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
不容爭辯,當我們化身為孩子們的老師,我們應該常常對行為進行觀察分析,而教育筆記有助于提高老師的教育水平。那么,有哪些值得參考的教育筆記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教育隨筆:領導地位兒童同伴關系密探”,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小小領袖”強強的故事
強強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孩子:矮矮的個子、自然卷的頭發(fā)、黑黑的皮膚。唯一引人注意的是他亮閃閃的一雙眼睛,藏著挑戰(zhàn)和機警??墒?,就是這么一個看似弱小的孩子,卻有五六個孩子甘受他差遣,這些孩子緊密地圍繞在他的周圍,張口閉口:強強說……強強說……儼然將他當做權威人士來崇拜。他的確擁有“權威”:決定這個小圈子今天選擇什么戶外游戲。他要打球,就有人給他拿球拍;他要跨欄,便跨欄,甚至違反了他的規(guī)定的人,也甘心受他的懲罰。
筆者很好奇:是什么力量能夠令一群聰明伶俐的男孩子“臣服”于強強呢?他到底有怎樣的“個人魅力”?帶著這個疑問,筆者持續(xù)觀察并做了記錄,觀察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片段:
片段一:“你得給我疊被子”
新新是強強的超級“粉絲”,每次起床后,不管強強穿衣服有多慢,他都耐心地等著,直到兩人全部把起床要做的事情做完,才一起從午睡室出來。這段時間,強強越發(fā)慢了,新新有時會不耐煩地嘟囔幾句,自己想先行離開。
“你是我的好朋友嗎?”強強一看新新要離開自己,敏感地問。
“當然是!”新新說。
“那你得給我疊被子!”強強小聲地說。
新新不再說什么,默默地幫強強疊起了被子。
剛開始,老師以為新新樂于助人,還表揚了他??墒虑闈u漸不對勁了,強強明明自己會疊被子,而且疊得很好,但每次他都慢騰騰地穿衣服,然后“指使”新新給他疊被子。令人費解的是,新新似乎很樂意為強強做這些事情,一直圍著他忙來忙去。
片段二:“你讓我站第一個”
每次排隊,孩子們都要爭搶站在老師跟前的位置,似乎是個風水寶地。簡單的一個排隊,卻讓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而不簡單的事情:只要是強強的“死黨”先搶到這個位置,強強總有辦法讓他把位置讓出來,強強不管來得多晚,都能站到第一個!
遇到性格較弱的“死黨”,他會毫不猶豫地站到前面;遇到性格較強的同伴,他會用其他方式來實現(xiàn),如:“你讓我站第一個,我讓你看我的宇宙書!”如果占到位置的是其他的孩子,強強會讓自己的“死黨”去說服這個孩子,令其自動讓出位置來。只不過,后一種情況并不總能成功。
片段三:“你,解除”
戶外活動剛剛開始十分鐘,操場中間突然出現(xiàn)了兩個肩并肩、站得筆直的孩子,他們像武警戰(zhàn)士守衛(wèi)大門的姿態(tài)一樣。我起初不在意:“不過是孩子做游戲,一兩分鐘他們準堅持不住的?!?/p>
誰知道,三分鐘過去了,五分鐘過去了……兩個孩子絲毫沒有松懈的意思,還是那么筆直地站著。我很納悶:“什么游戲能讓兩個好動的孩子站這么久?還能站得那么好?”好奇心促使我上前問個究竟。
然而,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想要保守自己的秘密:“沒什么,沒什么!”奇怪了!什么事情這么神秘?在我的一再追問下,其中一個孩子臉上閃過一絲猶豫的表情,小聲說:“我們在罰站?!边@就更奇怪了:“誰罰你們站了?”兩個孩子不說話,依然筆直地站著。既然問不出什么來,我退了回來,準備靜觀其變。過了一會兒,強強過來了,指著其中一個孩子說:“你,解除!”得到“解除令”的孩子如釋重負般跟著強強走了,加入了打球的隊伍。另一個孩子,更加筆直地站著,似乎在用行動證明什么。這一切都被我看在眼里:“原來,他們是被強強罰站的?!笨墒?,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正在猜測著。
過了一會兒,強強和浩浩正用球拍追打著玩,互相攻擊。我叫住了他倆,收過了球拍,請他們想想剛才都做了什么。強強愣住了,倔強地看著我,不吭聲。正在這時,戲劇化的一幕出現(xiàn)了:被強強“罰站”的孩子一看強強犯了錯誤,自己的身體明顯放松了,自動“解除”,去玩了。言言跑過來,打抱不平地說:“強強太厲害了,別人打球不小心碰到他了,他就罰別人站!”我的疑團一下揭開了:原來強強的小團體中出現(xiàn)了“違規(guī)”的人,罰站就是強強制定的“規(guī)則”!
