大變化。邁入青春期,就是走向一次生理的高峰期;而走入更年期,則是進向一個衰退期。因此,兩個各自有重要課題需要處理的人,分別處于各自的焦慮當中,碰到一起,自然更容易發(fā)生激烈沖撞。
這個過程中,父母自身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畢竟,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看似出處要求獨立,其實心智并未成熟。他們?nèi)匀恍枰改傅目隙ê徒蛹{。因此,緩和親子沖突的主動權(quán),仍然把握在父母手里。
日益邁向中年的父母,必須要更勇敢,盡管這很難。其實,人的一生,一直在不停在向前、變化。接納這些變化,即是成長。不接納,就會出現(xiàn)問題,甚至導致病痛。父母先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往往也就不成問題了。
你還該懂得一些必要的親子交流技巧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常抱怨的就是沒法和孩子交流,說不了兩句就再無法對話下去,不是以孩子摔門而去告終,就是在父母的怒吼中結(jié)束。比如一位媽媽說:我有個大兒子今年十一歲了,說話都帶刺,是不是判逆期到了?
其實,這些父母往往還停留在原地,把已然長大的孩子,仍然當做一個小寶寶看待,并常用不恰當?shù)墓芙?,去干預孩子越來越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獨立自主的沖動。跟青春期孩子交流,下面這些技巧,你有必要了解:
1.家長要把孩子的表現(xiàn)當作他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xiàn),在心里真正接納孩子跟小時候的不同。
2.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看待問題。
3.我們說言多必失,批評、指責、抱怨、嘮叨、威脅、懲罰這些會傷害孩子的內(nèi)容大多時候都會在語言中,所以要少說多聽。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他更多時候是在尋找一個傾聽的對象,因此你仔細認真的聽孩子說話,原本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支持,在聽孩子說話的時候,給一些簡單的回應(yīng)和簡單的評說足夠。
4.說出你對孩子所做事情或者所說話的感受即可,不要長篇大論地告訴孩子如何去做。現(xiàn)在的孩子對大道理懂得比家長還要多,因此你的話他可能壓根就聽不進去。他只是想讓你表示一下認同而已,而你的認可已經(jīng)讓他滿足。
5.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切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努力把自己傳遞愛的方式調(diào)整到孩子的頻道上,以他能夠接受的方式給他。
6.青春期的孩子還是需要父母的“親密接觸”的,比如擁抱、摸摸頭、親親額頭等等。畢竟孩子的成長是延續(xù)的,小時候你一直跟他很親密,就因為孩子長大了,就不給了,他也會失落。
7.青春期的孩子切忌說教或打罵,想要打開和孩子溝通的途徑,不妨先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起,讓孩子逐漸對家長打開心扉。不要將家長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對孩子多鼓勵、多稱贊。
缺少父母的關(guān)注和陪伴,孩子勢必將注意力轉(zhuǎn)向外界,尋求安全感的方式也會從外界獲得。所以,還是要從調(diào)整父母開始。陪伴孩子時間的短暫,并不意味著陪伴孩子的質(zhì)量降低,反而應(yīng)該更專注更投入地陪伴孩子,利用時間多和孩子溝通,先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起,慢慢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沒有不付出就收獲的事情,對于孩子陪伴少、理解少、關(guān)注少,怎么可能獲得孩子敞開的心扉呢。
研究顯示:父母的心理素質(zhì)在孩子的性格中關(guān)系更為直接,父母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性格多表現(xiàn)為親切、率直,有活動能力;父母過分嚴厲,子女表現(xiàn)則往往是逃避、反抗或膽怯;父母處事忽冷忽熱,反復無常,子女多為神經(jīng)質(zhì)、自以為是、缺乏責任心、沒有耐心等。
因此,處于“更年期”的父母尤其要注意自己情緒生活的健康性,學會合理疏導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消極情緒的調(diào)控上為子女做個好榜樣。
總之,在青春期孩子尋求自主性的過程中,沖突和權(quán)利斗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大多數(shù)孩子和父母能夠解決好這些分歧,在維持彼此間積極情感的同時,重新調(diào)整與父母間的關(guān)系,使之變得更為平等。而那些特別叛逆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個原地踏步、不肯成長的父母。所以,無論孩子處于哪個年齡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覺察和成長都至關(guān)重要。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當聽到自己的“小尾巴”對自己說“不”的時候,我們的媽媽不要有受傷或者失敗的想法。
孩子的否定行為表明孩子開始產(chǎn)生自主意識,試圖了解周圍的環(huán)境,建立自己的好惡觀念,表達個人的需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孩子對媽媽的話說“不”。雖然孩子有“自我主張”是一件積極的事情,如果媽媽處理不好,也會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一、孩子產(chǎn)生反抗心理的原因
