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寶寶的溝通方式(1-3歲)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幼兒故事3歲。

學校與家庭分工合作,一個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習慣,一個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幼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新的起點,新的方向,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成長!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寶寶的溝通方式(1-3歲)”,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多數孩子都是在這個階段開始學會說話的,盡管有的寶寶在不滿一歲的時候就能開口喊“爸爸”、“媽媽”,而有的則在兩周歲時還不曾開口說話。不要擔心,如果你的孩子先學會的是走路,那么之后他很快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語言學習上來。因此如果寶寶學說話遲一些,也沒有什么不正常,這并不一定意味著孩子的語言能力低下。

也許你的寶寶現在已經學會了很多只言片語。當他咿咿呀呀地“說話”時,你簡直無法理解。但是一旦他真正開口學會說話時,他的進步將非常之快。他很快就能夠指著熟悉的東西,叫出它的名字,并能夠辨認出他所熟悉的人、物品以及身體的各個部位。到兩周歲以前,他就可能會使用短語或兩到四個字的短句了。

無論你的寶寶什么時候開口說話,有一點是肯定的:在此之前,他已經能夠理解你的話的大部分含義。如果你向他發(fā)出指令,“把小熊給媽媽抱過來”,他能夠迅速做出準確的反應。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淘氣了。你會發(fā)現自己整天都在為這個連路都走不穩(wěn)的小東西而提心吊膽,眼睛一刻也不能離開他。你必須一遍又一遍地告誡他不要碰這個,不要弄那個。而他卻像得了健忘癥一樣,剛被說過,轉身又去拿這碰那,搞得你哭笑不得,脾氣不好的甚至為此大發(fā)雷霆。其實他并非不懂,只是借此來試探你的忍耐極限和他自己對大人的影響力。到18個月大的時候,他已經掌握了說“不”的權力。兩歲的時候,如果他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就會大發(fā)脾氣,摔東西、打滾、哭鬧,給你臉色瞧。他還變得很霸道,什么東西都要據為己有,你將常常能夠聽到他為很多東西都帶上“我的”兩個字。如果將他心愛的東西拿走,他會氣得眼淚汪汪,他寧可把東西毀掉,也不讓別人得到。如果你對其他孩子顯示出過多的關心,他也會很難過,非鉆到你的懷里,讓你親他抱他不可。zqmbj.cn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1-3歲孩子禮貌教育策略


有禮貌的寶寶人見人愛。父母無不希望把自己的寶寶養(yǎng)育成有人緣、守規(guī)矩、有修養(yǎng)的小紳士、小淑女。其實,爸爸媽媽只要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就不難使寶寶逐漸學習到社交的禮儀、養(yǎng)成講禮貌的好習慣。

1-2歲寶寶禮貌教育策略

調教策略1:微笑也是一種禮貌

禮貌教育越早越好,微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寶寶還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時,爸爸媽媽最好經常逗寶寶“笑一笑”,鼓勵他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讓寶寶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喜歡笑。

調教策略2:說話要說文明話

開口學說話,是寶寶學習禮貌的一個好時機。父母反復告訴小寶寶:接受了別人的幫助或禮物時,應該說“謝謝”;需要或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先對人家說“請”;做錯事情、惹了麻煩或影響了別人,應該說:“對不起”……如此,寶寶就能在學說話的第一時間內,接受禮貌語言,且印象深刻,能避免走彎路。

2-3歲寶寶禮貌教育策略

調教策略1:讓寶寶“愛”上打招呼

帶寶寶外出,見到認識的人,教會寶寶說“叔叔好或阿姨好”,除了對方贊美寶寶之外,爸爸媽媽也要及時附和,肯定寶寶“有禮貌、真乖”;這個積極的回應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然后繼續(xù)督促寶寶這樣做。有了被夸獎這個美好的感覺激勵著,久而久之,寶寶見了熟人就會自覺地打招呼了。如果寶寶對陌生人也主動問好,父母一定要夸他做得好,是個受人歡迎的孩子。當然,每次進家門,要和家人打招呼;出門之前要說“再見”。

調教策略2:聽,有人在說話

在家人講話或爸爸媽媽和客人談話時,寶寶經常會有話要說。在別人說話的時候要注意傾聽,不能大聲喧嘩、也不能中間插嘴;平時和大人說話,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認真聽,不可隨意走開。如確實有事,可先拉拉大人的衣服,或以目光示意;得到允許后小聲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懂得,這樣做是對他人的尊重,而以尊重為前提,凡事會更順利。

調教策略3:做個熱情好客的小主人

家里有客人來,父母不妨利用這個機會訓練孩子講禮貌。比如,在客人進門的時候,教寶寶舞著小手說“歡迎”、甜甜地問聲好;稍大一點的寶寶,媽媽不如放手讓他擺糖果、拿飲料;如果有小朋友來,提醒寶寶主動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圖畫書,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不和小朋友爭吵。另外,也不要借著小客人在,提一些額外的要求,或無理取鬧。

寶寶禮貌教育之父母守則

◎給寶寶一個“范本”

要求寶寶做到的事情,父母一定提前做到,并給孩子一個好的“模板”。

◎提供“實習”的機會

學習講禮貌也是個反復實踐的過程,父母應多給寶寶創(chuàng)造練習的機會。

◎避免“硬碰硬”

有的寶寶個性比較強或相對內向,不愿意和人打招呼,如果父母強迫孩子,很可能適得其反;不如暫時放棄,并以自己的言行給寶寶做個表率。因為,父母“做的”比“說的”更能使寶寶明白自己該怎么做。

1—3歲寶寶聰明的標準


“這孩子話說得早,真是聰明”

“走路走得早的孩子要聰明些”

“會爬的孩子聰明些”

誰家有了小寶寶,周圍熱心腸的爺爺、奶奶、伯伯們,都愛用各自的標準和說法將小寶寶評判一番。說得多了,年輕的爸媽們也犯了糊涂:寶寶聰不聰明,難道還有個標準不成?