分析與討論
同伴交往為增強幼兒的社會技能、發(fā)展親社會行為、提高自我意識以及進一步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提供了經驗。從案例中發(fā)現(xiàn),大班幼兒已經能夠形成富有凝聚力的同伴群體,而且這種同伴群體具有一定的組織結構。
強強在群體中自然地成為公認的領頭人,并非教師權力介入的結果。該群體有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興趣(喜歡探索宇宙、打球)、經常共同參加某些活動(由強強發(fā)起)、共同的行為規(guī)則(違反者罰站)、共同進退(互相等待去做某事),等等。由此可見,他們已經形成了富有凝聚力的同伴群體,該幼兒群體已形成“自治”的局面。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班級作為一個微型社會,不僅體現(xiàn)在該群體有公認的制度、規(guī)則和目標上,而且更體現(xiàn)在班級成員各自的身份結構。幼兒在同伴群體中的地位是由各自不同的支配能力決定的。那些擁有“領袖”地位的孩子往往是同伴群體中受歡迎的個體,處于支配地位。這樣的兒童能在同伴群體中指導和協(xié)調他人行為,有效地組織活動。
正如案例中的強強,人際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都非常強,是同伴公認的聰明孩子。在組織活動時表現(xiàn)出較強的社會能力,在學習活動中能夠脫穎而出,獲得較好的評價。另外,由于他剛從國外回來,具有開闊的眼界、豐富的知識經驗(喜歡探索宇宙),從而使他成為同伴群體中默認的“領袖”。正因地位特殊,他有時可以享受特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與需要選擇小組任務,使分工更加明確、細致。而那些在體力、能力等方面甘拜下風的幼兒,為了找到群體的歸屬感和被群體接納的安全感,則心甘情愿地擔當起順從的追隨者的角色,這樣,同伴群體中的領導與跟隨的結構便形成了。
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幼兒之間的互動在不同場景下呈現(xiàn)出多樣化形態(tài)。在小組中確立“領袖”,使得同伴群體中有人實施“控制”,群體的決策和共同的任務更容易完成。大班幼兒仍善于模仿,他們把強強等社交能力較強的同伴作為榜樣,在言行方面受其影響,這不但鞏固了同伴關系,而且也促進了強強與班里其他幼兒的交往。這說明幼兒間的社會互動并不僅是行為的互動,也包括幼兒間心理上的相互影響。但是,這些擁有“領袖”地位的幼兒往往因過度自尊而受不了批評,因此應防止他們養(yǎng)成傲慢無禮、驅使他人、耍小心眼等不良個性的形成,應通過換位思考、移情等有效的教育策略,有針對性地引導這些幼兒個性品質的全面發(fā)展,發(fā)揮其在同伴中的積極作用。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引導督促同伴學習
區(qū)域活動規(guī)則的制定,只是為區(qū)域活動的高質量開展提供一種“可依的法”;“有法可依”,關鍵還在“有法必行”,否則,活動規(guī)則就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而要做到“有法必行”,則就需要教師要做好引導、督促幼兒掌握和遵守區(qū)域活動規(guī)則的工作。我們在實踐中,根據(jù)不同的規(guī)則性質,主要運用三種方法幫助幼兒掌握和遵守區(qū)域規(guī)則。
(1)環(huán)境暗示
暗示法,是指將區(qū)域活動規(guī)則蘊涵在環(huán)境之中,讓“環(huán)境說話”,讓環(huán)境來告訴幼兒活動規(guī)則。如區(qū)域規(guī)則牌上進區(qū)人數(shù)的限定問題,采用進門掛牌、投放適量同等材料等方法來提醒幼兒遵守該活動規(guī)則。掛牌粘鉤無進區(qū)牌、同等材料筐已空,孩子看到這些,就要先去別的區(qū)玩等等。
(2)語言提醒
幼兒由于年齡特點,在活動中常常會忘記規(guī)則從而影響了自己或別人的操作活動,在這時,可以采用語言提醒予幼兒適當?shù)膸椭H绠斢變河捎诓焕斫庖?guī)則而干擾了其他幼兒的活動時,老師可以用溫和的語氣提醒他:“你覺得這樣做好嗎?”“應該怎么做更好?”“請你……好嗎?”。而當幼兒由于不懂活動規(guī)則而無法活動時,如在角色區(qū)中,教師看到娃娃被媽媽扔在地上,就走過去抱起娃娃“呀,娃娃怎么哭了?”這種及時介入的行為提醒,既糾正了媽媽扔娃娃現(xiàn)象,又豐富了游戲情節(jié),在后續(xù)的游戲開展中提醒幼兒對規(guī)則的遵守。
3、同伴影響
同伴間的提醒一般適合于同區(qū)域活動的幼兒,而且更易于被幼兒所接受。這樣的交流所具有的效果是教師的直接指導所不能達到的。它不僅對區(qū)域性活動起到一種支持的作用,還起到幼兒對規(guī)則遵守的相互監(jiān)督,更好地內化了幼兒規(guī)則意識,并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孩子們帶來了吹泡器,在操場上吹泡泡。小磊沒帶吹泡器,靜靜地看著同伴吹泡泡。一一跑來邀請小磊一起吹泡泡,小磊看了一眼一一,放下手中的記錄紙,站了起來。兩人一起,一一吹,小磊抓泡泡?!翱炜窗?!泡泡上有好多顏色??!”小磊叫了出來。一一還在吹泡泡,小磊一個人慢慢地走到平衡橋上,拿出了紅色、黃色、綠色的蠟筆,在記錄紙上做標記。畫完后,又和一一一起玩,這回小磊吹泡泡,一一抓泡泡。吹了一會,小磊又去記錄紙上記下自己看到的泡泡上的顏色。