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學習思考問題,開始形成自己處世的觀點,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這時,身體和動作的發(fā)育使他們可以通過動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雖然,獨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記,兩歲左右的孩子還太小,不知道行為的后果,不能預見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因此,除了保護好孩子的安全外,父母還應(yīng)教他們學習考慮他人的感受,重要的事情一定得和父母商量。
二、怎樣的反抗表現(xiàn)是“正?!钡?/p>
在孩子獨立的過程中,你會遇到以下種種事情:
1、拒絕父母的要求;
2、和父母唱反調(diào);
3、不理睬父母;
4、不要父母摟抱,不和父母親熱;
5、不呆在父母身邊,從父母身邊跑開。
從孩子一歲開始,這些事情就時有發(fā)生,在兩歲左右更加頻繁和激烈。這是因為他們的語言功能沒有發(fā)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執(zhí)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在父母會感覺,孩子是和故意他們對著干。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又會變得很“乖”,3-5歲的孩子記憶力增加,思維能力增強,他們通過傾聽和使用語言來學習更多的東西,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三、幫助“反抗”幼兒度過反抗期
父母一定要記住:反抗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jīng)階段。只有通過父母的幫助,孩子才能順利度過反抗期:
1、情緒緊張的孩子更易反抗
在孩子疲憊和饑餓的時候,就該讓他們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歡的零食,有助于緩解緊張的情緒,而不是教他學習新東西或做事情。
周圍環(huán)境的變換也會讓孩子緊張,反抗心理加重。比如,當孩子生病時,通常他們的情緒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對著干,這時父母應(yīng)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時候不妨多寬容他們一些。
2、保護孩子的安全
孩子的危險意識不強,因此,他們會做出一些可能會產(chǎn)生危險后果的行為,發(fā)現(xiàn)后,父母應(yīng)立即制止,然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溝通,讓他了解自己行為的后果。比如說,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興,但可能被車子撞倒。你要告訴他:“媽媽不能讓你在大街上跑,因為這里車子很多,如果被車子撞到,會受傷,非常疼?!?/p>
3、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
舉例告訴孩子,詢問與命令產(chǎn)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書拿給我,好嗎?”和“把書拿給我!”。還有,告訴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點,你可以說“輕輕地拿起那個杯子”,不要說“不要把杯子打壞!”
4、父母的要求應(yīng)合理
對小孩子來說,讓他跟小朋友交換玩具比讓他無償?shù)匕炎约旱耐婢呓o小朋友更容易。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要求,但不能縱容他的不良習慣。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鬧地要蛋糕,不要因為周圍人的目光讓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帶出來,用平靜的語言告訴他:“因為你的表現(xiàn)很差,所以媽媽不能給你買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應(yīng)該對媽媽說?!甭睾⒆泳蛯W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5、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讓抵觸情緒控制自己,特別是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確實毫無原因地產(chǎn)生抵抗行為,不要因為覺得煩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樣做對孩子、對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選擇。
四、出現(xiàn)問題后怎么辦
比如易怒、情緒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現(xiàn)的一種狀態(tài),但孩子如果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tài)就屬于不正常的現(xiàn)象了。因此,當發(fā)現(xiàn)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的確發(fā)生問題時,最好的方法是及時尋求醫(yī)生和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千萬不能聽之任之。
孩子都上小學了,但是仍舊調(diào)皮、不聽話、不愛學習、你說東,他偏向西。這根源追問起來其實是因為第一反抗期沒有很好的把握。既然這樣,那大家一起跟著我的思路認真往下看——
第一反抗期是針對2-4周歲的幼兒?;仡櫼幌挛覀兒⒆釉诘谝环纯箷r的情形:
1.你的孩子大約幾歲時,你忽然感覺不聽話了?