不同年齡的寶寶,聰明標準各不同

兒童的智力發(fā)育參差不齊。對于3歲前的寶寶,民間通??醋呗?、說話等的早晚來判斷是否聰明。市兒童醫(yī)院副院長吳燕祥認為,兒童智力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與遺傳和教育環(huán)境、營養(yǎng)等因素有關,判斷兒童聰明的標準是不同年齡的不同表現。

1—3歲寶寶聰明的標準

一般來說,1歲左右的寶寶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獨立行走有些膽怯,所以這時不能把說話和行走作為是否聰明的主要依據。但1歲以上3歲以下寶寶的行為活動是其智力發(fā)育水平的標志。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坐、爬、走、言語等來判斷寶寶的智力發(fā)展程度。

據介紹,寶寶行為的發(fā)展有一定規(guī)律,何時出現某種行為有一定次序。如對積木的反應,寶寶1歲時只有試疊動作,15個月能疊起兩塊,而18個月能疊起3-4塊,這是兒童神經系統(tǒng)和運動系統(tǒng)逐步成熟所表現的不同行為反應。

到兩三歲時,寶寶的智力發(fā)育有重大變化。主要有如下特點:

·學會了獨立行走、跑、跳等許多新的隨意動作:2歲能拿小匙吃飯,3歲會用小手串珠子,會用筆畫圈。

·能理解成人的言語,也能用語言與成人進行最簡單的交流。

·開始最初的游戲,同時逐步有可能開始最簡單的模擬活動和自我服務性勞動:如吃飯、洗手、穿簡單衣服等。

·自我意識萌芽,智力活動有一點隨意性,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比如會將自己的玩具抱住,告訴他人“這是我的”。

·有獨立行動的愿望和最簡單的想象:如主動拿筆畫一些圖案等。

·感覺和知覺也有明顯發(fā)展:如能辨別紅綠藍等幾種基本顏色等。

健康是寶寶聰明的基礎

寶寶是否聰明,還要靠父母在后天科學營養(yǎng)地進行喂養(yǎng)。母乳是最佳的天然營養(yǎng)品,而且有防病作用。6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開始添加蛋黃、碎魚肉、肝泥、果泥等輔食,同時可試吃固體食物如餅干等。這些輔食可以增加孩子的咀嚼能力,促進牙齒發(fā)育,幫助孩子的大腦加快發(fā)育。

嬰兒在1歲時最好以進食物為主,每日4—5餐,早晚餐吃些奶??傊?,食物的質地也要逐步從流質到半流質、軟食到固體食物的轉變過程

,從而過渡到兒童膳食,在斷奶時不致因飲食的突然變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

另外,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保證睡眠、多通過撫摩與寶寶進行情感交流對寶寶的智力發(fā)育很重要。

1-10歲寶寶分階段教育方式


其實我一直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可以一概而論,更不可以用通用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網上那些所謂的簡單、有效、高效的辦法我都是一看了之。但是,前幾天無意中看到了這篇很長的文章,雖然很長,我還是津津有問的讀完,很贊!

每個階段都有一個主題

1歲半:愛唱反調

2歲:開始關心他人

2歲半: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的第一叛逆期

3歲:喜歡與人分享

3歲半:缺乏安全感

4歲:愛吹牛

4歲半:分不清真實與幻想

5歲:可愛的黃金年華

5歲半到6歲:極端自我中心

7歲:喜歡獨處的年齡

8歲:具有評價事務的能力

9歲:追求完美

10歲:青春期前奇妙的緩沖

1~2歲

2歲前后的小壞蛋有多壞,我們都已經知道了。

最突出的表現包括:“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占有欲強、自私霸道。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愿、意圖。但他們不懂得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他們自己的意圖。他們一點兒也不壞,一點兒也沒有折磨媽媽、蠻不講理的意思。

對待這么小的小寶寶,書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

生活規(guī)律:餓了、渴了、累了、困了、悶了,孩子就容易發(fā)脾氣。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guī)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采取恰當措施,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

轉移注意:這么小的寶寶,注意力移動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進餐椅吃飯,孩子打挺不肯進去,你就不必堅持。拿些小胡蘿卜丁啦小麥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興心情愉快時,再抱進餐椅里去。

不當觀眾:當孩子打滾撒賴時,不當觀眾。沒有觀眾了,這演員也就沒趣了。

繞開硬碰硬:如果你問,“你要不要洗澡?” 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鴨子,還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當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餓時,你也會和孩子一樣,容易發(fā)脾氣。就像對待孩子一樣,在預計你自己要進入“壞情緒區(qū)”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給自己充足電

3歲

從情緒上看,三歲的他是個快樂的年紀,他友善,平靜,充滿安全感,易于接受,也樂于分享。

在兩歲半是吵鬧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歲的時候,會突然變得安靜而斯文。他會經常說,好或者要。笑的時候比哭的時候多,對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協。

三歲時,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緒發(fā)展上,會呈現一個穩(wěn)定的狀態(tài)。此時他已經有很好的自我意識和穩(wěn)固的自我概念。當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別人如何對待他有很大的關系。

雖然在三歲的時候,他一向強硬的拒絕態(tài)度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賴,但他也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增強。

