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建構室的空問布局和材料提供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建構游戲幼兒園。

教學經驗、教學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對教學游戲化的實施影響巨大。幼兒園游戲有利于小朋友手眼腦協(xié)調能力更加和諧。幼兒教師應該為幼兒游戲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你收集了哪些有趣好玩的幼兒園游戲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建構室的空問布局和材料提供》,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為了滿足幼兒對于建構空間的需求,我園除了在班級中設立建構區(qū)外,還專門創(chuàng)設了專用建構室。如何對建構室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投放哪些建構材料比較適宜……這些都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合理的空間布局,保障建構空間

根據(jù)我園的實際情況,我們創(chuàng)設了班級建構區(qū)和專用建構室,對建構游戲的時間進行了具體安排(見右表)。一開始我們將60平方米大小的專用建構室平均分為三個區(qū),即單元積木區(qū)、接插木制積木區(qū)、插塑積木區(qū)。

我園建構游戲時間安排

小班

中班

大班

班級建構區(qū)(個別)

每天40分鐘

一周三次,每次40分鐘

一周三次,每次40分鐘

專用建構室(集體)

一周兩次,每次40分鐘

三周一輪,每輪每天1小時

三周一輪,每輪每天1小時

●問題

初入建構室,幼兒對一切都感到新奇,每天都快樂地投入到建構游戲中。但不久之后,各種聲音開始出現(xiàn):“你怎么總是把我搭的作品碰倒?”“我想在馬路上安裝紅綠燈,可是沒有材料,怎么辦?”“我也想玩單元積木,但是人滿了,真沒勁!”……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在建構室里的沖突越來越多。我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建構室的空間布局不能滿足個別幼兒的選擇需求;建構室內缺乏輔助制作區(qū),使幼兒無法進一步豐富建構作品。

●策略

1.重新劃分建構室:我們將建構室重新分為四個區(qū),即單元積木區(qū)、接插木制積木區(qū)、插塑積木區(qū)和輔助制作區(qū)。同時增加一定的規(guī)則暗示,如在距離積木框擺放處20厘米的地方貼上即時貼,作為幼兒拿取積木走動時的通道。

2.設立輛助制作區(qū):根據(jù)幼兒在建構游戲中出現(xiàn)的替代意識,我們特別在建構室中開辟出輔助制作區(qū),投放各種輔助材料,如各種瓶子、罐子、包裝紙和剪刀等。

3.合理分配各區(qū)域空間:單元積木區(qū)是大多數(shù)幼兒喜歡的區(qū)域,而輔助制作區(qū)只為滿足個別幼兒在建構中的需要。因此,我們對各區(qū)域空間大小進行合理分配,如單元積木區(qū)最大有25平方米,而輔助制作區(qū)只有5平方米。

●反思

經過調整后,幼兒不斷為建構主題注入新的內容,建構中的合作行為也越來越多??梢?,建構室空間的合理布局決定著幼兒建構行為中沖突出現(xiàn)的頻率。教師應仔細分析沖突產生的原因,進行合理調整,使幼兒在建構游戲中更自主、自由。

二、適宜的建構材料,滿足建構需要

通過“建構材料的配置和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幼兒對各種建構材料的喜好。根據(jù)建構室的空間布局,我們最初投放的建構材料包括:單元積木(一套)、接插木制積木(一套)、雪花片(兩種規(guī)格各兩箱)、樂高玩具(四箱)、管子積木(兩箱)、迷你家具接插積木(一套)、迷你房子接插積木(四套)。

●問題

面對不同的建構材料,不同的幼兒有著不同的問題:“我要長方體單元積木搭馬路,怎么沒有了?”“這是什么形狀的積木,可以搭什么?”“這個積木我搭不來!”這些問題出乎我們的意料,為什么投放了這么多材料還是不夠用?有的積木明明有操作圖紙,為什么幼兒還是不會搭?我們認為,投放的建構材料種類和數(shù)量太多,反而會使幼兒在材料選擇上遇到困難。

●策略

1.我們首先對全園的單元積木進行種類、數(shù)量上的統(tǒng)計,根據(jù)幼兒對單元積木的實際需要,按需分配到各個班級與建構室中。

2.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們有針對性地投放不同的材料,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建構需要。如針對中班幼兒,投放雪花片、樂高玩具、管子積木、益智接插積木:針對大班幼兒,投放迷你家具接插積木、迷你房子接插積木、拼拼樂接插積木等。

●反思

材料是開展建構游戲的物質保證,教師應根據(jù)幼兒與建構材料的互動情況,及時調整、豐富建構材料,以滿足幼兒的建構需要。

點評;

近幾年來,閔行區(qū)以“快樂游戲、有效學習”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旨在提高本區(qū)幼兒教師組織游戲的有效性,保證幼兒能自主、快樂地游戲。我們重點分析了本區(qū)幼兒教師在組織游戲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在此基礎上采取多種方式開展游戲指導。

以建構游戲的開展為例,首先我們?yōu)閰^(qū)內所有幼兒園提供各類有利于開展園本教研的學習資料,幫助教師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對建構材料、建構環(huán)境的需求、建構能力的發(fā)展等;其次,我們注重“點上研究,區(qū)內輻射”,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展示活動,讓全區(qū)幼兒園共享個別幼兒園的實踐經驗。

目前,我區(qū)一些幼兒園已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適宜的建構游戲環(huán)境,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建構水平投放材料,佳佳中心幼兒園和華漕鎮(zhèn)金色幼兒園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兩所幼兒園。他們根據(jù)園舍條件,因地制宜地創(chuàng)設專用建構室,合理布局,科學規(guī)劃,努力在有限的空間里滿足幼兒的多種需求;他們仔細觀察幼兒對建構材料的不同需求,跟隨幼兒建構能力發(fā)展的腳步,適時地投放和調整材料;他們研究教師在建構游戲中的角色定位,通過實踐研究提高教師組織建構游戲的能力。

游戲是幼兒自發(fā)、自主、自由的活動,游戲對幼兒發(fā)展有重要的價值,為了幼兒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強對游戲的研究。

(閔行區(qū)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研訓室 倪冰)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小編推薦

為幼兒成長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


適宜的游戲材料能夠吸引幼兒專心操作,幫助其形成自我建構并獲得發(fā)展。適宜的游戲材料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學習效果,對推動幼兒的成長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和提供游戲材料時,除了要考慮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以幼兒的發(fā)展為立足點,充分發(fā)揮游戲材料的功效。具體來說,要遵循以下原則:

●游戲材料要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

幼兒具有無窮的探索欲望,游戲是幼兒探索未知的途徑之一,因此,游戲材料首先要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使幼兒不斷產生新的問題,再不斷去探索、驗證。如在我們設計的游戲“快樂的捕風機”中,我們提供的游戲材料包括扇子、羽毛和教師自制的捕風機等。我們利用捕風機中氣流朝特定方向輸送的原理,讓幼兒自己扇動扇子,將裝置內的羽毛送出排氣口。在游戲中,當扇動扇子的力量不足時,羽毛就不容易飛出,如果用力過猛羽毛也不容易飛出,只有找到合適的力度才能完成游戲。

為了讓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都能完成游戲,我們在底座的通風口處加上了一塊活動擋板,可控制風流量的大小,也就是說當幼兒在用相同的力的情況下,通風口的大小決定了羽毛飛出的速度。

通過對游戲材料進行調整,增加了游戲的競爭性,幼兒都興致高昂地要比一比“誰的羽毛先飛出來”。而在一次次的探索中,他們也逐漸了解了捕風機的原理。

●游戲材料要引發(fā)幼兒的精細動作

鍛煉幼兒的手指精細動作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選用游戲材料時,我們也考慮到如何讓幼兒在游戲中加強手部精細動作的練習。如在游戲“看誰跳得高”中,我們在卷筒紙芯上繞上釣魚線,然后做一個立體的小青蛙或者小兔子“站”在紙芯上。游戲時幼兒用手指轉動棉簽,繞緊釣魚線后,再突然放手,看看小動物能跳多高。

在這個游戲中,幼兒手指精細動作的靈活度與繞線的圈數(shù)等相關,從而直接決定了游戲的勝負??梢?,并不是越復雜的游戲材料才具有挑戰(zhàn)性,簡單的游戲材料經過教師的設計后,同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游戲材料要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為了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教師往往會通過增加游戲材料的新奇性來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除此之外,我們覺得游戲材料還要能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我們在設計游戲“潛水艇的秘密”時,為了配合游戲主題,設計了與眾不同的環(huán)境,以刺激感官。我們以海盜船作為背景圖,在空中懸掛起蜘蛛網,教師和幼兒一起戴上海盜帽,幼兒的臉上再畫上兩撇八字胡,就像即將去探險的“小海盜”。