2.對孩子不聽話?你是如何做的?是進行嚇唬?打罵?置之不理?還是把孩子弄哭后,又怕哭壞,最終又去哄呢?
3.在你家庭里,你們夫妻在教育孩子觀念上一致嗎?有沒有因為觀念不一致而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4.你們夫妻之間和老人之間在孩子的教養(yǎng)方面,有沒有觀念上的沖突和方法上的不一致?
對于這四個問題,你們家的情況是怎樣?面對這些問題,那我們要如何應(yīng)對呢?這一時期所體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一般有:
1.孩子想嘗試一切新鮮事物。
2.吃飯問題。
3.生活方面磨蹭。
不知大家是如何理解反抗之意的,我的片面理解是,在家庭生活中,一方對另一方不滿意,讓他做什么,他偏不聽。這正是2--4周歲幼兒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反抗。大家認真思考下,幾乎2--4周歲的幼兒都會經(jīng)歷這些現(xiàn)象。如果我們采取打罵,那終是無法解決這些現(xiàn)象的。那這是為何呢?
下面是老師分析的四種原因:
1.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們回過頭想想,當孩子一生下來時,完全就是一張白紙,在嬰兒期孩子只會用笑和哭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沒有其它情緒表達,而我們也只是初略孩子的情緒想法,靠我們平時的觀察來猜測寶寶想表達的意思。到寶寶2周歲基本很能說了。(不過我家培洪說話就比較晚,2周3個月才開始說話耶,當然開口后,很快就能說得很流利了)會用語言表達后,寶寶都想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加以表情,說出的話顯得比較夸張,而我們大人卻覺得好玩。老是以笑來應(yīng)對寶寶,其實這種方式是錯誤的,我們應(yīng)該主動引導孩子的表達。
還有就是大家抱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孩子能表達后,就想讓孩子開始識字。其實這個時期是寶寶最佳的口語期(0-3),我們只要每天對著寶寶說話,他就能成句成句地學會。這時的記憶力也是相當好。還有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的問題就是,當寶寶說要某一事物時,當你給他后,他又不要,不知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是為什么?只要是細心的家長,一定都會知道這么大的寶寶,在用詞方面還用得不準,所以產(chǎn)生了答非所問,他要東,你卻給了他西,孩子自然就會有情緒,而我們又不理解孩子的意圖。脾氣急燥的家長,這時就會有情緒,甚至還打孩子,這樣親子矛盾就來了。家長情緒失控時,我們不妨冷處理,細心觀察一下,而不能用傳統(tǒng)觀念,對于第一反抗期的寶寶來說是無效的。
2.家長忽略了游戲心理。
經(jīng)??吹胶⒆映燥?,滿地跑。其實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么要跑?是不是我們先追他,他才跑。孩子還以為我們在和他玩游戲呢?所以這不能怪孩子,只能從自身找原因,吃飯對于一個1歲半以后的孩子,如果餓了本能就會用手去抓東西吃。而我們卻老是怕弄臟衣服及地板,剝奪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培洪媽就是這樣,不過我當時最討厭孩子邊走邊吃,我是讓培洪一邊吃一邊看電視。這方法自然也是錯誤的。)只要我們了解到寶寶剛開始時都是用手來協(xié)調(diào)動作,寶寶一般用手感知會持續(xù)2個月,然后用勺子開始模仿我們大人的動作,手和嘴正在協(xié)調(diào)配合吃飯,剛開始也許會把飯打到臉上,額頭上……當我們意識到這是寶寶成長中的必須一課時。相信我們的年輕家長們都會滿心歡喜看著寶寶這一巨大變化的??涩F(xiàn)實中像我一樣的人還是比較多,包辦代替了孩子的本能。(終歸還是觀念在作怪)
我們當家長的要有心理準備,你要如何喂養(yǎng)你的孩子?孩子不愛吃飯,有沒有想過為何不愛吃?所以我們家長在遇到情況時應(yīng)該站在那先觀察、琢磨一下,想想招。怎樣在我們大人的序列中找到節(jié)奏感、責任感。如何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來引導?