雖然小磊沒有帶吹泡器,但是在同伴的邀請下,并沒有感到沮喪,能愉快的和同伴游戲,而且還做好了記錄。同時也要鼓勵一一愿意與別人分享的行為。
我們知道,交往、合作的動機性是個體愿意與別人接觸、活動、合作并得到接納、認可的動機,人在與別人交往合作的過程會感到愉快,否則會感到寂寞和孤獨的。幼兒喜歡和同伴一起交往也是基于這種心理的需要。因此,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要鼓勵孩子和同伴分享,并樂于與同伴交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兒“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p>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等對孩子過多的溺愛,要什么就給什么,這樣就使大多孩子養(yǎng)成了“小霸王”、“小皇帝”的壞習慣。什么東西都想獨占,不知道謙讓。而矛盾一經產生,不是你打我一下,就是我抓你一把,嚴重的就會在臉上留下傷痕。這樣回到家里,家長也不樂意了,有時會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造成家長之間、家長和學校之間產生不可避免的摩擦,后果非常不好。兒童心理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自我為中心并不是獨生子女與生俱來的缺陷。因此,通過各種途徑讓幼兒在交往與各種活動中友愛意識,養(yǎng)成友愛行為是切實可行的,為此,我在以下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
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滲透愛的教育
我們運用直觀形象的教育手段,通過講故事、看圖片、念兒歌、聽歌曲、看幻燈片等方式,向幼兒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關于友愛相處的一些片斷,引發(fā)幼兒思考與討論,使他們親身體會別人的需求和感受,不斷增強幼兒團結友愛的思想意識,萌發(fā)關心別人的情感及愿望。如我在教歌曲《好朋友》時,即讓幼兒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又請孩子進行情境表演,然后通過幼兒討論:我們還可以為其他小朋友做哪些好人好事?并把生活中常見的好人好事續(xù)編成歌曲,讓大家邊唱邊表演,這樣不僅拓寬了我們的教學內容,而且讓幼兒體會到了團結友愛的重要性和做好事后的快樂心情!再如,在語言課中,我們把《孔融讓梨》、《愛幫助別人的小河馬》等故事講給幼兒聽,然后創(chuàng)設相應的生活環(huán)境,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引導幼兒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會處理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充分而深刻的體驗,激發(fā)幼兒的愛心行為,領悟友愛、謙讓、奉獻的深刻內涵,讓優(yōu)良的美德從小在幼兒心中扎根發(fā)芽。
二、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愛的意識和行為
游戲是幼兒的基礎活動,幼兒可以從游戲活動中學會很多東西。因此,為其創(chuàng)造愉悅的游戲環(huán)境,讓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愉快的交往,增強其愛的意識,養(yǎng)成友愛行為很重要。為此,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以進一步增強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和同情心,促進幼兒之間團結友愛、互助謙讓的道德品質。
讓幼兒在角色游戲“小醫(yī)院”、“我是公共汽車小司機”中,扮演醫(yī)生、病人、司機、乘客等角色,再現(xiàn)醫(yī)生認真為病人看病、在汽車上主動讓座的情景等等。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友情的社會環(huán)境,讓幼兒在這種氛圍中養(yǎng)成關心、同情,援助的優(yōu)良品格。并通過了解“民族文化”的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我的兄弟姐妹”緊相連的角色扮演機會,讓幼兒在游戲中互相體貼,共同努力、共同分享,從而引起情感共鳴。
三、榜樣示范,言傳身教