同時三歲也是個“我們的年齡”。他會喜歡說,我們來,我們一起來散步。這種一起做或者是我們的感覺,讓他有依賴的感覺。同時,他也喜歡分享的滋味。從前看起來滿喜歡獨立的孩子,現在卻經常和媽媽說,你幫我做,或是你做給我看。

他喜歡與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他最喜歡的人還是媽媽。尤其是媽媽放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講故事給他聽,跟他玩游戲,或者陪在他身邊是,總是帶給他歡樂的情緒。

他在肢體動作的控制上,已經相當成熟和舒暢。他步伐穩(wěn)定,走的很好,跑的很順,在急轉彎是也不費勁。他走路時候,兩手自然的擺動,不需要夸張的伸張手臂來平衡重心。

在語言能力上他的發(fā)展也到了新天地。他喜歡學習新的字,尤其喜歡這些字眼:新的,秘密,嚇一跳、好難。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時候,如果你說對了話,還可以搶救場面呢。比如,你說出,小驚奇,或者小禮物這個字,而且你也實際的拿出這個小禮物是,那么就算是一塊小的餅干,也能博得孩子無限的歡欣,把剛才的不愉快全給忘了。

但好景不長,當你還在享受這段美好時光的時候,時間已經悄悄的把他帶到另外一個成長階段。這就是穩(wěn)定之后會出現一段不穩(wěn)定的時期了。

3歲半

三歲是合作的年紀,三歲半則恰恰相反。反抗是三歲半到四歲這個時期最大的特征。

對媽媽而言,三歲半的孩子好想凡事都想和她做對。三歲半是一個內向,焦慮,缺乏安全感,同時意志力極強的年齡。

有的時候,我們難免會以為他只所以這么固執(zhí),是因為他太自信了。其實全然不是那回事,而且剛好相反。

三歲半的孩子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甚至在他的生理發(fā)展上,也表現是他的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的發(fā)抖。情緒和肢體上的不安全感,經常在這個階段表現出來。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天,他都在掙扎中過日子,生活過的很不愉快。

他經常試著去控制外界,以減少他的焦慮和不安。比如他唱命令周圍的人說,不要看不要笑一分鐘,他才得意洋洋的發(fā)號命令。但是只要別人稍微不注意他,她會馬上要求大家注意他。他不讓媽媽講電話,不讓爸爸看報紙,連爸媽互相講話都不行。

他正在體驗自己與別人的關系,以及自我這個個體。他不在對我們那么干興趣,這也是他發(fā)號施令的原因之一。他覺得別人無意的一瞥,都是侵犯到他的自主權。

在三歲半的年齡,朋友對他相當重要。也就是因為他熱衷與他的朋友,是他的行為也有可喜的一面。

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他想象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對于父母來說,當他到了三歲半的時候,我們的格外小心。

雖然這是一段不愉快的時期,但是孩子不是你的敵人,他不是故意要和你做對,而是他處于身心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都要我們多費精力,多花心思來處理。接受他在找個年齡,最大的情緒發(fā)泄對象是媽媽的事實。還有在他不鬧情緒的時候,騰出時間陪他玩。

也許他是一個愉悅和順的孩子,他能平靜度過三歲半島四歲的這段期間,因此,我們不必擔心他沒有表現出不穩(wěn)定的特征。如果他真的出現這些情況的話,我們也大可放心。因為就算脾氣再好,孩子也會有不穩(wěn)定的時候。

4歲

三歲的小孩有顆溫順的心,四歲的小孩的心則是活潑的。

典型的四歲孩子喜愛冒險,喜愛遠足,喜愛刺激,他喜愛任何新鮮的事物,去接觸不認識的人,喜愛到新的地方,喜歡新的游戲,新的玩具,新的活動和新書。對于大人所提的娛樂點子,再沒有人比他們更有反應了。

這個年齡的孩子,無論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亂跳的、荒謬好笑的、無拘無束,對什么事情都躍躍欲試。和三歲半那時愛吵又愛鬧的情形相比較之下,他的改變可不是不小哦?,F在他經常說話多一點,也有點愛吹牛,有的時候還有些跋扈。這些都是因為他開始進入表現自我的領域,新鮮加上過度興奮所致。

四歲的小孩雖然老是想往外跑,也經常不受規(guī)矩,然而,如果他用心,還是蠻可以信賴的。在他四歲半前,很多孩子都能讓父母放心地準許他們到戶外去玩耍,而不去監(jiān)視或查看。然而,小孩子很想知道,在大人喊停之前,他到底能玩到哪里,這種需要如果和他喜歡向外擴張的習性結合,這個四歲的孩子就會表現出這個年齡最大的特點---喜歡逾越范圍。

所以很多四歲的孩子非常喜歡,“最遠到樹哪里,最遠到門那里”這些口頭上的限制。甚至,如果你告訴他,你應當做或者不要做這個,他就會很遵守這些規(guī)矩。

5歲

五歲,開朗而愉悅的年齡。

五歲的孩子象陽光一樣,溫暖,明朗。

五歲小孩是母親愿望的實現。從孕育,生產,初生時的事事包辦;一到兩歲是的步步緊盯;三歲四歲時的蠻不講理;到了五歲,終于可以讓父母松一口氣。欣慰地欣賞自己養(yǎng)育多時的成果,充分吸收五歲小孩愛的回報。那個小搗蛋,終于變得懂事了,講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個好小孩,要討媽媽歡欣,他的世界都以媽媽為中心。他的小小心靈充滿了對人,對物,甚至對神的愛。他張大眼睛,好奇的學習,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給他的一切美好。

五歲,黃金年齡。

五歲的小孩所以能夠不惹麻煩,最重要的關鍵是,他已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斷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6歲