3.單向思維。
經(jīng)??吹竭@一時期的寶寶,護自己的玩具現(xiàn)象。老師給這總結(jié)了一句話:“寧要玩具,不要友誼?!逼鋵嵈蠹壹毤毸伎枷麓_實如此,有時家里來了小朋友,是不是經(jīng)??吹胶⒆硬缓托∨笥逊窒碜约旱耐婢??如果大家知道這是這一時期寶寶的現(xiàn)象,就不覺得奇怪了,這時候我們只要用其它新鮮的東西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一般就可以了。這當然也需要我們的方式方法。所以對于我們家長朋友學習是很必要的。
4.隔代教育的影響讓孩子學會說“不”
對于這個問題,絕大部分家庭都經(jīng)歷過,如果我們試圖給寶寶養(yǎng)成好習慣,那必須要有約束力。如果在父母這邊建立好了好習慣,老人那邊卻破壞好習慣。這不難理解,因為我們和老人之間在觀念和方法上不一樣,所以我們就得在這上面作文章。才不會讓孩子生活在夾縫中,讓孩子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
那么我們年輕的父母們,又該如何應(yīng)對呢?
1.走到孩子身邊,蹲下來告訴孩子“我需要幫助”
當遇到你叫寶寶吃飯或者其它什么事時,如果寶寶專注于他手上的事,這時你如果叫了二遍,寶寶還是沒有反映,這時你就不要再說第三遍了,這時候的寶寶他只專心做自己的事,而完全沒有聽你在說什么,所以我們就沒必要再嘮叨了。我們可以走到孩子身邊,蹲下來一起關(guān)注寶寶手上的東西,這時,寶寶感覺到你來到他身邊,會抬起頭看你,你就可以面帶微笑,用眼睛看著寶寶的眼睛,用溫和的語氣,簡潔的語言對寶寶說:我需要你的幫助。對于這么大的寶寶,是很愿意幫助人的,當幫你做后,你對他說一聲:謝謝。那效果就更好了。不過,切忌不要用命令的語言。對于小一些的孩子,你用命令的語言可能性有作用,大一些的孩子就會反抗了:你為何自己不做?所以一定得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
2.制定家庭規(guī)則:
很多家長都習慣于對某一件事,嘮叨個不停,而忽略了制定家庭規(guī)則,這對于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是非常不利的。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家庭教育中,大家必須得關(guān)注規(guī)矩,當然這規(guī)矩需要全家一起總動員,不能只是孩子一人執(zhí)行,這樣孩子是不會遵守的。
我們已經(jīng)知道,這時期是處于游戲親子溝通,對于,那些愁于寶寶每天吃飯困難的家長們,你是否了解了寶寶在幼兒園的就餐習慣。我們可以和幼兒園一樣進行分餐制度。為什么會有5+2=0這個說法,就是因為孩子在幼兒園5天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周末2天在家,被父母破壞,又歸為0了。所以說,根源還是在我們家長身上。我們應(yīng)該在飯前和孩子商量規(guī)定好。吃一餐飯的時間是多少?到點了沒吃完就收碗筷,等到了規(guī)定的時間,就一定得執(zhí)行,這樣孩子經(jīng)歷幾次后,就明白,不吃媽媽就收走了,中間又沒零食吃。自然就會認真吃飯了。還有一點就是,在吃飯時,不要一家人的眼睛都盯著孩子,這樣過份的關(guān)注,會打亂孩子吃飯的就餐氛圍,只有建立良好的就餐秩序,同時有饑餓感,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會形成。
生活中我們一定不要老是嘮叨個不停,這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抓不住重點。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么?在和孩子交流時,要眼睛看著孩子眼睛,告訴孩子,你想做什么?或者讓孩子做什么?盡是用簡潔易懂的語言。
3.巧妙運用注意力轉(zhuǎn)移法應(yīng)對孩子的單向思維。
“第一反抗期”的寶寶對一切東西在他的眼里都感到新鮮,比如,經(jīng)??吹綄殞毎褨|西放到嘴里,這其實是寶寶通過嘴來嘗試這個東西,找下感覺。接著通過手來握、撿、放等肢體協(xié)調(diào)動作。如果,這時家長不分清紅皂白就上去搶孩子的東西,或者用武力來解決,這是徒勞的。這一舉動還有一危害就是,把孩子的好奇心、觀察力給阻斷了。好奇心一旦沒了,想像力也就沒了。如何避免呢?就像很多人覺得孩子把東西放到嘴巴里臟、不安全??蛇@么小的孩子卻不懂安全不安全;臟還是不臟。這只有在事前先進行家里安全教育和室外教育。并制造孩子探索世界的環(huán)境。讓孩子在這一時期充分發(fā)揮他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千萬不要忘了這一時期是寶寶單向思維時期,所以可以用其它新鮮事物來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
有些孩子,反抗行為特別強,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你讓他干的事情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干的事情,他偏要干,尤其是許多3~8歲的男孩子,更加普遍。孩子為什么有反抗行為呢?