首先幼兒將“潛水艇”(即瓶子)灌滿水,使其沉到水底并擰緊蓋子,然后用嘴對著瓶子上連接的管子吹氣,將瓶子內的水通過另一端的管子排出,“潛水艇”就慢慢上浮。在這個游戲中,幼兒不僅在操作中探索“潛水艇”升降的秘密,而且他們就像“小海盜”一樣完全沉浸在游戲氛圍中,全身心地參與游戲。

游戲材料不僅能激發(fā)幼兒想象、啟發(fā)思考、動手操作,還能提供種種挑戰(zhàn),而幼兒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又會獲得無窮的快樂。在設計和提供游戲材料的過程中我們也體會到——物愈簡,玩愈樂。也就是說,在游戲中準備的材料和制訂的規(guī)則簡單一些,幼兒反而能玩得更快樂。

專家點評:

睿智地提供游戲材料

我們都知道材料是幼兒游戲的物質基礎,不同的游戲材料會引發(fā)不同的游戲行為。于是,教師努力地在自主游戲中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游戲材料,支持幼兒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

在角色游戲中,我們嘗試為小年齡幼兒提供形象逼真的模擬玩具——媒氣灶、聽診器等,旨在引導幼兒對已有生活經驗的聯(lián)想;我們還為大年齡幼兒提供盒子、繩子、雪花片等材料,以鼓勵幼兒能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和興趣去尋找、變換各種材料,充分表現(xiàn)各自的游戲主題和情節(jié)。在結構游戲中,我們?yōu)榇竽挲g幼兒提供插塑等材料,以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而在沙水游戲中,我們添加一些科學探索材料,鼓勵幼兒進行建構、想象和探索游戲,滿足幼兒的各種需要……

其實,一位教師在實踐工作中為幼兒提供的材料還遠遠不止這些。除了上述的自主游戲外,為了豐富幼兒的各種經驗、達到預設的教育目標,教師還會兢兢業(yè)業(yè)地為幼兒準備一份份個別化操作材料。如為了促進幼兒的觀察能力,我們提供了“找影子”的材料;為了發(fā)展幼兒的手腕轉動能力,我們手把手地教幼兒將報紙卷成“金箍棒”;為了鞏固幼兒圖形配對的能力,我們拿出了“喂小貓吃餅干”的材料……我們期待這些材料能“承載”著幼兒到達教師預設的“目標彼岸”,卻不料幼兒常常會毫不領情地搖頭:“我不喜歡!”“我不想玩了!”

為什么教師認認真真設計的一份份游戲材料得不到幼兒的喜愛,反被幼兒毫不留情地置于腦后?《游戲材料的“一物多玩”——以泡沫拼接板為例》《為幼兒成長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兩篇文章讓我們對教師如何設計與提供游戲材料有了嶄新的認識與思考,尤其是文中的“快樂的捕風機”“翻骰子”“誰和誰好”“潛水艇的秘密”“搭房子”“洞洞墻”等游戲,或許可以讓我們從中明白一些簡單的道理——原來,幼兒喜歡的、癡迷的、鐘愛的是具有童趣的、能不斷帶來快樂的游戲材料。

所以,教師要多提供一些這樣的游戲材料,讓幼兒能在過程中享受“玩起來”的樂趣,讓幼兒能在每一次的不同經歷中體驗“跌宕起伏”的刺激并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真正實現(xiàn)“玩中學”,這才是體現(xiàn)游戲材料魅力所在的關鍵。

既然我們必須思考并著手為幼兒提供材料,那不妨多想想“游戲材料與幼兒的當前活動適合嗎”“游戲材料的特征對幼兒行為的意義何在”“游戲材料能反復吸引幼兒嗎”……或許這樣的思考能使教師更睿智地為幼兒提供游戲材料,使各種特征的游戲材料在幼兒的發(fā)展中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上海市幼兒游戲教育研究所 徐則民)

水上游戲材料的有效提供


在幼兒園開展水上游戲活動,是提高幼兒綜合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要想使得幼兒水上游戲活動取得成功,就必須科學有效地提供水上游戲材料。

一、有針對性地提供水上游戲材料

1.化廢為寶的水上游戲材料

諸如易拉罐、飲料瓶之類的廢舊材料可通過取舍、添加等方法變成簡單的水上游戲材料。例如:在大班水上游戲《救救珠江母親河》活動中,教師在廢舊的AD酸奶瓶上加上了立體的大眼睛和魚鰭,在瓶身上用多種色彩的即時貼點綴,使得這些本來不起眼的廢舊瓶變成了一條條七彩的小魚。

2.一物多玩的水上游戲材料

在自制水上游戲材料時,教師要考慮到多用性,盡量讓一種材料可變化、可重組成多種玩法,給幼兒留有豐富的探索空間。例如:在小沙包外面包上一層七彩的防水布料,它就能在不同的水上游戲中變成不同的操作材料——在《哪吒鬧?!匪嫌螒蛑谐闪她埻醯呢暺?;在《天鵝湖》水上游戲中變成了七彩的小珍珠;在《點蟲蟲》水上游戲中又變成了小蟲卵……

3.與時俱進的水上游戲材料

水上游戲材料只有滿足幼兒不斷變化的需要,才能真正發(fā)揮它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需要何種水上游戲材料,從而有的放矢地改進水上游戲材料。例如:在大班水上游戲《湯丸王》活動中,教師把一個個呼拉圈設計為一個個小碗,讓小湯丸煮熟后在水中鉆入小碗,練習潛水的技能。孩子們在熟練后逐漸變得厭倦,教師就及時地把一個個呼拉圈綁在一起變成一個大碗,讓他們練習連續(xù)潛水呼吸的技能。孩子們的興趣被這富有挑戰(zhàn)性的材料調動起來,煥發(fā)了繼續(xù)游戲的熱情。

二、有層次地提供水上游戲材料

1.不同年齡段,水上游戲材料的層次性

在提供水上游戲材料時,教師應考慮到幼兒年齡、能力的差異,盡可能適宜不同幼兒水上游戲的需要,例如下表:

層次 年齡段

小班

中班

大班

初級層次材料

道具材料簡單

器材類材料組合

道具材料豐富

中級層次材料

(水面、水中) 操作類材料簡單

(水面、水中、水底) 操作類材料開始復雜

(水面、冰中、水底) 操作類材料較復雜

高級層次材料

(水底) 操作類材料簡單、單一

集體游戲材料開始多樣

情節(jié)游戲類材料難度加大

注:道具材料為吹氣道具、自制水上游戲道具等;器材類材料為浮板、水泡、呼啦圈、棒類等。

由表可見,在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水上游戲活動中,提供的相應材料應有區(qū)別。例如:小班幼兒一般比較喜歡簡單的操作類游戲材料,但不能合作;中班幼兒能夠合作玩較復雜的操作類材料;而大班幼兒則喜歡將復雜的操作性游戲材料運用到游戲情節(jié)之中。

2.同一活動中,水上游戲材料的層次性

同一年齡段的幼兒能力和發(fā)展水平的不同,在同一個活動中所需要的材料也不同。教師要對每個幼兒的能力和發(fā)展水平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提供水上游戲材料時目標要求上逐步提高、操作難易程度上逐步加大,例如下表:

層次 活動內容

水中拾物

打水進行

水中拾物粘貼

初級層次材料

可浮材料水面

浮板輔助材料

水中拾物自粘貼道具

中級層次材料

可漂浮材料水中

水球輔助材料

水中拾物自粘貼游泳池邊立面空間

高級層次材料

可沉材料水底

自選輔助材料

水中拾物互粘貼合作貼

由表可見,在同一個活動目標“水中拾物”中,教師提供的材料都有所不同。例如:在小班《采蓮子》水上游戲中,教師提供了三種蓮子:第一種蓮子是乒乓球浮在水面上(初級層次);第二種蓮子是小沙包球漂浮在水中(中級層次);第三種蓮子是實心球沉在水底(高級層次)。幼兒可選擇與自己能力相適應的蓮子來參與游戲活動。

三、有變通地提供水上游戲材料

1.改變游戲情景,引導幼兒深入探索

幼兒的游戲熱情需要在適宜的情景中激發(fā),為此,教師不僅要創(chuàng)設能夠激發(fā)幼兒游戲熱情的游戲情景,還要及時改變游戲情景以適宜幼兒發(fā)展的需要。例如:在小班《蓮娃娃》水上游戲中。教師把十個綠色的呼拉圈綁在一起,制成一個立體的大蓮蓬,讓蓮娃娃們乘著小舟(荷葉)去采蓮子(乒乓球)。在這樣的情景中幼兒練習了水中行走,水中拾物的技能。隨后教師提出了新的游戲要求:兩個人玩或更多的人一起玩又可以怎樣玩呢?引導幼兒學習與同伴合作游戲。

2.改變材料的組合,生成更多的玩法

教師可引導幼兒將材料和其他器材進行組合,從而生成出更多的玩法。例如:在大班《孫悟空大鬧龍宮》水上游戲中,教師設計了一支巨型的定海神針,并加入了滑輪設計,使得游戲材料與道具材料相結合,并讓幼兒利用金箍棒與其他器材組合,生成更多的玩法。