在寫6歲娃之前,有必要迅速瀏覽一下5歲娃。5歲娃,是孩子也是父母最快樂的時光。他喜悅、安詳、友善、寬容,喜歡順從家長。而且,媽媽是他世界的中心,讓媽媽快樂,就是他的快樂。美好的黃金年華5歲之后,就進入暴風驟雨的人生第2叛逆期了。這個叛逆期的特點,是孩子極端的、同時的兩極化。他有本事在轉瞬間討厭剛才還滿心喜歡的事情。而且,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媽媽,而是他自己。他希望按事事處處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對父母常常“抗旨不尊”,“我不要那樣!我就要這樣!”6歲娃同時在兩個極端游走。他可以在學校里做一個模范生,回家里當一個小惡霸也因為他的兩極化,把筆畫或數字反寫是很常見的6歲現象。他什么事都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

他頑固、自負、蠻不講理。其實,他這么做只是為了建立和增強他自己的安全感。

因為,他現在處于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敏感期。不光情感上他特別容易受到傷害,他的身體發(fā)膚好象都格外對疼痛很敏感。

給6歲女孩子梳小辮兒很可能讓孩子疼的哇哇叫。

6歲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讓你詫異他怎么比過去嬌氣了好多。

噩夢也因此給6歲娃帶來很大的困擾。

最大的問題是他與媽媽的關系也游走于兩極之間。他既深深地依賴媽媽,又同時嘗試要自己站起來,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賴任何人。因為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極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媽媽不斷保證愛他,卻又一不如意就拿媽媽做出氣筒,專門和媽媽作對。

其實,他越是得不到贊美的時候,越有被稱贊的欲望,受挫感就越強。

6歲娃很愿意在老師面前做個好學生,自覺以老師的話為圣旨,甚至老師越嚴格他越有安全感。哪怕一天的課下來他身心疲憊,也很少對老師有所發(fā)泄。他會回家去好好“整整”他的媽媽。

因為心理沖突,孩子的健康狀況也會走入低谷。他很可能抱怨胳膊疼、腿疼、肚子痛、脖子酸什么的。而且他的黏膜組織在這個階段很容易感染,鼻子、耳朵、眼睛、喉嚨,甚至女孩子的私處都比其他年齡更容易出現發(fā)炎癥狀。他也很容易感到疲倦。還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顯得笨手笨腳的,時常跌倒、碰傷;而且孩子對這些傷痛也似乎特別敏感,拔下手指尖上的一個小刺都會疼得孩子哇哇叫,簡直就像是特別嬌氣似的。因此,6歲娃的家里最好備上常用的消炎止痛油膏,父母對孩子的健康狀況要多關注些,多呵護些。還有,如果發(fā)現孩子情緒緊張(咬指甲之類),我們最好能想辦法再降低對孩子的要求,以緩解孩子的情緒。至于餐桌上不像樣、衣服隨地亂扔之類的事情,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算了,多些寬容吧。

6歲娃,對“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的分別還不是很清楚,因此順手拿走別人的、他喜歡的東西,是慣常現象!

還有,孩子并不總說真話。比如,他會一口否認是他打碎了你心愛的花瓶,哪怕花瓶的碎片還躺在他的腳邊。這時,如果你問他,“花瓶放得那么高,你是怎么夠得著的?”他又會詳細介紹他如何搬椅子的本事。

7歲

7歲的主旋律是孤獨與退卻,盡管他也有快樂的、生氣勃勃的時刻。他不再像6歲時那樣和你頂嘴,卻也不那么喜歡與人交往,而更喜歡自己獨處。

父母除了需要表達理解外,不必將7歲娃抱怨家人虧待他看得太重。

父母和7歲娃相處的主要技巧

1,因為7歲娃悶而且慢,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時,提前預報、指示明確、一再提醒、和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贊美對6歲和8歲的孩子都很有效,但對7歲娃效果甚微。耐心更重要。請注意這一點。

2,如果孩子回來告訴你同學老師如何討厭他、瞧不起他,你可以簡單地當“錄放機”:“哦,你覺得同學們討厭你了?!蹦阋部梢栽囋囎穯栆痪?,“是怎么回事呢?”表達你的傾聽與關注。 共情式的討論是最有幫助的。不過,注意避免過度的說法,比如說“老師是個小氣鬼”。因為,“你不能否定孩子的知覺,你應該接受他們的感覺,然后引導他們轉向積極、健康的一面”

3,假如你有非常簡單的家務讓孩子幫忙,他卻埋怨你“你總是叫我做這做那”,你可以這么回答:“哦,這些似乎是你份內的工作,我們是不是能計劃一下,以便做起來得心應手些?”使他不致斷然拒絕你,留下回旋余地和引導的機會。

4,孩子對你充耳不聞時,你需要前確認一下他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說什么,“你聽見媽媽說什么了嗎?”

5,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項規(guī)則,那么請你一定堅持做到,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威脅而不見行動。那樣等于培養(yǎng)你的7歲娃把你的話當耳邊風。

8歲

具有評價事務的能力。喜歡往外跑,行動敏捷,具有評價事務的能力。也就是說,道德意識的建立,從此開始。能迅速地完成你交代的事情,甚至喜歡飛快地做完,以博得你的稱贊。他還能對自己完成的事加以總結和評價,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自我批評。

他什么都快。說話快,讀書快,寫作業(yè)快,穿衣服快,吃飯狼吞虎咽,甚至在鋼琴上也手指翻飛。因為做事情圖快,他可能會做得滿粗糙??墒?,他并不樂意自己做得粗糙,這是因為他還的第二“招牌特質”:審視。他審視自己,審視別人。他對自己對別人的要求都忽然嚴格起來,甚至可以說是很苛刻。這種“審視”也使得他對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有相當準確的判斷。