一、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
怎樣看待孩子的反抗行為呢?家長看到孩子這種表現(xiàn),特別生氣,覺得自己怎么攤上這么一個孩子,真是倒楣。
其實,孩子有反抗行為并不稀奇。心理學家認為,3歲幼兒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3歲孩子幾乎是與“反抗”連結(jié)在一起的。這期間的幼兒正意味著人生第一次“危機來臨”。此期間孩子不管什么事都要反對,無論叫他做什么,他都說“不”;即使自己喜歡的事物,只要別人先說或先做了,他就不高興。當家長的對這類“反抗”要有正確認識;孩子并非故意反抗,他們是有理由而反抗的。1~2歲時,體力逐漸增強,到3歲時許多事情都可自己做了,他希望能把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但卻被壓制著,因而反抗;2~3歲幼兒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想法”,想把他們的“意欲”表現(xiàn)出來,但常被父母阻止和責罵,孩子的想法被成人社會的“規(guī)范”壓制了,所以他不得不反抗。欲求不滿足,常會發(fā)之于哭、嚷、生氣,大人認為孩子太任性了。這時候的孩子就這樣困擾在自己的意欲與社會規(guī)范的矛盾中,仿佛像個“小大人”了。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反抗行為是孩子必須經(jīng)過的階段,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反抗行為強的孩子,長大后容易有堅強的獨立意志。心理學家曾在2~5歲兒童中挑選100名反抗性較強者,以及100名幾乎看不出反抗性的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結(jié)果前者有84人意志較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和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能力,后者僅有少數(shù)人意志較堅強,其余的人遇事不能作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反抗行為要有一個正確認識,不要生氣,不要急躁。
二、怎樣教育反抗行為強的孩子
那么,怎樣才能引導、教育反抗行為強烈的孩子呢?教育孩子安然度過這個反抗期,就要讓“自我服務(wù)”不偏離“唯我獨尊”的意識,孩子的反抗便會自然地逐漸消失。如果強迫壓制他的反抗,將會“內(nèi)攻”,反抗心理一旦“內(nèi)攻”,便長久蘊釀在孩子心里,甚至終使孩子一輩子成為“反抗兒”或懦弱兒。因此,對孩子的反抗行為,要多加以正確引導。
1.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
“自我”心理使孩子什么都要自己做,只要情況許可,應(yīng)盡量使他“如愿以償”;鼓勵孩子把一事從頭到尾做完,即使成效不好,也要夸他幾句。3歲孩子能把一事做完全是了不起的。例如穿鞋著衣,穿外套等均可訓練。
2.讓孩子幫忙做事
家長可讓孩子幫助做簡單的事,如“抹桌面”,雖然孩子不能把桌面抹得非常干凈,但也要允許孩子去做。家長要注意他們尚不太關(guān)心做事是否完美的特點,例如,孩子戴歪了帽子,根本不愿意大人把它矯正過來,他做的事,很不愿意大人重新再做一次。孩子因為嘗到自己可以同大人一樣做事的滿足,就可以保持很長時間的良好情緒。
3.凡事都讓孩子親身“體驗一下”
不管做什么,家長要盡可能尊重孩子意見,不要過分干涉他,讓孩子自己來。有些事情明知孩子不可能做得好,也讓他去體驗一次。例如:此期幼兒尚無“大小觀念”,但有時卻會吵著要把大洋娃娃裝進一個比娃娃小的盒子里。成人不要一下就說“這樣不行”,還是讓他自己去試裝一下,等他試過后就會“知難而退”。這些方法并非討好孩子、遷就孩子,而是細心地啟發(fā)。不要用壓制他們來度過“反抗期”,只要堅持下去,不要多久,孩子便會有很大進步的。
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學校教育的內(nèi)容和方式發(fā)生了一些明顯變化,要求孩子必須開始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zhuǎn)變,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發(fā)展,會引發(fā)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現(xiàn)象。處在這一時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長關(guān)切的眼神、真誠的鼓勵和熱情幫助,只要家長能夠正確引導,孩子就會順利度過這一時期,以一個全新的姿態(tài)奔向人生的有一個驛站。
作為家長,要學會做“六心”父母:
1.潛心了解學校教育