良好的習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習慣的培養(yǎng)猶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勁退千尋”,所以培養(yǎng)好習慣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否則,良好的習慣之舟就會擱淺,甚至倒退。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我們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從點滴做起,且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幼兒年齡小,善于模仿,父母、老師等所有周圍人的言語行為時刻影響著孩子的言語和行為。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力爭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典范。
在一日生活中,我們特別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幼兒的心情好壞、健康狀況、衣著冷暖,都在我們的關愛之中。為他們解決生活中的瑣碎小事,讓他們有個好心情。我們在教育教學的潛移默化中把良好的行為習慣烙印在孩子們的生活、學習中。愛孩子就要對孩子的行為習慣負責。作為老師,我們要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幼兒教育奉獻光和熱,讓孩子因我們而快樂,讓我們因孩子而幸福。
幼兒在家庭中主要是模仿父母的行為,因此,我們通過家長會、家園聯(lián)系、家長在園行為規(guī)范等形成與家長相互溝通、達成共識。建議其在日常生活中應以身作則,善待長輩、關心幫助別人,潛移默化的感染幼兒。另外,要求家長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有“愛心”行為的電視節(jié)目讓幼兒觀看,講述有“同情心”行為的故事給幼兒聽,以激發(fā)幼兒的“愛心”行為。這樣,我們家園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使幼兒的友愛教育具體而又充實,使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更顯成效。
另外,我們還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讓幼兒在活動中學會使用“歡迎您”、“請坐”、“歡迎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促進孩子們的友愛、互助、謙讓的良好社會道德品質和活潑、開朗、大方的個性的形成。教育他們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和需要,還應照顧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做到心中有他人,提高了幼兒樂群、親友、合作、共享等積極交往的能力。
由此可見,培養(yǎng)幼兒之間的友好關系,對它們進行愛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孩子正是在與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團結合作的交往能力。要提高幼兒的團結合作、交往的能力,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憑說教就可以達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我們教師做一個有心人為孩子創(chuàng)設各種交往環(huán)境,并進行悉心指導。孩子的童心是需要我們大家用心來呵護的,只有在孩子的心靈中種下愛的種子,再經過我們大家精心的澆灌、培育、呵護,這愛的種子才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著自己處理同伴間的矛盾
現(xiàn)在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凡是喜歡包辦,孩子的依賴性及獨立性及自理能力較差。在幼兒園這個群體中,孩子間的矛盾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孩子怎樣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作為老師應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孩子的父母們,在遇到自己的孩子帶點小傷或者掛點小彩后,如何處理,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呢?這是我們經常遇到而又必須及時處理好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