8歲娃非常黏媽媽,是情感上(而不是生理上)最需要媽媽的年齡。他這時非常需要媽媽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對話、游戲。他總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包括一起勞做、玩耍、聊天、讀書,這他覺得他“全部占有”著媽媽。他不但要求媽媽能按照他的心意滿足他的需求,也要求自己按照媽媽的心意滿足媽媽(而且,是他自己認為的媽媽的心意)。這使得他會察言觀色曲意逢迎,以討媽媽的歡心。媽媽無論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撥出半個小時的時間來,全心全意滿足孩子。

9歲

9歲娃可不好寫。他們的行為太變幻莫測,今天是一個樣兒,明天很可能徹底反過來。一分鐘以前還敏感纖細的要命,一分鐘以后卻可以膽大包天。剛才還心潮洶涌澎湃,轉眼就已經靜如止水。你說哪個是真的他?都是。

也許,最招牌的9歲娃特征,是他進一步的獨立。

再換句話說,如果你覺得9歲娃很跟你過不去,那么你要趕緊嬸嬸一下,“我給了他恰當的獨立空間了嗎?我給了他恰當的責任空間了嗎?

第2招牌特征,是他變得更“深沉”了。

當然,這是因為他更成熟了。和8歲娃相反,他不再滿天飛,不再什么都風風火火而且信心滿滿。他的顧慮多了起來,速度慢了下來,信心度也保守起來。

他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更細致,更細膩,更細微。感情方面也一樣,9歲娃對別人對自己的情緒與感情的感知更纖細,更準確。所以,假如你想掩飾你的某種情緒,比如表面上平靜溫和心里卻很不以為然,或者肚子里盤算著什么小九九,呵呵,我勸你不要太自信。

9歲孩子兩點需要父母特別注意在學校,9歲娃應該上四年級。四年級的功課是個飛躍,需要死記硬背得更少了,需要動腦筋思考的更多了。有些孩子會不太適應這一變化,而造成成績下降。 9歲娃不但在家里追求獨立,在學校里也一樣,因此,老師們也會覺得9歲娃“刺頭”很多。

9歲娃既然在乎自己做得最好,那么,當然,他們在乎分數,在乎知道別人的分數,在乎和別人攀比,和別人競爭。

9歲娃的另一個變化,是從喜歡一個老師而對某堂課感興趣,變?yōu)橐驗閷δ稠棇W科感興趣而喜歡上那老師的課了。

10歲

10歲娃已經有了很強的道德觀。這道德觀的標準不但來源于父母師長的教誨,也來自于孩子自我內心的判斷。他在乎誠實,在乎公平。他認為偷竊和說謊是很讓人不屑的事情。

從 10歲開始,“家庭”對孩子有了真正的意義。

“重要他們保持公平”,“不要管得太緊,也不要管得太松”,是他最喜歡的管教方式。

朋友也是10歲娃的最愛。

“其他人會怎么想”,是10歲娃很在意的事情。

雖然他比過去平和、合作很多,不過生氣的時候,還是很有爆發(fā)力的。

在學校里,10歲娃大都有很強的學習欲望,甚至不愿意請假以免耽誤功課。他特別喜歡背誦,而較少進行思考性的工作;喜歡接受事物的本貌,而不太愿意去推論。如果這時他背誦大量的詞匯,對他以后的思考會很有幫助!

跟寶寶溝通要1停2看3聽


孩子抗拒學習的心理之謎

有個六歲的女孩,在幼兒園上大班,可是她偏偏喜歡去小班上課,她不愿意學習,就愿意和小班朋友一起玩。

還有很多孩子不喜歡課程學習,抗拒學習?家長給孩子買很多禮物,給很多物質刺激,或者用語言訓斥,這些能制止孩子抗拒學習情況的發(fā)生嗎?不能,因為你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懂”得很多,我們需要發(fā)現孩子這個現象背后的心理秘密。

【孩子對學習的身心需求】

孩子對學習的身心要求包括:生理及活動的需求;被愛、被關懷;歸屬感;自尊心;好奇心:成就感。形成一個金字塔的結構,從下到上,表示的是先后順序。

缺乏愛,學習難出色

(1)按照這個表,首先是被愛與被關懷,孩子的學習和思考就像一扇門,當孩子覺得自己缺乏安全感、缺少關懷的時候,這扇門就會關閉。

棍棒之下不出好成績

(2)孩子總會在學習中犯錯,比如做錯了數學題,有的家長很惱火,教給孩子正確方法,對孩子講:“你懂不懂?”孩子答:“懂了?!奔议L很負責任地說:“你會不會了?”孩子答:“會了。”家長終于長舒一口氣,可是發(fā)現孩子依然會做錯了題。這是怎么回事呢?

在家長訓斥時,孩子的回答并非出于內心,而是應急的機械性反應。孩子并非明白了家長的指導,而是在自尊心受到傷害時,應付家長,進行自我保護。所以,棍棒下面出不了好成績,訓斥對提高孩子成績沒有任何積極幫助。

對孩子不要贊美,要鼓勵

(3)成就感對于學習非常重要。孩子的成就感是外在對他的支持和認同。但是要注意贊美和鼓勵的區(qū)別。

贊美孩子是消極的,因為1.著重外在評價,會讓孩子過分依賴他人評價;2.教孩子和別人比較,只為個人的目標而努力;3.孩子為得到稱贊而努力表現,會錯誤地認為自己的價值是取悅別人。4.若得不到稱贊,容易因放棄而失去信心。