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是孩子學習的轉(zhuǎn)折周期,學習的只是從易到難,也是學習的分化期。這一時期孩子的記憶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快速發(fā)展,是培養(yǎng)孩子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關(guān)鍵時期。孩子的邏輯和抽象思維能力以及歸類、對比、推理等能力開始增強,此時家長如果能配合學校,對孩子學習能力加強培養(yǎng),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時孩子的社會交往重心由家庭逐漸轉(zhuǎn)移到學校,同伴關(guān)系和友誼成為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四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道德認知能力,可以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則分析和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開始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沖動,并懂得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則約束自己的行為,但是言行往往不一致。此時家長尤其要配合學校注重孩子道德行為教育,讓孩子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2.靜心確定發(fā)展目標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個叫比塞爾的村莊,它靠在一塊15平方千米的綠洲旁,從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天三夜的時間??墒窃诳稀とR文于1926年發(fā)現(xiàn)它之前,這兒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沙漠。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爾人始終走不出那片沙漠?原來比塞爾人一直不認識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沒有方向的他們只能憑感覺向前走。然而,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一個人若是沒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會走出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終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從肯·萊文發(fā)現(xiàn)這個村莊之后,他便把識別北斗星的方法教給了當?shù)氐木用?,比塞爾人也相繼走出了他們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爾已經(jīng)成了一個旅游勝地,每一個到達比塞爾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一座紀念碑,碑上刻著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根據(jù)學校教育目標,結(jié)合孩子的特點,家長可以制訂適合自己孩子的發(fā)展目標,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3.耐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關(guān)鍵要解決好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激發(fā)興趣,一個是培養(yǎng)習慣。然而,當前孩子學習興趣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相反厭學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習煩惱”躍居孩子成長煩惱的首位,“老師,我每天都要寫很多作業(yè),有老師學校留的,還有媽媽留的,我還報了很多課外輔導班,每天都要很晚才睡覺,我很累?!边@是很多孩子學習現(xiàn)狀的真實寫照?!榜R上考試了,我很緊張,數(shù)學能力題不好,請幫我?!薄袄蠋煟覍W習很努力了,但成績還是不理想,我該怎么辦?”……家長的高期望,使得“家庭教育學?;爆F(xiàn)象加劇,家庭補習、課外班塞滿孩子的課余生活,緊張學習成為他們課余生活的全部,當孩子的弦繃得過緊的時候,勢必造成松懈;學校教育越來越精細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密度越來越大,加之很多課程已經(jīng)在課外班提前學習過,對于部分學生毫無新意可言,加劇了厭學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根治厭學,激發(fā)學習興趣,成為當下教育急需解決的難題。作為家長,應(yīng)配合學校,在激發(fā)孩子興趣方面做一些事情。