3.改變器材的投放形式,引發(fā)更多活動

教師可以通過改變器材的投放形式,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器材位置改變后有哪些玩法。例如:在中班《哪吒鬧?!匪嫌螒蛑校槍︳[海的主題情節(jié),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兩條活動巨龍,它們既可以是蝦兵蟹將的活動器械,也可以是承載貢品的載體,從而豐富了游戲活動。

給幼兒提供有層次的游戲材料


“游戲是兒童生來喜歡的,兒童的生活可以說就是游戲?!庇螒蛑刑N藏著教育的契機。教師在幼兒游戲中,要改變“檢查者”的身份,從片面關注幼兒是否會使用材料等問題,轉移到根據(jù)幼兒發(fā)展水平,為幼兒提供有層次的游戲材料?!?/p>

給幼兒提供有層次的游戲材料

漫畫中國網 供圖

游戲材料的設計與提供是幼兒游戲的基本保障,幼兒在游戲中通過操作、擺弄、探索材料而形成經驗。在游戲中幼兒有著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體驗和感受著游戲帶來的快樂。如果材料提供層次不明、忽視幼兒年齡特征,就會降低幼兒積極操作材料的興趣,阻礙幼兒深入地參與區(qū)域游戲?!?/p>

教師提供材料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選擇和提供既能滿足幼兒興趣與需要,又能與幼兒的發(fā)展相適宜、促進幼兒發(fā)展的游戲材料。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游戲材料,既能提高游戲開展的效果、又能滿足幼兒活動的需求,保證幼兒在游戲中發(fā)揮自主性、提高學習能力。根據(jù)幼兒發(fā)展需要和個體差異,教師在游戲材料提供中,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逐步增加材料數(shù)量 

關于材料的數(shù)量,教師首先要保持現(xiàn)有游戲材料適宜的數(shù)量。許多幼兒園對材料提出了量化要求,于是有的教師片面認為材料越多越好,導致幼兒忙于擺放物品,滿足于擺弄、操作材料,而減少了幼兒之間的交往活動,甚至不交往。如中大班超市游戲中擺放的奶盒、礦泉水瓶多達20幾個,放滿了兩個籃子,而真正供幼兒選擇的其他瓜果蔬菜卻太少,不能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游戲應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過多的材料不僅沒有發(fā)揮應有的效益,還干擾幼兒的游戲,影響了幼兒在交往、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的發(fā)展。過少的材料又導致幼兒爭搶玩具或各抱一堆玩具互相觀望,因此材料的數(shù)量要適宜?!?/p>

在保持材料適宜數(shù)量的基礎上,根據(jù)幼兒需求,逐步增加材料數(shù)量。在活動區(qū),游戲材料應處于不斷變化中,不要最初就把所有的材料都提供出來,而是當幼兒在游戲發(fā)展過程中有需求,讓幼兒有一定的時間去尋找、發(fā)現(xiàn)和獲取新的游戲材料,以保持他們對游戲的興趣。因此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發(fā)展需求,定期在游戲區(qū)提供新的材料,形成新的刺激點,吸引幼兒參與到游戲中去。同時,教師提供材料時不能只投不?。ㄎ茨米咂婆f的材料),導致材料變化不明顯?!?/p>

例如:“加工廠”游戲只是單純做餅干、蛋糕之類的,久而久之,去“加工廠”玩的幼兒越來越少。教師在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后,啟發(fā)說:“夏天來了,我們的加工廠還可以做些什么東西呢?”孩子們說:“我想吃冷飲,那可以做冰棒、刨冰;還可以做蛋筒、糖葫蘆……”于是相應的材料出現(xiàn)在加工廠里,一下子幼兒的興趣又被調動了起來?!?/p>

適當調整材料比例 

首先,要保持新舊材料合適的比例。我們經過觀察發(fā)現(xiàn): 如果新舊材料數(shù)量相等,幼兒互相交換材料的現(xiàn)象較多,創(chuàng)造性行為不多;如果新材料比舊材料多一倍,幼兒就會忽視舊材料,而將興趣放在了對新材料的擺弄、操作上;如果新舊材料比例在1∶10以上,幼兒容易產生爭搶或忽視新材料的現(xiàn)象;當新舊材料比例在1∶2或1∶3時,材料的使用效益最大,幼兒容易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材料?!?/p>

如教師發(fā)現(xiàn)前階段備受幼兒喜愛的一些區(qū)域無人問津,通過觀察了解,發(fā)現(xiàn)圖書、部分蔬菜、奶盒破損嚴重,教師制作的包子、餃子等食物提供時間過長,幼兒對某些區(qū)域不感興趣。這時,教師就需要對材料進行調整了?!?/p>

其次,要保持成品與半成品的合適比例,這個比例要與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發(fā)展需求相適宜。例如小班成品的數(shù)量要多一些;半成品相對較少;而到了中大班,成品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半成品的數(shù)量逐步加大,種類逐步增多。但要注意的是即使到了大班,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成品材料數(shù)量也不能少于三分之一。當然,這個比例并不是不變,可根據(jù)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和想法的改變,適當?shù)卣{整。因為比例的不同,對幼兒的幫助也是不一樣的?!?/p>

多種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材料 

游戲材料的運用是變幻無窮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幼兒最大可能地挖掘材料的玩法,也鼓勵幼兒去尋找教室里可替代的材料,只要游戲需要,凡是教室里的桌面玩具、教學輔助材料等都可以使用。這可以提高材料的使用率,并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p>

鼓勵幼兒一物多玩與替代:教師可經常鼓勵幼兒使用同樣一種材料做不同的事情。如冰棒棍,在醫(yī)院里是體溫表、壓舌板,在娃娃家里是刀、梳子、勺子,在美工角又是繪畫工具,根據(jù)特定的環(huán)境,發(fā)揮材料的效益。又如角色區(qū)的小朋友把操作區(qū)的珠子當“湯圓”,把科學區(qū)的七巧板塊又當成了做點心的“刀”,泥工板當成了“扇子”,膠粒積木當成了“梅花樁”。每種材料在每個幼兒手里都有它不同的用途,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充分發(fā)揮?!?/p>

鼓勵幼兒自制玩具:教師可提供半成品及廢舊材料,引導幼兒動手做玩具,給幼兒自由發(fā)揮的機會,使幼兒在操作中按自己想象任意創(chuàng)造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如在玩醫(yī)院的游戲時,需要一個掛鹽水的瓶子,后來孩子們竟然想到運用科學角的連通器,師生一起自制了鹽水瓶,當護士給病人掛鹽水時,教師與孩子們都感到一種滿足?!?/p>

使用游戲百寶箱:引導幼兒根據(jù)情節(jié)需要,自由在“百寶箱”內取自己想要的材料,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激發(fā)幼兒游戲動機和游戲構思,讓幼兒參與材料的更新與制作。如布頭、毛線頭、果殼、雞蛋殼、瓶蓋等,幼兒可以用這些在成人眼中看來毫無用處的廢舊材料,做出小汽車、民族娃娃、手表等,還可以引發(fā)更多的游戲情節(jié)。百寶箱的提供是針對幼兒對原有游戲材料的不滿足而設置,為幼兒提供了再一次選擇適合自己材料的機會和條件?!?/p>

因此,一個好的游戲環(huán)境應使材料處于不斷的建構中,要根據(jù)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fā)展需求,不定期地進行調整、補充,使提供的游戲材料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使之具有可變性、新穎性,不斷地吸引幼兒,引發(fā)幼兒產生新的游戲情節(jié)。同時,教師應基于幼兒發(fā)展需要,賦予幼兒更大的自由度。教師有目的、分層次提供可讓幼兒自由選擇的操作材料,但不規(guī)定幼兒操作材料的具體方法,使幼兒能夠有機會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愛的材料;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進行操作,也可以在過程中調換、調整原來設想好的、或更換難度更大的材料,向自己提出挑戰(zhàn),在自己不斷創(chuàng)造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里,以各自不同的活動過程與材料互動,使自己得到滿足和快樂。

淺議幼兒園角色游戲材料的提供


一。游戲材料忽視幼兒的年齡特點。

調查表明,目前很多幼兒園游戲材料布置千篇一律,無論在層次和數(shù)量上均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各班幼兒的齡特征和本班幼兒的游戲水平。很多教師常常忽視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游戲需求,在準備游戲材料時隨意,主觀。甚至為了圖省事,看到隔壁大班開展的主題有聲有色,就在自己小班里也投放了相應的材料,希望本班幼兒也能出現(xiàn)類似的主題,但結果并沒有如愿。幼兒只對其中的小部分游戲感興趣。這是因為小班幼兒往往滿足于游戲的動作,而很少考慮材料間的聯(lián)系。