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1.著重內在評價,肯定孩子自我能力的發(fā)揮;2.幫助孩子肯定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的貢獻;3.借外在的肯定與鼓勵,形成孩子內在的動力,進而培養(yǎng)主動負責的習慣;4.引導孩子從自我肯定中,提升自尊與自信,建構正向價值觀。

【親子溝通三步驟】

(1)兩個心理學公式

孩子為什么會在學習中感到焦慮呢?心理學公式如下:

想象+孤獨+無能感=焦慮

孤獨是沒有安全感,長期被人誤解就會產生無能感,被打罵就會自賤自卑,這些導致了孩子對學習的焦慮。

如何提高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心理學公式如下:

想象+溝通+精熟=創(chuàng)造力

以下我通過2個心理測試,來幫助大家掌握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學方法。

【潛意識測試】

1.有一個問題:“世界是……”你分別寫出三個答案。2.然后把題目中的“世界”換成“我”,“我是……”后面的答案不變,你就會發(fā)現自己此時此刻的心理狀態(tài)。這個測試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當前的心理特征。

【溝通心理游戲】

把一張紙對折,再對折,然后撕掉一個圓的部分。雖然大家聽到的是同樣的一個指令,但是,做出來的結果卻都不一樣,這說明“溝通”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對孩子不要認為我對孩子說一遍,孩子就能夠明白,我們要非常重視和孩子的溝通。

(2)對寶寶要“立刻回應”

當孩子提出一個要求,我們不要立刻滿足他的要求,而是要立刻回應,分為三個步驟:

1.“?!?,家長暫時放下正在做的事情,注視對方,給孩子表達的時間和空間。

2.“看”,仔細觀察孩子的臉部表情、說話的聲調和語氣、手勢和其他肢體動作等非語言的行為。

3.“聽”,專心傾聽孩子說什么,并以簡短的語氣,將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引導出來。

(3)損害自信心的4個方式

父母傷害孩子的自信心有4個方式:

1.權威式的教育,會導致孩子畏首畏尾;

2.保護過度,會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

3.期望過高,會導致孩子壓力過大;

4.完全否定,會讓孩子無法活出真正的自我。

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要注意:

1.了解并完全接納孩子,幫助他建立自信與成就感;

2.不要保護過度,讓孩子在嘗試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成長;

3.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4.維系良好的家庭氣氛,家庭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站。

滿足0~3歲孩子的學習方式


~透過讓孩子參與并告訴他你正在做的事情,教孩子說一遍,可以很快地累積孩子的詞匯,也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發(fā)展,連帶認識自我與這個世界的關聯。

讓孩子因為好玩而學,而不是逼他學

我的孩子從一、兩歲時就愛玩玩具鋼琴,聽過的旋律一次就能背、能唱。我們在他兩歲時就玩邊彈琴,邊唱歌的游戲,后來買了一臺電子琴給他,但從不逼他去彈,直到他三歲時說“他想學鋼琴”。他現在七歲了,學琴的功課越來越重,我們也從不逼他,只告訴他“學音樂是為了好玩,如果你覺得不好玩就不用學”。他的練琴壓力得到了紓解,每當他覺得彈琴倦怠時,就回頭去找找那個好玩的感覺!現在他的弟弟也三歲了,常常跟哥哥搶電子琴,也吵著要媽媽帶他去學琴,他們都熱愛音樂原因無它,就是“好玩”。

~孩子有想得到快樂的心理需求,所以,要讓孩子喜歡上任何事,都要先從游戲著手。

讓孩子得到身心全方面的發(fā)展

孩子三歲前,在生理方面,從趴在床上到撐起自己、抬頭挺胸;從走得搖搖晃晃到步伐穩(wěn)健,每個階段,父。母都要鼓勵孩子多嘗試,不要為了怕臟、怕孩子不行、怕麻煩或對孩子保護過多,就剝奪了孩子自己練習、并在多次失敗后終于獲得成功的成就感。

我的兩個孩子從一、兩個月開始,就跟著我們到處旅行、到處玩,還在爬的階段就把他放在地上,讓他去感覺草地、沙地、海邊、山上不同的景物,告訴他這里是哪里?孩子用爬的爬上溜滑梯,并自己滑下來,過程中我們都不斷地鼓勵他,他也充分享受獨立活動的能力。

當孩子自己能拿餐具時才一歲多,我就讓他自己用餐,雖然留下滿地的杯盤狼藉,但他覺得自己很棒,“吃飯”這件事在我的鼓勵下成了孩子的強項,自一歲多后他們就不再需要我喂了!

~隨時讓孩子嘗試他能力所及的事,就算他失敗,但他仍然在學習,過程中要鼓勵他、贊美他的表現,這是孩子培養(yǎng)自信以及日后是否勇于嘗試新事物的重要關鍵。孩子在三歲前身心獲得全方面的發(fā)展,日后對他閱讀能力及理解力有極關鍵的影響!

1歲寶寶的行為標志攻擊


一歲的寶寶偶爾會用拳頭和牙齒跟爸爸媽媽或其他小朋友“交流”,這是許多媽媽的煩惱,生怕孩子長大會變得很暴力。然而專家解釋:一歲左右的寶寶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很正常,應該辨證的看待這些行為:一方面,這種行為只是孩子發(fā)育到這個年齡的標志,每個孩子都會經過這個時期,爸爸媽媽不必過于擔心。另一方面,雖然這是孩子必經的一個過程,但如果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不做正確的指導,孩子很可能會養(yǎng)成打人的壞習慣。

另外,專家指出:對待一歲“暴力”寶寶,只有先應該知道他為什么會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找到和平解決問題的方法。

武力背后鮮為人知故事

孩子也和大人一樣,不會無緣無故的發(fā)脾氣,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一歲左右的孩子還不會為自己解釋,所以對“他為什么要咬人?”一直讓我們困惑?,F在讓我們一起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究竟是什么讓孩子不得不動用“武力”解決問題。