4.恒心培養(yǎng)習慣
對于孩子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很多教育專家都闡述過。目前養(yǎng)成教育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當前,“6+1”的養(yǎng)育模式,在懷抱中、在嬌寵中成長的孩子,學齡前已經(jīng)不再是一張白紙,他們長時間看電視、上網(wǎng)、打游戲、看漫畫等壞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
四年級是習慣定型的關(guān)鍵期,因而也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關(guān)鍵期。如果孩子在四年級尚未形成良好的習慣,或者養(yǎng)成了不良的習慣,家長則需要抓住這段習慣定型的關(guān)鍵期,督促孩子努力培養(yǎng)好的習慣,或抓住時機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培養(yǎng)習慣、矯正習慣的過程需要恒心堅守,一個好習慣的形成需要21天,從強制開始,鞏固下去需要堅持三個月左右,需要有滴水石穿的毅力。
5.細心呵護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是玻璃制品,稍有不甚就會打碎,要輕拿輕放孩子的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不容忽視,在學習、同伴交往、親子關(guān)系、師生關(guān)系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成為心頭的陰霾,揮之不去。“這學期的書寫下降了許多,作業(yè)也錯很多,做完作業(yè)還經(jīng)常忘記檢查。這樣一來,媽媽也給我留家庭作業(yè)了。作業(yè)要是做不完,我就不能玩了,真郁悶?!边@是學習煩惱?!拔矣袔讉€致命的缺點:1.動作慢、怎么都快不了!我什么?2.粗心,每次考試都會因為粗心而錯!3.丟三落四,丟東西不是一次兩次啦?!焙⒆幼晕艺J識比誰都清醒?!拔业陌职謰寢尳?jīng)常出差,我很孤獨。早、中、晚餐都是自己做,半年才能見他們一面。我好孤獨呀!”……誰說他們什么也不懂,他們用自己的心、情在感知這個世界。
6.平常心看待孩子成長
人生只有5%的時間是精彩的,5%的時間在經(jīng)歷痛苦,90%的時間趨于平淡;是5%的精彩引導我們?nèi)ソ?jīng)歷那些平淡、痛苦的軌跡。也許有的人人生的痛苦會多過5%的很多倍,人生不易。人生不是百米賽,而是馬拉松,如今都得快的,不一定是最后走得遠的。作為家長,要以平常心態(tài),看待孩子的進步、退步、成功、失敗,那些都是他成長過程中必經(jīng)的旅程。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成長需要,在每個成長過程中,補充那些足以支撐起其一生的精神食糧。
人生在過程里,做父母,也是終生學習的過程,不斷提升的過程。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你必須教你的孩子學會反抗》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過了周歲,很多父母隱隱感覺到:孩子不太好帶了。 的確,隨著孩子運動能力的提高,活動范圍的擴大,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發(fā)強烈,依個人偏愛而喜惡的事情也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就是抗拒行為的逐漸凸現(xiàn)。其實,這是...
鐵鐵的媽媽最近遇到了煩惱,幼兒園里的老師告訴她,鐵鐵在班里的表現(xiàn)欲望過于強烈,常常喜歡打斷老師的講話,老師讓其他小朋友回答問題時,鐵鐵也從來不聽,有時候,老師明明給了鐵鐵明確的提示,但鐵鐵也還是陷在自...
從前那個乖巧可人的寶寶怎么突然變得不聽話了?面對你家寶寶的“第一次反抗”,你也許心里暗暗高興:寶寶到了值得紀念的第一反抗期!可是,該如何應(yīng)對呢? “第一反抗期”為何出現(xiàn)得越來越早 一個不容忽視的新趨勢...
讓你的孩子學會非語言交流-幼兒能力培養(yǎng) 心理學家經(jīng)過一系列研究發(fā)現(xiàn),在面對面的交流中,55%的情感內(nèi)容是由非語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勢、手勢、體態(tài)、眼神等;38%的內(nèi)容由聲調(diào)表達,只有7%的內(nèi)容是...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