二.游戲材料忽視幼兒的需要,缺乏合理性。

幼兒園的角色游戲材料豐富多彩,琳瑯滿目。但是很多教師在材料的投放上存在很大誤區(qū),她們誤以為游戲材料越多越好,這導致了材料在使用價值上大打折扣。如,在“娃娃家”提供的玩具材料中,有些材料并非是幼兒的需要。有些教師精心在娃娃家的桌上設置一瓶美麗的花,但在游戲時卻時常被幼兒推擠到地上而無人理睬。反而造成了游戲的雜亂無章。

三.游戲材料功能單一。

隨著幼兒園的環(huán)境設置日趨齊全,先進,許多玩具也變得逼真,完善起來,同時也帶來了功能單一,缺乏可變性的不足。如娃娃家從廚房設備到家用電器,家具應有盡有。小小醫(yī)療箱,藥瓶,x光片樣樣齊全。如此豐富,逼真的材料是否有利于幼兒游戲水平的提高呢?讓我們通過兩個中班的同一主題角色游戲的記錄作了一番分析:

班級

中一班

中二班

玩具材料

仿真小家具,茶杯,碗,公事包等;

圓形插片,瓶蓋,有色紙,小木棍,仿真碗,小圓桌,公式包,仿真小家具等;

游戲情節(jié)

1媽媽做早飯,端著幾碗粥出來,爸爸喝完粥,拿起公式包上班去了。

2媽媽買完菜,開始在家打掃衛(wèi)生,整理家具。幾乎所有的材料都被使用過。

3爸爸下班回來,兩人一起洗菜燒菜,然后全家一起用餐

1媽媽做早飯,將小紙捏成團做成小饅頭。爸爸拿起報紙看報紙。爸爸吃完饅頭,送娃娃去幼兒園。

2外公來做客,媽媽忙著燒飯煮菜,用各色小紙做成了各種豐富的小菜。爸爸看到外公年紀大了,忙給外公做了個拐杖。

3媽媽將小娃娃接回來,爸爸用小插片做了個大蛋糕,把木棍當作蠟燭給娃娃過生日,全家還一起唱生日歌。

由此可以看出,中一班的材料雖然具體形象但功能單一,幼兒反而滿足與簡單的重復操作,游戲情節(jié)也較簡單。而中二班的大多數(shù)具有開放性,可代替性,靈活性,幼兒想象創(chuàng)造的機會大大增加,游戲情節(jié)顯得豐富。

下面我就針對種種誤區(qū)提出以下見解:

一。游戲材料應適應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fā)展水平。

由于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知識經驗不同,教師在選擇,投放,變換玩具材料時,既不能高于也不能低于幼兒的認知水平。

1。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的材料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以無意注意為主,其活動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響,隨意性較強,因而對周圍成人活動的認識也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幼兒思維的直覺行動性很強,起其活動離不開具體的事物,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受到環(huán)境中的具體事物的制約,在活動中缺乏明確的目的。這就使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其思維離不開具體的玩具材料,離不開周圍具體環(huán)境的刺激。所以,對他們來說,游戲中具有組織能力的因素是各種各樣的材料以及同伴的模仿。

小班幼兒的玩具材料和同伴的游戲活動都能有效地激發(fā)他們游戲動機,幫助他們展開特定的想象。同時這一年齡段的幼兒思維的概括性和靈活性較差,在使用物品進行游戲時“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強,使他們在模仿同伴的游戲是時也往往追求和同伴相同的玩具材料,若同樣的玩具材料不足時,就容易發(fā)生爭搶。因而成人在幫助他們開展游戲時,要注意給他們提供各種形象的玩具和游戲材料,以引發(fā)他們開展游戲的愿望。為避免爭搶玩具,在一個時期內提供的玩具和游戲材料在種類上可適當少一些,而同類物品在數(shù)量上應多一些。

2。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材料。

與小班幼兒相比,中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思維的直觀形象性增強,認知范圍擴大,使其想象逐漸變得活躍而豐富。盡管他們主動選擇的角色是有限的,但幼兒在選擇角色后還能簡單地設計游戲情節(jié),把某個角色的幾個不同的活動〔或動作〕排列起來,使之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如在“娃娃家”中,“媽媽”先喊“娃娃起床”再給他洗臉,喂飯;“汽車司機先把車開到北京,再開到上海,最后開回蘇州”等。由此可見,教師需要適當豐富幼兒游戲的連貫性材料,使幼兒能夠積極連貫地開展下去,為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游戲打下基礎。

3。大班幼兒角色游戲的材料。

大班幼兒隨著對社會認識的擴展和加深直接經驗的豐富,其想象變得活躍起來。在有主題的角色游戲中伴隨游戲情節(jié)的逐漸展開,而材料本身能夠刺激幼兒游戲的欲望。

大班幼兒的想象不僅在內容上豐富,連貫,而且能夠充分地通過活動和玩具材料來展現(xiàn)自己的想象,使游戲活動表現(xiàn)出濃郁的創(chuàng)造的氣息。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游戲的要求結合教育意圖而投入游戲材料。例如,“菜場”游戲進行到一半,來了一位“顧客”要買肉骨頭,可“菜場”沒有現(xiàn)成的肉骨頭賣。怎么辦呢?游戲似乎只能終止,或者“顧客”改買別的菜??墒牵@位“顧客”是因為家中的“外婆”生病了,“醫(yī)生”說要熬肉骨頭湯給她喝。情急之中營業(yè)員靈機一動,拿起一團橡皮泥,壓扁,再搓成條,然后把橡皮泥的兩端捏圓,于是,肉骨頭就有了,“顧客”高興地買回去了。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應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具有操作意義的半成品材料。

二。游戲材料應功能豐富,應用靈活。

想象,創(chuàng)造是幼兒角色游戲的特征。從以上實驗看出,幼兒對于成品玩具或教師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暫的興趣。玩娃娃家也似乎是流水線一樣地完成了一天的事。對于成品玩具,幼兒只會問“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而對于一些非成品材料,幼兒就會問“這是什么?”“它像什么?”“它可以用來干什么?”因此,我們將原本要制作成品的材料,如紙,筆,剪刀,玻璃瓶,泡沫,塑料。海綿塊,彩帶,小木棍等分放在活動室里。鼓勵幼兒尋找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

材料最主要的特征是具象征性,材料的象征性也是從低級往高級發(fā)展的。隨著幼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他們越來越多地使用代用品和符號物。如中班幼兒醫(yī)院時,開始提供藥瓶,聽診器,針筒等成品玩具,以后逐漸減少。先將聽診器拿走,幼兒就會去尋找類似圓形物的插片,瓶蓋等,再用一根繩子串上,變做成了一只聽診器。接著拿走針筒,幼兒會用小木棍插入瓶中代替。又如以上實驗中,幼兒將各種紙做成菜,將紙棍做拐杖等。這樣既促進了游戲情節(jié)的進一步發(fā)展,又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那些形象生動,色彩鮮明的玩具更容易引起年幼兒童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游戲行為。而對于一般廢舊物品或材料,盡管有較高的智力發(fā)展價值,來源上比較廣泛,經濟上也比較節(jié)約,但需要幼兒有更豐富的知識經驗,才能組織使用游戲材料。因此,教師在提供游戲材料給幼兒時,應主義根據(jù)幼兒象征性水平的差異,選定游戲材料的性質。

三.游戲材料應具動態(tài)性。

1.材料的流動性。幼兒游戲材料要以幼兒的實驗為基礎,具有可變性。隨著幼兒經驗的不斷豐富,游戲材料也要相應地變化。適當變化游戲材料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如,同在一娃娃家,一家有電話,一家有籃子,一家有茶杯。這樣一家若也想有其他家的東西,就必須想辦法:a去尋找代替物。b自己制作。c到別家去“借”。d去超市購買。這就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發(fā)揮了幼兒的自主性。

2.材料的變化性。如,廢舊的筆管可作“理發(fā)店”的燙發(fā)卷筒,“商店”將其和油泥結合制成許多飛機,帆船等當玩具賣?!帮嬍车辍眲t當作吸管給客人使用。這說明材料的可變化性,能充分調動幼兒游戲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四.新舊材料應具一定的比例和變化。

我們曾在兩個同年齡班的角色游戲中投入不同比例新舊材料,幼兒的表現(xiàn)結果如下表:

新舊材料比例

1:1

2:1

1:2-3

1:7-10

1:15-20

對新材料的關注程度

很關注

非常關注

較關注

關注

一般

幼兒游戲的表現(xiàn)