貧乏的語言表達能力

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對一歲的孩子來說是件很困難的事。也正是因為他不會說話,無法和別人建立有效的溝通,所以他選擇咬人或是打人,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因此,下次你看到孩子急切向你表達,但你又不能弄明白時,一定要好好安慰他,肯定的告訴他“別著急,媽媽會幫助你的”,這樣他就不會把怒火發(fā)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了。

他正在學習自衛(wèi)

有時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種自衛(wèi),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赡苁且驗樾∨笥褤屃怂哪唐浚蛘哂腥讼却蛄怂?,甚至有小朋友抓了他的頭發(fā)。寶寶決不會容忍自己被欺負,他會全力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只是一種本能。

口腔發(fā)育的需要

專家解釋說,一歲左右的寶寶,口腔內牙齒、肌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育,他很喜歡把東西放到嘴里咬,可以幫他緩解口腔發(fā)育給他帶來的不適。另外寶寶在學習說話的時候,也很喜歡把能抓到的東西放到口中,當然也包括小朋友的胳膊或手。這僅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種方式。好像只有這樣做他才能得到準確的認識。

孩子的因果試驗

很多爸爸媽媽都想知道,為什么一旦孩子們和玩具在一起時,就會出現可怕的哭鬧聲,為什么他們每個人拿到自己的玩具還不能安靜呢?答案很簡單,寶寶在玩耍的過程中,除了知道玩具帶給他樂趣之外,還意外的發(fā)現他的行為可以帶來不同的后果,“如果我打了其他的小朋友,就一定會有事發(fā)生”。所以他總是不斷嘗試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周圍事物。

常見的無效溝通方式


你指揮他、控制他、恐嚇他,要他完全聽你的,此時孩子完全置身事外,沒有一點參與感。這樣孩子自然會采取防衛(wèi)、抗拒,甚至對父母充滿敵意。

■命令、指揮

“你去找別的東西玩?!?/p>

“把這里收拾干凈?!?/p>

“不準大聲尖叫?!?/p>

■警告、恐嚇、威脅

“如果你再來搗蛋,我就要打你的小屁股了。”

“玩具再不收回玩具箱,我就全部掃到垃圾桶?!?/p>

“你如果成績再這么差,玩游戲時間就別想了?!?/p>

■忠告、訓誡

“妹妹小,不懂事,別和她吵架。”

“請別吵我,我快被你們吵死了?!?/p>

“東西用之前,請先征得別人的同意?!?/p>

■提供建議、解決辦法

“你為什么不去看故事書呢﹖”

“我想,你去畫圖好了。”

“小孩子,是不是應該誠實啊﹖”

這些談話的方式,將產生下面的后果:

1.致使孩子抗拒父母。

2.孩子誤以為父母當他是傻瓜。

3.孩子覺得父母不顧及他們的需求。

4.孩子覺得有罪惡感。

5.刺傷孩子自尊心。

6.致使孩子層層武裝自己。

7.激發(fā)孩子攻擊父母的念頭。

因為這種談話方式在有意無意間,告訴孩子你已替他想好了解決的辦法。你指揮他、控制他、恐嚇他,要他完全聽你的,此時孩子完全置身事外,沒有一點參與感。這樣孩子自然會采取防衛(wèi)、抗拒,甚至對父母充滿敵意。父母完全不自覺他們這樣做,是在剝奪孩子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根本無從學習如何去“體諒別人”和如何“負起責任”。

我們應該盡量采用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真正地去“聽”你的孩子講話

有時當媽媽一邊炒菜一邊盛飯時,八歲的女兒在想跟媽媽說些什么時,媽媽有時是不經心地聽著,有時會打斷她,反而請她幫忙擺桌吃飯,但從未停下來,專心去“聽”她想說的話,除非她說的話,真是什么天大的好消息(不過,這種機率低于百分之一)。專家也不是叫我們一定要停下手邊所做的,但你可給孩子一個“確定”的時間,比如:“好,等我把飯菜擺好?!被蚴恰霸俳o我十分鐘?!?/p>

當然,最好是立即去“聽”孩子要說的。因為,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們后,他們便會慢慢地失去了“告訴你”的興趣。另外,在“聽”時,最好做目光接觸,要孩子曉得你是真的愿意聽。

很多時候,孩子中不過想說你覺得不太要緊的事,但對他們而言,卻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絕他們,當他們真遇到困難時,就會自然地來找你談了。

不管孩子說什么,千萬別笑他

孩子的世界與想法是和大人們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則別去笑他。尤其當孩子很認真地告訴你什么時,你輕蔑或不相信的態(tài)度,只會傷害孩子,而且以后也不再跟你談了。

交談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溝通中的最好潤滑劑,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了解幽默與取笑的不同。

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

當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但有時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充分利用身體語言

目光的接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這些小動作,皆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愿。當然,也別心急,指望一坐下來,孩子就會滔滔不絕地開講,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你已準備和他“聊”了。

別問太空洞的問題

譬如“今天如何?”“學校好嗎?”也別常用,“為什么?”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學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孩子有興趣的電視節(jié)目或作業(yè)即是一個好開頭。

了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時間,孩子只是想從他信任的成人中,確定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所以,我們可在了解情況后,做個回答或支持。

每個孩子都需要與你單獨相處的時光

有一個母親,說她很珍惜接送女兒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沒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沒有父親的吼叫聲。

對孩子表達無條件的愛

自孩子小時,即讓孩子很清楚地了解到你是關心他的,是愿意接納他的。

上面所談的,有些是說來容易做來難。但只要我們做父母的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隨時在意我們的身教與言教,孩子是不會太讓我們失望的。