有一天,我在組織孩子排隊做操時,聽到隊伍后面?zhèn)鱽頎幊车穆曇?,原來是高銘煜和逍遙發(fā)生了矛盾,我問她們原因,兩個人同時對我說:“她擠我?!薄笆撬葦D我的?!薄八€推我了呢?!眱蓚€人你一句我一句搶著說著,我接著問:“為什么會擠到對方呢?你們有沒有聽到我整隊的口令?我已經讓大家保持半臂的距離?!边@時兩個人都不說話了,我又問:“你們兩個人都動手推對方了,這樣能解決問題嗎?”兩個人搖搖頭說:“不能?!薄澳乾F(xiàn)在應該怎么辦啊?”我問。這時兩個人都表示不再這樣做了,只是誰也沒有向對方道歉。
做完早操之后,我看兩個孩子都比較平靜了,就和兩個女孩兒說:“我們都是大二班的小朋友,發(fā)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矛盾我們就要想辦法去解決,但是不能動手,動手打人是不文明的行為,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找老師來幫忙,現(xiàn)在你們兩個握握手,還有好朋友?!闭f完,兩個人握握手,不好意思的笑了。
我們班還有一個叫李炑樊的小朋友。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游戲時發(fā)生爭執(zhí),我們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他也沒有和老師說。結果第二天他的媽媽就來跟我們說,說有一個小朋友打他的頭。結果當著他媽媽的面,我把他們兩個叫到我的跟前,問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正當我要跟他的媽媽解釋時,他媽媽突然拉著那個小朋友問:“你們兩個是好朋友嗎?”他回答:“是?!薄昂门笥阎g不因該打架,你們兩個既然是好朋友那就相互抱一抱吧!”兩個孩子在家長的教育下開心的抱到了一起。
我們作為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一方面要告訴孩子,打人是不文明、不禮貌的形為;另一方面,要教給孩子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如: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學會原諒別人的錯誤等。更要本著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留給孩子在自己親自處理和其他孩子發(fā)生糾紛的過程中,學會人際交往的本領;在與小朋友的爭執(zhí)中,慢慢體會與人相處的基本道理,學會面對小小的挫折。
老師還應該留心事情的發(fā)展,對于孩子間的公正處理,及時給予肯定;對受欺負沒有得到公正待遇的孩子,給予幫助,爭取到應有的理解和正義。讓孩子們明白:與人相處,要友好、友善、禮貌、平等。
孩子間的不友好行為是幼兒成長階段的正?,F(xiàn)象,教師和家長對此都要有正確的認識,真愛孩子就不要袒護孩子或者武力替孩子解決問題,要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讓孩子有機會享受“矛盾”中的成長,學會在成長的路上解決矛盾,大人和孩子就會共同成長,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我們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就不能代替孩子體驗。
區(qū)域活動開始了,你來到了建構區(qū)前面,站在玩具柜邊,隨著音樂擺動著自己的身體,很有節(jié)奏感。你的眼睛一直盯著建構區(qū)里的小朋友,可能你也很感興趣,但你一直沒有進去。
十來分鐘后,方**看見了,說:“你要不要來這里玩?”你點點頭。方**說:“那你進來呀!我們一起玩!”你趕緊脫了鞋,把鞋放整齊了,進入到建構區(qū)。你看著方**在玩的車子,說:“你這個越野車是不是王**的啊?”方**點了點頭,把車子開走了。你看了看走到桶裝的積木邊,從里面拿出幾塊圓柱體的積木,走到方**邊說:“裝這個,好不好?”方**說:“好的!”你把圓柱體的積木遞給方梓旭,一邊說:“等下你玩好了,還給我哦!”方梓旭說:“知道了!”你開心地跟在方**后面,看著車子開來開去。
圓柱形的積木掉下來了,你拎來一桶積木,和方**一起把圓柱形的積木換成了正方體,放了幾個之后,你趴在地上,一會兒手摸摸車輪,一會兒把車門開開關關??粗?*繼續(xù)裝積木、卸積木,你離開了車子,將地上的積木進行整理。
在這里,我看到了什么樣的學習在發(fā)生?
這是建構區(qū)中的一個小故事,我們看到了一個正在成長的你。一直以來你的語言能力制約了你的社會交往。但在今天,你開始會采用不一樣的策略和同伴進行交往:首先是吸引同伴的注意力,你在建構區(qū)前整整跳了十來分鐘的舞,這個舉動引起了方梓旭小朋友的注意,于是你收到了他的邀請;接著你開始尋找話題,當你發(fā)現(xiàn)方**玩的越野車是你所知道的,你開始和他攀談,于是就順利地和方梓旭搭上了關系;然后你能敏感地發(fā)現(xiàn)同伴的需求,為他提供了各種積木,進行了互動,最后你能克制自己,讓同伴喜歡你,從你摸摸車輪,玩玩車門,看得出來你也肯定很喜歡這輛越野車,但是當你發(fā)現(xiàn)方**沒有舍棄車子的念頭時,你并沒有強制性地去玩車子,而是將車子上掉下來的積木進行整理,這個可是在同伴心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相信下次方**還是會邀請你一起玩的!