能交替使用新舊材料

重視新材料,使用新材料頻率較高

在擺弄新材料的同時,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舊材料

較關注新材料的玩法,但與舊材料配合使用較少

忽視新材料,只有能力強的幼兒會發(fā)現(xiàn)并使用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新舊材料的數(shù)量相等,幼兒互相商量交換材料的現(xiàn)象較多,但創(chuàng)造性行為不多;如果新材料比舊材料多一倍,幼兒就會忽視舊材料,而將注意力集中在新材料的擺弄,操作上;當新舊材料的比例在1:2或1:2時,材料的使用效益最大年,幼兒容易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新舊材料。如在“醫(yī)院”主題中,教師投入放大鏡,小公共汽車以后,新的主題“食品檢驗所”和“流動采血車”便產生了。幼兒還在游戲中賦予舊材料的新意義:放大鏡不僅用于看“病人”的五官,還用來檢查食物是否新鮮。醫(yī)療小器械不僅為病人治病,還可以為愛血獻愛心活動服務。幼兒的游戲水平明顯提高;如果新舊玩具比例在1:10時,幼兒容易產生爭搶或忽視新材料的極端現(xiàn)象,從而阻礙了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

五.教師應適時投放材料。

有些教師投放材料時只顧投放而不能及時拿走舊材料,也會導致新舊材料比例失調而使動態(tài)變化不明顯,從而難以引發(fā)幼兒的認知興趣和動機。

我曾在某大班做過一個比較。同樣的游戲主題,前三天提供有充足的游戲材料和環(huán)境,幼兒各個玩得很開心,情緒穩(wěn)定,游戲持續(xù)的時間也很長,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后三天又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幼兒們的情緒就不穩(wěn)定了,以前的游戲材料還“余趣未盡”,面對那么多的材料,幼兒一會兒想玩這個游戲,一會兒又想玩那個游戲,甚者還有仍砸玩具得現(xiàn)象。幼兒容易分心,游戲時間也很短。

因此,教師應充分觀察游戲,敏銳地抓住教育契機,根據(jù)不同年齡對材料需求的特點,克服盲目性;并根據(jù)游戲的充分觀察,及時調整材料,變化材料,使材料具有可變性。

為孩子的學習加點“料”——以大班主題《海陸空總動員》為例談材料提供的優(yōu)化策略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良好學習品質,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等等。這些理念上的追求,主要通過材料來實現(xiàn),因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如何科學合理地提供材料,讓幼兒取之有道,玩之有趣,學之有益?我們通過解析4組關鍵詞之間的關系,闡述在區(qū)域活動中材料提供方面的優(yōu)化策略,踐行陶行知先生倡導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一、增與減

一般認為,區(qū)域活動的材料要盡量豐富,只有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才能滿足幼兒的自由選擇,才能實現(xiàn)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但是在許多的材料中,教師如何呈現(xiàn),如何控制出現(xiàn)時間及頻率,這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即,材料適時的增與減。如大班區(qū)域活動,教師設置了4個大區(qū)域,每個區(qū)域提供了1—3種內容不同的操作材料供幼兒自由選擇。教師的材料提供是以主題的開展進程為調整依據(jù)的,4個區(qū)域的內容雖然不同,但無論是從操作方式還是材料性質來看,每個區(qū)域又都有著一定的承接性。如寫生畫是操作方式的相同;“我的交通工具”、“美麗家園”都是提供的環(huán)保材料,是操作材料相同;“停車場”、“軍旗游戲”則是因為孩子的學習興趣依然很濃厚,于是繼續(xù)保留。

二、難與易

區(qū)域活動中的材料不是一成不變的,同一個內容也可以有不同層次的材料提供。就如天平上的標尺,它的原點不是在兩頭,而是在中間,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及需求,提供同一內容領域、不同操作難度的材料。如大班益智區(qū)的“拼圖游戲”,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新增添了“拼圖游戲”材料,以星級標志來區(qū)分操作難易程度:★為平面的黑白圖形拼圖,教師提供樣圖,幼兒根據(jù)操作模板進行拼圖;★★為平面的故事連環(huán)畫拼圖,教師根據(jù)故事剪拼而成,幼兒可以獨立拼貼,也可以參考范畫進行拼貼;★★★為立體拼圖,教師將拼圖放大至60*60cm的標準,并將其貼在相同大小的立方體盒子上,幼兒在多面中尋找正確的面進行拼圖。

在尊重幼兒發(fā)展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我們允許幼兒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發(fā)展“,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挑戰(zhàn)星級的出現(xiàn),為所有孩子玩同一個區(qū)域內容提供了可能,同時不同難度材料的提供又考慮到了幼兒能力水平的差異,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及水平進行選擇,不強求孩子在同一水平線上,這樣的調整使每個孩子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單一與多元

所謂單一與多元,是指在區(qū)域活動的材料提供中,幼兒的操作是開放式的還是封閉式的,即完成操作的方法是只有一種還是有多種方式的。

(一)單一型的活動材料。一般以數(shù)學操作材料為主,最長見到的是關于數(shù)的分合組成之類的游戲材料,有的用花瓣顏色的區(qū)別進行分合學習,有的用圖片拼接的方式鞏固點數(shù),有的用投擲雪花片的方式進行加減運算。在貫徹《指南》的實踐中,我們針對大班幼兒數(shù)學學習的目標(初步感知生活中數(shù)字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數(shù)、量及數(shù)量關系;感知形狀和空間關系。)通過區(qū)域活動來實現(xiàn)幼兒的自主探索,并在探索中不斷獲得經驗的積累。如大班益智區(qū)的“買菜”,教師在區(qū)域中增添了許多食品包裝盒,并且標明了單價,單價的呈現(xiàn)方式有兩種,分別是點卡和數(shù)卡。幼兒根據(jù)不同的要求完成購物單,以此來鞏固10以內的加減運算。從“買菜”的案例中,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緊緊圍繞前兩條目標做了文章:一是買菜的情境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價格的概念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清晰,他們不僅熱衷于買東西的情節(jié),也逐漸開始關注價格的內涵,他們在比較體驗的過程中逐漸感知了數(shù)字的有用與有趣,知道價格對于生活的意義。二是價格與實物進行匹配。孩子們感知了數(shù)、感知了量,更清晰地感受到了他們之間的關系,甚至能逐漸建立起便宜或者貴的比較觀念,這對孩子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三是緊緊結合學習目標。購物單的出現(xiàn)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有一個隱性的知識鞏固的過程,恰巧是這個過程,遠比單一的加減法更能夠吸引孩子。

(二)多元型的活動材料。在美工區(qū)、科探區(qū)等活動區(qū)域中,對材料的選擇和使用,沒有限制玩法及操作順序,孩子們可以自由隨性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擺弄材料、探索發(fā)現(xiàn),并能獲得他們想要的成功,這就是材料本身決定的。如大班科探區(qū)“望遠鏡”,教師提供了各種規(guī)格的望遠鏡,另外還準備了一些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鏡片,各種碎紙片,以及一本記錄本。記錄本分為兩種,一種是空白的,孩子只需在本子上記錄自己用望遠鏡看到的事物就可以了。

教師通過小小的一個望遠鏡,將《指南》所指出的幾個關鍵詞都關注到了:一是自然。區(qū)域環(huán)境的空間很小,為了拓展孩子的視角,教師將幼兒園的自然環(huán)境通過望遠鏡引進了教室,借助工具吸引孩子去觀察自然。二是探究。不管孩子是先發(fā)現(xiàn)目標物還是根據(jù)提示去找目標物,都需要孩子不斷地去調試望遠鏡的焦距,去發(fā)現(xiàn)望遠鏡鏡片的秘密。有些孩子可能只是在擺弄望遠鏡,可他發(fā)現(xiàn)了調焦轉鈕,這就是成功;有些孩子能夠通過調整焦距去發(fā)現(xiàn)更遠的地方,這更是成功。三是能力。孩子的能力是在實踐探索中鍛煉出來的,根據(jù)觀察去記錄,這是一種思維整理的能力;與同伴交流、比賽,這是一種社會適應、交往的能力;堅持不懈地去尋求答案,并總結經驗,這是一種邏輯概括的能力……從中,我們看到了多元型的活動材料在促進幼兒發(fā)展中的作用。

四、猜想與驗證

區(qū)域活動區(qū)與集體教學活動的區(qū)別在于學習方式上的不同。集體教學的目標是在教師的引領下逐步建構并達成的,而區(qū)域活動是通過孩子與材料的直接接觸,在對材料的感知、操作、改造中完成經驗的架構,它的學習不完全依賴于教師的指導。因此,要讓幼兒在自主探索中獲得有意義的經驗,就需要我們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即:猜想、操作和驗證。

(一)猜想。猜想通??梢苑譃閮煞N情況,一種是漫無目的的隨想,這種猜想主要指向審美創(chuàng)造類的藝術領域的區(qū)域活動;一種是根據(jù)已有條件,順著提示進行思考,尋找答案,這種猜想更多地運用在科學探究等領域的區(qū)域活動。如大班美術區(qū)。教師在區(qū)域中提供了非常多的廢舊材料,這些材料都是教師與孩子共同搜集的,有形狀不同的紙盒、瓶罐,各類厚薄、顏色不同的紙張,各類大小、粗細的吸管、紙杯等生活用品和一些美術創(chuàng)作所必須的筆、剪刀、膠水等。教師還在區(qū)域的墻壁上提供了一些主題圖片,鼓勵幼兒根據(jù)主題進行獨立的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在進行這類創(chuàng)作時,孩子對于作品的想象往往是漫無目的的。面對豐富的材料,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往往比較簡單,持續(xù)創(chuàng)作的時間也會比較短。而當教師提供了主題之后,孩子的思維就相對有了針對性,他們的猜想會圍繞主題如何構建作品,如何用已有材料去創(chuàng)造新的物品,他們會因為有了目標而去猜想創(chuàng)作的方法并實施。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識,從無目標的自由創(chuàng)作到根據(jù)自定的目標進行創(chuàng)作并不斷完善。