0到1歲寶寶的游戲方案


美國嬰幼兒大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是0~3歲嬰幼兒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的大腦迅速發(fā)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運動、社會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發(fā)展的基礎。

0~1歲是寶寶出生后,在生理、心理、社會意識等方面的覺醒期,從混沌走向開明,從無知到探索認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適當刺激和激勵,將能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幼兒的多元智力,而這時期大腦的發(fā)育也是他們一生中尤顯突飛猛進的一年。

2個月寶寶的游戲撓癢癢

方法:用一些不同質地的物品如羽毛或浸滿溫水的干凈海綿,輕拂過寶寶的皮膚,看他的反應。

點評:觸覺是寶寶探索世界的基本途徑之一,寶寶在接觸各種質地物品時,家長也有機會練習辨認寶寶的身體語言,相互間的協調反應,有助于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目的:觸覺鍛煉、身體認知和社交能力的開發(fā)。

6個月寶寶的游戲挖寶

方法:將寶寶喜愛的玩具的一部分藏在毯子下,然后邊發(fā)問邊引導寶寶將毯子翻開把它拿出來。

點評:通過“藏貓貓”游戲的強化和延伸,幫助寶寶理解暫時看不到與事物客觀存在的概念。

目的:精細動作技能、物體客觀存在和表象記憶。

10個月寶寶的游戲追光

方法:將電筒燈罩包上彩紙,使彩色光束移動照在地板上墻上或低矮的家具上,鼓勵寶寶“抓”。

點評:無論寶寶爬或走著去“抓住光束”,都能促進寶寶的手眼協調,增強靈活性。

目的:追逐光線需要專心和身體的協調,鍛煉平衡能力、手眼協調和大動作技能。

喜歡《寶寶的溝通方式(1-3歲)》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故事3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如何訓練1-3歲寶寶忍耐力 導讀:對一個嬰兒來說,忍耐意味著只能等待兩三分鐘。如果不及時地滿足他的需要,他的哭聲就會逐漸升級,同時他已經學到的所有關于忍耐的要求會被忘記得一干二凈。如果你的反應迅速而且具有一致性,那你就是在教你的...
    2021-08-10 閱讀全文
  • 1-3歲寶寶語言發(fā)展檢查指標 導讀:孩子1-3對期間,各階段有不同的語言發(fā)展標準,孩子每個階段間的進步是明顯的,希望家長們多注意多留心。 13-15個月 1.努力模仿成人的動作和語言; 2.能夠聽懂10個左右常用物品的名稱和語句;...
    2021-10-07 閱讀全文
  • 1-3歲寶寶睡前小故事收藏六篇 我有想過日后的艱難險阻,我有想過生活不易,此刻的我還是忍不住對你說這輩子就想跟你過。晚安。睡前的小故事可以助眠也可以拉近彼此的感情。為對方講睡前小故事是一件超級浪漫的事,而且催眠效果很不錯哦。關于一些女友睡前感人的故事你愿意讀給她聽嗎?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收集的1-3歲寶寶睡前小故事,僅供...
    2022-09-17 閱讀全文
  • 1-3歲孩子禮貌教育策略 有禮貌的寶寶人見人愛。父母無不希望把自己的寶寶養(yǎng)育成有人緣、守規(guī)矩、有修養(yǎng)的小紳士、小淑女。其實,爸爸媽媽只要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就不難使寶寶逐漸學習到社交的禮儀、養(yǎng)成講禮貌的好習慣。 1-2歲...
    2021-03-30 閱讀全文
  • 1-3歲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 對1歲左右的孩子,主要是學會聽恐怖行動和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這期間孩子自己說放的積極性并不高,只有在玩得十分開心,或遇到親人高興時,才肯說話。由于這時所說出的詞句的含義還不夠確切,因此,只有與孩子親近...
    2021-12-02 閱讀全文

導讀:對一個嬰兒來說,忍耐意味著只能等待兩三分鐘。如果不及時地滿足他的需要,他的哭聲就會逐漸升級,同時他已經學到的所有關于忍耐的要求會被忘記得一干二凈。如果你的反應迅速而且具有一致性,那你就是在教你的...

2021-08-10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1-3對期間,各階段有不同的語言發(fā)展標準,孩子每個階段間的進步是明顯的,希望家長們多注意多留心。 13-15個月 1.努力模仿成人的動作和語言; 2.能夠聽懂10個左右常用物品的名稱和語句;...

2021-10-07 閱讀全文

我有想過日后的艱難險阻,我有想過生活不易,此刻的我還是忍不住對你說這輩子就想跟你過。晚安。睡前的小故事可以助眠也可以拉近彼此的感情。為對方講睡前小故事是一件超級浪漫的事,而且催眠效果很不錯哦。關于一些女友睡前感人的故事你愿意讀給她聽嗎?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收集的1-3歲寶寶睡前小故事,僅供...

2022-09-17 閱讀全文

有禮貌的寶寶人見人愛。父母無不希望把自己的寶寶養(yǎng)育成有人緣、守規(guī)矩、有修養(yǎng)的小紳士、小淑女。其實,爸爸媽媽只要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就不難使寶寶逐漸學習到社交的禮儀、養(yǎng)成講禮貌的好習慣。 1-2歲...

2021-03-30 閱讀全文

對1歲左右的孩子,主要是學會聽恐怖行動和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這期間孩子自己說放的積極性并不高,只有在玩得十分開心,或遇到親人高興時,才肯說話。由于這時所說出的詞句的含義還不夠確切,因此,只有與孩子親近...

2021-12-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