下一步的機會和可能性
在觀察中,老師覺得你還是處于比較被動地接受階段,可能你還是不太自信,老師將提供更多表現(xiàn)自己的平臺,也希望家長能多帶你和同伴一起玩,讓你更加自信,更加主動!
你的語言能力有所提高,能使用疑問句和祈使句,且句子也比較長了,那么你能否和我們講一講你為什么沒有直接進入到建構區(qū)?為什么沒有玩你想要玩的越野車?你若能清楚地表述這些,相信有更多的小朋友能了解你,喜歡你!
教育筆記:《同伴導向作用》
天氣熱了,班里的女孩子們都穿上了漂亮的裙子。本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最近發(fā)現(xiàn)有不少家長跟我們訴說這樣的難題:如孩子在家不愿穿那件過去喜歡穿的衣服、裙子了,問她為什么,原來是小朋友說不好看,沒有小珠子、亮片等等。雖然家長苦口婆心地教導,但孩子就是不理解,非要買新的、漂亮的裙子穿。其實這是“同伴導向”作用,大家在一起相互模仿學習,相互影響感染,“一個學一個”,表現(xiàn)出一些“同伴導向”行為:同伴梳的發(fā)型,我也要梳;同伴有的玩具,我也想要……于是在這種心理支配下,他們越來越在乎同伴們的看法。
當然,“同伴導向”有些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消極因素也不少,就如上面所說的。作為家長,不能忽視“同伴導向”作用,要引導孩子接受同伴好的影響,也要注意幫助孩子避免同伴壞的影響。我們要關心、了解孩子,注意孩子的細微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家長平時要多和孩子交流,指正孩子對的言行,提高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判斷能力,使孩子逐步建立起積極向上的獨立性,從而抵制“同伴導向”中的消極因素。
下午臨近離園,小朋友們圍坐成半圓正在看繪本。小陳手里打開書,一邊笑著一邊對著旁邊小羽的耳朵說悄悄話。隨后,兩人一起笑了起來,小羽一邊笑還一邊彎下腰去,用雙手支撐著地面。小陳看到后也學著他的樣子彎腰下去,兩人看著對方笑得更開心了。這時,小羽被另一個小朋友的說話聲吸引,扭頭看向這個小朋友。小陳看到小羽扭頭后就收起了自己的笑容,兩排牙齒緊咬著,頭也隨著牙齒的發(fā)力有些輕微的左右晃動。小陳看了小羽一小會,小羽仍沒有回頭,于是小陳用手拍小羽的肩膀。小羽回頭看小陳,愣了一下,隨后一邊兩眼泛紅,一邊看著小陳說:“老師,他打我。”
根據(jù)我對小陳的了解,小陳是一個善良有愛、且社會性較強的孩子,他在與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很高的熱情。但當他的熱情沒有得到對方的關注或回應時,就會很著急。在行為上的表現(xiàn)為:通過抓同伴的胳膊,搖動同伴身體、推同伴等方式來引起對方對自己的關注。但與在同伴沖突中采取這些方式進行情緒發(fā)泄的幼兒不同,小陳的行為是幼兒動作發(fā)展先于語言發(fā)展的典型表現(xiàn)。由于不知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小陳選用這種方式“說話”,表達自己的訴求,告訴同伴:你怎么不理我?你快跟我玩呀??偟膩碚f小陳的行為出發(fā)點善意的,只是表達方式不當。因此,小陳需要學習處理這類問題的正確方法,鑒于對小陳的如上了解,我采取以下策略。
看到小陳和小羽的這一過程,我先指出小羽的問題,幫助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也有一定的不合理之處,隨后再單獨找小陳。我對小羽說:小羽,小椅子應該怎么坐?你剛才坐的對嗎?小羽眼睛紅紅的看著我搖搖頭。
然后我讓小陳單獨來找我。小陳跟著我走到睡臺邊,我拉的他的手問他:“小陳,剛才為什么打了小羽一下?是不是因為他沒跟你玩你著急了?”小陳眼睛看著別處回答:“是的?!蔽遥骸澳阒蹦艽蛐∨笥褑幔俊毙£悾骸安荒??!蔽依^續(xù)說道:“其實你就是喜歡他,想跟他一起玩,只是你總是很著急,所以用錯了的方法是嗎?”小陳說:“是的?!蔽医又f:“那小璐老師有個好辦法,可以讓你表達對小朋友的喜歡?!蔽业脑掃€沒說完,小陳急忙問:“是什么方法?”我說:“是抱一抱的方法。如果你很喜歡這個小朋友的時候,你就用手輕輕地抱一抱他,就像老師這樣,輕輕地?!闭f著,我輕輕地抱了小陳給他做了示范。隨后我接著說:“用這個辦法就能讓小朋友知道你很喜歡他,想跟他一起玩,下次你遇到想一起玩的小朋友就用這個辦法試一試好嗎?”小陳點點頭說:“好?!?/p>
當我還在想小陳什么時候會用上這個方法時,當天下午離園時我就收到了小陳的“驚喜”。
離園時,小陳的家長還在門外等候,小羽的家長已經準備接小羽回家。小陳看到小羽站起身要去架椅子,連忙跑到小羽的旁邊張開自己的手臂輕輕地抱了一下正在彎腰拿椅子的小羽,并說了一句:“小羽,明天見。”隨后小陳立刻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小羽一邊架椅子,一邊說了句:“再見”就離開了。