(二)驗證。驗證是檢驗孩子操作是否得當,了解孩子關鍵經驗是否建立的一個過程?!吨改稀诽岢?,要提高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自我檢驗就是實現(xiàn)自主學習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只有掌握了自我驗證的能力,幼兒才能對自己建立一個正確的評估。如大班數(shù)學區(qū)“種花”。教師提供各色花朵,請幼兒根據(jù)花盆身上的數(shù)字進行數(shù)字的分合學習。為了幫助幼兒進行自我檢驗,教師在每份操作材料后面附上了該數(shù)字的分合式和答案,一方面可以讓幼兒進行自我檢驗,另一方面還能幫助有困難的孩子完成學習。當孩子操作有困難時,可以自己依照答案提示進行操作,化解了孩子的學習難度。這是對孩子學習能力的一種關注,它降低了教師的指導成分,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方式。

探索幼兒園學習性區(qū)域活動材料的優(yōu)化策略,是一個不斷研究、實踐,再研究、再實踐的過程。我們將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積極探究,努力踐行《指南》,激發(fā)幼兒自主學習,滿足幼兒個體差異的發(fā)展需要,真正將《指南》精神落到實處。

區(qū)域材料的投放和幼兒的數(shù)學關鍵經驗


數(shù)學活動區(qū)的設置與操作材料的投放。須順應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特點。材料將決定幼兒的操作方式,影響幼兒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以及思維與想象、探索與創(chuàng)造,從而決定幼兒可從操作活動中獲得什么樣的數(shù)學學習經驗。幼兒數(shù)學學習內容大致有兩大方面:數(shù)與量、圖形與空間,具體可包含集合與模式、數(shù)概念與數(shù)運算、量與計量、圖形與空間關系等關鍵經驗。教師可挖掘各類材料隱含的數(shù)學教育價值,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引導幼兒通過自主操作材料來獲得這些數(shù)學關鍵經驗。

一、“集合與模式”的操作材料投放

具有相同屬性的對象組成的整體叫集合。集合概念是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有關集合的數(shù)學學習內容有:求同與分類,發(fā)現(xiàn)集合與元素的包含關系、集合具有多重屬性、集與子集的層級關系等。

求同與分類是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邏輯基礎。幼兒要完成有關分類的操作,需具備識別物體相同屬性的關鍵經驗。在數(shù)學活動區(qū),教師可提供具有相同外部特征(如顏色、形狀)或內在屬性(如功能、價值)的操作材料,例如各種豆子、核桃、白果、花生,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積木等,引導幼兒根據(jù)某個相同屬性在“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等的活動中獲得集合經驗。

集合與元素的包含關系是指集合可以分解為一個個元素,反之,各個元素合在一起就形成集合。要想幫助幼兒獲得有關集合與元素的包含關系的經驗,教師可提供具體的物體集合(如一袋糖果、一盤花生、一碗蠶豆、一筐串珠等),引導幼兒進行元素分解,即讓幼兒將元素逐一減少至集合不再存在,然后再將被分解的元素逐一回歸,以觀察集合從有到無再從無到有的形成過程。

集合具有多重屬性,能從不同維度分析集合的特征是幼兒需具備的數(shù)學關鍵經驗。在數(shù)學活動區(qū),教師可提供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異的物體,以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集合的多重屬性。如提供各種衣服、帽子的圖片,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確定的標準(如大小、款式、顏色、圖案等)進行多重分類并記錄數(shù)量。

集與子集的層級關系是指一個集合可以包含若干個子集,每個子集還可以包含若干個更小的子集,集、子集、子集的子集……構成一個自上而下、包含與被包含的邏輯關系。發(fā)現(xiàn)集合與子集是層級關系而非平行關系是領悟這一數(shù)學內容的關鍵。在數(shù)學活動區(qū),教師可提供具有多重屬性的集合,例如水果(既有形狀特征又有顏色特征),再提供用于層級分類的操作卡,引導幼兒操作并探討:可以先按什么標準分類?分出的子集還可以再按什么標準繼續(xù)分解?同一層級的子集合起來會組合成上位的哪個集合?如果能提供含有數(shù)量關系的集合材料(如若干圍棋子),還可以幫助幼兒通過集合的分解與組合,建立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的包含關系以及層級關系的概念,從而為幼兒數(shù)運算的學習提供經驗準備。

找出事物的規(guī)律,并把它概括為理論,這就是模式。以“排列模式”為例,讓幼兒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排列的重復規(guī)律是有關模式學習的數(shù)學關鍵經驗。教師可在數(shù)學活動區(qū)提供2~3種可以構成模式單位的材料,并給出不同的模式范例,以便幼兒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進而拓展模式或用替代材料創(chuàng)造模式等。如“穿珠”,可讓幼兒體驗AB式的重復排列。又如“鋪地板”,可讓幼兒發(fā)現(xiàn)二方連續(xù)拼接后的變化規(guī)律。

二、“數(shù)概念與數(shù)運算”的操作材料投放

幼兒的數(shù)概念與數(shù)運算大致包括數(shù)的認識、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1O以內數(shù)的運算等。有助于幼兒獲得數(shù)概念與數(shù)運算經驗的材料較為豐富,比如,教師可提供同類物體(豆子、石子、棋子、鈕扣、樹葉、雪糕棒等)讓幼兒學習計數(shù),以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教師也可提供兩類物體(如瓶蓋和瓶子、筆帽和筆桿、小碟子與小碗等),讓幼兒通過比較建立起“多”“少”“一樣多”等概念;提供不等量的物體系列(如1O串從少到多的穿珠),引導幼兒按數(shù)量的多少排序,以理解數(shù)差關系;提供等量但排列形式不同的若干組物體,引導幼兒判斷它們的數(shù)量是否相等,以促進幼兒“等量判斷”能力的發(fā)展;提供有數(shù)量變化關系的材料,幫助幼兒理解數(shù)的加減運算法則。如“盒子藏寶”,可讓幼兒學習按量取物,體驗5以內數(shù)的實際意義。玩法是:提供貼有數(shù)量標識的帶蓋包裝盒及若干物品,讓幼兒根據(jù)盒蓋提示取等量物品放入盒子,蓋上盒蓋搖晃,聽聽不同數(shù)量物體所發(fā)出的聲音的不同。也可將裝有物品的盒子放在耳邊搖晃,聽聲音猜測數(shù)量。又如“轉盤”,讓幼兒將三層同心圓各扇區(qū)上數(shù)量相同的實物、點子、數(shù)字對應起來,以幫助幼兒逐步理解1O以內數(shù)量和數(shù)字的實際意義。而“綠葉找花”則可讓幼兒學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

三、“量與計量”的操作材料投放

量,是指可以用測量的手段加以認識的屬性,通常用數(shù)和計量單位表示。量概念的發(fā)展包括對物體量的認識和測量技能兩個方面。測量過程蘊含著邏輯運算,幼兒學習測量是有一定難度的。例如,長度測量必須具備三個基礎邏輯觀念:第一,能運用數(shù)來表示物體的量;第二,理解長度守恒與距離守恒;第三,理解計量是把整體劃分為許多相等的小單位,總量與單位量之和相等。

在數(shù)學活動區(qū),教師可提供從小到大的貝殼、從短到長的小棒等材料,引導幼兒認識量的序列性,感知排序中的傳遞性和可逆性等。幼兒建立了“序列化”的邏輯觀念后,可遷移到對數(shù)列順序性的認識,發(fā)現(xiàn)數(shù)字的等差關系等。幼兒基本處于非正式測量階段,自然物(小棒、小樹葉、回形針、手、腳等)通常是幫助幼兒獲得測量經驗、理解測量意義的最便捷材料。套碗、套娃、套盒等通常也可成為幼兒學習按大小排序的材料;提供大小不同的杯子,可讓幼兒通過用杯子取水倒水的方法,感知不同杯子的容積;提供簡易天平和物品,可讓幼兒在學習使用天平稱重的同時了解物體輕重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四、“圖形與空間關系”的操作材料投放

物體的空間可以通過長、寬、高表現(xiàn)出來,幾何形體是對客觀物體形狀的抽象和概括。幼兒的圖形認知大致有:圖形的識別,圖形的構建,對圖形邊與邊、角與角的分析比較,圖形的分合,等等。由此,填充和移除,組裝和拆分,改變物體的形狀和排列方式,從不同視角觀察、描述區(qū)域位置、距離,理解圖片中的空間關系等是幼兒需要學習的數(shù)學關鍵經驗。

為幫助幼兒獲得圖形與空間關系的經驗,教師在數(shù)學活動區(qū)可提供各種形狀的物品(如瓶蓋、盒蓋、圖形卡片、積木等),以便幼兒借助材料開展建構游戲或手工制作活動,表征物體的空間關系;教師也可通過提供各種邊角有倍數(shù)關系的圖形,引導幼兒體驗圖形之間的等量替換,獲得面積測量的初步經驗。如自制“俄羅斯方塊”,幼兒通過操作有網格空缺的底板和不同形狀、數(shù)量的鑲嵌材料,學習圖形組合和等量替換等數(shù)學關鍵經驗。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小班幼兒提供的材料以實物為宜(如圖形卡片、積木、拼圖等),以便讓幼兒通過操作了解圖形的邊、角、面的特征。如“拼娃娃”,讓幼兒在尋找娃娃的各部分并進行組合的過程中,了解人體各部分的空間位置關系。到中班,教師可提供圖形組合或替代性材料,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和理解圖形之間的關系。大班幼兒已能完成復雜的圖形組合或替代性材料的操作活動,能運用組合的方法來進行圖形的等量替換,這時教師可提供的材料就更豐富了,比如,提供藏寶圖、迷宮圖或體育、舞蹈動作等的示意圖,讓幼兒通過游戲和操作感受空間方位和運動方向等;提供生活場景模型或圖紙,幫助幼兒學習以自我為中心或以客體為中心辨別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間方位。

總之,教師要根據(jù)幼兒數(shù)學學習的路徑,創(chuàng)設數(shù)學活動區(qū)環(huán)境.投放適宜的操作材料,使數(shù)學活動區(qū)真正成為幼兒自主化、個性化學習的重要場所,最終幫助幼兒習得數(shù)學學習的關鍵經驗。

小班角色游戲材料和幼兒游戲行為關系解讀


本學期我們小班教研組的專題是:關注角色游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材料投放的適宜性,促小班幼兒角色意識的提高。根據(jù)這一專題內容,教師定點觀察了小(1)班幼兒的角色游戲情況,重點圍繞游戲環(huán)境和材料因素對幼兒游戲狀態(tài)的影響進行了研討,進一步梳理環(huán)境和材料與幼兒角色游戲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一、教研實錄

組長:周一上午,我們每位教師對小(1)班的角色游戲進行了定點觀摩?,F(xiàn)在,請大家依次來交流一下,你所看到的游戲區(qū)中,幼兒和材料的互動情況如何?

(一)糖果店

教師A:我看的是“糖果店”。三名幼兒在糖果店,樂樂不停地吆喝:“賣糖果嘍!賣糖果嘍!”他把已經包好的糖果放到盒子里再蓋上蓋子。放了三個盒子的糖果以后,一名顧客來了。顧客說:“我要草莓味的?!睒窐肪桶鸭t色的三顆糖放到了小熊形狀的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放在一個禮品袋中,說:“給你糖果?!鳖櫩湍弥枪?,去娃娃家了。顧客走后,樂樂又開始將散裝的糖果分別裝進糖果盒中,旁邊的兩名幼兒也開始用糖紙包糖果。過了兩分鐘后,又一名顧客抱著娃娃來買糖果了。樂樂同樣將糖果裝進糖果盒,放進袋子。顧客拎著袋子開心地回家了。

組長:今天的“糖果店”,明顯比上次活動時候熱鬧了許多,顧客多了?!疤枪辍敝械挠變阂裁黠@忙碌了許多。其中,有兩樣關鍵性的材料豐富了游戲的情節(jié),使幼兒有事可做,是什么?

教師B:是糖果盒和糖果袋。新投放的糖果盒、糖果袋這些材料吸引著幼兒投入到游戲中。在操作這些的過程中,幼兒不像以前那樣無所事事,而是不停地分分糖果、照看生意。

組長:對。糖果盒的添置不僅使幼兒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角色職責,增強了他們的角色意識,也豐富了幼兒的角色行為。禮品袋的作用也顯而易見,它使各游戲區(qū)的幼兒之間有了互動的橋梁。因此流動性材料的添置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幼兒之間的互動。

(二)“點點家”

教師B:我看到“點點家”中的奶奶把鍋拿到餐桌上,把菜都放在里面,開始炒。菜不時地掉到桌子上、地上,然后撿起來放進去再炒。旁邊的媽媽從一個柜子中取出襪子,一直忙著疊襪子、熨燙圍巾等。

組長:從教師的客觀描述中,可以發(fā)現(xiàn):較上次觀摩,幼兒的角色意識明顯增強了,奶奶、媽媽都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但是大家想想,奶奶為什么把鍋拿到餐桌上炒?菜又為什么總是從鍋中掉下來?(出示奶奶炒菜的照片)

教師A:可能當時有別的幼兒在用灶頭。從圖片上看,菜很大,鍋較小,所以菜就容易掉下來。

教師B:當時廚房里就奶奶一個人,沒有人用灶頭??赡苁怯捎谒恢涝铑^在哪里,所以才把鍋放到桌子上炒。

組長:大家分析得有道理,今天教師提供的灶具上只有兩個圓,幼兒不易認出灶頭。建議貼上形象一點的灶具圖標,暗示幼兒可以在什么地方炒菜。另外,材料的匹配性不夠,炊具太小,而蔬菜、餛飩等食物又很大,放幾個就裝滿了,不利于幼兒的翻炒。

(三)“妮妮家”

教師C:我在“妮妮家”中看到一名幼兒將一個胡蘿卜、一個洋蔥、一根香蕉、一個橘子洗好了以后,放在砧板上用刀切了切后放進鍋中開始翻炒起來。炒了兩分鐘后,拿來一只碗,用鏟子把“菜”盛進了碗里,端著它來到客廳,放在桌子上。接著,他以同樣的方法,炒了七八盆這樣的“水果蔬菜大雜燴”后喊起來:“開飯啦!”娃娃家的其他幼兒就圍攏過來,坐在桌子旁吃起來了。

我還看到一名幼兒在臥室里,拿起襪子一個一個夾到網格上,大約一分鐘后,夾了四五只就離開了。

組長:請大家分析一下“妮妮家”中炒菜幼兒的角色意識。

教師C:這名幼兒對于炒菜的過程、步驟已經很清晰了,先洗菜、再切菜,然后炒菜、盛菜。

教師B:他還能在炒完菜后招呼大家一起用餐,說明有“爸爸”的角色意識。

組長:但是,教師也發(fā)現(xiàn)了問題。他把水果也放在蔬菜里一起炒了起來。你們認為是什么原因?

教師B:這與教師材料投放的地點不適宜有關。廚房中放了水果,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只能是干擾,沒有益處。

組長:是的,材料擺放的地點也會影響到幼兒的角色行為。那再想想,為什么教師認為有趣的“襪子對對碰”沒有受到幼兒的歡迎?

教師C:可能是缺少情境性,小班幼兒喜歡一定具有游戲情境的材料,對于單調的襪子整理,肯定缺乏耐心和興趣。

教師B:是的,可以增加材料的趣味性,如:增加襪子整理盒,上面貼上不同人物頭像的照片,請他們?yōu)椴煌耐尥拚硪m子。

組長:所以“襪子現(xiàn)象”給我們的啟示是:材料提供了,但是幼兒不感興趣怎么辦?教師要考慮材料的呈現(xiàn)方式,要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四)理發(fā)店

教師D:我看的是“理發(fā)店”。今天“理發(fā)店”內的幼兒比前幾天多了一些。教師新添置的材料有三個新吹風機、兩把剪刀和10個卷發(fā)器。幼兒A把卷發(fā)筒放到幼兒B的頭上,用吹風機吹頭發(fā)。過了一會兒,幼兒A說:“好了,你的頭發(fā)做好了?!庇谑怯變築站了起來,準備走了。幼兒A說:“歡迎下次光臨!”說著就站到門口大聲招呼:“誰要理發(fā)呀!誰要理發(fā)呀!”過了一分鐘,同時有兩名顧客來到理發(fā)店,他們說:“我們要卷頭發(fā)?!薄昂玫??!庇變篈請他們坐了下來,然后拿出卷發(fā)工具一一給他們卷頭發(fā)。

總體來說,店內的幾名幼兒都已經有了理發(fā)師和顧客的角色意識,理發(fā)師會招攬顧客、給顧客吹頭發(fā)、做發(fā)型,會使用禮貌用語,顧客會表明自己想要做的發(fā)型。

組長:那么,為什么今天的理發(fā)店內的幼兒有較好的游戲狀態(tài)?與教師提供的材料有什么關系嗎?