小陳的這一行為,著實讓我欣慰,我沒想過他會這么快就使用這個新辦法。但要想讓輕輕抱一抱的方法變成他的持續(xù)性自發(fā)行為我還需要在一日生活中對他對一些關注,并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及時強化。據(jù)此,我計劃將糾正小陳的行為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行為糾正初期,當小陳使用了抱一抱的方法,我會采取正強化的方式,口頭表揚并獎勵他一個貼紙等,幫助他建立使用這一方法帶來的積極情緒體驗。第二階段:行為糾正中期,通過言語表揚、或代幣制的方式對小陳的行為進行強化,逐步脫離物質獎勵。第三階段,行為穩(wěn)定期,此時通過將小陳的進步作為事例,在全班幼兒面前樹立榜樣,幫助小陳感受學習抱一抱的方法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將這一方法發(fā)展為小陳的持續(xù)性自發(fā)行為。
《方臉盤圓臉蛋》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huán)節(jié)設置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的提問是為了啟發(fā)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長著方臉盤、方身體、方手、方眼睛……;老婆婆長著圓臉盤、園眼鏡、圓身體……。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啟發(fā)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分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了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我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后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積木娃娃本領大》這節(jié)課也有異曲同工的地方,孩子們通過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了各種形狀的積木都有不同的用處,從而聯(lián)系到小朋友在一起要團結友愛。積木是孩子們每天都接觸的玩具,他們對用各種形狀的積木來進行搭建的活動很感興趣,也體驗到了合作拼搭積木的樂趣。最后我請小朋友談一談生活中的互相幫助的事例,對于好的行為給予及時的表演,使每個孩子都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并且熱愛我們這個大集體。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教育隨筆:領導地位兒童同伴關系密探》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筆記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隨筆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教育隨筆:引導督促同伴學習 區(qū)域活動規(guī)則的制定,只是為區(qū)域活動的高質量開展提供一種“可依的法”;“有法可依”,關鍵還在“有法必行”,否則,活動規(guī)則就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而要做到“有法必行”,則就需要教...
孩子們帶來了吹泡器,在操場上吹泡泡。小磊沒帶吹泡器,靜靜地看著同伴吹泡泡。一一跑來邀請小磊一起吹泡泡,小磊看了一眼一一,放下手中的記錄紙,站了起來。兩人一起,一一吹,小磊抓泡泡?!翱炜窗。∨菖萆嫌泻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兒“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現(xiàn)在的孩子...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著自己處理同伴間的矛盾 現(xiàn)在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凡是喜歡包辦,孩子的依賴性及獨立性及自理能力較差。在幼兒園這個群體中,孩子間的矛盾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孩子怎樣處理自己與他...
區(qū)域活動開始了,你來到了建構區(qū)前面,站在玩具柜邊,隨著音樂擺動著自己的身體,很有節(jié)奏感。你的眼睛一直盯著建構區(qū)里的小朋友,可能你也很感興趣,但你一直沒有進去。 十來分鐘后,方**看見了,說:“你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