教師A:有很大的關系。直觀、形象的吹風機、梳子和剪刀等材料讓幼兒明確了自己的角色職責,在使用這些材料的過程中強化了自己的角色意識。

教師D:我在觀看的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新材料——卷發(fā)器的添置,吸引了不少幼兒的眼球,好幾名理發(fā)師都愿意嘗試著用它為顧客卷頭發(fā),豐富了這些幼兒的角色行為。

組長:小班幼兒比較喜歡直觀、形象的材料,適時地添置新材料能夠激發(fā)幼兒進一步的游戲興趣,從而推高幼兒的游戲水平。

二、反思和啟示

(一)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的游戲材料呈現(xiàn)方式更能激發(fā)幼兒的角色意識

小班幼兒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他們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材料。上述研討中,教師觀察到理發(fā)店中的幼兒在游戲中角色意識較強,這與教師提供的形象、豐富的理發(fā)工具吹風機、卷發(fā)筒等材料有著直接的關系。正是這些生動的材料激發(fā)起了幼兒參與角色扮演的愿望,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角色職責,產生了與自己角色相符的語言和行為。

但是在滿足幼兒數(shù)量充足的材料之后,如何將它們呈現(xiàn)出來也是一個需要細細琢磨的問題。如小(1)班中的“襪子對對碰”的材料呈現(xiàn)方式就受到了幼兒的冷淡,沒有幼兒主動去玩,這就需要教師思考產生這種現(xiàn)象背后的實質原因。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沒有任何情境、缺乏一定趣味性的襪子配對版面,是沒有趣味的。教師可以從滿足幼兒對情境性游戲的需求入手,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游戲環(huán)境。

(二)高結構材料與低結構材料的配合有利于豐富幼兒的角色行為

高結構材料的結構相對比較固定,它們一般形象逼真,可以直接用來代替或者模擬其他物體進行游戲。但由于高結構材料不易改變的特點影響著幼兒持續(xù)角色行為的發(fā)生:不能夠促進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以物代物能力的發(fā)展。因此,需要低結構材料的配合,共同促進幼兒角色游戲的發(fā)展,從而進一步豐富幼兒的角色行為。

如:糖果店中的真實糖果和糖盒是高結構材料,幼兒對于這兩份材料,只能不停地裝糖果,沒有更多的角色行為的產生,但是提供了橡皮泥、糖紙等低結構材料后,他們有了制作糖果、變換糖果口味等相關經驗的產生,角色行為因此豐富起來,與顧客互動的話題也多了。

(三)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流動性材料能夠豐富幼兒角色游戲行為的內容

物質材料的流動取決于幼兒角色游戲開展的需要,它主要是通過購買或者借用的方式使材料從一個區(qū)域移動到另一個區(qū)域。在物質材料發(fā)生空間移動的過程中,伴隨著幼兒角色游戲內容的豐富。如,糖果店中的禮品袋,它是一種真實的物質材料,它具有裝東西的功能,在幼兒游戲過程中屬于流動性物質材料。在角色游戲中,有的顧客買了糖果后,拎著禮品袋去娃娃家做客,有的顧客拎著它回家給娃娃吃糖。這一系列游戲行為的發(fā)生與禮品袋本身的功能是分不開的。所以,流動性的材料是能夠引發(fā)幼兒之間的互動交往,同時豐富幼兒角色游戲行為的重要載體。

建構游戲


主題建構:公路上

活動目的:

1. 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通過合作共同建構完成主題.

2. 培養(yǎng)幼兒合理布局的能力,并嘗試使用多種材料進行建構.

活動準備:

1. 建構草圖,各種建構材料如:雪花片,多孔插塑等.及一些輔助材料如:花,樹,牛奶盒等.

2. 已經嘗試合作建構<十字路口>.

活動過程:

一.師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回憶,引出建構主題.

師:小朋友,我們上次嘗試建過了十字路口,今天我們再來建構一次有關路的主題:馬路上.

二.請幼兒討論說說馬路上都有什么?馬路旁邊又有什么建筑物?師根據(jù)幼兒回答的情況設計出馬路上的草圖.

師:1.馬路上都有什么呢?(各種車輛,及紅綠燈等)

2.馬路旁邊有什么?(超市,房子,幼兒園,游樂場,公園等)

三.出示一些輔助材料,讓幼兒說說這些輔助材料可以用來做什么?

建構游戲長城


建構游戲長城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了解長城,嘗試用不同材料及已有建構技能建構“長城”,在與同伴的合作建構中,激發(fā)愛國情懷和合作互助之情,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長城教案吧?;顒幽繕耍?/p>

1、了解長城,嘗試用不同材料及已有建構技能建構“長城”。

2、在與同伴的合作建構中,激發(fā)愛國情懷和合作互助之情。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觀賞、了解過萬里長城。

2、木質積木、管狀積木、雪花片、紙磚積木等建構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談話引入。

小朋友你們看了萬里長城的圖片后,有什么感受呢?你覺得萬里長城的形狀是什么樣的?

小結:萬里長城長度很長、是一節(jié)一節(jié)連接起來的……

二、建構萬里長城。

1、那今天呢,我們也來動手建構一座小型的萬里長城,大家可以先找?guī)讉€朋友一起組成一個小組,然后想想你們要去造什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建造?商量好之后,開始行動。

2、觀察幼兒分組建構情況

(1)建構材料、建構方法是否合適。

(2)在遇到問題時,能否與同伴協(xié)商解決,共同合作完成“萬里長城”。

三、建構后評價。

1、很多小朋友的萬里長城都已經初步建造完成了,哪一組先來向大家介紹,你們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造了什么?

2、請大家一起來看看,自己組建構的萬里長城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下次需要做哪些調整?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讓我了解到我們班孩子對建構游戲依然缺乏豐富的動手感知經驗,而且合作意識非常薄弱,當孩子較長時間沒有把長城拼出來老師是否及時介入共玩和幼兒們一起討論共同探索,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從而推動幼兒的成功喜悅感。

相信《建構室的空問布局和材料提供》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兒園游戲,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建構游戲幼兒園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建構室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表 觀察對象女孩A性別女班級豆一班 記錄教師趙**時間地點建構室 觀察目標建構游戲中女孩與人交往時的語言表達能力 觀察內容幼兒搭建過程中的綜合水平 觀察背景女孩A是一個獨生子,家中存在兩種教育...
    2021-06-16 閱讀全文
  • 為幼兒成長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 適宜的游戲材料能夠吸引幼兒專心操作,幫助其形成自我建構并獲得發(fā)展。適宜的游戲材料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學習效果,對推動幼兒的成長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和提供游戲材料時,除了要考慮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2019-12-16 閱讀全文
  • 水上游戲材料的有效提供 在幼兒園開展水上游戲活動,是提高幼兒綜合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要想使得幼兒水上游戲活動取得成功,就必須科學有效地提供水上游戲材料。 一、有針對性地提供水上游戲材料 1.化廢為寶的水上游戲材料 諸如...
    2019-12-16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建構區(qū)材料整理 建構游戲深受小朋友們喜歡,它是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一種,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建構區(qū)每次人員爆滿,但小朋友們都能通過討論協(xié)商等方法,解決人數(shù)多的問題。 建構區(qū)投放的材料除...
    2021-05-07 閱讀全文
  • 淺議幼兒園角色游戲材料的提供 一。游戲材料忽視幼兒的年齡特點。 調查表明,目前很多幼兒園游戲材料布置千篇一律,無論在層次和數(shù)量上均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各班幼兒的齡特征和本班幼兒的游戲水平。很多教師常常忽視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游戲需求,在準備...
    2019-12-19 閱讀全文

觀察記錄表 觀察對象女孩A性別女班級豆一班 記錄教師趙**時間地點建構室 觀察目標建構游戲中女孩與人交往時的語言表達能力 觀察內容幼兒搭建過程中的綜合水平 觀察背景女孩A是一個獨生子,家中存在兩種教育...

2021-06-16 閱讀全文

適宜的游戲材料能夠吸引幼兒專心操作,幫助其形成自我建構并獲得發(fā)展。適宜的游戲材料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學習效果,對推動幼兒的成長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和提供游戲材料時,除了要考慮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2019-12-16 閱讀全文

在幼兒園開展水上游戲活動,是提高幼兒綜合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要想使得幼兒水上游戲活動取得成功,就必須科學有效地提供水上游戲材料。 一、有針對性地提供水上游戲材料 1.化廢為寶的水上游戲材料 諸如...

2019-12-16 閱讀全文

建構游戲深受小朋友們喜歡,它是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一種,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建構區(qū)每次人員爆滿,但小朋友們都能通過討論協(xié)商等方法,解決人數(shù)多的問題。 建構區(qū)投放的材料除...

2021-05-07 閱讀全文

一。游戲材料忽視幼兒的年齡特點。 調查表明,目前很多幼兒園游戲材料布置千篇一律,無論在層次和數(shù)量上均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各班幼兒的齡特征和本班幼兒的游戲水平。很多教師常常忽視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游戲需求,在準備...

2019-12-19 閱讀全文